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公司治理被视为“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我国企业改革实践的重点。在现代公司制度中,股权的多元化和分散化是其主要特点之一;公司治理作为一个重要的课题,且在中国公司治理中,“一股独大”的现象司空见惯,监督和约束机制不完善,机会主义、道德风险和“一股独大”导致的“内部人控制”现象十分严重。建立较为完全的市场经济是我国的目标。
关键词: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一股独大
1.引言
1.1选题背景
公司治理作为一个重要的课题,由来已久。20世纪30年代,美国学者伯利(Berle)和米恩斯(Means)在《现代公司和私有产权》的论述中,在对大量实证材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现代公司的所有权与控制权实现了分离,控制权从所有者转移到了支薪经理(管理者)手中,而支薪经理的利益经常偏离股东的利益。
国家经济的增长和国民财富的增加与公司的业绩密不可分,公司的业绩和发展又离不开良好的公司治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和公司决策者意识到,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企业增强竞争力和提高经营业绩的必要条件,是保护所有者及其它利益相关者,保证现代市场体系有序、高效运行的微观基础。因此,国际社会对于如何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1.2研究内容
“公司治理”概念,如果从思想渊源上看,最早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他在《国富论》一书(1776)私人公司合伙人那样的警觉性去管理企业,因此,在这些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或多或少地疏忽大意和奢侈浪费的事总是会流行”①。这实际上已触及到了公司治理所要解決的一个核心,即代理问题(本文后面对此有详细的论述),这源于经理人员与投资者之间潜在利益的不一致性。从不同角度给出的定义归纳起来,可以分成以下几类:
1.3国有企业公司制度的研究意义
公司治理结构起初主要是从法律角度来研究的,随着研究的深入,目前越来越多地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中国是一个处于转轨时期的发展中国家,公司治理结构的研究对于企业改革,尤其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在这充满机遇和挑战的经济转型中,中国国有企业及其相关领域的改革将是本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攻坚战,如何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公司治理模式,将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2.产权理论概述
2.1产权的概念与内涵
产权是指凭借对企业资产的所有、占有、支配和处置,给所有者和占有者带来一定收益的权利。产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产权就是企业的所有权,以表明产权主体对企业资产的独占和垄断的财产权;广义的产权不仅包括所有权,而且还包括由所有权派生的权能,如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置等权能。
2.2产权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在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阶段,与之相适应的产生了自然人产权制度。这种产权制度具有主体单一、产权排他性明显等特点,与当时的生产技术基础、市场发育状况和商品交易规模等条件是相适应的。于是,股份制企业逐渐发展起来,并最终成为一种占主导地位的企业组织形式。它克服了自然人企业的缺陷,在企业组织制度上孕育了独立于自然人的法人企业。
2.3司的产权制度的特点
现代公司的产权关系决定了公司的有效运行是由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来保证的。这种产权制度安排或产权制度结构决定了公司的目标、行为,决定了公司的利益相关者如何进行决策、实施管理和分配收益等有关公司生存和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3.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问题
在我国,国有与国有控股公司(以下简称国有公司)治理结构,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始终都是一个薄弱环节。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现有公司中的大部分是由原国有企业或其他政府部门控制的实体重组改制而成。在改制过程中,有些公司的运作比较规范,然而在很多情况下,尚未真正实现向公司制的机制转变。目前,我们面临的情况是中国的资本市场、代理人市场及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均相对滞后,其内部诸如党委会、职代会、工会等组织机构繁杂,职责不清,许多央企都是董事长、总经理与党委书记一肩挑,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仍处于市场发育不健全的阶段。
长期以来,我国国有企业党政不分,主辅结合,出资人与经营者产权不明晰等问题影响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目前我国国有公司治理结构仍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
3.1股权结构不合理,“一股独大”现象严重
国有公司股权结构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3.1.1国家股所占比重过大
仅从我国上市公司来看,据资料显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是由国家持股的公司占全部公司总数的65%,第一大股东为法人股的占公司总数的31%,两者合计占比为96%。同时,机构投资者比重很小,流通股十分分散,而且比重较低,近几年来机构投资者开户数的比重还不到1%,机构投资者所持股票市值仅占约10%。下面用道恩股份公司举例。
