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姆的宝贝

来源 :科普童话·百科探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lanzpl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伊姆是个古怪的机器人,作为诺瓦星唯一的艺术家,他有很多不被人理解的地方。比如:他会对着天空发呆一整天,会跑到石林里听风声,会莫名其妙地对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情大发感慨,也许这就是艺术家的怪癖?
  自从他作为诺瓦星的代表,去了一趟地球参加艺术大奖赛之后,就更加诡异了。回到诺瓦星,他大兴土木,把家里重新装修了一遍,然后就闭门不出。
  过了好多天,伊姆又出现在人们的前面,大家惊奇地发现,伊姆变了!伊姆不再是之前那个让大家看着别扭的人了,他会和蔼地跟周围的邻居打招呼,而且还用一些绿色的不知名的东西还装扮自己,比他身上的绿漆还艳丽。伊姆告诉那些好奇的人们,这个是来自地球的蕨类植物!
  伊姆有了一个伟大的追求——把这些綠色的植物种在荧光石上。因为荧光石在紫外线照射下可以散发荧光,这样的材质更能凸显它作品的艺术价值。于是伊姆把家改造成了地球上的植物学家的仓房,把自己关起来,潜心钻研新艺术。
  过了几天,奇迹发生了,苔藓在荧光石上悄悄地长开了。尽管苔藓是一种结构简单的小型绿色植物,仅包含茎和叶两部分,没有真正的根,但是它的附生性很好,牢牢地依附在荧光石上,生长得越来越茂盛了。到了晚上,在不开灯的情况下,一颗闪着绿色荧光的巨大“夜明珠”就会出现在伊姆的家里。
  伊姆举办了一次名叫“绿色光芒”的艺术展览,人们都争相前来参观。伊姆说:“看吧,它们不单是绿色植物,更是艺术的瑰宝,是生命的奇迹!”从此,伊姆的“宝贝”传遍了整个诺瓦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向往遥远的地球之旅了。
其他文献
2018年中国北京银河论坛于2018年12月了日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推进月球天文观测和国际人类登月。论坛由美国国际月球天文观测协会、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中国国家航天局、中国宇航学会等单位联合举办。  论坛邀请了中国第一位飞向太空的航天员杨利伟到场致辞。杨利伟说,目前中国已经完成探月的二期工程,圆满实现了“落”的任务目标,使中国成为了具备月球软着陆能力的国家之一;探月工程
第一章 夜间飞行  佐伊睁大着眼睛躺在草地上,静静地倾听周围可能发生的任何细微声响。她的鼻孔突然有些刺痒,但她却对此置之不理,看上去她似乎正急切地等待着发生些什么。答案很快就会揭晓。她知道这里的景色很快将如同被施了魔法一样,大变模样。此时,远处的天边透过几缕阳光。  她正在穿越巴坎岛(印度尼西亚群岛中的一个小型岛)的热带丛林,脖子上挂着相机,背着一个简单的背包,里面装着一个生存包、一个水壶和一些干
2019年7月24日,在美丽的澳门,喜讯飘然而至。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二小学(简称中关村二小),荣获了全国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的至高荣誉。  中关村二小经过多年在科技教育方面的深耕,目前已经是拥有“双金鹏”的学校。金鹏天文分团的“星云社”,名滿校园,成为了同学们趋之若鹜的优秀社团。新申办成功的金鹏地球与环境社团,更是将科学影像的制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同学们用手中的摄像机,记录了一个又一个地球与环
各位小朋友、大朋友們,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新颖的折纸方法,用这种方法不仅能使折叠后的A4纸体积变得很小,而且还可以快速地开合。你知道吗?这种方法还可以用来折叠太阳能电池板呢。让我们开始吧!  其实,这个有趣的折纸法是一个非常经典的实验,叫作三浦折叠,是由日本一位航天航空工程师三浦公亮发明的。由于在日常工作中,经常需要将天线、太阳能板等大型平板收纳装箱,他发现传统的横平竖直式折叠法有很多问题。比如每次
折射式望远镜  1609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自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观测天体用的折射式天文望远镜,其原理如图1所示。这架望远镜的物镜使用凸透镜,目镜使用凹透镜,观测者通过望远镜看到的物体是正像。  后来,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对伽利略式望远镜做了一些改进,目镜也改用凸透镜,不仅提高了精度而且减小了误差,但观测者看到的物体是倒像。这对地面普通观景用的望远镜而言不太方便, 但天体一般都是一个圆面或者一个点,
春天静悄悄地来了。在玉兰张开的瞬间,当新芽冒出地面。当然,还有忽而回转的寒风。这风倒也不似隆冬那样刮人,只是很大很大,吹得人有些站不住脚。  荒草堆里的绿芽在阳光的影子里轻轻地晃,它们有自己的幸福。毕竟,虽然没有了雪被的温暖,但春风依然和煦温暖。  忽然,一阵大风没有预兆地卷着散落的花瓣袭来,姑娘的几绺长发顺着面颊没有灵魂地披着,剩下的随着步伐在背上舞蹈。时间在这一刻静止了,行人停下了匆匆步履,电
岁末冬寒储万物,华韶气阳待春发。2017年12月18日上午,山东省诸城市实验小学校本部和北校区偌大的报告厅内,师生们济济一堂,暖意融融。诸城实验小学2017年“名家进校园”科普报告会正在分场次热烈而有序地进行。  本次报告会学校邀请了2名科普专家:中国科协首席航天科普传播专家、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理事田如森,《军事文摘·科学少年》杂志主编、儿童文学作家王金平。报告会分两个校区,轮回各两场进行。  
7月4日14点57分,经过约7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密切协同,圆满完成出舱活动期间全部既定任务,航天员刘伯明、汤洪波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标志着我国空间站建造阶段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此次出舱活动,天地间大力协同、舱内外密切配合,圆满完成了舱外活动相关设备组装、全景相机抬升等任务,首次检验了我国新一代舱外航天服的功能性能,首次检验了航天员与机械臂协同工作的能力及出
“噗哧”,无色气流从楔形喷射口急速喷出。“各位乘客,中国太空GM1291‘复兴号’航班已经启程,预计12小时后到达目的地——中国月球市,请在享受美丽太空景色的同时注意休息。”  听着播报,感受着超重带来的轻微眩晕,我陷入沉思。小时候我就梦想上太空,看看宇宙到底有多大,但那时让一个小孩子上太空简直是天方夜谭。不过,低能耗中小型托卡马克装置——“东方小磁环”(一种核聚变装置)在我国率先研发成功后,这一
2014年初的一天,著名海洋生物研究专家约翰教授在美国阿拉斯加附近的阿留申群岛观测时,发现了一头被撕咬得遍体鳞伤、奄奄一息的大白鲨。尤其令他震惊的是,这条6米多长的大白鲨的下巴竟已被凶残的对手吃掉。是什么动物有这么大的胆量和能力对以残暴出名的海洋霸主鲨鱼下毒手?约翰教授决心进行追踪研究。  约翰教授运用最先进的GPS卫星定位设备,在阿拉斯加附近海域跟踪大白鲨的活动。一旦监控海域出现大白鲨异样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