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教工党建 三个结合 和谐校园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推进机关、学校、新社会组织等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当前高校基层院系教工党建存在的问题
1.党支部功能定位模糊不清
对于教工党支部的定位,一些党员包括党支部书记都没有清晰的认识,甚至存在“基层党支部是累赘”的错误想法。究其原因,有人归纳为:学校有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院可通过党政联席会议等制度落实党政共同负责,到党支部层面,党组织的作用就弱化了。如何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成为困扰很多教工党支部的一个棘手问题。
2.党组织活动难以规范开展
一方面,学校和院系层面对基层党支部的直接领导和管理较少,对党支部活动经费等的支持也相对缺乏。另一方面,党支部书记一般都由专职教师兼任,他们从事党务工作的时间与精力有限,有些人对业务还不熟练;同时,一些党支部书记的教学科研业务能力不强,在党员群体中威信不高。
3.教工党员政治热情不高
教工党员往往将主要精力放在教学科研上,参与党组织活动的热情不高。这种“重業务,轻政治”的现象,是党员政治素质不够高、功利化情绪严重、对于同自身发展不直接挂钩的党组织活动采取消极态度的主要原因所致;同时,党内存在的一些腐败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部分党员,尤其是一些青年党员对党的忠诚度。
上述问题的存在,无疑不利于党对高校的领导,不利于高校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众所周知,大学的基础在院系,高校所担负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社会服务的使命,都需要在院系层面部署,并通过在教学科研一线工作的教师来实现。“基层组织的工作绩效直接决定了大学职能的发挥,对大学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加强高校基层教工党建是十分重要的。
要做好这一点,首先要明确加强教工党建的具体目标是什么。加强教工党建从根本上来讲是要加强党的领导作用在教育领域的发挥,确保正确的办学方向,最终将教学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但是,这样的目标过于抽象概括,不利于具体指导高校基层教工党建。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在第十五次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指出:“进一步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为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由此可见,高校教工党建的直接目标就是要服务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
加强高校基层院系教工党建的着力点
1.教工党建与学科建设工作相结合
将教工党建与学科建设工作相结合,有利于党在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的路线、方针、政策有效传达到教学、科研第一线,有利于学科队伍凝聚力的增强,有利于发挥党组织在科研领域的战斗堡垒作用。要做好教工党建与学科建设相结合:一是要将党支部建立在系、所、中心等科研单位之上。二是要配好班子,选好党支部书记。培养科研能力强、政治素质高的同志担任党支部书记,要求其既能胜任基层党务工作,又能在科研领域作出成绩,能在组织中树立威信、凝聚团队,始终保持团队的活力和创造力。三是要使支部活动同学科建设相契合。支部活动的开展不能脱离学科建设本身,而要以促进学科建设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学科建设为支部活动提供素材,支部活动为学科建设创造动力,做到两者相得益彰。
2.教工党建与人才培养工作相结合
科技的进步、生产力的提升、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做好我国的人才工作,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完善党管人才的领导体制。这里所指的人才包括学生群体和教师群体:一是要提升教工队伍的职业操守,团结一线教师全身心地投入教书育人的伟大事业中去;将党的人才发展战略传达至教学一线,确保党管人才原则的有效落实,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实践造就人才。二是要重视青年教师群体的培养,关心青年教师的思想动态、业务提升和生活情况,为青年教师开展科研教学创造良好的氛围;同时培养青年教师中的优秀人才,鼓励其加入党组织,保持党组织的先进性和活力,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
3.教工党建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和谐校园的建设离不开和谐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基层教工党建发挥校园文化“空气养人”的育人作用:一要加强师生党支部的交流与合作,为文化的传承搭建有效的沟通平台。组织开展师生座谈会、联谊会、学术交流等活动,通过老党员的现身说法和身体力行,感化人、教育人。二要充分利用学科优势组织开展师生员工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如联合院系和其他学生组织主办以学科为主题的文化节活动,在求知、求美、求乐中使校园人受到启迪教育,营造多彩的校园氛围。三是要加强不同学科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发挥党组织整合资源的优势,以丰富的形式,通过多样的渠道,将党的声音和形象传播到校园的方方面面。
