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六十多年前,一则征兵消息,引发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八千湘女上天山。
上世纪50年代初,王震将军致信湖南省委黄克诚书记,提出“在湖南招收大量女兵参加支援新疆建设”。招女兵消息一出,三年间,八千湘女西上边关。她们在新疆落地生根、安家屯边,当年十几二十岁的青春少女,如今都已两鬓斑白。她们中的很多人成了兵团的第一代女教师、女拖拉机手、女护士、女农业技术员……六十多年来,她们用青春和热血书写了许多感人的故事,谱就了一曲曲动人的无私奉献之歌。
时至今日,绝大多数湘女不曾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她们中间大多数人在建设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一部分人去北京出席过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邀请和接见。无数的人立过功受过奖,获得过先进生产者、三八红旗手、五好战士、模范共青团员、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但是说起自己的过去,她们说得最多的,除了进疆初期的艰苦奋斗,就是感恩党的培养和民族兄弟情。
戈壁荒漠遠 一路征程苦
当年的新疆还没通火车,入伍的湘妹子到西安后改乘汽车继续西行。绵延的车队在浩瀚的戈壁上扬起漫天沙尘。
曾任兵团农八师精神文明办公室主任的戴庆媛,回忆起入疆的经历时说:“大卡车上架了篷布,一车坐40个人,为防止残匪的偷袭,还有两个武装战士随车保卫。我们就坐在行李上,相互靠着。一路上大家唱着歌,唱累了唱渴了,就打瞌睡。你碰我的头,我碰你的头,想睡个囫囵觉儿真难。无奈中我只好数汽车。大概有100多辆。特别是在祁连山、六盘山,从山头上看下去,车队真像一条蜿蜒的巨龙。”
平日里吃惯了大米的女兵们在吃下发的大饼、咸菜疙瘩时,怎么也咽不下去。戴庆媛就想法子逗大家开心,她即兴编了一些歌词唱给大家听:
我是一个兵,
来自湖南省。
三天没吃大米饭。
想得心发慌……
她夸张的表演,成了大家吃饭的“佐料”。好容易吃下去的东西,在汽车剧烈的颠簸中,又都吐了出来,就这样一路吃了吐,吐了再吃。
在戈壁滩上水是最珍贵的,得节约着喝,人人嘴上起了泡,最后唱不得哭不得也笑不得,一张嘴,唇上就裂开一道道血口子。
快到酒泉时,因山路崎岖,一辆车的一个车轮,眼看着就要滑下山涧,副驾驶员跳下车,奋不顾身地用自己的身体堵住了下滑的车轮。车上的女兵们安然无恙,这名副驾驶员却牺牲了。这件事给女兵们强烈震撼,比起这位战士,她们吃的那点苦,又算得了啥?
向西,向西,一路向西。
车队终于在戈壁滩上停下了,带队的干部大声喊:“到了,同志们下车吧!”坐在车上的女兵们探头向车外一看,茫茫戈壁连一个人影都没有,她们头脑中打满了疑问,因此谁也没动。
这时,只听到带队的干部又喊一声:“湖南的女兵到了!大家快出来欢迎呀!”
嚯,不知道从哪里一下子钻出来数百号人。大家冲她们热烈鼓掌。原来,人都是从地下面钻出来的。后来,湘女们才知道他们住的就是地窝子。
湘女献青春荒漠披锦绣
谁言大漠不荒凉,地窝房,没门窗;一日三餐,玉米间高粱。一阵号响天未晓,寻火种,去烧荒。
最难夜夜梦故乡,想爹娘,泪汪汪;遥对天山,默默祝安康。既是此身许塞外,宜红柳,似白杨。
不知哪位湘女“秀才”,填写的这首词,意味隽永,令人慨叹湘女苦中有奇志!
