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独特的精神风貌,是学校整体办学实力、活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高校校园文化在冲突与整合中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的主题与特色。但相对于后起之秀的高职院校而言,其校园文化建设虽有发展,却存在着进一步完善的空间。
一、迷茫:徘徊于自信与困惑边缘的高职校园文化
很多高职院校因急于求成,在发展方向上往往缺乏一种思想导向,缺乏前瞻性眼观,造成学校办学过程中问题不断,把发现与寻找问题式办学变成了单纯解决问题式办学,对于向兄弟院校的学习缺乏消化与吸收的能力,变成了学习过程中的简单“拿来主义”。
与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相比,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基础较为薄弱,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主动性较差,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个人理想信念较为模糊,学习动力不强;在人际交往上缺乏团结协作意识,在与同学相处时一方面不懂得如何处理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又容易以自我为中心,集体观念淡薄;在个人心理素质上表现为自卑与自我被认可并存。在个人生活上,缺乏自制力、判断力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很多学生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时,经常会以实习条件艰苦而“逃”回学校,缺乏作为一名职业人应该具备的职业精神与职业意识。
就高职院校的教师而言,在年龄结构上,民办高职院校的教师主要以退休教师和刚刚毕业的年轻教师为主,这种年龄结构所体现出来的优势表现在老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新教师有着较强的学习能力。但是在另一方面,因为民办高职院校的发展还处于摸索阶段,在教学制度,教师激励机制与人事制度上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与完善的地方,使很多老师缺乏一种归属感。
二、追寻:高职校园文化建设需要一个思想的“领路人”
徘徊在自信与迷茫边缘的高职校园文化更需要自己的“领路人”,通过这种引领,消除高职校园文化在建设过程中的迷茫,走向文化建设的自信。这种自信,不仅来源于高职院校的整体办学规模建设,更来源于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这种体现在内涵建设方面的校园文化,是一种充分体现了民主、自由、平等、和谐的校园文化;是一种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文化;是让学生有着强烈的认同感与教师幸福归属感的文化;是在同行兄弟院校中有着积极影响力与发挥正能量的一种文化;也是能够给学校品牌建设带来积极效益的一种文化。
三、回归: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
1.树立一种民主、文明、和谐的强校理念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髓的基本价值理念。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使高职院校在众多兄弟院校中脱颖而出,形成一种独特的竞争优势,需要高职院校建立一种民主、文明、和谐的强校理念。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宏观发展思路上,制定较为适合本校特色的发展规划与治校理念,形成较为良性的学校发展模式;在制度建设上,应注重制度建设质量,充分体现民主精神,制度的制定应有师生的共同讨论与参与,制度的内容应全面系统,具有可操作性,制度的落实应体现公平公正;在学校领导层面,学校领导干部不能仅仅把自己定位在“领导”的位置,而应具备“领袖”意识与服务精神,不断地进行创新型工作与研究性总结,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导向力与执行力,增加学校事务的公开力度,健全科学决策机制;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应通过建设不同的激励机制,培养教师乐业的精神,给予教師参与的机会与不断成长和发展的空间,形成教师的归属感与主人翁精神;在师生关系上,优秀学生的培养需要更优秀导师的引导,教师应该把每个学生都当成自己的“作品”来看待,尽己所能去美化和完善自己的“作品”,形成一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学生的认同感。总之,高职院校的强校文化,首先应体现在 “强人”文化,人强则学校强,一个懂得塑造“强人”的高校,才得以达到真正的民主、文明与和谐。
2.营造一个自由、平等、公正的美校氛围
美丽的校园氛围,不仅仅是因为学校的环境美而让人驻足留恋,更因为学校的“人”美而可爱动人。因此,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在精神层面应在学校范围内营造一种体现“人文文化关怀”的“自由、平等、公正”美丽校园氛围。首先要求高职院校在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树立依法办校、依法办学的意识。高职院校的学生因其自身的特点,比普通高校的学生更渴望自由、平等、公正与被尊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积极贯彻国家各项教育方针的同时,建立健全学校各项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落实人人平等的法制原则。另外,高职院校可以别具特色的思政课堂与主题班会,不同形式的职业技能大赛,充满创意的学生社团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在专业学习上勇于创新,积极进取,在个人能力提高上徒步积累。
3.确立一个诚信、友善、敬业的爱校准则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在道德层面,高职院校应在学生中确立一个“诚信、友善、敬业”的爱校准则。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注重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同时,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育人理念,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具体而言,高职院校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师资现状和学校现有的现状,制定健全和充满活力的职业道德培养机制。包括在育人理念指导下要达到的育人目标;学院的总体育人方案,以及在学院总体育人方案基础上适合各系、各专业特点的育人方案;完整的育人方案执行效果测评体系和后续跟进机制;在执行方案过程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以及影响方案执行力度的激励机制。在学生中形成一种诚信意识,一种友善和谐的人际关系,并通过职业前移化教育形成学生的敬业精神。在师德建设方面,需要高职院校把师德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理想和职业道德建设,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建设,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师队伍考核和激励机制,让教师师德成为学生的楷模。
