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生来就表现出对美产生兴趣和向往,凡是美的东西都能激发儿童的情感和好奇心,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就是审美心理的存在。审美心理是由审美的认识、情感和意志整合而成的。它包含了审美感知、审美情感、审美理解和审美创造等心理形式和审美意识潜意识、审美观念、审美理想等心理内容。儿童审美心理建构依赖于长期的艺术熏陶,艺术教育实践和审美环境的影响。激发儿童产生审美的需要,形成特定的审美情感。对这个审美心理结构的认识和把握是作为一个美术教学工作者必须具备的知识结构,以便在对儿童进行美育和美术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有效的作用,我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下面就谈谈儿童审美心理结构问题。
一、審美感知的直觉性、整体性和同一性
儿童对事物的认识特征在于对感性经验的全面,以直觉行动为主。他们对事物的感知从笼统到分化。事物就是他们看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或闻到的那个样子。事实上,儿童对事物的审美过程就是对事物直觉的过程,在这里几乎没有可能纳入那些事物以往经验和概念以及理性的思维。他们共同追寻自己的感觉。如在上一年级《美妙的小世界》一课里,学生在看到显微镜下的肥皂泡时码上就脱口而出说“老师那是眼睛。”“老师那是蜜蜂的蜂窝。”“有很多的颜色很漂亮。”再如上五年级《童眼看世界》课里,教学要求学生用他们儿童的童心去看世界,认识世界,感受世界。从学生的作业里可以看到,在儿童的眼里世界是可以千变万化的,是美好的,可爱的。从这些主面我们可以看出,儿童的直觉感知比成人强,他们不受理性的干忧,他们追寻自己的感觉。随着时间推移,儿童的审美直觉性也随着慢慢变化,他们审美流程已由一种单一的动作信息反馈向多元化的信息反馈过渡。例如,在小学阶段,多数儿童都爱涂爱画,他们凭自己的主观意识自由自在地涂鸦,表现自己的情感,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少儿童对较合理的构图、较严谨的造型的绘画创作却望而生畏,注意力很快地被别的事物所吸引,在儿童作品中稚拙的儿童画特点逐步减少,画面显得很拘谨,他们往往想得很多,却为画不出而苦恼,他们已开始注意许多画家的作品,常常去模仿去学习他人的方法,达到共识。
二、审美心理的不确定性
在儿童的绘画中,充满了真诚,圆和椭圆形状,是什么样的心理活动使他们把那些复杂的现实形象与这种完全不同的几何式样等同起来呢?这并不能归因为他们对观察形象时的粗心大意,更不能由此认为他们具有高度的抽象思维,这只能表现儿童们对形象的知觉具有一种不确定性。我们知道知觉就是对形象的一般结构特征的把握,也就是说,当我们看见一个人头部的形状时,就等于是看见了一个人头的圆形性,显然圆形性并不是一种可以触摸的知觉形象,无论我们是在观看个别人的头部时,还是在观看许多个人的头部时,它都没有真正得到物化。所以,儿童对形象的知觉具有很大的概率性,这就导致了审美心理系统的模糊意象。
儿童的审美知觉的场效应在各年龄阶段保持相对不变,而审美知觉活动却受到智慧发展影响而水平渐次增加,儿童们获得的恒定客体格式与关于形状和大小知觉常性存在着相互作用。儿童的审美知觉并不是从感知特殊物体开始,然后又由理性对这些感觉经验进行加工从而得到抽象概念的活动,而是一种从普遍出发的活动。“三角形”性是知觉一开始就立即把握到的一般结构特征,而不是经过加工之后的概念。如果一个儿童用一个圆圈去表现一个人的头部,这个圆圈就不是从某一个具体的人头中得到的,而是一个真正的创造物。正如法国画家毕家索所说:“艺术是谎言,不是真实,但是是可以让人们认识真实的谎言。”而这种“真实的谎言”的产生取决于审美的心理结构中那种对形象知觉的不确定性因素。
