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民族舞蹈一直是十分重要的组成内容。在壮族舞蹈传承创新的同时,也一直以它十分鲜明的风格特征,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一带一路经济建设的背景之下,壮族与其他东盟国家的交流也会逐渐增多,因此通过加强对于壮族舞蹈的分析,了解壮族舞蹈的艺术文化特色,对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壮族舞蹈的律动与造型进行探讨,希望能够推动壮族舞蹈的保护和创新。
关键词:壮族舞蹈;律动;造型
我国各个民族都有独特的文化,在壮族发展的过程中舞蹈是其重要的文化传承方式,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舞蹈形式,通过加强壮族舞蹈的研究,对丰富我国舞蹈内容,推动舞蹈形式创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壮族舞蹈文化特征
一个地区都有历史文化背景会直接影响该地区艺术的发展,而一个地区的文化事业与当时的人民生活、社会政治等各方面息息相关。舞蹈作为广西壮族人民日常生活的重要表现形式,在传承的过程中会受到人们精神文化发展以及心理层面等因素的影响。广西壮族人民在生活的过程中长期处于封闭的状态,这也导致广西舞蹈具有十分独特的表现形式。广西舞蹈一开始是由祭祀仪式中演变而来,人们相信通过舞蹈可以超越现实。因此,这一舞蹈形式也被一代代的流传下来,并体现了广西壮族人民的生活形式以及精神文明风貌,是最真实的艺术反映。总体来说,壮族舞蹈是根据人们的社会活动延伸而来[1]。
由于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文化表现。广西壮族人民对于青蛙有着十分獨特的崇敬之心,通过举办祭祀活动,体现对于青蛙的崇敬之情。在跳舞的过程中表演者通过模仿青蛙的体态进行舞蹈,这也能够展现广西壮族人民十分独特的地域风情。除此之外,师公舞这一舞蹈形式也被广泛流传,表演者通过配戴面具,手持道具,一边舞蹈一边唱歌,从而体现广西壮族舞蹈的文化特色,这也能够展现广西壮族人民古朴稳健的风格[2]。在壮族地区,人们常常在树荫之下边劳作边舞蹈,因此通过观看壮族舞蹈,我们能够感受出舞蹈中对于大好河山的依恋。在壮族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包含着对于万物有灵的崇拜,因此天人合一的思想也被融入于壮族舞蹈之中,在舞蹈的过程中会经常出现全脚掌撑地以及半蹲的动作。这也体现出壮族人民对于大自然的敬畏之心以及壮族人民稳健古朴的性格特征。
二、壮族舞蹈的律动与造型
(一)律动
舞蹈作为一种肢体语言,能够表达出人们的情感以及情绪。在壮族舞蹈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十分明显的节奏韵律特色,内敛性表示其中之一。这主要体现在壮族舞蹈的动作力度以及动作幅度之上,壮族舞蹈的动作力度普遍不大,与此同时,在舞蹈的过程中速度十分缓慢。这也使得壮族舞蹈具有内敛不外露以及成稳的特色。表演者在舞蹈的过程当中并不过多追求舞蹈速度以及舞蹈的难度,更多的是跟随着节奏来缓慢动作,这也能够体现壮族舞蹈所具备的协调统一性,从而体现壮族人民的稳重矫健。这种韵律风格也使得表演者在进行舞蹈的过程中,不过多注重与自身的头部躯干动作,而将舞蹈中心放置于肢体方面,通过简单的上肢以及下肢的律动,从而展现壮族舞蹈的特色。在舞蹈的过程中也大多遵循圆形列队的原则,体现表演者协调整齐这一特点[3]。
与此同时,壮族倒也具备外张性这一特点。这主要表现在表演者在舞蹈的过程中需要凝聚自身的精神,通过缓慢的动作,将自身的精神集中与舞蹈动作之上,从而更深层次的向观众传达出舞蹈过程中体现的情感,使得观众感受到壮族舞蹈的热情以及巨大的感染力。在近两年壮族舞蹈发展过程中,表演者也更加注重壮族舞蹈台步的韵律,通过将其与其他壮族民间舞蹈相结合,从而进一步推动壮族舞蹈的可持续发展。例如扁担舞,通过融合壮族舞蹈的律动,使得原先简单的动作更加增添了壮族舞蹈的古朴性,使其具有青蛙的独特形态。由此可见壮族舞蹈的律动性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它可以贯穿于整个舞蹈,并且与其他民间舞蹈结合,通过对壮族舞蹈进行创新,在尊重基本律动的基础之上,创作出更多具有壮族舞蹈特色的作品来,使得壮族舞蹈创作更容易被观众识别。
(二)造型
