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7
【摘要】总结 1例植生拉乌尔菌感染患者的护理体会 ,以有效预防和控制耐药菌的传播,防止交叉感染。护理重点是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无菌操作,严格实施手卫生规范,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合理使用抗生素,重视用药护理及基础护理,做好出院指导。
【关键词】多重耐药菌感染:隔离治疗:护理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及光谱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临床细菌耐药形势日趋严峻[1]。近年来,多重耐药菌已经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1例植生拉乌尔菌感染患者进行有效隔离和精心护理,预防和控制了多重耐药菌的传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74,因"反复发热、咳嗽1月余"入院。患者于1月余前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穿孔"行手术治疗,术后8天出现发热,体温在38.5度左右,伴咳嗽咳痰较多,咳白色粘痰,咳痰欠畅,伴轻度气促,动后加重,无明显畏寒寒战,无咯血,无胸痛,无夜间端坐位呼吸,在当地查胸片,提示左肺感染,体温在38度左右,查痰培养示:植生拉乌尔菌。予"舒普深针+伏立康唑片"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后转本院就诊,查肺部CT:两肺支气管病变并感染,两侧胸腔积液并两肺下叶膨胀不全。纵隔及两侧腋窝淋巴结显示。右上肺大泡。查血常规(五分类):白细胞计数 8.5×10E9/L,中性粒细胞(%) 68.2%,淋巴细胞(%) 18.0%,中性粒细胞. 5.8×10E9/L,血红蛋白 69g/L,血小板计数 555×10E9/L。超敏C反应蛋白 78.70mg/L。初步诊断"肺部感染",予邦达针抗感染,沐舒坦针祛痰等治疗后,患者体温有所下降,在37.3度左右,咳嗽咳痰明显减少,查大便培养:植生拉乌尔菌,查一般细菌培养及鉴定(痰):植生拉乌尔菌:氨苄西林 >=32ug/ml,氨苄西林/舒巴坦 >=32ug/ml,丁胺卡那霉素 4ug/ml,氨曲南 >=64ug/ml,环丙沙星 >=4ug/ml,头孢替坦 >=64ug/ml,头孢曲松 >=64ug/ml,头孢唑啉 >=64ug/ml,呋喃妥因 128ug/ml,庆大霉素 <=1ug/ml,泰能 >=16ug/ml,左旋氧氟沙星 4ug/ml,复方新诺明 >=320ug/ml,头孢他啶 >=64ug/ml,妥布霉素 8ug/ml,头孢吡肟 16ug/ml。真菌培养及鉴定(痰):白色念珠菌。患者痰培养示植生乌拉尔菌,且多重耐药,左旋氧氟沙星敏感,予停用邦达针,改为可乐必妥针500mg 静滴 qd进行抗感染治疗。大扶康200mg qd口服抗真菌治疗。患者仍有发热,予增加替加环素针50mg q12h静滴加强抗感染治疗14天后,期间予定期给予多次痰一般细菌培养及鉴定、大便培养,痰真菌涂片检查,最后痰化验结果均为阴性,大便培养为一般细菌生长。患者于住院后31天后体温正常,咳嗽咳痰明显减少后出院。
2 护理
2.1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按医嘱实施接触隔离,尽可能安排单间病房,不能单间安置者将同一病种安置在同一房间内,床尾贴好蓝色圆点隔离标识,病例上贴好蓝色长柄隔离标识,房间外挂醒目的接触隔离标示识牌。减少及限制人员陪护和探视。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时,应当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安排在最后进行。保持病室内环境清洁、空气流通、安静、舒适。送检标本应置于密闭容器内密闭运送。床旁及病室外备手消净,并告知家属接触患者前后都要进行手卫生。凡多重耐药菌特殊感染病人,应严格隔离,使用后的器械、被服及房间都要严格消毒处理,用过敷料要放置双层黄色垃圾袋内并贴特殊细菌感染的标签。患者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专人专用。患者病室地面及周围物体表面每日用1:50含氯消毒剂擦拭2次。
2.2 严格无菌操作 严格无菌操作实施诊疗护理操作中,有可能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伤口、粘膜、血液和体液、引流液、分泌物、痰液、粪便时,应戴手套,可能污染工作服时穿隔离衣[2]。对需导尿的患者,应严格无菌操作,留置导尿管患者应采用封闭式无菌引流,尽量减少打开封闭系统进行冲洗,每日进行尿道口、会阴部的清洁和消毒,尽可能缩短留置导尿管的时间。静脉置管者护理应严防原发性血液感染,应使用安全型静脉留置针,并保持肝素帽不可脱落,做好留置针伤口的观察和护理,一般留置时间不超过72小时。
