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丹县地处云贵高原边缘,位于广西和贵州交界,以喀斯特地貌为主,高原山地、丘陵各种地形较为复杂,是西南出海大通道的重要咽喉地段,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县内辖七镇六乡,矿产资源十分丰富。近十多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种植、养殖业的发展,我县非法种植罂粟问题也随之产生。多年来全县禁种铲毒工作在县禁毒委的直接领导和地方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积极动员社会各阶层力量,不断加大宣传教育和查处打击力度,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蔓延势头得到有效控制,但其现象仍屡禁难绝。2007年以来,我县共查处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案19起,铲除毒品原植物五万多株。最近,我们对全县四年来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案件进行了系统地梳理、剖析,以期寻找深层次原因,探索禁绝的办法和途径。
一、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特点
一是涉案人员均为农民,呈“三多”趋势:一是少数民族多。涉案的19人中,瑶族为14人,占73.7%,其余为汉族;二是中老年人多,涉案人员有10人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最大岁数为84岁,占52.6%,8人为45岁以上60岁以下是中年人,占42.1%;三是文盲多。涉案人员文化水平很低,只有5名涉案人员为小学文化,其余均为文盲,占26.3%。
二是种子的来源和销售渠道高度保密。当前这个区非法种植的毒品原植物品种单一,均为罂粟。对涉案种子的来源,涉案人员讳莫如深,均称是在路上捡的或从路人手里买的,拒不交代种子的真实来源。对于销售渠道,则只说到时有人下来收,之前是没有联系的,致使侦查人员没有办法跟踪调查。
三是涉案地段偏僻。35起案件的案发地集中乡村,这些村的共同特点是远离公路,地域偏僻。涉案人员常将罂粟种植在荒坡和山间土缝里,平时很难发现,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如南丹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品的蛮将村、波鸾村都是距离公路三、四个钟头的村子
四是显性目的明确。对非法种植罂粟的目的,大部分涉案人员称罂粟能治病,他们种植罂粟是给自己医病用的,没有提炼毒品或其他非法目的。
五是种植数量较大。19人里种植株树1000株以下的有8人,1000株到5000株的有10人,有1人达到9000株,严重超过了国家的限制,均构成犯罪。
二、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突发的原因探析
1、涉案人员法制观念淡漠。涉案人员的文化水平较低,均是文盲和小学文化,甚至小学都是只念了一或二年级而已,且长期生活中农村,信息相对闭塞,传统观念较强,法制观念滞后,在他们看来只要不偷不抢不伤害他人,就是合法行为。有些案件,也有家人或邻居提醒涉案人员种植罂粟是违法行为,他们仅仅了解到国家不让种植,但对相应的法律法规不清楚,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些罂粟,涉案人员则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自己仅仅是为了治病,最多算得上违法,尚够不上犯罪。
2、相关部门监管不到位。其中四人在非法种植的过程中,从未有相关部门制止,从四处种植地点和种植的数量来看,明显存在着相关部门的监管缺位。
3、受经济利益的驱动。罂粟属国家禁止种植的毒品原植物,经采割略作加工即为鸦片,在医学上属于精神类药品,人吸食后极易成瘾。在我县主要是一些不法商人为了追逐利润而不择手段非法收购罂粟果,分解成壳、粒或磨成粉末做调味品掺杂在火锅、熟食等食品中,用来吸引顾客,敛财源。据掌握罂粟果通过地下非法买卖每个可以卖5到10元,如种植100株,既有500至1000元的收入,且生长期无需管理,对农户来说是一种效益非常可观的经济作物,还有到罂粟的收获期,将罂粟刮一次浆,一公斤可以获利4000-6000元。这就刺激了那些非法种植户的生财欲望,从而抱着侥幸心里铤而走险,非法种植以此谋财。马克思教导我们: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家就会大胆起来。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死的危险。”像南丹的蛮将村、波鸾村每年都有因种植非法罂粟被判刑的,但因为巨大的经济利益驱动,前仆后继,屡禁不止。
4、基层组织监管缺位。35件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案大多为民警下乡巡逻时发现,极少数为群众举报。有的村子一年案发几起,有的村子近五年均有案发生,说明农村基层组织监管严重缺位。
三、禁绝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对策建议