三、审美中情感与形象的转换
儿童发育初期所涂画的东西,目的并不是为了表现,而是某种展示。它们所涉及到的,仅仅是那种要把一件过去在这个地方从未见过的东西展示出来的激动经验。儿童的美术行为是内心的情感投入和释放,其过程意义大于结果意义。儿童的作品是被称为结果的画面,但其做画的整个行为过程却是创造艺术的过程。可见,儿童的审美活动是伴随着情感而进行的,而这种情感性是以客体的积极和消极的宣泄的分布为特征的,情感过程的结果相对而言是有意识的,但它们的机制仍是无意识,主体不知道自己的情感来自何处,也不知道为什么产生的,他没有把这些情感和他的过去联系起来,也不了解情感的强度为什么变化不定。儿童们好动的情绪,使他们在开始绘画时的动作看起来象是在纸上嬉戏一般。这种非逻辑性的审美心理,使他们在观察形象和表现形象时改变了客体的原有的具体形状。在他们的绘画中,一个自身内容结构十分严格的式样在整体中看上去都象悬浮在空中,似乎是与别的部分或与整个画面毫不相联,甚至把奔跑的小狗、飞翔的鸟儿、老鼠和小汽车拼罢在同一画面,这些画并不是企图以一种不成熟的技巧去达到投影现实主义绘画所要达到的那真实再现事物的目的,它们明显要达到另外一种不同的目的,即表现一种儿童自身的情感经验,表现一种心灵的真实。
四、审美能力,创造思维潜力
儿童天生具有创造力。只是由于年龄和认识的不完整所表现的事物往往是局部的,并且许多并无多大的东西合并于一体。儿童表现出的独特的方式重新组合和排列的图式和新奇意象,决不是成人能代替的。我们在美术活动中长期使用的范例,好似儿童行走的拐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儿童创造成性的表现。为了突破这一模式,在欣赏作品时,让学生尝试摆脱拐杖,走自己的路,使学生对审美客体的感知和理解,通过自己的画笔尽情发挥,实际上是一个审美再创造的过程。如在欣赏凡高的名画《星空》之后,让学生看到奇妙的天空,了解画家采用滚动,转动的线条来表现云和风的表现手法后,再让学生自己发挥想像用这样的方法还能表现什么呢?学生有的画出扭动的风车;较动的太阳光;弯曲的小路等。所以,在提高审美能力的同时,也是在提高创造思维的能力。
儿童的审美心理是一个极为复杂和有趣的研究领域,在有限的篇幅是很难对此作全面而精确的探讨和论述,它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努力探索和开拓。
一、審美感知的直觉性、整体性和同一性
儿童对事物的认识特征在于对感性经验的全面,以直觉行动为主。他们对事物的感知从笼统到分化。事物就是他们看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或闻到的那个样子。事实上,儿童对事物的审美过程就是对事物直觉的过程,在这里几乎没有可能纳入那些事物以往经验和概念以及理性的思维。他们共同追寻自己的感觉。如在上一年级《美妙的小世界》一课里,学生在看到显微镜下的肥皂泡时码上就脱口而出说“老师那是眼睛。”“老师那是蜜蜂的蜂窝。”“有很多的颜色很漂亮。”再如上五年级《童眼看世界》课里,教学要求学生用他们儿童的童心去看世界,认识世界,感受世界。从学生的作业里可以看到,在儿童的眼里世界是可以千变万化的,是美好的,可爱的。从这些主面我们可以看出,儿童的直觉感知比成人强,他们不受理性的干忧,他们追寻自己的感觉。随着时间推移,儿童的审美直觉性也随着慢慢变化,他们审美流程已由一种单一的动作信息反馈向多元化的信息反馈过渡。例如,在小学阶段,多数儿童都爱涂爱画,他们凭自己的主观意识自由自在地涂鸦,表现自己的情感,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少儿童对较合理的构图、较严谨的造型的绘画创作却望而生畏,注意力很快地被别的事物所吸引,在儿童作品中稚拙的儿童画特点逐步减少,画面显得很拘谨,他们往往想得很多,却为画不出而苦恼,他们已开始注意许多画家的作品,常常去模仿去学习他人的方法,达到共识。
