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诵读在古代诗歌的阅读鉴赏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诵读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够从节奏、音韵等方面给学生以有效的指导。诵读的过程,就是从“最粗处”入手,通过对“稍粗处”的品味,进而把握“最精处”的过程。把握“最精处”,是诵读的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其切入点在“最粗处”,联系二者之间的桥梁,就是诵读。这种做法可以让学生得到一把打开古典诗歌之门的钥匙,真正培养学生阅读古典诗歌的能力,使他们终身受益。
【关键词】古诗鉴赏;诵读;领悟
《卫风·氓》是一首铺叙成分很大的抒情诗,全诗以女主人公自述的口吻,讲述了从恋爱、出嫁到发生婚变,继而毅然决裂的过程,既具有叙事文学的具体形象性,又具有强烈的抒情性。从叙事的角度,它具有故事情节的画面层因素;从抒情的角度,又有作为抒情重要传递渠道的话语声音层面因素。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确定了以诵读为主、以读带讲的基本思路。第一遍,通读,勾画读音不太确定的字词,并参照注解,查阅工具书,解决生字读音,读准字音;第二遍,大声朗读,力求读得顺畅、准确;第三遍,点名朗读,检验前两遍诵读的效果;第四遍,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在跟读的过程中达到粗知大意的目的。
在进入内容的深入探讨之后,首先,从理解词句入手,要求学生参照注解逐章诵读,概括每一章的大意,并结合具体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因为有了前面充分的诵读作铺垫,学生情绪高涨。经过讨论、补充,对诗的内容形成了如下认识:第一章,写男女相爱的经过;第二章,写从定情到结婚的经过;第三章,写女子追悔陷入情网,无以自脱;第四章,控诉了男子的负心;第五章,女子进一步控诉自己的不幸——虽然多年夙兴夜寐,辛勤劳动,仍被遗弃,回到家中又不被兄弟原谅,遭到冷嘲热讽;第六章,写女子被遗弃后的悔恨与决绝的心情。诗中人物,形象鲜明。女主人纯朴、热情、勤劳、善良。氓则是自私自利、背信弃义、狡诈无情的人。
以上连续五遍诵读,侧重于把握叙事要素,完成对作品“画面层”因素的准确理解。
其次,从“声音”入手,要求学生再次通读全诗,品味女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在诵读过程中划出每一章能够表现女主人公情感特征的诗句,重点思考:这首诗是怎样通过音韵变化来表现女主人公的情感变化过程的?
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几乎所有同学在读过课文之后,都有相同的体验——随着女主人公感情的变化,诗的节奏快慢有所变化,第一章的节奏比较平缓,第二章的节奏比较欢快,从第三章开始,节奏渐趋迟缓、压抑,而最后一章不论语气还是节奏都趋于高亢、决绝;再一个比较明显的变化是押韵变化比较大,但看不出这与情感的变化有多大关系。这时,我启发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思考:人在愤怒时的喊叫、高兴时的开怀大笑、痛苦时的号啕大哭和抽噎,其发声时气流通过口腔有什么特点?与人的感情有什么关系?