2.3严格实施手卫生规范 按6步洗手法洗手[3],规范洗手技术,改善洗手设施,根据医院要求制作洗手示意图,将图张贴至每个洗手池旁,既有利于学习又起提醒作用,洗手池手拧水笼头为感应式水笼头,配有足够的抗菌洗手液,合理规范使用擦手纸,科室备有工作人员使用的专用指甲剪。对于有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安排相对固定的护士进行护理。每个医务人员之间互相监督、督促洗手情况,每月院感质控员定期进行检查,从而改善医务人员的洗手依从性。有效预防和控制交叉感染。
2.4加强医务人员培训 医务人员通过培训,使每个人都能认识到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性,严格落实及实施各项制度。因保洁员对交叉感染的认识不高,经常未做到一桌一巾,对床单位的终末消毒不彻底,首先对他们进行消毒规范知识的培训,指导他们配制消毒液的方法及分清无菌区、半污染区、污染区,监督保洁员清洁物表操作是否到位合格,督促其每日严格进行病室的环境消毒,使用专用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适当增加清洁和消毒频次。督促每次护理前后都应洗手,先处理未感染的患者再接触感染的患者,接触感染的患者应戴一次性手套,每次脱手套后应洗手。
2.5加强基础护理 加强口腔护理、呼吸道护理,口腔护理每日2次,保持口腔清洁、舒适,该患者口腔内散在白斑,指导患者在进食后或咳痰后用温开水及碱性漱口水漱口,鼓励患者进食清淡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指导患者有效咳嗽方法,指导患者先行5~ 6 次深呼吸,深吸气末保持张口状,连续咳嗽数次,使痰到咽部附近,再用力咳嗽,将痰排出。鼓励患者多饮水,痰液粘稠者使用祛痰剂或采用雾化吸入疗法湿化气道使痰液易于咳出[4]。护士在给病人进行雾化治疗时应加强个人防护,戴好防护面罩、穿隔离衣。观察记录痰液的量、色、性状。该患者痰液不易咳出,医嘱予使用可必特雾化吸入每日2次。 2.6合理使用抗生素 据唐平[5]调查分析,现多重耐药菌感染与使用抗菌药物有关。因此要认真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基本原则,切实落实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遵医嘱合理地实施个体化抗菌药物给药方案,根据临床微生物检测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避免因抗菌药物使用不当导致细菌耐药的发生。
2.7用药护理 Stein 等[6]的报道显示,833 例应用替加环素治疗的患者最常见的是消化道相关性不良反应,其中恶心占34%,呕吐占20%,腹泻占8%;因严重不良反应不能坚持整个疗程的仅占3.5%。无血液学及血清学的异常改变。替加环素引起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大约为20%~30%,还可引起血淀粉酶、血胆红素及血尿素氮升高,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包括光过敏)与其他四环素类药相似。另,18 岁以下青少年及孕妇禁用[7]。该患者恶心呕吐明显,医嘱予加用昂丹司琼止吐及泮拖拉唑护胃制酸后恶心呕吐症状好转。
2.8出院健康宣教 指导患者出院后注意休息,预防感冒,适当锻炼,避免过度劳累,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小结
植生拉乌尔菌是一种多重耐药菌,因此正确合理地实施给药方案,合理的应用抗生素。应对护理人员开展有关多重耐药菌感染及预防控制措施等方面的知识培训,使护理人员掌握并实施防控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策略和措施,重点做好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手卫生制度,加强基础护理及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病情观察及用药护理,从而有效预防和控制交叉感染,保障患者和自身安全。
参考文献
[1]潘锋,蔡月莲.神经外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的护理.右江医学,2010,38(2) :239-240.
[2]徐丽华,钱培芬. 重症护理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6-34.
[3]李光香,程伟荣. 六部洗手法对降低细菌污染的临床观察. 中国护理管理,2005,5(1):55-57
[4]朱元珏,陈文彬. 呼吸病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1(1)256-257
[5]唐平,张永吕.住院患者双重及多重耐药菌感染的调查[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9,8(6):418.
[6]Stein GE.New drugs to treat skin and soft tissue infections [J].Current Infectious Disease Reports,2007,9(5):408.
[7]王明华,王明贵.新型甘氨酰环素类抗生素--替加环素 [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6,6(5):350.
