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博物馆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是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博物馆免费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青少年观众逐渐成为博物馆的参观群体之一,也成为博物馆教育的重要对象。怎样让青少年走进博物馆、感受博物馆、爱上博物馆,怎样搭建素质教育的平台,让青少年在博物馆中了解过去,认识现在,憧憬未来,怎样开展教育项目的设计,让青少年在博物馆中陶冶身心,增长见识,提高素质。这都是博物馆应该关注和解决的问题。我们必须充分了解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发挥独特的馆藏优势,运用新颖的教育理念,尝试多样的教育模式,开展丰富的教育项目,为青少年营造一片快乐的园地。
关键词:博物馆;青少年教育;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G26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3-0282-01
一、科学定位,博物馆应了解青少年心理需求
内蒙古博物院平均每年接待观众140万人次,青少年观众约占观众总数的1/3,我们根据年龄层次将来馆参观的青少年分类,了解他们的认知发展特点和心理特质,在教育内容的设计上,在教育手段的使用上,在教育人员的选择上,都根据不同教育对象进行调整。比如,针对6-9岁的儿童,我们更注重活动的直观性、游戏性和互动性,教育人员也应具有良好的亲和力,避免过多知识的灌输。
二、围绕展览,博物馆应发挥馆藏资源的优势
展览与藏品是博物馆的基础,也是博物馆教育的重要资源。内蒙古博物院的青少年教育项目都是围绕陈列内容,通过直观的实物让青少年了解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与历史文化。除了基本陈列,临时展览也是良好的教育资源,它不仅充实了展览内容,也为青少年教育项目设计注入了新的活力。内蒙古博物院针对|“兴安记忆——呼伦贝尔四少民族民俗展”、“人民科学家钱学森事迹展”、“跃马时空——马与马文化特展”等临时展览都举办了不同主题的青少年教育活动。
三、培养兴趣,博物馆应激发青少年参与热情
单调乏味的“学习历史”或者走马观花的“参观展厅”都很难调动青少年的参与积极性,只有找寻青少年的兴趣切入点,聆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真正关心的话题,才能契合他们的喜好设计出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教育项目。大多数孩子对于灌输式的教育形式十分反感,他们更加倾向于在游戏中学习。比如,内蒙古革命斗争史的内容对于青少年而言略显枯燥,单纯的“草原烽火”展厅参观也很难受到青少年的欢迎,教育效果并不明显。所以,内蒙古博物院突破传统的说教式爱国主义教育,而是采用讲故事、演短剧、做互动游戏等方式,为青少年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四、主动出击,博物馆应积极走到青少年身边
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大大提升了博物馆对青少年的吸引力,但繁重的课业压力却成为青少年走进博物馆的障碍之一,坐等青少年走进博物馆只会大大削弱教育效果。所以,对于来馆参观的青少年,内蒙古博物院开展了一系列教育项目,让他们感受到博物馆不仅仅是参观展览的场所,更是融合多样互动体验活动的乐园。对于馆外的青少年,博物院主动与学校建立长期合作机制,通过流动博物院、数字博物馆等形式,将展览、讲座和教育活动带到孩子们的身边。
五、馆校联姻,博物馆应与学校建立合作关系
馆校合作是博物馆与学校在相互需求基础上形成的特色教育模式,博物馆不再单纯地作为学校教育的辅助手段,而是切实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为青少年开展校外学习、提升综合素质搭建了良好平台。内蒙古博物院深入研究馆内资源与学校教育的结合点,不仅在寒暑假针对青少年设计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而且与学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以“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开展青少年教育项目。博物院在设计综合实践课的过程中,在课程内容、授课方式等方面都与教育系统的领导、部分学校的老师进行探讨,保证教育项目能够真正融入学校教育,从而建立良好的合作模式。
