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雕塑作为一种公共艺术被各种形式出现在城市中,成为美化人们生活环境的主要艺术手段。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对环境雕塑的需求量和品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雕塑不仅在体量、形式结构等方面与周围环境相一致,而且在作品题材和人文内涵与空间的协调,相互提升,增强空间的总体魅力。当代环境雕塑的主题、材料、体量、形态等相对于传统雕塑有了很大的变化,更注重与公众的互动、与环境的协调关系。
一、雕塑主题的深刻提炼与多元化
近几十年内我国经济经历了一个大发展的时期,城市建设量也居于世界第一位,环境雕塑随之繁荣。不同于以往强调主题性与纪念性的雕塑,环境雕塑越来越多的服务于人们生活空间、商业空间、休闲空间等生活化的场所,当代环境雕塑要求艺术家的运用想象力和环境空间的诸因素,进行合理的构想和设计,创造出一个与公众、环境互动协调的空间。再现生活,更加贴近场所中人的活动也是当代环境雕塑常常有的基本观点。另外调侃、夸张、和趣味性的表现发挥雕塑作者的想象和情感是另一个突出的特征。当代环境中的雕塑往往置身于一个限定的人工环境中,例如步行商业街,饮食文化街等常见的城市空间。当代环境雕塑设计根据不同的需求表达主题的方式更注重主题的提炼,内容更加多元化。
二、雕塑的材料的丰富多样化
雕塑的设计创作的激发点可以是作者对材料的感受。反过来,也可以从材料的感受为出发点,以此来审视雕塑艺术的感染力。观者对于雕塑的感知是多方面的,它涉及到材质与肌理,也涉及到视觉、触觉及其它感觉等。当代城市环境雕塑在开放的大环境下,雕塑材料的限制也在安全范围内得到最大限度的拓展,给予了创作者更大的自由发挥空间。
当代雕塑材料的选择需要直接的表达作品的表面与内在寓意。材料的选取和为作品本身带来了材料自身固有的质感冲击力与表现力。单一颜色或复合颜色、平滑质感或粗糙纹理、锐利的体块或圆润的表面,都给接受者带来了一种感官刺激。这种感官刺激就做到了人与雕塑作品之间的对话。
可供选择的越多,选择是不是更加困难呢?这就需要在设计雕塑的选材过程中,创作者首先就要大量地接触材料,感受各种可能适用于创作的材料的不同特征,最后才是确定用材。可以利用的材料很多如:化工材料、金属材料、木材、石材、建筑装饰材料、机械零件、废旧材料物品还有自然界的草、木、石、以及现成品等等都可以用于雕塑的创作材料。
三、雕塑的体量、形态与特定城市空间的互补、碰撞、激发
雕塑都有体积,占据空间的大小不一,也就产生了体量感。在雕塑作品中,体量是伴随着占有实体空间的形体而存在的。形态在环境雕塑的创作与设计过程中是也是考虑的重点和难点。“形”是雕塑的给人的第一感觉,雕塑的形态直接影响到接受者对雕塑的视觉感知和心理反映。“形体”是形状的变化,“体量”是数量的变化,形体与体量,既是雕塑空间体积的两个属性,体量和形态是两个不可割裂的要素。
形体表现符合审美特点,体量的大小适宜、饱满有度,是雕塑视觉冲击力产生的前提。形体占有实体空间,是雕塑的“肌肉”,是雕塑艺术表现语言的主体,也是雕塑艺术空间形成的前提。雕塑体量过大造成强烈的视觉效果,同时它的尺度也会使人感到不安,体量过小则表达力度不够。
雕塑的体量、形态与其存在的特定城市空间互补、碰撞、相互激发。雕塑既要满足主题和视觉效果的表现,又要给受众适宜的心理感受。雕塑的主题、内涵与体量、形态带来的视觉张力,视觉效果,如过与城市空间发生联系,这种联系可以是协调的,也可以是碰撞、刺激的,最后会激发出特有的视觉效果,类似化学作用,雕塑与环境产相互作用,这种综合视觉效果远比仅仅雕塑本身带来的感受强大。
巧妙运用“量”和“形”适宜的展现所要表达的主题,灵活有效地控制形态中各要素,以及其之间产生的关系,照顾空间环境性质的不同需要,以受众的审美的认识与理解为根据,营造出恰当的雕塑组合形式与效果,也就达到了我们创作设计的目标。
四、雕塑韵律的意境的升华
韵律本质上是不能和形态脱离的,它是雕塑动态、秩序、节奏变化组合所产生的综合心里感受,是一种升华的审美境界。韵律是意味的体现,或威严雄壮、或流畅柔美,成为陶冶性情的通道与归宿。设计雕塑要有“主、次”、“动、静”、“大、小”、“轻、重”、“缓、急”、“疏、密”等韵律组织关系的体现。雕塑的韵律,既有直观视觉感染力,其韵律中应该承载的环境空间内涵、精神。
当代环境雕塑的创作要素远不止于本文总结的几点,其涵盖的内容应该说是用语言无法描述完整的。环境雕塑作为当代公共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愿能不断尝试讨论其在我们生活空间发挥越来越明显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闯编著.泥塑·雕塑[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吴顺平著.现代雕塑设计与技法[M].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1.