【摘要】总结 1例植生拉乌尔菌感染患者的护理体会 ,以有效预防和控制耐药菌的传播,防止交叉感染。护理重点是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无菌操作,严格实施手卫生规范,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合理使用抗生素,重视用药护理及基础护理,做好出院指导。
【关键词】多重耐药菌感染:隔离治疗:护理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及光谱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临床细菌耐药形势日趋严峻[1]。近年来,多重耐药菌已经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1例植生拉乌尔菌感染患者进行有效隔离和精心护理,预防和控制了多重耐药菌的传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74,因"反复发热、咳嗽1月余"入院。患者于1月余前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穿孔"行手术治疗,术后8天出现发热,体温在38.5度左右,伴咳嗽咳痰较多,咳白色粘痰,咳痰欠畅,伴轻度气促,动后加重,无明显畏寒寒战,无咯血,无胸痛,无夜间端坐位呼吸,在当地查胸片,提示左肺感染,体温在38度左右,查痰培养示:植生拉乌尔菌。予"舒普深针+伏立康唑片"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后转本院就诊,查肺部CT:两肺支气管病变并感染,两侧胸腔积液并两肺下叶膨胀不全。纵隔及两侧腋窝淋巴结显示。右上肺大泡。查血常规(五分类):白细胞计数 8.5×10E9/L,中性粒细胞(%) 68.2%,淋巴细胞(%) 18.0%,中性粒细胞. 5.8×10E9/L,血红蛋白 69g/L,血小板计数 555×10E9/L。超敏C反应蛋白 78.70mg/L。初步诊断"肺部感染",予邦达针抗感染,沐舒坦针祛痰等治疗后,患者体温有所下降,在37.3度左右,咳嗽咳痰明显减少,查大便培养:植生拉乌尔菌,查一般细菌培养及鉴定(痰):植生拉乌尔菌:氨苄西林 >=32ug/ml,氨苄西林/舒巴坦 >=32ug/ml,丁胺卡那霉素 4ug/ml,氨曲南 >=64ug/ml,环丙沙星 >=4ug/ml,头孢替坦 >=64ug/ml,头孢曲松 >=64ug/ml,头孢唑啉 >=64ug/ml,呋喃妥因 128ug/ml,庆大霉素 <=1ug/ml,泰能 >=16ug/ml,左旋氧氟沙星 4ug/ml,复方新诺明 >=320ug/ml,头孢他啶 >=64ug/ml,妥布霉素 8ug/ml,头孢吡肟 16ug/ml。真菌培养及鉴定(痰):白色念珠菌。患者痰培养示植生乌拉尔菌,且多重耐药,左旋氧氟沙星敏感,予停用邦达针,改为可乐必妥针500mg 静滴 qd进行抗感染治疗。大扶康200mg qd口服抗真菌治疗。患者仍有发热,予增加替加环素针50mg q12h静滴加强抗感染治疗14天后,期间予定期给予多次痰一般细菌培养及鉴定、大便培养,痰真菌涂片检查,最后痰化验结果均为阴性,大便培养为一般细菌生长。患者于住院后31天后体温正常,咳嗽咳痰明显减少后出院。
2 护理
2.1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按医嘱实施接触隔离,尽可能安排单间病房,不能单间安置者将同一病种安置在同一房间内,床尾贴好蓝色圆点隔离标识,病例上贴好蓝色长柄隔离标识,房间外挂醒目的接触隔离标示识牌。减少及限制人员陪护和探视。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时,应当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安排在最后进行。保持病室内环境清洁、空气流通、安静、舒适。送检标本应置于密闭容器内密闭运送。床旁及病室外备手消净,并告知家属接触患者前后都要进行手卫生。凡多重耐药菌特殊感染病人,应严格隔离,使用后的器械、被服及房间都要严格消毒处理,用过敷料要放置双层黄色垃圾袋内并贴特殊细菌感染的标签。患者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专人专用。患者病室地面及周围物体表面每日用1:50含氯消毒剂擦拭2次。
2.2 严格无菌操作 严格无菌操作实施诊疗护理操作中,有可能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伤口、粘膜、血液和体液、引流液、分泌物、痰液、粪便时,应戴手套,可能污染工作服时穿隔离衣[2]。对需导尿的患者,应严格无菌操作,留置导尿管患者应采用封闭式无菌引流,尽量减少打开封闭系统进行冲洗,每日进行尿道口、会阴部的清洁和消毒,尽可能缩短留置导尿管的时间。静脉置管者护理应严防原发性血液感染,应使用安全型静脉留置针,并保持肝素帽不可脱落,做好留置针伤口的观察和护理,一般留置时间不超过72小时。
2.3严格实施手卫生规范 按6步洗手法洗手[3],规范洗手技术,改善洗手设施,根据医院要求制作洗手示意图,将图张贴至每个洗手池旁,既有利于学习又起提醒作用,洗手池手拧水笼头为感应式水笼头,配有足够的抗菌洗手液,合理规范使用擦手纸,科室备有工作人员使用的专用指甲剪。对于有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安排相对固定的护士进行护理。每个医务人员之间互相监督、督促洗手情况,每月院感质控员定期进行检查,从而改善医务人员的洗手依从性。有效预防和控制交叉感染。
