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余涛在微软工作的第七年。作为一名企业应用架构师,他的工作是为客户公司的大型项目提供整体规划和架构,以及基于微软平台的解决方案。
但这位架构师对于自己的职业的规划却不大有方案,来到选择点的时候往往都是顺势而为。
2006年,在朋友的“顺手”推荐下,余涛加入微软担任咨询顾问,“就是在一个饭局上谈到的,朋友建个议,我也感兴趣。”在微软,余涛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带领上海一个IT的团队进行项目开发—作为微软公司唯一的代表,他既要提供技术咨询,同时要承担编写核心代码的任务。
作为刚进入微软的新人,面对的又是自己之前从未涉足的医疗领域,余涛当时的感觉就是“把你扔到水里面,连个游泳圈都没有”,唯一的解决办法只能是学习。“我几乎发动了所有的资源,包括在微软工作的同学和做技术的朋友,请教各种问题,同时不断补充自己的医疗知识。”而早在这之前一个月,喜欢运动的余涛就骑车到西塘,在河边租了个小屋,专门学习微软平台技术,事实证明这也为他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做了一个很好的准备。
3个月后,项目成功交付,得到了客户方的认可,余涛也通过这次合作与对方建立了友谊。2012年他有新书出版的时候,客户医院的计算机网络中心主任阴忆青博士还特别为他写了推荐评语。
余涛对于自己的工作一直属于“没有什么太明确的规划”。大学毕业时,IT业正处于黄金时代的末期,就业形势还比较乐观,他仅仅参加了一次校园招聘,递交了简历之后便得到了第一份工作,此后在上海万达信息公司从事了6年机场信息系统集成领域的技术开发工作,从开发人员一直做到项目经理、技术总监,编写的程序至今还被宁波砾社机场和上海浦东机场的空管AFTN报文采用。
现在,经过多年的工作经历,从咨询顾问到企业架构师,余涛对于如何做好企业咨询和架构服务也积累了更多的经验:首先,这是一个双向学习的过程,要学习客户的语言,熟悉行业背景,了解业务状况,然后要通过技术应用帮助企业推动业绩增长,创造业务价值,这是咨询顾问、架构师和客户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必要因素。
回顾自己的职场经历,余涛认为最大的体会是,工作并不是完全规划出来的,但可以合理地架构,就像2012年他写的一本关于微软Kinect应用的新书就是在一次偶然的场合下产生的想法。目前余涛还在筹办一个“布朗运动工作室”的沙龙,之所以取这个名字,是因为创办者喜欢布朗花粉运动,“一些看似随机、无序的行为背后其实存在一种内在的规则”。
“我更多的是想做什么事情,就遇到贵人,机遇就来了,关键是如何用自己的实力抓住机遇,做到顺势而为。”余涛说。他认为自己是一个表面上求稳,骨子里却喜欢冒险的人,“活在他处,工作和梦想也在他处。最理想的状态就是自己想做的事情、能做的事情与外界让你做的事情可以产生交集,未来我想让这个交集越来越大”。
个人档案
姓名:余涛
星座:双鱼座
学历:同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科
职位:微软(中国)有限公司企业战略规划服务部企业架构师
Q & A
C=CBNweekly Y=Yu Tao
C: 在与客户打交道的时候,遇到的困难是什么?如何解决?
Y: 每个客户的气质不一样,有的很理性客观,有的很感性。我的方法就是有些方案不能落在口头上,像一些项目的里程碑、时间点一定要有书面的规定。另外还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C: 骑车穿越川藏线是规划好的还是偶然的机会?
Y: 这是规划了一年的。要跟公司协调休假,还要征得家人同意。在走之前,我做了大量路线、气象的调研准备。其实最难的时刻是将自行车推出家门的瞬间,之后就容易多了。
C: 对于未来有规划吗?
Y: 我很喜欢一句话:我们跟世界的联系是自我实现的价值体现。人到一个阶段,是要把自己的东西回馈出来的,所以接下来,我还会再写一本书,不过是其他方面的,比如科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