王震将军在八一广场召开大会欢迎这些来自家乡的湘妹子,将军的大嗓门穿越时空至今仍响在许多湘女的耳畔:“同志们,你们要安心边疆,扎根边疆,要为新疆各族人民大办好事,准备把你们的忠骨埋在天山脚下。”直到现在戴庆媛回想起将军的话还感慨万分:“我想青山处处埋忠骨,我们新时代的妇女总不能比不上古人嘛!”
戴庆媛被人称为维吾尔族语的
八千湘女上天山“活字典”。几十年过去了,直到今天,维族老乡还亲切地称她“玛依诺尔”(五月的阳光)。当年,女兵们首先要过的是语言关。为了学习维吾尔族语言,戴庆媛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上厕所背单词,打饭的片刻也在背。那时没有订书机,她就把一些纸片用针线缝好,作为单词本,放在口袋里随时拿出来背。学习还没有毕业,戴庆媛就被分到新疆军区司令部从事翻译工作。
湘女中的第一批女护士刘清秀回忆说:“我被编在了22兵团医训队,开始了护士专业的学习。我们连课桌都没有,每人发一个小凳子,几块小薄木板钉在一起放在膝盖上就成了课桌,再用一根绳子拴好挂在脖子上,走到哪里都能摆上课堂。后来,又从废城墙上背回石块,垒成小台子,才有了学习用的‘课桌’。”
刘功辉当年被分配到22兵团直属政治处,而她却想成为一名女拖拉机手。
1952年3月下旬,22兵团举办第一期拖拉机驾驶员培训班圆了刘功辉的梦。她和唐万鹏、晏一民成了兵团的第一批女拖拉机手。拖拉机队可是名副其实的“男人国”,任务量大得出奇,每个人一天要开荒130亩。
刘功辉说:“从小李庄、大泉沟水库直到石河子,垦荒时我们几乎没有睡过床,都是睡在苇篷里。苇子地里蛇多,夜里经常钻进被窝,我们女兵胆子小,就搬到男战士住的地方,睡在中间。”现代人难以想象的艰苦和尴尬,对刘功辉她们来说,似乎并不算什么。
“当时苇子有一人多高,苇子地的狼啊野猪啊到处乱窜,等苇子烧完了,我们的拖拉机就开进了荒地。一天工作下来,整个人只剩下牙齿是白的。”
为了多开荒,刘功辉和唐万鹏两位女拖拉机手白天黑夜两班倒,一个班要干12个小时。
当时最令她们尴尬的是上厕所不方便,工地除了她们两个女人,都是清一色的男人,想解手只有跑到很远的地方,找块低洼地。为了节省时间多开荒,刘功辉和唐万鹏就想出了一个办法:每天出工时带上一个大床单,解手时床单一拉,用来遮挡。
这事后来成为笑料。一些男同志在出工时,不忘提醒她们:“遮羞布带了没有?” 吴国华入伍后被分配到八一农场修水库。当时她们每天要工作1 0多个小时,大家铆着劲地干,抬土的扁担都压断了好几根。严重的缺水,使她们每天只能分到一瓢洗脸的水,洗澡更是一种奢侈。风沙大、出汗多,姑娘们身上都长了“成疙瘩”的虱子。吴国华说:“我们都把它叫作‘革命虫’”。
不忘挖井人塑雕立湘江
当荒原中的新城拔地而起,当沙漠变成绿洲,当年的女兵们却都已是满头白发!
上世纪60年代初,边疆建设正处于最困难的时期。积劳成疾的刘咏琴因患肺结核住进了医院,在那个缺医少药的年代,刘咏琴这种病也就成了不治之症。高烧不退的她躺在病床上,口干舌燥,嘴在不停地翕动着,似乎有话要说。戴庆媛俯下身子,听见刘咏琴断断续续地说:“桔子——湖南的桔子——给我吃一口——湖南的桔子!”