加强高校基层院系教工党建的举措
1.支部建在实体系上
外国语学院是北京大学第一所实质性的多系合并的学院。作为一个年轻的学院,在合并之初就将营造和谐的学院环境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在教工党支部的建立上,始终以实体系为依托,通过支部书记参加系务会的规定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贯穿到系所层面,为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提供有效支持。现有教工党支部16个,除了行政支部外,各教工党支部均建立在系上,以利于党支部活动与一线教学研究活动相结合。此外,学院还特别设立了3个离退休党支部,在服务离退休教职工的同时,也利于学院人文关怀和学科传承工作的开展。
2.规范支书选任机制
党支部委员会是党支部的核心,支部书记和支委的换届直接关系到党支部工作的有效衔接和稳定开展,以及党的作用的持续发挥。因此,外国语学院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严格规范党支部书记和支委的换届选举工作。学院规定,按照党的组织原则,支部必须事先向党委汇报下一届支委人选,以便于党委针对具体系所从系务会搭配班子的角度有针对性地考虑人选,充分酝酿;支部大会选举,到会人数要超过应到会人数的4/5;党支部选举结果经党委讨论后,正式行文发布批复等。 支部书记参加系务会的规定,可以更好地贯彻党管干部的原则。通过将党支部书记的选任与学科(系)的发展统筹考虑,确保正确的办学方向,确保校院的各项规章和制度得以执行和实施,确保二级学科的科学、良性发展。此外,为了实现新老支部书记和支委会的有效衔接,学院还适时开展交流活动,如召开新老支书薪火相传联谊会,新老班子就支部的党建创新立项、青年教师的组织培养、支部工作与专业的结合等问题交流经验。
3.创新载体增进融合
实现党日活动创先争优常态化。外国语学院党委紧紧围绕“党日活动创先争优常态化”的宗旨,指导和组织基层党支部进行党建创新活动的设计和立项申报,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党建创新活动,努力激发基层党员的积极性和党组织的创造力、战斗力。学院党委设立专门的奖励基金,表彰优秀党员、先进支部(党小组)和优秀“党建创新活动”,使学院的“创先争优活动”得以蓬勃开展。在学院的鼓励和激励机制的推动下,教工党支部开展了一系列颇富新意、立意明确、形式多样的主题党日活动。
构筑党员群众沟通平台。在基层党建过程中,外国语学院重视基层党建的民主化。学院党委不仅在基层选举、党务管理等传统领域不断完善党内基层民主制度,而且将视野拓宽到党群沟通的民主化上,将基层党日活动视作重要的党员民主参与载体。两年来,学院党委认真组织策划主题突出的党日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沉下身子”面对面,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回应群众的关切和期待,赢得了一致好评。这些活动由学院党委策划组织,党员牵头,带动入党积极分子和非党群众参与其中,为全院教职工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此外,学院党委还重视做好网站的栏目建设,如支部风采、党务活動、教工之家、学生园地等。这些栏目为党的宣传和教育搭建起了便捷、及时、高效的平台。
4.分类关怀促进和谐
做好中青年教师教育培养。外国语学院重视年轻党员的发展工作,规范党员发展程序,加强中青年教师的教育和培养,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在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工作上,学院将其纳入党建工作的日程,作为重点工作抓紧抓好。与此同时,学院党委制定年度发展计划,及时掌握入党积极分子的状况,将党员发展工作变被动为主动,主动将党的理念和精神传播到非党群众中去。学院党委明确要求在党委以及党支部组织活动中要尽可能吸纳、邀请非党教职工参加,扩大党在中青年教师中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使他们了解党的纲领、宗旨和任务,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觉悟。
做好离退休党员关爱帮扶。目前,外国语学院共有232位离退休教职工,设立3个离退休党支部。为了做好相关工作,学院党委特别成立了外国语学院离退休工作委员会,将帮助离退休教职员工解决困难作为党组织的一项重要工作。学院每年都会开展生日祝寿、春节慰问、求医问药、登门看望、临终关怀、困难补助、捐助善款等诸多对离退休党员的关怀、帮扶工作,让离退休党员感受到学院的温暖,为他们的晚年生活增添一些欢乐。
建院10余年来,从建院之初各党支部的设立,到各项规章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党内活动的蓬勃开展,从青年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到离退休老党员的关怀帮扶,学院党委扎扎实实地将党组织建设工作做得有声有色,有力地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也为校园和谐环境的营造作出了贡献。学院将继往开来,开拓进取,勇于创新,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责任编辑:蔡桂兰 实习编辑:祖迪]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推进机关、学校、新社会组织等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当前高校基层院系教工党建存在的问题
