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的利率结构仍然有很多种形式,不能真正反映资金的稀缺程度,不能和市场供求关系正确的匹配还有一定的差距。在当前背景下,2013年7月19日,中央人民银行宣布全面放开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管制。利率市场化又向前迈了一大步,这是金融领域推出的重大的改革措施。在利率约束的时期,央行对商业银行的存款、贷款利率都要进行管制,这次放开贷款利率之后,将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产生多方面影响,给它的发展带来诸多有利因素,但同时也使商业银行经营中产生了一系列风险。因此,商业银行如何应对利率市场化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现有文献综述
沃伦(2001)认为,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合理的基准利率能有效衡量利率市场化对银行盈利的影响。黄达(2001)认为,利率市场化是指将利率交由市场决定,根据市场资金市场供应和需求状况决定利率,市场参与者可以是市场利率的基础上,根据他们自己的金融贸易往来的特点制定利率。杰勒(2006)认为,为了避免存款在金融机构之间不稳定的流动,应该等到全部贷款利率完全开放才放开某些存款利率。如:大额存款订单,大额存款订单一般由拥有较大资金规模的机构持有,比个人存款更敏感。
二、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中存在的问题
(一)利率波动频繁,商业银行难以适应
由于长期利率压抑,利率市场化后利率必然上涨。实施后的以市场为导向的利率,实际利率在18个国家设有完整的数据,唯有在波兰政策的实施后实际利率下降,剩余的17个国家、地区都有不同幅度的上漲。而在一些国家,有不同寻常的“高利率”。如智利在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在1976年至1982年,平均实际利率为32%,尤其是在1982年第四季度实际利率高达69%。 在市场利率波动,利率上升的过程中,一开始利率继续上升。我国也是如此,在2000年9月21日央行颁布大额外币贷款利率放开,外币存款和贷款利率就上去了10-20%。
(二)商业银行缺少卓有成效的定价机制
由于之前在我国商业银行中实行的都是利率管制,商业银行只能在管制利率该改变后,才能被动的根据变化后的利率调整他的经营状况,因而商业银行没有制定一个卓有成效的定价机制。如今,利率市场化后,利率波动频繁,商业银行必须时刻预测市场趋势,关注利率变动,及时依据其情况做出最有利的调整。现在商业银行银行还没有建立有效的定价机制,不能根据各方面的实际情况来实现逐笔定价。倘若商业银行没有一个有效的定价机制,那么久而久之将会产生价格的恶性竞争。
(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处于弱势
与已经实行利率市场化多年的国外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目前还处于比较薄弱的阶段。
三、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对策
(一)确定存款价格
从银行角度来看,同业拆借利率包括存款利率和筹资成本。其中,融资成本是每单位营业外支出和分配到银行存款部门的存款服务和预计售价间接成本及利润单位服务计划的总和。分行总行授权范围内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并加强动态管理的资产和负债、资金、客户盈利能力分析模型,合理搭配各种信贷资产类,使用“缺口管理基础上的价格变动”的原则,使各种资产、负债和业务经济学选配组合,合理确定存款利率,并力争做到结构对称、一致的趋势,遏制流动性风险。
(二)贷款利率定价
在集中管理贷款定价权方面要给予高度重视,各部门要考虑风险因素的贷款定价的要求,补偿和其他因素,包括客户和债务的评级,风险的偏好和风险成本。另外,在改善授信审批决策过程中,应当把贷款定价机制与银行实行的资产负债管理的配套措施加以重点考虑,制订一个风险和回报之间的商业银行发展可以接受的分配比例。
(三)严格管制资本
严格控制资本项目,使得未来利率市场经济可以健康发展。虽然外资流入的自由化有助于增加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但会导致大量的资本流入国内,在资金供给过剩的情况下,金融体系不健全,容易发生资源分配不合理,很容易刺激过量资金,引发经济增长过热,导致泡沫经济。由于利率循序渐进的方式,采用的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利率自由化改革,并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扭曲资源的分配,在这个时候,如果开放资本账户控制,留下巨大的国际热钱大肆冲击国内金融体系,货币当局难以控制的隐含财务风险。因此,严格的资本管制将有助于确保市场经济健康运行。
(四)银行风险控制策略
成功的银行风险控制主要由银行和政府两个重要因素决定。其中,银行是关键性因素,是主要方面;政府是外在因素,通过实施各种政策来达到控制目标。 因而,实施政府风险控制策略时,应该以激励银行自己减少其风险为主要方面,把加强对银行外部监管作为次要方面。另外,还可以运用持续期模型进行利率风险管理。同时,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以提高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
四、结语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产生了重要影响,取得了一定成果也带来了一系列风险因素和激烈地竞争,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了解利率市场化的背景意义,知道它是怎样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以及商业银行因此会产生的问题,并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健全我国的金融体制,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为我国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的基础上稳定进行提供有利条件。(作者单位为山西财经大学)