舞蹈造型会根据各个民族的特征以及时代特征而改变,不仅仅是简单的再现壮族生活原型,各个民族的舞蹈都有各自的风格,例如朝鲜族的舞蹈十分洒脱,蒙古族的舞蹈十分粗旷等等。在了解一个民族的造型之前,应当了解一个民族的性格,壮族人民十分稳健勤劳,因此壮族舞蹈的造型应当迎合这些特征。壮族舞蹈主要以青蛙的形象作为舞蹈素材,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发展,从而体现壮族人民的特征,除了在舞蹈上模仿青蛙的形态之外,在广西的乐器上大多都会有青蛙的浮雕,这就体现了壮族人民对青蛙这一生物十分崇拜,由此可以得出这与广西壮族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4]。通过观看壮族舞蹈,我们可以发现在造型方面除了模仿青蛙的形态之外,也通过象形取意的方式模仿了青蛙的蹿跳、扑食等形态。男子在壮族舞蹈过程中会采用青蛙的造型,从而体现自身稳健的特征;而女子通过模仿青蛙,来体现壮族人民勤劳古朴的特征。因此壮族舞蹈的造型大多来自于当地的生活风貌,因此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喜爱。除此之外,壮族舞蹈有很多动作都与祭祀有关[5]。在舞蹈动作方面,体现了矫健粗旷的特征,因此,十分具有特点。壮族舞蹈的服装装扮也具有民族特色,在跳舞时,他们会配戴面具,衣服上的图案也大多以鸟兽为主,服装造型十分生动有趣,因此受到观众们的广泛热爱。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壮族舞蹈具有十分独特的艺术魅力,具有十分鲜明的艺术特征,通过加强对于壮族舞蹈律动以及造型的研究,进一步推动壮族舞蹈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子吉.壮族打榔舞的舞蹈特点和成因探究[J].艺术科技,2019,32(11):38-39.
[2]张晓燕.简析广西传统壮族舞蹈文化的特征与保护对策[J].黄河之声,2018(14):142-143.
[3]易姗姗.地域文化符号化视角下壮族原生态舞蹈发展途径探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34(07):99-101.
[4]吴静.壮族民间舞蹈传承中的“原始遗存”及发展趋向初探[J].科技视界,2018(15):101-103.
[5]纪芳芳.浅析壮族舞蹈从民间到舞台的嬗变与发展——以曲靖师宗地区《碗舞》为例[J].黄河之声,2017(07):116.
关键词:壮族舞蹈;律动;造型
我国各个民族都有独特的文化,在壮族发展的过程中舞蹈是其重要的文化传承方式,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舞蹈形式,通过加强壮族舞蹈的研究,对丰富我国舞蹈内容,推动舞蹈形式创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壮族舞蹈文化特征
一个地区都有历史文化背景会直接影响该地区艺术的发展,而一个地区的文化事业与当时的人民生活、社会政治等各方面息息相关。舞蹈作为广西壮族人民日常生活的重要表现形式,在传承的过程中会受到人们精神文化发展以及心理层面等因素的影响。广西壮族人民在生活的过程中长期处于封闭的状态,这也导致广西舞蹈具有十分独特的表现形式。广西舞蹈一开始是由祭祀仪式中演变而来,人们相信通过舞蹈可以超越现实。因此,这一舞蹈形式也被一代代的流传下来,并体现了广西壮族人民的生活形式以及精神文明风貌,是最真实的艺术反映。总体来说,壮族舞蹈是根据人们的社会活动延伸而来[1]。
由于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文化表现。广西壮族人民对于青蛙有着十分獨特的崇敬之心,通过举办祭祀活动,体现对于青蛙的崇敬之情。在跳舞的过程中表演者通过模仿青蛙的体态进行舞蹈,这也能够展现广西壮族人民十分独特的地域风情。除此之外,师公舞这一舞蹈形式也被广泛流传,表演者通过配戴面具,手持道具,一边舞蹈一边唱歌,从而体现广西壮族舞蹈的文化特色,这也能够展现广西壮族人民古朴稳健的风格[2]。在壮族地区,人们常常在树荫之下边劳作边舞蹈,因此通过观看壮族舞蹈,我们能够感受出舞蹈中对于大好河山的依恋。在壮族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包含着对于万物有灵的崇拜,因此天人合一的思想也被融入于壮族舞蹈之中,在舞蹈的过程中会经常出现全脚掌撑地以及半蹲的动作。这也体现出壮族人民对于大自然的敬畏之心以及壮族人民稳健古朴的性格特征。