1.党支部功能定位模糊不清
对于教工党支部的定位,一些党员包括党支部书记都没有清晰的认识,甚至存在“基层党支部是累赘”的错误想法。究其原因,有人归纳为:学校有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院可通过党政联席会议等制度落实党政共同负责,到党支部层面,党组织的作用就弱化了。如何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成为困扰很多教工党支部的一个棘手问题。
2.党组织活动难以规范开展
一方面,学校和院系层面对基层党支部的直接领导和管理较少,对党支部活动经费等的支持也相对缺乏。另一方面,党支部书记一般都由专职教师兼任,他们从事党务工作的时间与精力有限,有些人对业务还不熟练;同时,一些党支部书记的教学科研业务能力不强,在党员群体中威信不高。
3.教工党员政治热情不高
教工党员往往将主要精力放在教学科研上,参与党组织活动的热情不高。这种“重業务,轻政治”的现象,是党员政治素质不够高、功利化情绪严重、对于同自身发展不直接挂钩的党组织活动采取消极态度的主要原因所致;同时,党内存在的一些腐败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部分党员,尤其是一些青年党员对党的忠诚度。
上述问题的存在,无疑不利于党对高校的领导,不利于高校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众所周知,大学的基础在院系,高校所担负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社会服务的使命,都需要在院系层面部署,并通过在教学科研一线工作的教师来实现。“基层组织的工作绩效直接决定了大学职能的发挥,对大学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加强高校基层教工党建是十分重要的。
要做好这一点,首先要明确加强教工党建的具体目标是什么。加强教工党建从根本上来讲是要加强党的领导作用在教育领域的发挥,确保正确的办学方向,最终将教学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但是,这样的目标过于抽象概括,不利于具体指导高校基层教工党建。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在第十五次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指出:“进一步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为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由此可见,高校教工党建的直接目标就是要服务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
加强高校基层院系教工党建的着力点
1.教工党建与学科建设工作相结合
将教工党建与学科建设工作相结合,有利于党在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的路线、方针、政策有效传达到教学、科研第一线,有利于学科队伍凝聚力的增强,有利于发挥党组织在科研领域的战斗堡垒作用。要做好教工党建与学科建设相结合:一是要将党支部建立在系、所、中心等科研单位之上。二是要配好班子,选好党支部书记。培养科研能力强、政治素质高的同志担任党支部书记,要求其既能胜任基层党务工作,又能在科研领域作出成绩,能在组织中树立威信、凝聚团队,始终保持团队的活力和创造力。三是要使支部活动同学科建设相契合。支部活动的开展不能脱离学科建设本身,而要以促进学科建设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学科建设为支部活动提供素材,支部活动为学科建设创造动力,做到两者相得益彰。
2.教工党建与人才培养工作相结合
科技的进步、生产力的提升、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做好我国的人才工作,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完善党管人才的领导体制。这里所指的人才包括学生群体和教师群体:一是要提升教工队伍的职业操守,团结一线教师全身心地投入教书育人的伟大事业中去;将党的人才发展战略传达至教学一线,确保党管人才原则的有效落实,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实践造就人才。二是要重视青年教师群体的培养,关心青年教师的思想动态、业务提升和生活情况,为青年教师开展科研教学创造良好的氛围;同时培养青年教师中的优秀人才,鼓励其加入党组织,保持党组织的先进性和活力,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
3.教工党建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和谐校园的建设离不开和谐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基层教工党建发挥校园文化“空气养人”的育人作用:一要加强师生党支部的交流与合作,为文化的传承搭建有效的沟通平台。组织开展师生座谈会、联谊会、学术交流等活动,通过老党员的现身说法和身体力行,感化人、教育人。二要充分利用学科优势组织开展师生员工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如联合院系和其他学生组织主办以学科为主题的文化节活动,在求知、求美、求乐中使校园人受到启迪教育,营造多彩的校园氛围。三是要加强不同学科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发挥党组织整合资源的优势,以丰富的形式,通过多样的渠道,将党的声音和形象传播到校园的方方面面。