经过这样的点拨,学生再一次诵读、总结之后,就可以有所领悟了:第一章,以“i”韵为主;第二章,一韵到底,“an”韵。这一阶段女主人公尽管沉浸于幸福的期待之中,但在情节的开端(第一章),由于“愆期”,所以在语气上不可能表现出欢快的情绪,因而“i”韵在发声时气流的阻塞,与这种情绪正好一致;第二章写的是出嫁,而这一章用了“an”的平声韵,显得轻快流畅,再加上“复关”、“载”、“尔”、“以”等词语的重复使用,使这种流畅的节奏更加明显,这些都体现了女主人公在出嫁时幸福、欢愉的情绪;第五章,也是一韵到底,“ao”韵,但每句句末都有一个语气助词“矣”,既表现出深深的感叹,也使气流通过口腔时受到阻碍,与诗中主人公在婚变后痛苦的反思相一致;最后一章虽然也是以“an”韵为主,但都是仄声中的去声,在语气上显得干脆、简洁,正好体现了主人公经过痛苦的反思之后,走向清醒、决绝的心理变化过程。
对于他们感到无迹可循的第三章和第四章,我引入了入声韵的概念。告诉了他们一些入声韵发音的特点(包头方言区的同学对体验这一特点是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的)。入声是短而急促的,在音节尾部带-p、-t、-k、-i、-d等韵尾,发音时这些辅音韵尾只作发音的口腔姿势而不完整地将音发出来,造成短暂的停顿,使音节听起来有一种急促闭塞的顿挫感。学生在诵读、品味之后,对这种发音的特点有了真切的体验,因而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了诗歌的音韵与人物情感之间的关系。
在这一环节,学生通过诵读,联系生活经验,对音韵变化与情感变化之间的关系有了真切的体验,也切实体验了“音韵唤起情感”的道理。正如张志公先生所说:“押韵可以增强语言的音乐感,这也是客观事实。进一步考查,不同的韵可以唤起不同的情感,也是客观事实。”
有了这样的理解、感悟,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就可以读得声情并茂了;让学生把这一遍朗读与第二遍的大声朗读相比较,说说自己前后朗读时的不同感受,可以明显的感受到学生对诗的情感和情境的理解。
在这首诗的教学中,以诵读为主线,不仅解决了理解叙事内容的问题,而且,通过诵读,对诗歌的情感变化,特别是对情感变化与音韵之间的关系有了较为深入的体验和理解。“当诗歌的节奏、韵律与诗人要表达的情感协调一致,诗中的轻松、欢快、沉滞、急促、昂扬、舒缓等节奏的韵律变化,就反映了人的情绪的起伏波动的变化,表现的其实就是人的生命活动的节律。所以诗歌的音律美绝不是一个纯形式的因素,它是情感内容的有机组成,或是与情感内容不可分割的因素,可以称之为‘情感的形式’或‘有意味的形式’。阅读诗歌须吟哦、须朗诵,须于声音唇吻之间感受作品的音乐美,就是这个道理。”清人刘大魁也说过:“神气者,文之最精处也;音节者,文之稍粗处也;字句者,文之最粗处也;……盖音节者,神气之迹也;字句者,音节之矩也。……音节高则神气必高,音节下则神气必下,故音节为神气之迹。一句之中,或多一字,或少一字;一字之中,或用平声,或用仄声;同一平字仄字,或用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则音节迥异,故字句为音节之矩。集字成句,集句成章,集章成篇,合而读之,音节见矣;歌而咏之,神气出矣。”诵读的过程,就是从“最粗处”入手,通过对“稍粗处”的品味,进而把握“最精处”的过程。把握“最精处”,是诵读的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其切入点在“最粗处”,联系二者之间的桥梁,就是诵读。所以刘大魁又说:“学者求神气而得之于音节,求音节而得之于字句,则思过半矣。其要只在读古人文字时,便设以此身代古人说话,一吞一吐,皆由彼而不由我。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合我喉吻者便是与古人神气音节相似处,久之自然铿锵发金石声。”刘大魁先生反复提到的的“神气”,就是诗歌的情味。对这种情味,只有反复吟诵,“于声音唇吻之间感受作品的音乐美”,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才能够有所领悟。
诗歌的特点是多方面的,诸如情节、意象、意境、艺术手法、音韵特点等等。如果能够抓住每一首诗典型的特点加以点拨,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品味中去理解诗意,积少成多,集腋成裘,学生就可以对古典诗歌的特点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印象,找到阅读鉴赏古典诗歌的门径。