2.4加强医务人员培训 医务人员通过培训,使每个人都能认识到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性,严格落实及实施各项制度。因保洁员对交叉感染的认识不高,经常未做到一桌一巾,对床单位的终末消毒不彻底,首先对他们进行消毒规范知识的培训,指导他们配制消毒液的方法及分清无菌区、半污染区、污染区,监督保洁员清洁物表操作是否到位合格,督促其每日严格进行病室的环境消毒,使用专用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适当增加清洁和消毒频次。督促每次护理前后都应洗手,先处理未感染的患者再接触感染的患者,接触感染的患者应戴一次性手套,每次脱手套后应洗手。
2.5加强基础护理 加强口腔护理、呼吸道护理,口腔护理每日2次,保持口腔清洁、舒适,该患者口腔内散在白斑,指导患者在进食后或咳痰后用温开水及碱性漱口水漱口,鼓励患者进食清淡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指导患者有效咳嗽方法,指导患者先行5~ 6 次深呼吸,深吸气末保持张口状,连续咳嗽数次,使痰到咽部附近,再用力咳嗽,将痰排出。鼓励患者多饮水,痰液粘稠者使用祛痰剂或采用雾化吸入疗法湿化气道使痰液易于咳出[4]。护士在给病人进行雾化治疗时应加强个人防护,戴好防护面罩、穿隔离衣。观察记录痰液的量、色、性状。该患者痰液不易咳出,医嘱予使用可必特雾化吸入每日2次。 2.6合理使用抗生素 据唐平[5]调查分析,现多重耐药菌感染与使用抗菌药物有关。因此要认真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基本原则,切实落实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遵医嘱合理地实施个体化抗菌药物给药方案,根据临床微生物检测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避免因抗菌药物使用不当导致细菌耐药的发生。
2.7用药护理 Stein 等[6]的报道显示,833 例应用替加环素治疗的患者最常见的是消化道相关性不良反应,其中恶心占34%,呕吐占20%,腹泻占8%;因严重不良反应不能坚持整个疗程的仅占3.5%。无血液学及血清学的异常改变。替加环素引起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大约为20%~30%,还可引起血淀粉酶、血胆红素及血尿素氮升高,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包括光过敏)与其他四环素类药相似。另,18 岁以下青少年及孕妇禁用[7]。该患者恶心呕吐明显,医嘱予加用昂丹司琼止吐及泮拖拉唑护胃制酸后恶心呕吐症状好转。
2.8出院健康宣教 指导患者出院后注意休息,预防感冒,适当锻炼,避免过度劳累,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小结
植生拉乌尔菌是一种多重耐药菌,因此正确合理地实施给药方案,合理的应用抗生素。应对护理人员开展有关多重耐药菌感染及预防控制措施等方面的知识培训,使护理人员掌握并实施防控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策略和措施,重点做好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手卫生制度,加强基础护理及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病情观察及用药护理,从而有效预防和控制交叉感染,保障患者和自身安全。
参考文献
[1]潘锋,蔡月莲.神经外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的护理.右江医学,2010,38(2) :239-240.
[2]徐丽华,钱培芬. 重症护理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6-34.
[3]李光香,程伟荣. 六部洗手法对降低细菌污染的临床观察. 中国护理管理,2005,5(1):55-57
[4]朱元珏,陈文彬. 呼吸病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1(1)256-257
[5]唐平,张永吕.住院患者双重及多重耐药菌感染的调查[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9,8(6):418.
[6]Stein GE.New drugs to treat skin and soft tissue infections [J].Current Infectious Disease Reports,2007,9(5):408.
[7]王明华,王明贵.新型甘氨酰环素类抗生素--替加环素 [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6,6(5):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