内蒙古博物院作为国内民族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国家一级博物馆,在做好整体社会教育工作过程中高度重视对青少年的特色教育,突破学校的课堂教育方式,推出一系列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教育项目,并逐步实现系列化、常态化、品牌化、规范化的操作。
一是互动型教育项目,在亲身体验中收获知识。青少年有着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好奇心重的特点,缺乏沟通与互动的“填鸭式”学习很难激发青少年的参与热情。
二是演示型教育项目,在直观感知中提高认识。直观性的教育手段能够让青少年感到形象、鲜明,大大丰富了他们的感性认识。
三是系统性教育项目,在参与过程中全面发展。小讲解员培训班是内蒙古博物院针对青少年开办的最有观众基础、最受家长欢迎、最具社会影响力的品牌活动之一。
四是探索类教育项目,在自主学习中感受快乐。在探索型教育项目中,博物院的教育人员是引导者,青少年是探究者,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讨论,主动自觉地发现新事物,并在探索的过程中提升综合素质。学生自办展览为青少年提供了自主学习的平台,他们根据自己的理念举办展览,在教育人员的协助下完成展览的筹办、设计、现场讲解和演示等,体验到博物馆不同的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通过“自己当馆长”这一过程,潜移默化地对青少年进行历史文化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
五是游戏式教育项目,在愉悦氛围中激发兴趣。最好的学习动力是兴趣,而最能激发兴趣的莫过于游戏。游戏型教育项目贯彻了“寓教于乐”的教育原则,具有很强的竞赛性和趣味性,能让青少年以轻松愉快的心情掌握知识,提升能力。内蒙古博物院结合元宵节、儿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节日举办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其中,针对青少年开展的节庆主题活动采用互动游戏的形式,激发青少年的参与兴趣。
六是数字化教育项目,在移动展车中触摸文化。为了更好地发挥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的独特优势,内蒙古博物院走出馆舍天地,将历史文化带到青少年的身边。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博物馆在青少年教育中发挥着更加显著的作用。内蒙古博物院针对青少年教育的探索过程中,更加注重体验、互动、参与,这是符合青少年身心特点的教育模式。在未来青少年教育过程中,内蒙古博物院将不断提高理论水平,积极进行探索实践,努力摸索出一条既符合青少年身心特点又符合博物馆发展规律的教育模式,让博物馆伴随青少年快乐成长。
(作者单位:内蒙古博物院)
关键词:博物馆;青少年教育;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G26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3-0282-01
一、科学定位,博物馆应了解青少年心理需求
内蒙古博物院平均每年接待观众140万人次,青少年观众约占观众总数的1/3,我们根据年龄层次将来馆参观的青少年分类,了解他们的认知发展特点和心理特质,在教育内容的设计上,在教育手段的使用上,在教育人员的选择上,都根据不同教育对象进行调整。比如,针对6-9岁的儿童,我们更注重活动的直观性、游戏性和互动性,教育人员也应具有良好的亲和力,避免过多知识的灌输。
二、围绕展览,博物馆应发挥馆藏资源的优势
展览与藏品是博物馆的基础,也是博物馆教育的重要资源。内蒙古博物院的青少年教育项目都是围绕陈列内容,通过直观的实物让青少年了解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与历史文化。除了基本陈列,临时展览也是良好的教育资源,它不仅充实了展览内容,也为青少年教育项目设计注入了新的活力。内蒙古博物院针对|“兴安记忆——呼伦贝尔四少民族民俗展”、“人民科学家钱学森事迹展”、“跃马时空——马与马文化特展”等临时展览都举办了不同主题的青少年教育活动。
三、培养兴趣,博物馆应激发青少年参与热情
单调乏味的“学习历史”或者走马观花的“参观展厅”都很难调动青少年的参与积极性,只有找寻青少年的兴趣切入点,聆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真正关心的话题,才能契合他们的喜好设计出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教育项目。大多数孩子对于灌输式的教育形式十分反感,他们更加倾向于在游戏中学习。比如,内蒙古革命斗争史的内容对于青少年而言略显枯燥,单纯的“草原烽火”展厅参观也很难受到青少年的欢迎,教育效果并不明显。所以,内蒙古博物院突破传统的说教式爱国主义教育,而是采用讲故事、演短剧、做互动游戏等方式,为青少年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四、主动出击,博物馆应积极走到青少年身边