那时候,到哪里去找桔子呀!她们连夜派人骑上马就奔师部。师里派车又往乌鲁木齐赶,等买回来桔子的时候,刘咏琴已经离开了人世。戴庆媛和战友们将桔子放进刘咏琴的棺材,将她埋葬在天山脚下。
在石河子南山公墓有个湘女墓,墓碑正面镌刻着“英雄母亲——湘女永垂不朽”十个大字,背面记录着刘咏琴、李一曼、祝美云、刘益成、朱楚兰、尤丽安等40多位牺牲湘女的姓名。
半个世纪过去了,湘女们在新疆这块土地上奉献了青春,也把根扎在新疆的土壤上,她们的亲人与家庭也成为屯垦戍边事业的有机部分。
在醫疗战线上战斗了40多年的郭清秀,当年因无暇照顾孩子,便将母亲从长沙接到了新疆。老人在新疆也默默无闻地走过了37个年头。1994年5月,84岁高龄的老人走了,临终前,她非但没有要求把骨灰运回长沙,还要女儿把她的骨灰撒在天山脚下的玛纳斯河的流水之中,老人把自己也融入了新疆的建设中。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王震、陶峙岳将军以前人未有的气魄开发建设新疆。几代人把青春热血抛洒在戈壁沙漠。八千湘女用特有的“辣劲”战胜了种种挑战,她们用生命呵护了天山下的这块土地。她们老了,可她们的后代又在继承她们的事业,继续为了边疆的发展繁荣而奉献。
2006年1月5日,为永远纪念“八千湘女上天上”的壮举,激励后人建设边疆建设祖国,有关部门在湖南长沙的湘江风光带上举行了隆重的《湘女石》雕塑立碑揭幕典礼。时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副司令员朱鉴凡动情地说:“八千湘女上天山,组建家庭,艰苦劳动,成为荒漠戈壁的第一代母亲和现代文明的传播者。‘吃水不忘挖井人。’面对今天的成就,我们理应感谢她们,记住她们!这次,兵团为湘女的故乡赠送一块天山巨石,并将之雕刻成纪念碑,矗立湘江之滨,就是要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些湘女,学习这些湘女,让湘女精神代代相传!”(来源:《文史博览》《时代邮刊》)
上世纪50年代初,王震将军致信湖南省委黄克诚书记,提出“在湖南招收大量女兵参加支援新疆建设”。招女兵消息一出,三年间,八千湘女西上边关。她们在新疆落地生根、安家屯边,当年十几二十岁的青春少女,如今都已两鬓斑白。她们中的很多人成了兵团的第一代女教师、女拖拉机手、女护士、女农业技术员……六十多年来,她们用青春和热血书写了许多感人的故事,谱就了一曲曲动人的无私奉献之歌。
时至今日,绝大多数湘女不曾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她们中间大多数人在建设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一部分人去北京出席过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邀请和接见。无数的人立过功受过奖,获得过先进生产者、三八红旗手、五好战士、模范共青团员、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但是说起自己的过去,她们说得最多的,除了进疆初期的艰苦奋斗,就是感恩党的培养和民族兄弟情。
戈壁荒漠遠 一路征程苦
当年的新疆还没通火车,入伍的湘妹子到西安后改乘汽车继续西行。绵延的车队在浩瀚的戈壁上扬起漫天沙尘。
曾任兵团农八师精神文明办公室主任的戴庆媛,回忆起入疆的经历时说:“大卡车上架了篷布,一车坐40个人,为防止残匪的偷袭,还有两个武装战士随车保卫。我们就坐在行李上,相互靠着。一路上大家唱着歌,唱累了唱渴了,就打瞌睡。你碰我的头,我碰你的头,想睡个囫囵觉儿真难。无奈中我只好数汽车。大概有100多辆。特别是在祁连山、六盘山,从山头上看下去,车队真像一条蜿蜒的巨龙。”
平日里吃惯了大米的女兵们在吃下发的大饼、咸菜疙瘩时,怎么也咽不下去。戴庆媛就想法子逗大家开心,她即兴编了一些歌词唱给大家听:
我是一个兵,
来自湖南省。
三天没吃大米饭。
想得心发慌……
她夸张的表演,成了大家吃饭的“佐料”。好容易吃下去的东西,在汽车剧烈的颠簸中,又都吐了出来,就这样一路吃了吐,吐了再吃。
在戈壁滩上水是最珍贵的,得节约着喝,人人嘴上起了泡,最后唱不得哭不得也笑不得,一张嘴,唇上就裂开一道道血口子。
快到酒泉时,因山路崎岖,一辆车的一个车轮,眼看着就要滑下山涧,副驾驶员跳下车,奋不顾身地用自己的身体堵住了下滑的车轮。车上的女兵们安然无恙,这名副驾驶员却牺牲了。这件事给女兵们强烈震撼,比起这位战士,她们吃的那点苦,又算得了啥?