二、审美心理的不确定性
在儿童的绘画中,充满了真诚,圆和椭圆形状,是什么样的心理活动使他们把那些复杂的现实形象与这种完全不同的几何式样等同起来呢?这并不能归因为他们对观察形象时的粗心大意,更不能由此认为他们具有高度的抽象思维,这只能表现儿童们对形象的知觉具有一种不确定性。我们知道知觉就是对形象的一般结构特征的把握,也就是说,当我们看见一个人头部的形状时,就等于是看见了一个人头的圆形性,显然圆形性并不是一种可以触摸的知觉形象,无论我们是在观看个别人的头部时,还是在观看许多个人的头部时,它都没有真正得到物化。所以,儿童对形象的知觉具有很大的概率性,这就导致了审美心理系统的模糊意象。
儿童的审美知觉的场效应在各年龄阶段保持相对不变,而审美知觉活动却受到智慧发展影响而水平渐次增加,儿童们获得的恒定客体格式与关于形状和大小知觉常性存在着相互作用。儿童的审美知觉并不是从感知特殊物体开始,然后又由理性对这些感觉经验进行加工从而得到抽象概念的活动,而是一种从普遍出发的活动。“三角形”性是知觉一开始就立即把握到的一般结构特征,而不是经过加工之后的概念。如果一个儿童用一个圆圈去表现一个人的头部,这个圆圈就不是从某一个具体的人头中得到的,而是一个真正的创造物。正如法国画家毕家索所说:“艺术是谎言,不是真实,但是是可以让人们认识真实的谎言。”而这种“真实的谎言”的产生取决于审美的心理结构中那种对形象知觉的不确定性因素。
三、审美中情感与形象的转换
儿童发育初期所涂画的东西,目的并不是为了表现,而是某种展示。它们所涉及到的,仅仅是那种要把一件过去在这个地方从未见过的东西展示出来的激动经验。儿童的美术行为是内心的情感投入和释放,其过程意义大于结果意义。儿童的作品是被称为结果的画面,但其做画的整个行为过程却是创造艺术的过程。可见,儿童的审美活动是伴随着情感而进行的,而这种情感性是以客体的积极和消极的宣泄的分布为特征的,情感过程的结果相对而言是有意识的,但它们的机制仍是无意识,主体不知道自己的情感来自何处,也不知道为什么产生的,他没有把这些情感和他的过去联系起来,也不了解情感的强度为什么变化不定。儿童们好动的情绪,使他们在开始绘画时的动作看起来象是在纸上嬉戏一般。这种非逻辑性的审美心理,使他们在观察形象和表现形象时改变了客体的原有的具体形状。在他们的绘画中,一个自身内容结构十分严格的式样在整体中看上去都象悬浮在空中,似乎是与别的部分或与整个画面毫不相联,甚至把奔跑的小狗、飞翔的鸟儿、老鼠和小汽车拼罢在同一画面,这些画并不是企图以一种不成熟的技巧去达到投影现实主义绘画所要达到的那真实再现事物的目的,它们明显要达到另外一种不同的目的,即表现一种儿童自身的情感经验,表现一种心灵的真实。
四、审美能力,创造思维潜力
儿童天生具有创造力。只是由于年龄和认识的不完整所表现的事物往往是局部的,并且许多并无多大的东西合并于一体。儿童表现出的独特的方式重新组合和排列的图式和新奇意象,决不是成人能代替的。我们在美术活动中长期使用的范例,好似儿童行走的拐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儿童创造成性的表现。为了突破这一模式,在欣赏作品时,让学生尝试摆脱拐杖,走自己的路,使学生对审美客体的感知和理解,通过自己的画笔尽情发挥,实际上是一个审美再创造的过程。如在欣赏凡高的名画《星空》之后,让学生看到奇妙的天空,了解画家采用滚动,转动的线条来表现云和风的表现手法后,再让学生自己发挥想像用这样的方法还能表现什么呢?学生有的画出扭动的风车;较动的太阳光;弯曲的小路等。所以,在提高审美能力的同时,也是在提高创造思维的能力。
儿童的审美心理是一个极为复杂和有趣的研究领域,在有限的篇幅是很难对此作全面而精确的探讨和论述,它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努力探索和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