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言文“活”出价值,“活”出精彩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sen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中专以后,课业内容骤然增加,学生感到压力增大。就连最熟悉的语文,也增加了相当一部分文言文,一开始可能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兴趣索然,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甚至在几次测验失利之后彻底丧失信心,从而选择放弃。这种现象是教师和家长都不愿意看到的。在文言文教学中教会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技巧,让学生爱上文言文是当务之急。如何学好中专文言文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激发兴趣
  对学生而言,文言文属于陌生语言,这就要求教师将枯燥的内容放置于生活之中,使学生身临其境,在轻松、愉快又严密、系统的氛围中学习,最终实现教学目标。具体方法如下。
  1.颂读法。古人云:“读古人文字时,便设以此身代古人说话,一吞一吐,皆由彼而不由我。”教师范读时必须美读,读出神韵,读得摇曳生姿、回肠荡气,让学生不仅听出语气、情感,还激发学习兴趣。
  2.表演法。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改编课本剧,并进行即兴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绘画法。许多优美的文言文都可成画,可以让学生用手中的笔画出精妙的图画,在挥洒自如中,让陌生的语言真实地展现于面前,在想象的天空中尽情翱翔。
  二、熟读成诵
  古人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想把文言文学好,首先要多读,直到熟读成诵。读要做到如下几点:一是严格按照普通话的标准读,做到字正腔圆、发音准确,不用方言土语,以免误读或错读;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可采取读一句文言再读一句译文的形式,也可以在领会重点字词意思的基础上通读全文;三是读的时候想象作者描绘的画面,全身心融入其情其景,这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更快地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感受能力,大大增强文言文教学效果。
  三、发掘美点
  语文学习是在认知基础上的体验、感悟和熏陶的过程,阅读仍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然而在教学中,我们常发现学生与文言文文本之间缺乏对话,学生“活生生的体验”及“自我的精神体验”得不到重视和尊重,属于学生自己的、自由的体验被简单乏味的讲解翻译代替,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空间被极大地限制在课内有限的选文中。因此,文言文教学须充分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尝试发掘文言文的美点,加强朗读指导,促进学生从文字浅层到内涵理解的认识转化。
  1.听读探寻美。教材配套的朗读磁带效果较好,课堂上可采取配乐听读的方式,特别教学那些短小优美的抒情小品时更适宜。可以调动自己的情感体验与想象,与作者“心灵沟通”。
  2.议读体验美。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读并相互讨论感受美,具体可用说、读、论、评等方法。第一阶段:要求学生把自己认为精彩的文字找出来并把阅读的初步感受告诉同桌,然后同桌之间讨论交流;第二阶段:由每个讨论小组推荐一两名学生上台陈述小组的审美体验结果;第三阶段:学生审美信息评述。由教师对学生的观点、看法进行讲评,或由学生进行评点。教师的评讲尤为重要,它对学生的审美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也就是说,我们要让课堂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阅读、自主鉴赏、自主审美的活动。
  3.品读再现美。“用心感受作者的心,通过语言文字看看那充满诗意的画面”,人们欣赏文学作品,是从形象感受开始的,形象作用于读者的感觉和感情,使读者受到艺术感染,于潜移默化中逐步体会包含其中的思想。在对文言文精彩片断的欣赏上,尤其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鼓励,让他们有品读的意识和方法,具体可从文字语言、内容情感、表现手法、结构形式等方面进行。只有放手让学生体验文言文的美,融入知识与生活经验,融入情感体验,才是符合新课标精神并受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
  四、点面结合
  仅靠熟读还不能抓住关键,要想抓住关键还需点面结合。所谓“点面结合”,就是针对文言文的不同特点,选取课文的关键处、精美处、深刻处、疑难处、知识内容丰富处、手法巧妙和意义隐含处等“有嚼头”的地方,进行细腻深入的品读教学,达到对课文特点、重点内容、主题等整体方面的深刻理解的目的。
  五、知人论诗
  比如,作者是谁,生活在哪个朝代、什么地方,他的才学达到什么程度,为人如何,生平事迹都有哪些,他所写的作品是在什么时期形成的,当时社会背景如何,他个人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年纪、什么样的人生境况,他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如果连这些最基本的东西都不了解,只能是教师自说自话。所以,只有了解这些,才有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每个人都有求知欲、好奇心,教师可以在真实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语调表情把这些内容介绍得富有神秘感,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学习就变成一件简单的事。
  六、因材施教
  文言文较枯燥,除了抓住关键处,教学还要因材施教、灵活多样。
  1.寓教于演。让同学们上讲台模仿文中形象表演,这样台上的同学绘声绘色地表演,台下同学仿佛置身于当时情景之中。不仅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而且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兴趣。
  2.寓教于乐。把“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通过歌曲传出来,则音乐这个“心灵大使”将使同学们回肠荡气、辨别是非。
  3.寓教于写。使有限的篇幅拥有无限的思维空间,变学生事后的被动旁观为事前的主动参与。
  4.寓教于画。乌申斯基说:“把图画带进课堂,就是哑巴也会说话了。”可让每位学生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按作者写作的先后和景物出现的顺序,师生共同在黑板上作画,让学生参与,激发他们的兴趣,使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有效培养,提高背诵效率。
  学习语文,就是为了让学生接触语文、走进语文,学习文言文更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与之对话、与之交流,尽可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空间,让学生领悟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只有解除束缚、大胆创新,才能教得新、教得好、教出灵性,让文言文“活”出价值、“活”出精彩。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从目前已有的对“动 介 宾”结构的研究入手,着重分析“V·向”的词汇化,首先简要分析“向”由动转介的语法化过程,其次从介词并入的角度分析“V·向”结构的词汇化,并从韵律上的语音停顿、表完成态的动态助词“了”的位置、能否单说、中间能否插入其他成分及语义上的整体性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关键词: 动 介 宾 V·向 重新分析 介词并入  一、“向”的语法化  1.“向”的名词发展阶段。  
摘 要: 针对基于条形码技术的图书馆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结合图书馆对管理的智能化和读者对服务个性化要求不断提高的现状,充分考虑技术的可行性和应用技术的可扩展性后,设计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利用RFID技术提高管理的智能化程度,降低人工排架、错架书整理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利用智能芯片技术对图书进行定位,提高读者查书的效率;利用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为读者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  
摘 要: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广告变得愈加重要,成为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目的论是翻译的一种实用理论,它为广告翻译开辟了新的视角。广告翻译要以消费者为核心,如何令译文准确而有吸引力,是指导广告翻译的原则。文章通过对广告的特点和目的论的研究,探讨其对广告翻译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目的论 广告翻译 翻译策略  随着经济社会全球化的发展,广告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愈加重视广告。成功的广告能
本文利用以稻瘟霉(Pyricularia oryzae)分生孢子或菌丝形态变异或生长抑制为指标的生物活性检测模型,从海洋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中筛选抗真菌和(或)抗肿瘤活性物质。通过对120株从海洋中分离得到的海洋微生物菌株的代谢产物进行抗稻瘟霉活性筛选,得到4株活性较好且稳定的菌株,即拟青霉(Paecilomyces sp.AESP0035)、青霉(Penicillium sp.AESP0059)、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