向西,向西,一路向西。
车队终于在戈壁滩上停下了,带队的干部大声喊:“到了,同志们下车吧!”坐在车上的女兵们探头向车外一看,茫茫戈壁连一个人影都没有,她们头脑中打满了疑问,因此谁也没动。
这时,只听到带队的干部又喊一声:“湖南的女兵到了!大家快出来欢迎呀!”
嚯,不知道从哪里一下子钻出来数百号人。大家冲她们热烈鼓掌。原来,人都是从地下面钻出来的。后来,湘女们才知道他们住的就是地窝子。
湘女献青春荒漠披锦绣
谁言大漠不荒凉,地窝房,没门窗;一日三餐,玉米间高粱。一阵号响天未晓,寻火种,去烧荒。
最难夜夜梦故乡,想爹娘,泪汪汪;遥对天山,默默祝安康。既是此身许塞外,宜红柳,似白杨。
不知哪位湘女“秀才”,填写的这首词,意味隽永,令人慨叹湘女苦中有奇志!
王震将军在八一广场召开大会欢迎这些来自家乡的湘妹子,将军的大嗓门穿越时空至今仍响在许多湘女的耳畔:“同志们,你们要安心边疆,扎根边疆,要为新疆各族人民大办好事,准备把你们的忠骨埋在天山脚下。”直到现在戴庆媛回想起将军的话还感慨万分:“我想青山处处埋忠骨,我们新时代的妇女总不能比不上古人嘛!”
戴庆媛被人称为维吾尔族语的
八千湘女上天山“活字典”。几十年过去了,直到今天,维族老乡还亲切地称她“玛依诺尔”(五月的阳光)。当年,女兵们首先要过的是语言关。为了学习维吾尔族语言,戴庆媛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上厕所背单词,打饭的片刻也在背。那时没有订书机,她就把一些纸片用针线缝好,作为单词本,放在口袋里随时拿出来背。学习还没有毕业,戴庆媛就被分到新疆军区司令部从事翻译工作。
湘女中的第一批女护士刘清秀回忆说:“我被编在了22兵团医训队,开始了护士专业的学习。我们连课桌都没有,每人发一个小凳子,几块小薄木板钉在一起放在膝盖上就成了课桌,再用一根绳子拴好挂在脖子上,走到哪里都能摆上课堂。后来,又从废城墙上背回石块,垒成小台子,才有了学习用的‘课桌’。”
刘功辉当年被分配到22兵团直属政治处,而她却想成为一名女拖拉机手。
1952年3月下旬,22兵团举办第一期拖拉机驾驶员培训班圆了刘功辉的梦。她和唐万鹏、晏一民成了兵团的第一批女拖拉机手。拖拉机队可是名副其实的“男人国”,任务量大得出奇,每个人一天要开荒130亩。
刘功辉说:“从小李庄、大泉沟水库直到石河子,垦荒时我们几乎没有睡过床,都是睡在苇篷里。苇子地里蛇多,夜里经常钻进被窝,我们女兵胆子小,就搬到男战士住的地方,睡在中间。”现代人难以想象的艰苦和尴尬,对刘功辉她们来说,似乎并不算什么。
“当时苇子有一人多高,苇子地的狼啊野猪啊到处乱窜,等苇子烧完了,我们的拖拉机就开进了荒地。一天工作下来,整个人只剩下牙齿是白的。”
为了多开荒,刘功辉和唐万鹏两位女拖拉机手白天黑夜两班倒,一个班要干12个小时。
当时最令她们尴尬的是上厕所不方便,工地除了她们两个女人,都是清一色的男人,想解手只有跑到很远的地方,找块低洼地。为了节省时间多开荒,刘功辉和唐万鹏就想出了一个办法:每天出工时带上一个大床单,解手时床单一拉,用来遮挡。