[3]郭少宗著.认识环境雕塑[M].吉林科技出版社,台湾艺术家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邓 河,重庆工商职业学院;陈一颖,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一、雕塑主题的深刻提炼与多元化
近几十年内我国经济经历了一个大发展的时期,城市建设量也居于世界第一位,环境雕塑随之繁荣。不同于以往强调主题性与纪念性的雕塑,环境雕塑越来越多的服务于人们生活空间、商业空间、休闲空间等生活化的场所,当代环境雕塑要求艺术家的运用想象力和环境空间的诸因素,进行合理的构想和设计,创造出一个与公众、环境互动协调的空间。再现生活,更加贴近场所中人的活动也是当代环境雕塑常常有的基本观点。另外调侃、夸张、和趣味性的表现发挥雕塑作者的想象和情感是另一个突出的特征。当代环境中的雕塑往往置身于一个限定的人工环境中,例如步行商业街,饮食文化街等常见的城市空间。当代环境雕塑设计根据不同的需求表达主题的方式更注重主题的提炼,内容更加多元化。
二、雕塑的材料的丰富多样化
雕塑的设计创作的激发点可以是作者对材料的感受。反过来,也可以从材料的感受为出发点,以此来审视雕塑艺术的感染力。观者对于雕塑的感知是多方面的,它涉及到材质与肌理,也涉及到视觉、触觉及其它感觉等。当代城市环境雕塑在开放的大环境下,雕塑材料的限制也在安全范围内得到最大限度的拓展,给予了创作者更大的自由发挥空间。
当代雕塑材料的选择需要直接的表达作品的表面与内在寓意。材料的选取和为作品本身带来了材料自身固有的质感冲击力与表现力。单一颜色或复合颜色、平滑质感或粗糙纹理、锐利的体块或圆润的表面,都给接受者带来了一种感官刺激。这种感官刺激就做到了人与雕塑作品之间的对话。
可供选择的越多,选择是不是更加困难呢?这就需要在设计雕塑的选材过程中,创作者首先就要大量地接触材料,感受各种可能适用于创作的材料的不同特征,最后才是确定用材。可以利用的材料很多如:化工材料、金属材料、木材、石材、建筑装饰材料、机械零件、废旧材料物品还有自然界的草、木、石、以及现成品等等都可以用于雕塑的创作材料。
三、雕塑的体量、形态与特定城市空间的互补、碰撞、激发
雕塑都有体积,占据空间的大小不一,也就产生了体量感。在雕塑作品中,体量是伴随着占有实体空间的形体而存在的。形态在环境雕塑的创作与设计过程中是也是考虑的重点和难点。“形”是雕塑的给人的第一感觉,雕塑的形态直接影响到接受者对雕塑的视觉感知和心理反映。“形体”是形状的变化,“体量”是数量的变化,形体与体量,既是雕塑空间体积的两个属性,体量和形态是两个不可割裂的要素。
形体表现符合审美特点,体量的大小适宜、饱满有度,是雕塑视觉冲击力产生的前提。形体占有实体空间,是雕塑的“肌肉”,是雕塑艺术表现语言的主体,也是雕塑艺术空间形成的前提。雕塑体量过大造成强烈的视觉效果,同时它的尺度也会使人感到不安,体量过小则表达力度不够。
雕塑的体量、形态与其存在的特定城市空间互补、碰撞、相互激发。雕塑既要满足主题和视觉效果的表现,又要给受众适宜的心理感受。雕塑的主题、内涵与体量、形态带来的视觉张力,视觉效果,如过与城市空间发生联系,这种联系可以是协调的,也可以是碰撞、刺激的,最后会激发出特有的视觉效果,类似化学作用,雕塑与环境产相互作用,这种综合视觉效果远比仅仅雕塑本身带来的感受强大。
巧妙运用“量”和“形”适宜的展现所要表达的主题,灵活有效地控制形态中各要素,以及其之间产生的关系,照顾空间环境性质的不同需要,以受众的审美的认识与理解为根据,营造出恰当的雕塑组合形式与效果,也就达到了我们创作设计的目标。
四、雕塑韵律的意境的升华
韵律本质上是不能和形态脱离的,它是雕塑动态、秩序、节奏变化组合所产生的综合心里感受,是一种升华的审美境界。韵律是意味的体现,或威严雄壮、或流畅柔美,成为陶冶性情的通道与归宿。设计雕塑要有“主、次”、“动、静”、“大、小”、“轻、重”、“缓、急”、“疏、密”等韵律组织关系的体现。雕塑的韵律,既有直观视觉感染力,其韵律中应该承载的环境空间内涵、精神。
当代环境雕塑的创作要素远不止于本文总结的几点,其涵盖的内容应该说是用语言无法描述完整的。环境雕塑作为当代公共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愿能不断尝试讨论其在我们生活空间发挥越来越明显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闯编著.泥塑·雕塑[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吴顺平著.现代雕塑设计与技法[M].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1.
[3]郭少宗著.认识环境雕塑[M].吉林科技出版社,台湾艺术家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邓 河,重庆工商职业学院;陈一颖,重庆工商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