二、壮族舞蹈的律动与造型
(一)律动
舞蹈作为一种肢体语言,能够表达出人们的情感以及情绪。在壮族舞蹈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十分明显的节奏韵律特色,内敛性表示其中之一。这主要体现在壮族舞蹈的动作力度以及动作幅度之上,壮族舞蹈的动作力度普遍不大,与此同时,在舞蹈的过程中速度十分缓慢。这也使得壮族舞蹈具有内敛不外露以及成稳的特色。表演者在舞蹈的过程当中并不过多追求舞蹈速度以及舞蹈的难度,更多的是跟随着节奏来缓慢动作,这也能够体现壮族舞蹈所具备的协调统一性,从而体现壮族人民的稳重矫健。这种韵律风格也使得表演者在进行舞蹈的过程中,不过多注重与自身的头部躯干动作,而将舞蹈中心放置于肢体方面,通过简单的上肢以及下肢的律动,从而展现壮族舞蹈的特色。在舞蹈的过程中也大多遵循圆形列队的原则,体现表演者协调整齐这一特点[3]。
与此同时,壮族倒也具备外张性这一特点。这主要表现在表演者在舞蹈的过程中需要凝聚自身的精神,通过缓慢的动作,将自身的精神集中与舞蹈动作之上,从而更深层次的向观众传达出舞蹈过程中体现的情感,使得观众感受到壮族舞蹈的热情以及巨大的感染力。在近两年壮族舞蹈发展过程中,表演者也更加注重壮族舞蹈台步的韵律,通过将其与其他壮族民间舞蹈相结合,从而进一步推动壮族舞蹈的可持续发展。例如扁担舞,通过融合壮族舞蹈的律动,使得原先简单的动作更加增添了壮族舞蹈的古朴性,使其具有青蛙的独特形态。由此可见壮族舞蹈的律动性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它可以贯穿于整个舞蹈,并且与其他民间舞蹈结合,通过对壮族舞蹈进行创新,在尊重基本律动的基础之上,创作出更多具有壮族舞蹈特色的作品来,使得壮族舞蹈创作更容易被观众识别。
(二)造型
舞蹈造型会根据各个民族的特征以及时代特征而改变,不仅仅是简单的再现壮族生活原型,各个民族的舞蹈都有各自的风格,例如朝鲜族的舞蹈十分洒脱,蒙古族的舞蹈十分粗旷等等。在了解一个民族的造型之前,应当了解一个民族的性格,壮族人民十分稳健勤劳,因此壮族舞蹈的造型应当迎合这些特征。壮族舞蹈主要以青蛙的形象作为舞蹈素材,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发展,从而体现壮族人民的特征,除了在舞蹈上模仿青蛙的形态之外,在广西的乐器上大多都会有青蛙的浮雕,这就体现了壮族人民对青蛙这一生物十分崇拜,由此可以得出这与广西壮族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4]。通过观看壮族舞蹈,我们可以发现在造型方面除了模仿青蛙的形态之外,也通过象形取意的方式模仿了青蛙的蹿跳、扑食等形态。男子在壮族舞蹈过程中会采用青蛙的造型,从而体现自身稳健的特征;而女子通过模仿青蛙,来体现壮族人民勤劳古朴的特征。因此壮族舞蹈的造型大多来自于当地的生活风貌,因此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喜爱。除此之外,壮族舞蹈有很多动作都与祭祀有关[5]。在舞蹈动作方面,体现了矫健粗旷的特征,因此,十分具有特点。壮族舞蹈的服装装扮也具有民族特色,在跳舞时,他们会配戴面具,衣服上的图案也大多以鸟兽为主,服装造型十分生动有趣,因此受到观众们的广泛热爱。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壮族舞蹈具有十分独特的艺术魅力,具有十分鲜明的艺术特征,通过加强对于壮族舞蹈律动以及造型的研究,进一步推动壮族舞蹈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子吉.壮族打榔舞的舞蹈特点和成因探究[J].艺术科技,2019,32(11):38-39.
[2]张晓燕.简析广西传统壮族舞蹈文化的特征与保护对策[J].黄河之声,2018(14):142-143.
[3]易姗姗.地域文化符号化视角下壮族原生态舞蹈发展途径探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34(07):99-101.
[4]吴静.壮族民间舞蹈传承中的“原始遗存”及发展趋向初探[J].科技视界,2018(15):101-103.
[5]纪芳芳.浅析壮族舞蹈从民间到舞台的嬗变与发展——以曲靖师宗地区《碗舞》为例[J].黄河之声,2017(07):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