道恩股份主要产品为改性塑料和热塑性弹性体两大类,所需主要原材料包括PP、ABS、PE、PA、EPDM、十溴二苯乙烷、无碱玻纤等。在报告期内,原材料占成本比重一直处于90%以上的位置。2009年度、2010年度及2011年度,上述主要原材料成本占比分别达到93.38%、94.23%和94.77%。
道恩股份生产产品的原材料PP、ABS、PE等多为合成树脂,市场价格受到石油价格波动影响较大。实际上,从2009年初到2011年末,国际原油现货价格由50美元/桶左右,上涨到100美元/桶左右,而上述原材料价格也相应有所上涨。
在报告期内,尽管道恩股份在原材料价格出现波动的情况下,主营业务综合毛利率仍保持了总体上升态势,从2009年的17.93%上升到2011年的21.65%,但这主要是由该公司高毛利率核心产品销售占比的不断提高引起,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风险仍不得不防。 3.1.2股权过度集中,上市公司处于第一大股东的超强控制状态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极高,但大股东之间持股比例相差悬殊,在一股一票和简单多数通过的原则下,由于第一大股东平均持股达到50.81%,从而决定了第一大股东在公司的股东大会上对公司的重大决策及在选举董事上拥有绝对的控制权,相应地也就控制了公司的经营方向和公司的实际运营。
3.2缺乏规范的出资人制度
现在很多国有企业董事长,总经理没有权,几乎企业所有干部都由政府部门来任命,董事长不能制约总经理,总经理不能制约副总经理。国有企业在改革中,缺乏规范的出资人制度。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认为应把社会财富最大化作为公司治理的目标。布莱尔(1995)认为,在大多数现代公司中,股东只承担有限的责任,股东的风险可以通过投资多元化而化解,或选择退出,一部分剩余风险已经转移给了债权人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当股东不承担全部剩余风险时,股东治理模式的假设不成立,不能由股东利益最大化推出社会财富最大化。国家不能直接行使产权权利,而是委托或委派一定的主体行使产权权利。
3.3缺乏规范的法人治理制度
国有企业的经营者通常不是财产拥有者,经营者的经济利益与经营资本数量、风险程度、资产增值额等没有直接的对等关系,但作为国有企业的直接领导者,事实上拥有对企业的资产使用、利润分配等的直接控制权。
如果企业的出资方不能有效地对企业经营者的行为实施有效监控,企业经营者就有可能利用直接控制权来谋求自己的私利。在这方面国有企业的监督机制存在缺陷。在国有企业,监督机构是按行政权大于监督权设置的。这样,董事会实际上就间接地控制了监督机构,监督机构也就成了“看董事会脸色行事”的附庸。
比如党委会在企业有对行政监督保证的作用,但在实际中很难落实。同样,虽然我国《公司法》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了监事会可以行使财务检查权,对董事、经理违法、违纪行为进行监督,对董事、经理损害公司利益行为请求纠正。
3.4没有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
当前我国食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十分混乱,传统的东西和现代的东两混在一起,使法人治理结构很不规范。西方的法人治理有三层,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班子,关系非常清楚,我囝是八架马车,老三会.新三会,再加一个经理班子、一个外部监事会,关系十分复杂和混乱。
各方面的关系,特别是党委和厂长的关系很难协调。有些企业即使建立了所谓的现代企业制度,各管理层也基于上由上级任命,各层之间无法进行有效的领导,制约,最终使企业无法有效运作。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突出表现在分权制衡关系小规范与激励约束机制“残缺”同时存在,使得国有企业法人治理效率比较低下。
4.国有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的主要成因
4.1历史成因
我国国有公司治理结构的产生与发展具有与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不同的初始状态与约束条件。虽然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公司这一制度早在十九世纪后半页就已产生,但是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计划经济体制成为我国主导的经济体制后,中国近代公司制度发展的血脉就己中断。我国现在的公司制度是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逐步建立的,而西方国家的公司制度则是在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中孕育生成的,“中国模式”的公司治理结构便自然具有诸多“中国特色”。
4.2制度成因
我国公司法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出台的,也就是说,在我国公司法出台的时候,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处在一个很不成熟的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体制的各项制度还远未成型,直到今天这种情况仍未有彻底的改观。《公司法》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规定公司事项的法律,对我国恢复建立公司制度,推进国有企业公司化改造,保护股东和债权人合法权益,有着重要作用。由于我国公司实践起步较晚,公司法理论研究薄弱,虽然《公司法》从颁布到现在已经经过两次修改,但是在公司治理结构方面不可避免地会存在缺陷以及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完善解决的问题。
5.研究建议
我国的公司治理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国有资产流失时有发生。要解决这些问题,不能只看问题的表面,而是研究问题的本质,本文正是从理论分析为基础,对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进行对比,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恰当方法。