一、现有文献综述
沃伦(2001)认为,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合理的基准利率能有效衡量利率市场化对银行盈利的影响。黄达(2001)认为,利率市场化是指将利率交由市场决定,根据市场资金市场供应和需求状况决定利率,市场参与者可以是市场利率的基础上,根据他们自己的金融贸易往来的特点制定利率。杰勒(2006)认为,为了避免存款在金融机构之间不稳定的流动,应该等到全部贷款利率完全开放才放开某些存款利率。如:大额存款订单,大额存款订单一般由拥有较大资金规模的机构持有,比个人存款更敏感。
二、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中存在的问题
(一)利率波动频繁,商业银行难以适应
由于长期利率压抑,利率市场化后利率必然上涨。实施后的以市场为导向的利率,实际利率在18个国家设有完整的数据,唯有在波兰政策的实施后实际利率下降,剩余的17个国家、地区都有不同幅度的上漲。而在一些国家,有不同寻常的“高利率”。如智利在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在1976年至1982年,平均实际利率为32%,尤其是在1982年第四季度实际利率高达69%。 在市场利率波动,利率上升的过程中,一开始利率继续上升。我国也是如此,在2000年9月21日央行颁布大额外币贷款利率放开,外币存款和贷款利率就上去了10-20%。
(二)商业银行缺少卓有成效的定价机制
由于之前在我国商业银行中实行的都是利率管制,商业银行只能在管制利率该改变后,才能被动的根据变化后的利率调整他的经营状况,因而商业银行没有制定一个卓有成效的定价机制。如今,利率市场化后,利率波动频繁,商业银行必须时刻预测市场趋势,关注利率变动,及时依据其情况做出最有利的调整。现在商业银行银行还没有建立有效的定价机制,不能根据各方面的实际情况来实现逐笔定价。倘若商业银行没有一个有效的定价机制,那么久而久之将会产生价格的恶性竞争。
(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处于弱势
与已经实行利率市场化多年的国外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目前还处于比较薄弱的阶段。
三、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对策
(一)确定存款价格
从银行角度来看,同业拆借利率包括存款利率和筹资成本。其中,融资成本是每单位营业外支出和分配到银行存款部门的存款服务和预计售价间接成本及利润单位服务计划的总和。分行总行授权范围内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并加强动态管理的资产和负债、资金、客户盈利能力分析模型,合理搭配各种信贷资产类,使用“缺口管理基础上的价格变动”的原则,使各种资产、负债和业务经济学选配组合,合理确定存款利率,并力争做到结构对称、一致的趋势,遏制流动性风险。
(二)贷款利率定价
在集中管理贷款定价权方面要给予高度重视,各部门要考虑风险因素的贷款定价的要求,补偿和其他因素,包括客户和债务的评级,风险的偏好和风险成本。另外,在改善授信审批决策过程中,应当把贷款定价机制与银行实行的资产负债管理的配套措施加以重点考虑,制订一个风险和回报之间的商业银行发展可以接受的分配比例。
(三)严格管制资本
严格控制资本项目,使得未来利率市场经济可以健康发展。虽然外资流入的自由化有助于增加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但会导致大量的资本流入国内,在资金供给过剩的情况下,金融体系不健全,容易发生资源分配不合理,很容易刺激过量资金,引发经济增长过热,导致泡沫经济。由于利率循序渐进的方式,采用的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利率自由化改革,并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扭曲资源的分配,在这个时候,如果开放资本账户控制,留下巨大的国际热钱大肆冲击国内金融体系,货币当局难以控制的隐含财务风险。因此,严格的资本管制将有助于确保市场经济健康运行。
(四)银行风险控制策略
成功的银行风险控制主要由银行和政府两个重要因素决定。其中,银行是关键性因素,是主要方面;政府是外在因素,通过实施各种政策来达到控制目标。 因而,实施政府风险控制策略时,应该以激励银行自己减少其风险为主要方面,把加强对银行外部监管作为次要方面。另外,还可以运用持续期模型进行利率风险管理。同时,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以提高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
四、结语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产生了重要影响,取得了一定成果也带来了一系列风险因素和激烈地竞争,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了解利率市场化的背景意义,知道它是怎样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以及商业银行因此会产生的问题,并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健全我国的金融体制,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为我国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的基础上稳定进行提供有利条件。(作者单位为山西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