一、迷茫:徘徊于自信与困惑边缘的高职校园文化
很多高职院校因急于求成,在发展方向上往往缺乏一种思想导向,缺乏前瞻性眼观,造成学校办学过程中问题不断,把发现与寻找问题式办学变成了单纯解决问题式办学,对于向兄弟院校的学习缺乏消化与吸收的能力,变成了学习过程中的简单“拿来主义”。
与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相比,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基础较为薄弱,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主动性较差,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个人理想信念较为模糊,学习动力不强;在人际交往上缺乏团结协作意识,在与同学相处时一方面不懂得如何处理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又容易以自我为中心,集体观念淡薄;在个人心理素质上表现为自卑与自我被认可并存。在个人生活上,缺乏自制力、判断力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很多学生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时,经常会以实习条件艰苦而“逃”回学校,缺乏作为一名职业人应该具备的职业精神与职业意识。
就高职院校的教师而言,在年龄结构上,民办高职院校的教师主要以退休教师和刚刚毕业的年轻教师为主,这种年龄结构所体现出来的优势表现在老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新教师有着较强的学习能力。但是在另一方面,因为民办高职院校的发展还处于摸索阶段,在教学制度,教师激励机制与人事制度上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与完善的地方,使很多老师缺乏一种归属感。
二、追寻:高职校园文化建设需要一个思想的“领路人”
徘徊在自信与迷茫边缘的高职校园文化更需要自己的“领路人”,通过这种引领,消除高职校园文化在建设过程中的迷茫,走向文化建设的自信。这种自信,不仅来源于高职院校的整体办学规模建设,更来源于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这种体现在内涵建设方面的校园文化,是一种充分体现了民主、自由、平等、和谐的校园文化;是一种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文化;是让学生有着强烈的认同感与教师幸福归属感的文化;是在同行兄弟院校中有着积极影响力与发挥正能量的一种文化;也是能够给学校品牌建设带来积极效益的一种文化。
三、回归: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
1.树立一种民主、文明、和谐的强校理念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髓的基本价值理念。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使高职院校在众多兄弟院校中脱颖而出,形成一种独特的竞争优势,需要高职院校建立一种民主、文明、和谐的强校理念。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宏观发展思路上,制定较为适合本校特色的发展规划与治校理念,形成较为良性的学校发展模式;在制度建设上,应注重制度建设质量,充分体现民主精神,制度的制定应有师生的共同讨论与参与,制度的内容应全面系统,具有可操作性,制度的落实应体现公平公正;在学校领导层面,学校领导干部不能仅仅把自己定位在“领导”的位置,而应具备“领袖”意识与服务精神,不断地进行创新型工作与研究性总结,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导向力与执行力,增加学校事务的公开力度,健全科学决策机制;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应通过建设不同的激励机制,培养教师乐业的精神,给予教師参与的机会与不断成长和发展的空间,形成教师的归属感与主人翁精神;在师生关系上,优秀学生的培养需要更优秀导师的引导,教师应该把每个学生都当成自己的“作品”来看待,尽己所能去美化和完善自己的“作品”,形成一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学生的认同感。总之,高职院校的强校文化,首先应体现在 “强人”文化,人强则学校强,一个懂得塑造“强人”的高校,才得以达到真正的民主、文明与和谐。
2.营造一个自由、平等、公正的美校氛围
美丽的校园氛围,不仅仅是因为学校的环境美而让人驻足留恋,更因为学校的“人”美而可爱动人。因此,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在精神层面应在学校范围内营造一种体现“人文文化关怀”的“自由、平等、公正”美丽校园氛围。首先要求高职院校在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树立依法办校、依法办学的意识。高职院校的学生因其自身的特点,比普通高校的学生更渴望自由、平等、公正与被尊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积极贯彻国家各项教育方针的同时,建立健全学校各项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落实人人平等的法制原则。另外,高职院校可以别具特色的思政课堂与主题班会,不同形式的职业技能大赛,充满创意的学生社团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在专业学习上勇于创新,积极进取,在个人能力提高上徒步积累。
3.确立一个诚信、友善、敬业的爱校准则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在道德层面,高职院校应在学生中确立一个“诚信、友善、敬业”的爱校准则。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注重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同时,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育人理念,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具体而言,高职院校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师资现状和学校现有的现状,制定健全和充满活力的职业道德培养机制。包括在育人理念指导下要达到的育人目标;学院的总体育人方案,以及在学院总体育人方案基础上适合各系、各专业特点的育人方案;完整的育人方案执行效果测评体系和后续跟进机制;在执行方案过程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以及影响方案执行力度的激励机制。在学生中形成一种诚信意识,一种友善和谐的人际关系,并通过职业前移化教育形成学生的敬业精神。在师德建设方面,需要高职院校把师德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理想和职业道德建设,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建设,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师队伍考核和激励机制,让教师师德成为学生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