5.1建立规范的出资人制度
建市规范的出资人制度,应把握三点:
(1)要明晰企业内的国有资产出资人代表,这个代表在—个企业一定要是自然人,而且必须通过招聘产生,必须赋予它相应的权力;
(2)是出资人代表要按规范程序给予董事会行使国有资产投资人职能;
(3)要建立严格、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使出资人代表为国有企业资产保值增值尽职尽责;
5.2建立规范的产权组织形式
(1)建立较为完全的市场经济。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公司制度发展的过程中,股份制作为一种有效的现代企业制度,是以充分竞争的市场作为运行基础的,市场评判是监督和约束经营者行为的主要依据,市场机制则为这种监督和约束的实现创造了前提条件。在竞争的条件下,优胜劣汰是企业的生存规律。
(2)形成经理人员市场。在存在市场竞争,从而有r这种充分信息的前提下,进一步形成经理人员市场。这个市场的作用是,依据经理人员的经营绩效对其进行奖惩,因而使经营者和所有者的激励变成相容。
5.3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
(1)落实股东大会制度。确实保障股东大会选任董事的权力,在表决程序制度上采取适当保护小股东的措施用于维护股东大会决策民主是必要的。设立蕈事向股东大会述职制度和股东大会对董事质询、调查和罢免制度。
(2)健伞公司内部权力结构,加强董事会的监控功能。在理论上准确界定董事会的权力基础,使董事会真正成为股东在公司的代表,建立和健伞董事提名和任免机制,使股东在董事任免上起决定作用。在董事会的实际运行中,一旦发现董事不能按照股东的意志利益行使职能,股东应能够及时罢免其董事职务;建寺和健全公司信息管理和交流制度,为董事会参与决策并发挥主导作用提供保障。
5.4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有一套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与经理层相瓦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具有以上明确的经营思想和能适应企业内外环境变化、推动企业发展的经营战略;建立适应现代化生产要求的领导制度;拥有熟练地掌握现代管理知识与技能的管理人才和具有良好素质的职工队伍;在生产经营各个主要环节.普遍地、有效地使用现代化管理方法和手段;建设以企业精神,企业形象、企业规范等内容为中心的企业文化,培育良好的企业精神和企业集体意识。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外部环境的改善,企业内部治理機制和外部治理机制将越来越健全,也会越来越有力地促进法人治理结构的趋于完美,从而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企业。
参考文献
[1]李占猛、杨宏伟 .美国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国外财经.[J].2014,04.
[2]胡汝银.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机制与独立董事制度研究.中国金融.[J].2013年09月.
[3]孔翔.独立董事制度:理论、问题与建议.经济导刊.[J].2015年 4月.
[4]马克思.1975.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关键词: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一股独大
1.引言
1.1选题背景
公司治理作为一个重要的课题,由来已久。20世纪30年代,美国学者伯利(Berle)和米恩斯(Means)在《现代公司和私有产权》的论述中,在对大量实证材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现代公司的所有权与控制权实现了分离,控制权从所有者转移到了支薪经理(管理者)手中,而支薪经理的利益经常偏离股东的利益。
国家经济的增长和国民财富的增加与公司的业绩密不可分,公司的业绩和发展又离不开良好的公司治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和公司决策者意识到,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企业增强竞争力和提高经营业绩的必要条件,是保护所有者及其它利益相关者,保证现代市场体系有序、高效运行的微观基础。因此,国际社会对于如何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1.2研究内容
“公司治理”概念,如果从思想渊源上看,最早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他在《国富论》一书(1776)私人公司合伙人那样的警觉性去管理企业,因此,在这些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或多或少地疏忽大意和奢侈浪费的事总是会流行”①。这实际上已触及到了公司治理所要解決的一个核心,即代理问题(本文后面对此有详细的论述),这源于经理人员与投资者之间潜在利益的不一致性。从不同角度给出的定义归纳起来,可以分成以下几类:
1.3国有企业公司制度的研究意义
公司治理结构起初主要是从法律角度来研究的,随着研究的深入,目前越来越多地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中国是一个处于转轨时期的发展中国家,公司治理结构的研究对于企业改革,尤其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在这充满机遇和挑战的经济转型中,中国国有企业及其相关领域的改革将是本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攻坚战,如何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公司治理模式,将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2.产权理论概述
2.1产权的概念与内涵
产权是指凭借对企业资产的所有、占有、支配和处置,给所有者和占有者带来一定收益的权利。产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产权就是企业的所有权,以表明产权主体对企业资产的独占和垄断的财产权;广义的产权不仅包括所有权,而且还包括由所有权派生的权能,如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置等权能。