毒品原植物是制造毒品的源泉,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是导致其他毒品犯罪的主要物质基础。要从根本上惩罚犯罪。首先就必须惩治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犯罪。对此,要彻底铲除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罂粟)犯罪的温床,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一)进一步加大禁毒宣传力度,不断增强群众禁毒意识。开展经常性的禁毒宣传工作,是禁种铲毒工作能否取得实效的重要措施之一。要切实采取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广播、电视、分发禁种画图、张贴宣传标语以及组织禁毒小分队入村、组、田头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让农民群众真正懂得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是违法犯罪行为,毒品原植物流入非法渠道给社会和家庭造成的极大危害性,从而不断增强广大群众参与禁毒的意识。
(二)切实加大科技扶贫力度,用先进科学文化占领农村阵地。我县是农业大县,农业人口占总人口80%以上,由于历史和农村生产结构等原因,农村经济发展比较慢,农民收入较少,加上旧的传统观念影响和非法生财渠道的诱惑,致使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现象屡禁难绝。因此,政府在加大资金扶贫力度的同时,应以科技扶贫为先导,加大科技扶贫力度,用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去引导农民,武装农民,特别要对那些经济条件差、文化水平低,纯粹靠小农收入养家糊口的弱势群众,做到扶贫先扶智,努力培植农民自身的造血功能,不断促进农村产业化调整,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和经济含量,鼓励扶持农民利用科学技术发家致富。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农村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从而自觉的抵御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不良思想和诱惑。
(三)建立健全禁种铲毒工作长效机制。为使禁种工作抓出实效,并能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应建立健全禁种铲毒工作长效机制。一是针对种毒地段偏僻,信息来源不畅通,建立基层禁种群众信息联络员制度,畅通信息渠道,广辟信息来源,及时搜集情况、掌握动态,确保禁毒铲毒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要秋抓禁种,春抓铲除,层层落实责任制,对老种植户要签订禁种书。每年至少要组织2次以上深入村民小组或家属院的铲除大检查,发现种植罂粟的,全部铲除,并及时报请公安机关对种植者依法严惩。对铲毒不力或隐瞒种植数量的村委会要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三是进一步加大打击处理力度,严惩非法种植的违法犯罪活动。针对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违法犯罪活动的季节性和时效性强的特点,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抓住时机快查快破。
(作者通讯地址:广西南丹县人民检察院,广西 南丹 547200)
一、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特点
一是涉案人员均为农民,呈“三多”趋势:一是少数民族多。涉案的19人中,瑶族为14人,占73.7%,其余为汉族;二是中老年人多,涉案人员有10人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最大岁数为84岁,占52.6%,8人为45岁以上60岁以下是中年人,占42.1%;三是文盲多。涉案人员文化水平很低,只有5名涉案人员为小学文化,其余均为文盲,占26.3%。
二是种子的来源和销售渠道高度保密。当前这个区非法种植的毒品原植物品种单一,均为罂粟。对涉案种子的来源,涉案人员讳莫如深,均称是在路上捡的或从路人手里买的,拒不交代种子的真实来源。对于销售渠道,则只说到时有人下来收,之前是没有联系的,致使侦查人员没有办法跟踪调查。
三是涉案地段偏僻。35起案件的案发地集中乡村,这些村的共同特点是远离公路,地域偏僻。涉案人员常将罂粟种植在荒坡和山间土缝里,平时很难发现,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如南丹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品的蛮将村、波鸾村都是距离公路三、四个钟头的村子
四是显性目的明确。对非法种植罂粟的目的,大部分涉案人员称罂粟能治病,他们种植罂粟是给自己医病用的,没有提炼毒品或其他非法目的。
五是种植数量较大。19人里种植株树1000株以下的有8人,1000株到5000株的有10人,有1人达到9000株,严重超过了国家的限制,均构成犯罪。
二、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突发的原因探析
1、涉案人员法制观念淡漠。涉案人员的文化水平较低,均是文盲和小学文化,甚至小学都是只念了一或二年级而已,且长期生活中农村,信息相对闭塞,传统观念较强,法制观念滞后,在他们看来只要不偷不抢不伤害他人,就是合法行为。有些案件,也有家人或邻居提醒涉案人员种植罂粟是违法行为,他们仅仅了解到国家不让种植,但对相应的法律法规不清楚,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些罂粟,涉案人员则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自己仅仅是为了治病,最多算得上违法,尚够不上犯罪。