加强高校基层院系教工党建的举措
1.支部建在实体系上
外国语学院是北京大学第一所实质性的多系合并的学院。作为一个年轻的学院,在合并之初就将营造和谐的学院环境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在教工党支部的建立上,始终以实体系为依托,通过支部书记参加系务会的规定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贯穿到系所层面,为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提供有效支持。现有教工党支部16个,除了行政支部外,各教工党支部均建立在系上,以利于党支部活动与一线教学研究活动相结合。此外,学院还特别设立了3个离退休党支部,在服务离退休教职工的同时,也利于学院人文关怀和学科传承工作的开展。
2.规范支书选任机制
党支部委员会是党支部的核心,支部书记和支委的换届直接关系到党支部工作的有效衔接和稳定开展,以及党的作用的持续发挥。因此,外国语学院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严格规范党支部书记和支委的换届选举工作。学院规定,按照党的组织原则,支部必须事先向党委汇报下一届支委人选,以便于党委针对具体系所从系务会搭配班子的角度有针对性地考虑人选,充分酝酿;支部大会选举,到会人数要超过应到会人数的4/5;党支部选举结果经党委讨论后,正式行文发布批复等。 支部书记参加系务会的规定,可以更好地贯彻党管干部的原则。通过将党支部书记的选任与学科(系)的发展统筹考虑,确保正确的办学方向,确保校院的各项规章和制度得以执行和实施,确保二级学科的科学、良性发展。此外,为了实现新老支部书记和支委会的有效衔接,学院还适时开展交流活动,如召开新老支书薪火相传联谊会,新老班子就支部的党建创新立项、青年教师的组织培养、支部工作与专业的结合等问题交流经验。
3.创新载体增进融合
实现党日活动创先争优常态化。外国语学院党委紧紧围绕“党日活动创先争优常态化”的宗旨,指导和组织基层党支部进行党建创新活动的设计和立项申报,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党建创新活动,努力激发基层党员的积极性和党组织的创造力、战斗力。学院党委设立专门的奖励基金,表彰优秀党员、先进支部(党小组)和优秀“党建创新活动”,使学院的“创先争优活动”得以蓬勃开展。在学院的鼓励和激励机制的推动下,教工党支部开展了一系列颇富新意、立意明确、形式多样的主题党日活动。
构筑党员群众沟通平台。在基层党建过程中,外国语学院重视基层党建的民主化。学院党委不仅在基层选举、党务管理等传统领域不断完善党内基层民主制度,而且将视野拓宽到党群沟通的民主化上,将基层党日活动视作重要的党员民主参与载体。两年来,学院党委认真组织策划主题突出的党日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沉下身子”面对面,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回应群众的关切和期待,赢得了一致好评。这些活动由学院党委策划组织,党员牵头,带动入党积极分子和非党群众参与其中,为全院教职工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此外,学院党委还重视做好网站的栏目建设,如支部风采、党务活動、教工之家、学生园地等。这些栏目为党的宣传和教育搭建起了便捷、及时、高效的平台。
4.分类关怀促进和谐
做好中青年教师教育培养。外国语学院重视年轻党员的发展工作,规范党员发展程序,加强中青年教师的教育和培养,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在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工作上,学院将其纳入党建工作的日程,作为重点工作抓紧抓好。与此同时,学院党委制定年度发展计划,及时掌握入党积极分子的状况,将党员发展工作变被动为主动,主动将党的理念和精神传播到非党群众中去。学院党委明确要求在党委以及党支部组织活动中要尽可能吸纳、邀请非党教职工参加,扩大党在中青年教师中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使他们了解党的纲领、宗旨和任务,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觉悟。
做好离退休党员关爱帮扶。目前,外国语学院共有232位离退休教职工,设立3个离退休党支部。为了做好相关工作,学院党委特别成立了外国语学院离退休工作委员会,将帮助离退休教职员工解决困难作为党组织的一项重要工作。学院每年都会开展生日祝寿、春节慰问、求医问药、登门看望、临终关怀、困难补助、捐助善款等诸多对离退休党员的关怀、帮扶工作,让离退休党员感受到学院的温暖,为他们的晚年生活增添一些欢乐。
建院10余年来,从建院之初各党支部的设立,到各项规章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党内活动的蓬勃开展,从青年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到离退休老党员的关怀帮扶,学院党委扎扎实实地将党组织建设工作做得有声有色,有力地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也为校园和谐环境的营造作出了贡献。学院将继往开来,开拓进取,勇于创新,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责任编辑:蔡桂兰 实习编辑:祖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