这种做法,在古典诗歌学习的起步阶段可能是比较费时的,但它可以让学生得到一把打开古典诗歌之门的钥匙,真正培养学生阅读古典诗歌的能力,使他们终身受益。就某一首诗而言,这种方法得到的收获可能不是面面俱到的,但有效的突破一点与无效的面面俱到之间,究竟孰轻孰重,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因为教师面面俱到的讲述,那只是教师的理解或前人(教学参考书)的理解,而不是学生的理解,而学生如果没有经历从有所感到有所悟的过程,其能力就不可能得到提高。教师的任务,就是在学生出现困惑或困难的时候,给他们提供一个可资凭借的把手,让他们自己穿越学习的障碍,获得自己的感悟,体验成功的喜悦。
让学生反复诵读,在每一次布置诵读的同时,必须明确地交待具体任务,否则,学生就会产生厌烦心理,使诵读无法进行,或虽然诵读却没有明显的收效。
【关键词】古诗鉴赏;诵读;领悟
《卫风·氓》是一首铺叙成分很大的抒情诗,全诗以女主人公自述的口吻,讲述了从恋爱、出嫁到发生婚变,继而毅然决裂的过程,既具有叙事文学的具体形象性,又具有强烈的抒情性。从叙事的角度,它具有故事情节的画面层因素;从抒情的角度,又有作为抒情重要传递渠道的话语声音层面因素。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确定了以诵读为主、以读带讲的基本思路。第一遍,通读,勾画读音不太确定的字词,并参照注解,查阅工具书,解决生字读音,读准字音;第二遍,大声朗读,力求读得顺畅、准确;第三遍,点名朗读,检验前两遍诵读的效果;第四遍,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在跟读的过程中达到粗知大意的目的。
在进入内容的深入探讨之后,首先,从理解词句入手,要求学生参照注解逐章诵读,概括每一章的大意,并结合具体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因为有了前面充分的诵读作铺垫,学生情绪高涨。经过讨论、补充,对诗的内容形成了如下认识:第一章,写男女相爱的经过;第二章,写从定情到结婚的经过;第三章,写女子追悔陷入情网,无以自脱;第四章,控诉了男子的负心;第五章,女子进一步控诉自己的不幸——虽然多年夙兴夜寐,辛勤劳动,仍被遗弃,回到家中又不被兄弟原谅,遭到冷嘲热讽;第六章,写女子被遗弃后的悔恨与决绝的心情。诗中人物,形象鲜明。女主人纯朴、热情、勤劳、善良。氓则是自私自利、背信弃义、狡诈无情的人。
以上连续五遍诵读,侧重于把握叙事要素,完成对作品“画面层”因素的准确理解。
其次,从“声音”入手,要求学生再次通读全诗,品味女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在诵读过程中划出每一章能够表现女主人公情感特征的诗句,重点思考:这首诗是怎样通过音韵变化来表现女主人公的情感变化过程的?
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几乎所有同学在读过课文之后,都有相同的体验——随着女主人公感情的变化,诗的节奏快慢有所变化,第一章的节奏比较平缓,第二章的节奏比较欢快,从第三章开始,节奏渐趋迟缓、压抑,而最后一章不论语气还是节奏都趋于高亢、决绝;再一个比较明显的变化是押韵变化比较大,但看不出这与情感的变化有多大关系。这时,我启发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思考:人在愤怒时的喊叫、高兴时的开怀大笑、痛苦时的号啕大哭和抽噎,其发声时气流通过口腔有什么特点?与人的感情有什么关系?
经过这样的点拨,学生再一次诵读、总结之后,就可以有所领悟了:第一章,以“i”韵为主;第二章,一韵到底,“an”韵。这一阶段女主人公尽管沉浸于幸福的期待之中,但在情节的开端(第一章),由于“愆期”,所以在语气上不可能表现出欢快的情绪,因而“i”韵在发声时气流的阻塞,与这种情绪正好一致;第二章写的是出嫁,而这一章用了“an”的平声韵,显得轻快流畅,再加上“复关”、“载”、“尔”、“以”等词语的重复使用,使这种流畅的节奏更加明显,这些都体现了女主人公在出嫁时幸福、欢愉的情绪;第五章,也是一韵到底,“ao”韵,但每句句末都有一个语气助词“矣”,既表现出深深的感叹,也使气流通过口腔时受到阻碍,与诗中主人公在婚变后痛苦的反思相一致;最后一章虽然也是以“an”韵为主,但都是仄声中的去声,在语气上显得干脆、简洁,正好体现了主人公经过痛苦的反思之后,走向清醒、决绝的心理变化过程。