2.2产权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在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阶段,与之相适应的产生了自然人产权制度。这种产权制度具有主体单一、产权排他性明显等特点,与当时的生产技术基础、市场发育状况和商品交易规模等条件是相适应的。于是,股份制企业逐渐发展起来,并最终成为一种占主导地位的企业组织形式。它克服了自然人企业的缺陷,在企业组织制度上孕育了独立于自然人的法人企业。
2.3司的产权制度的特点
现代公司的产权关系决定了公司的有效运行是由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来保证的。这种产权制度安排或产权制度结构决定了公司的目标、行为,决定了公司的利益相关者如何进行决策、实施管理和分配收益等有关公司生存和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3.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问题
在我国,国有与国有控股公司(以下简称国有公司)治理结构,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始终都是一个薄弱环节。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现有公司中的大部分是由原国有企业或其他政府部门控制的实体重组改制而成。在改制过程中,有些公司的运作比较规范,然而在很多情况下,尚未真正实现向公司制的机制转变。目前,我们面临的情况是中国的资本市场、代理人市场及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均相对滞后,其内部诸如党委会、职代会、工会等组织机构繁杂,职责不清,许多央企都是董事长、总经理与党委书记一肩挑,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仍处于市场发育不健全的阶段。
长期以来,我国国有企业党政不分,主辅结合,出资人与经营者产权不明晰等问题影响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目前我国国有公司治理结构仍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
3.1股权结构不合理,“一股独大”现象严重
国有公司股权结构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3.1.1国家股所占比重过大
仅从我国上市公司来看,据资料显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是由国家持股的公司占全部公司总数的65%,第一大股东为法人股的占公司总数的31%,两者合计占比为96%。同时,机构投资者比重很小,流通股十分分散,而且比重较低,近几年来机构投资者开户数的比重还不到1%,机构投资者所持股票市值仅占约10%。下面用道恩股份公司举例。
道恩股份主要产品为改性塑料和热塑性弹性体两大类,所需主要原材料包括PP、ABS、PE、PA、EPDM、十溴二苯乙烷、无碱玻纤等。在报告期内,原材料占成本比重一直处于90%以上的位置。2009年度、2010年度及2011年度,上述主要原材料成本占比分别达到93.38%、94.23%和94.77%。
道恩股份生产产品的原材料PP、ABS、PE等多为合成树脂,市场价格受到石油价格波动影响较大。实际上,从2009年初到2011年末,国际原油现货价格由50美元/桶左右,上涨到100美元/桶左右,而上述原材料价格也相应有所上涨。
在报告期内,尽管道恩股份在原材料价格出现波动的情况下,主营业务综合毛利率仍保持了总体上升态势,从2009年的17.93%上升到2011年的21.65%,但这主要是由该公司高毛利率核心产品销售占比的不断提高引起,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风险仍不得不防。 3.1.2股权过度集中,上市公司处于第一大股东的超强控制状态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极高,但大股东之间持股比例相差悬殊,在一股一票和简单多数通过的原则下,由于第一大股东平均持股达到50.81%,从而决定了第一大股东在公司的股东大会上对公司的重大决策及在选举董事上拥有绝对的控制权,相应地也就控制了公司的经营方向和公司的实际运营。
3.2缺乏规范的出资人制度
现在很多国有企业董事长,总经理没有权,几乎企业所有干部都由政府部门来任命,董事长不能制约总经理,总经理不能制约副总经理。国有企业在改革中,缺乏规范的出资人制度。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认为应把社会财富最大化作为公司治理的目标。布莱尔(1995)认为,在大多数现代公司中,股东只承担有限的责任,股东的风险可以通过投资多元化而化解,或选择退出,一部分剩余风险已经转移给了债权人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当股东不承担全部剩余风险时,股东治理模式的假设不成立,不能由股东利益最大化推出社会财富最大化。国家不能直接行使产权权利,而是委托或委派一定的主体行使产权权利。
3.3缺乏规范的法人治理制度
国有企业的经营者通常不是财产拥有者,经营者的经济利益与经营资本数量、风险程度、资产增值额等没有直接的对等关系,但作为国有企业的直接领导者,事实上拥有对企业的资产使用、利润分配等的直接控制权。
如果企业的出资方不能有效地对企业经营者的行为实施有效监控,企业经营者就有可能利用直接控制权来谋求自己的私利。在这方面国有企业的监督机制存在缺陷。在国有企业,监督机构是按行政权大于监督权设置的。这样,董事会实际上就间接地控制了监督机构,监督机构也就成了“看董事会脸色行事”的附庸。
比如党委会在企业有对行政监督保证的作用,但在实际中很难落实。同样,虽然我国《公司法》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了监事会可以行使财务检查权,对董事、经理违法、违纪行为进行监督,对董事、经理损害公司利益行为请求纠正。
3.4没有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
当前我国食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十分混乱,传统的东西和现代的东两混在一起,使法人治理结构很不规范。西方的法人治理有三层,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班子,关系非常清楚,我囝是八架马车,老三会.新三会,再加一个经理班子、一个外部监事会,关系十分复杂和混乱。