这事后来成为笑料。一些男同志在出工时,不忘提醒她们:“遮羞布带了没有?” 吴国华入伍后被分配到八一农场修水库。当时她们每天要工作1 0多个小时,大家铆着劲地干,抬土的扁担都压断了好几根。严重的缺水,使她们每天只能分到一瓢洗脸的水,洗澡更是一种奢侈。风沙大、出汗多,姑娘们身上都长了“成疙瘩”的虱子。吴国华说:“我们都把它叫作‘革命虫’”。
不忘挖井人塑雕立湘江
当荒原中的新城拔地而起,当沙漠变成绿洲,当年的女兵们却都已是满头白发!
上世纪60年代初,边疆建设正处于最困难的时期。积劳成疾的刘咏琴因患肺结核住进了医院,在那个缺医少药的年代,刘咏琴这种病也就成了不治之症。高烧不退的她躺在病床上,口干舌燥,嘴在不停地翕动着,似乎有话要说。戴庆媛俯下身子,听见刘咏琴断断续续地说:“桔子——湖南的桔子——给我吃一口——湖南的桔子!”
那时候,到哪里去找桔子呀!她们连夜派人骑上马就奔师部。师里派车又往乌鲁木齐赶,等买回来桔子的时候,刘咏琴已经离开了人世。戴庆媛和战友们将桔子放进刘咏琴的棺材,将她埋葬在天山脚下。
在石河子南山公墓有个湘女墓,墓碑正面镌刻着“英雄母亲——湘女永垂不朽”十个大字,背面记录着刘咏琴、李一曼、祝美云、刘益成、朱楚兰、尤丽安等40多位牺牲湘女的姓名。
半个世纪过去了,湘女们在新疆这块土地上奉献了青春,也把根扎在新疆的土壤上,她们的亲人与家庭也成为屯垦戍边事业的有机部分。
在醫疗战线上战斗了40多年的郭清秀,当年因无暇照顾孩子,便将母亲从长沙接到了新疆。老人在新疆也默默无闻地走过了37个年头。1994年5月,84岁高龄的老人走了,临终前,她非但没有要求把骨灰运回长沙,还要女儿把她的骨灰撒在天山脚下的玛纳斯河的流水之中,老人把自己也融入了新疆的建设中。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王震、陶峙岳将军以前人未有的气魄开发建设新疆。几代人把青春热血抛洒在戈壁沙漠。八千湘女用特有的“辣劲”战胜了种种挑战,她们用生命呵护了天山下的这块土地。她们老了,可她们的后代又在继承她们的事业,继续为了边疆的发展繁荣而奉献。
2006年1月5日,为永远纪念“八千湘女上天上”的壮举,激励后人建设边疆建设祖国,有关部门在湖南长沙的湘江风光带上举行了隆重的《湘女石》雕塑立碑揭幕典礼。时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副司令员朱鉴凡动情地说:“八千湘女上天山,组建家庭,艰苦劳动,成为荒漠戈壁的第一代母亲和现代文明的传播者。‘吃水不忘挖井人。’面对今天的成就,我们理应感谢她们,记住她们!这次,兵团为湘女的故乡赠送一块天山巨石,并将之雕刻成纪念碑,矗立湘江之滨,就是要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些湘女,学习这些湘女,让湘女精神代代相传!”(来源:《文史博览》《时代邮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