对于他们感到无迹可循的第三章和第四章,我引入了入声韵的概念。告诉了他们一些入声韵发音的特点(包头方言区的同学对体验这一特点是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的)。入声是短而急促的,在音节尾部带-p、-t、-k、-i、-d等韵尾,发音时这些辅音韵尾只作发音的口腔姿势而不完整地将音发出来,造成短暂的停顿,使音节听起来有一种急促闭塞的顿挫感。学生在诵读、品味之后,对这种发音的特点有了真切的体验,因而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了诗歌的音韵与人物情感之间的关系。
在这一环节,学生通过诵读,联系生活经验,对音韵变化与情感变化之间的关系有了真切的体验,也切实体验了“音韵唤起情感”的道理。正如张志公先生所说:“押韵可以增强语言的音乐感,这也是客观事实。进一步考查,不同的韵可以唤起不同的情感,也是客观事实。”
有了这样的理解、感悟,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就可以读得声情并茂了;让学生把这一遍朗读与第二遍的大声朗读相比较,说说自己前后朗读时的不同感受,可以明显的感受到学生对诗的情感和情境的理解。
在这首诗的教学中,以诵读为主线,不仅解决了理解叙事内容的问题,而且,通过诵读,对诗歌的情感变化,特别是对情感变化与音韵之间的关系有了较为深入的体验和理解。“当诗歌的节奏、韵律与诗人要表达的情感协调一致,诗中的轻松、欢快、沉滞、急促、昂扬、舒缓等节奏的韵律变化,就反映了人的情绪的起伏波动的变化,表现的其实就是人的生命活动的节律。所以诗歌的音律美绝不是一个纯形式的因素,它是情感内容的有机组成,或是与情感内容不可分割的因素,可以称之为‘情感的形式’或‘有意味的形式’。阅读诗歌须吟哦、须朗诵,须于声音唇吻之间感受作品的音乐美,就是这个道理。”清人刘大魁也说过:“神气者,文之最精处也;音节者,文之稍粗处也;字句者,文之最粗处也;……盖音节者,神气之迹也;字句者,音节之矩也。……音节高则神气必高,音节下则神气必下,故音节为神气之迹。一句之中,或多一字,或少一字;一字之中,或用平声,或用仄声;同一平字仄字,或用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则音节迥异,故字句为音节之矩。集字成句,集句成章,集章成篇,合而读之,音节见矣;歌而咏之,神气出矣。”诵读的过程,就是从“最粗处”入手,通过对“稍粗处”的品味,进而把握“最精处”的过程。把握“最精处”,是诵读的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其切入点在“最粗处”,联系二者之间的桥梁,就是诵读。所以刘大魁又说:“学者求神气而得之于音节,求音节而得之于字句,则思过半矣。其要只在读古人文字时,便设以此身代古人说话,一吞一吐,皆由彼而不由我。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合我喉吻者便是与古人神气音节相似处,久之自然铿锵发金石声。”刘大魁先生反复提到的的“神气”,就是诗歌的情味。对这种情味,只有反复吟诵,“于声音唇吻之间感受作品的音乐美”,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才能够有所领悟。
诗歌的特点是多方面的,诸如情节、意象、意境、艺术手法、音韵特点等等。如果能够抓住每一首诗典型的特点加以点拨,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品味中去理解诗意,积少成多,集腋成裘,学生就可以对古典诗歌的特点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印象,找到阅读鉴赏古典诗歌的门径。
这种做法,在古典诗歌学习的起步阶段可能是比较费时的,但它可以让学生得到一把打开古典诗歌之门的钥匙,真正培养学生阅读古典诗歌的能力,使他们终身受益。就某一首诗而言,这种方法得到的收获可能不是面面俱到的,但有效的突破一点与无效的面面俱到之间,究竟孰轻孰重,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因为教师面面俱到的讲述,那只是教师的理解或前人(教学参考书)的理解,而不是学生的理解,而学生如果没有经历从有所感到有所悟的过程,其能力就不可能得到提高。教师的任务,就是在学生出现困惑或困难的时候,给他们提供一个可资凭借的把手,让他们自己穿越学习的障碍,获得自己的感悟,体验成功的喜悦。
让学生反复诵读,在每一次布置诵读的同时,必须明确地交待具体任务,否则,学生就会产生厌烦心理,使诵读无法进行,或虽然诵读却没有明显的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