各方面的关系,特别是党委和厂长的关系很难协调。有些企业即使建立了所谓的现代企业制度,各管理层也基于上由上级任命,各层之间无法进行有效的领导,制约,最终使企业无法有效运作。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突出表现在分权制衡关系小规范与激励约束机制“残缺”同时存在,使得国有企业法人治理效率比较低下。
4.国有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的主要成因
4.1历史成因
我国国有公司治理结构的产生与发展具有与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不同的初始状态与约束条件。虽然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公司这一制度早在十九世纪后半页就已产生,但是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计划经济体制成为我国主导的经济体制后,中国近代公司制度发展的血脉就己中断。我国现在的公司制度是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逐步建立的,而西方国家的公司制度则是在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中孕育生成的,“中国模式”的公司治理结构便自然具有诸多“中国特色”。
4.2制度成因
我国公司法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出台的,也就是说,在我国公司法出台的时候,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处在一个很不成熟的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体制的各项制度还远未成型,直到今天这种情况仍未有彻底的改观。《公司法》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规定公司事项的法律,对我国恢复建立公司制度,推进国有企业公司化改造,保护股东和债权人合法权益,有着重要作用。由于我国公司实践起步较晚,公司法理论研究薄弱,虽然《公司法》从颁布到现在已经经过两次修改,但是在公司治理结构方面不可避免地会存在缺陷以及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完善解决的问题。
5.研究建议
我国的公司治理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国有资产流失时有发生。要解决这些问题,不能只看问题的表面,而是研究问题的本质,本文正是从理论分析为基础,对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进行对比,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恰当方法。
5.1建立规范的出资人制度
建市规范的出资人制度,应把握三点:
(1)要明晰企业内的国有资产出资人代表,这个代表在—个企业一定要是自然人,而且必须通过招聘产生,必须赋予它相应的权力;
(2)是出资人代表要按规范程序给予董事会行使国有资产投资人职能;
(3)要建立严格、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使出资人代表为国有企业资产保值增值尽职尽责;
5.2建立规范的产权组织形式
(1)建立较为完全的市场经济。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公司制度发展的过程中,股份制作为一种有效的现代企业制度,是以充分竞争的市场作为运行基础的,市场评判是监督和约束经营者行为的主要依据,市场机制则为这种监督和约束的实现创造了前提条件。在竞争的条件下,优胜劣汰是企业的生存规律。
(2)形成经理人员市场。在存在市场竞争,从而有r这种充分信息的前提下,进一步形成经理人员市场。这个市场的作用是,依据经理人员的经营绩效对其进行奖惩,因而使经营者和所有者的激励变成相容。
5.3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
(1)落实股东大会制度。确实保障股东大会选任董事的权力,在表决程序制度上采取适当保护小股东的措施用于维护股东大会决策民主是必要的。设立蕈事向股东大会述职制度和股东大会对董事质询、调查和罢免制度。
(2)健伞公司内部权力结构,加强董事会的监控功能。在理论上准确界定董事会的权力基础,使董事会真正成为股东在公司的代表,建立和健伞董事提名和任免机制,使股东在董事任免上起决定作用。在董事会的实际运行中,一旦发现董事不能按照股东的意志利益行使职能,股东应能够及时罢免其董事职务;建寺和健全公司信息管理和交流制度,为董事会参与决策并发挥主导作用提供保障。
5.4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有一套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与经理层相瓦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具有以上明确的经营思想和能适应企业内外环境变化、推动企业发展的经营战略;建立适应现代化生产要求的领导制度;拥有熟练地掌握现代管理知识与技能的管理人才和具有良好素质的职工队伍;在生产经营各个主要环节.普遍地、有效地使用现代化管理方法和手段;建设以企业精神,企业形象、企业规范等内容为中心的企业文化,培育良好的企业精神和企业集体意识。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外部环境的改善,企业内部治理機制和外部治理机制将越来越健全,也会越来越有力地促进法人治理结构的趋于完美,从而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企业。
参考文献
[1]李占猛、杨宏伟 .美国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国外财经.[J].2014,04.
[2]胡汝银.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机制与独立董事制度研究.中国金融.[J].2013年09月.
[3]孔翔.独立董事制度:理论、问题与建议.经济导刊.[J].2015年 4月.
[4]马克思.1975.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