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大大提升了博物馆对青少年的吸引力,但繁重的课业压力却成为青少年走进博物馆的障碍之一,坐等青少年走进博物馆只会大大削弱教育效果。所以,对于来馆参观的青少年,内蒙古博物院开展了一系列教育项目,让他们感受到博物馆不仅仅是参观展览的场所,更是融合多样互动体验活动的乐园。对于馆外的青少年,博物院主动与学校建立长期合作机制,通过流动博物院、数字博物馆等形式,将展览、讲座和教育活动带到孩子们的身边。
五、馆校联姻,博物馆应与学校建立合作关系
馆校合作是博物馆与学校在相互需求基础上形成的特色教育模式,博物馆不再单纯地作为学校教育的辅助手段,而是切实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为青少年开展校外学习、提升综合素质搭建了良好平台。内蒙古博物院深入研究馆内资源与学校教育的结合点,不仅在寒暑假针对青少年设计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而且与学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以“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开展青少年教育项目。博物院在设计综合实践课的过程中,在课程内容、授课方式等方面都与教育系统的领导、部分学校的老师进行探讨,保证教育项目能够真正融入学校教育,从而建立良好的合作模式。
内蒙古博物院作为国内民族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国家一级博物馆,在做好整体社会教育工作过程中高度重视对青少年的特色教育,突破学校的课堂教育方式,推出一系列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教育项目,并逐步实现系列化、常态化、品牌化、规范化的操作。
一是互动型教育项目,在亲身体验中收获知识。青少年有着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好奇心重的特点,缺乏沟通与互动的“填鸭式”学习很难激发青少年的参与热情。
二是演示型教育项目,在直观感知中提高认识。直观性的教育手段能够让青少年感到形象、鲜明,大大丰富了他们的感性认识。
三是系统性教育项目,在参与过程中全面发展。小讲解员培训班是内蒙古博物院针对青少年开办的最有观众基础、最受家长欢迎、最具社会影响力的品牌活动之一。
四是探索类教育项目,在自主学习中感受快乐。在探索型教育项目中,博物院的教育人员是引导者,青少年是探究者,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讨论,主动自觉地发现新事物,并在探索的过程中提升综合素质。学生自办展览为青少年提供了自主学习的平台,他们根据自己的理念举办展览,在教育人员的协助下完成展览的筹办、设计、现场讲解和演示等,体验到博物馆不同的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通过“自己当馆长”这一过程,潜移默化地对青少年进行历史文化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
五是游戏式教育项目,在愉悦氛围中激发兴趣。最好的学习动力是兴趣,而最能激发兴趣的莫过于游戏。游戏型教育项目贯彻了“寓教于乐”的教育原则,具有很强的竞赛性和趣味性,能让青少年以轻松愉快的心情掌握知识,提升能力。内蒙古博物院结合元宵节、儿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节日举办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其中,针对青少年开展的节庆主题活动采用互动游戏的形式,激发青少年的参与兴趣。
六是数字化教育项目,在移动展车中触摸文化。为了更好地发挥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的独特优势,内蒙古博物院走出馆舍天地,将历史文化带到青少年的身边。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博物馆在青少年教育中发挥着更加显著的作用。内蒙古博物院针对青少年教育的探索过程中,更加注重体验、互动、参与,这是符合青少年身心特点的教育模式。在未来青少年教育过程中,内蒙古博物院将不断提高理论水平,积极进行探索实践,努力摸索出一条既符合青少年身心特点又符合博物馆发展规律的教育模式,让博物馆伴随青少年快乐成长。
(作者单位:内蒙古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