2、相关部门监管不到位。其中四人在非法种植的过程中,从未有相关部门制止,从四处种植地点和种植的数量来看,明显存在着相关部门的监管缺位。
3、受经济利益的驱动。罂粟属国家禁止种植的毒品原植物,经采割略作加工即为鸦片,在医学上属于精神类药品,人吸食后极易成瘾。在我县主要是一些不法商人为了追逐利润而不择手段非法收购罂粟果,分解成壳、粒或磨成粉末做调味品掺杂在火锅、熟食等食品中,用来吸引顾客,敛财源。据掌握罂粟果通过地下非法买卖每个可以卖5到10元,如种植100株,既有500至1000元的收入,且生长期无需管理,对农户来说是一种效益非常可观的经济作物,还有到罂粟的收获期,将罂粟刮一次浆,一公斤可以获利4000-6000元。这就刺激了那些非法种植户的生财欲望,从而抱着侥幸心里铤而走险,非法种植以此谋财。马克思教导我们: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家就会大胆起来。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死的危险。”像南丹的蛮将村、波鸾村每年都有因种植非法罂粟被判刑的,但因为巨大的经济利益驱动,前仆后继,屡禁不止。
4、基层组织监管缺位。35件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案大多为民警下乡巡逻时发现,极少数为群众举报。有的村子一年案发几起,有的村子近五年均有案发生,说明农村基层组织监管严重缺位。
三、禁绝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对策建议
毒品原植物是制造毒品的源泉,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是导致其他毒品犯罪的主要物质基础。要从根本上惩罚犯罪。首先就必须惩治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犯罪。对此,要彻底铲除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罂粟)犯罪的温床,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一)进一步加大禁毒宣传力度,不断增强群众禁毒意识。开展经常性的禁毒宣传工作,是禁种铲毒工作能否取得实效的重要措施之一。要切实采取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广播、电视、分发禁种画图、张贴宣传标语以及组织禁毒小分队入村、组、田头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让农民群众真正懂得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是违法犯罪行为,毒品原植物流入非法渠道给社会和家庭造成的极大危害性,从而不断增强广大群众参与禁毒的意识。
(二)切实加大科技扶贫力度,用先进科学文化占领农村阵地。我县是农业大县,农业人口占总人口80%以上,由于历史和农村生产结构等原因,农村经济发展比较慢,农民收入较少,加上旧的传统观念影响和非法生财渠道的诱惑,致使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现象屡禁难绝。因此,政府在加大资金扶贫力度的同时,应以科技扶贫为先导,加大科技扶贫力度,用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去引导农民,武装农民,特别要对那些经济条件差、文化水平低,纯粹靠小农收入养家糊口的弱势群众,做到扶贫先扶智,努力培植农民自身的造血功能,不断促进农村产业化调整,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和经济含量,鼓励扶持农民利用科学技术发家致富。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农村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从而自觉的抵御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不良思想和诱惑。
(三)建立健全禁种铲毒工作长效机制。为使禁种工作抓出实效,并能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应建立健全禁种铲毒工作长效机制。一是针对种毒地段偏僻,信息来源不畅通,建立基层禁种群众信息联络员制度,畅通信息渠道,广辟信息来源,及时搜集情况、掌握动态,确保禁毒铲毒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要秋抓禁种,春抓铲除,层层落实责任制,对老种植户要签订禁种书。每年至少要组织2次以上深入村民小组或家属院的铲除大检查,发现种植罂粟的,全部铲除,并及时报请公安机关对种植者依法严惩。对铲毒不力或隐瞒种植数量的村委会要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三是进一步加大打击处理力度,严惩非法种植的违法犯罪活动。针对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违法犯罪活动的季节性和时效性强的特点,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抓住时机快查快破。
(作者通讯地址:广西南丹县人民检察院,广西 南丹 547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