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门!快开门!!”门外焦急的催促一声紧似一声,但屋里却出奇地安静。终于,门外人按捺不住破门而入,见到的却是一副悲惨的景象:四周墙上血迹飞溅,一妙龄女子倒在血泊之中,手腕上有明显的刀痕……
在影视剧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上述的场景,原因大抵是女孩因失恋痛不欲生,进而割腕自杀。生活中,这样的事也非罕见,但更多见的是因车祸、失足、跌倒等原因导致的各种外伤出血。一旦遭遇“血场”,你该怎么办呢?
一.哪里出的血
大多数外出血看上去比实际后果严重,尤其是缺乏培训的人,可能一见血就受到强烈的精神刺激,紧张得不知所措。因此,急救者首先要使自己镇定下来。先找出伤员的出血处(常常不止一处),然后判断血液是从动脉、静脉还是毛细血管流出的。
1.动脉破裂:由于动脉血压大大超过大气压,因而当动脉破裂时(即使是一个小口子),血液呈喷射状随脉率一阵阵涌出。又因动脉血是离心血,即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后携带氧,并将氧输送到全身各组织器官内的血液,所以,动脉血呈鲜红色。
2.静脉破裂:由于静脉血压比动脉血压低得多,因而当静脉破裂时,血液会均匀缓慢地流出。又因静脉血是回心血,即携带的氧已释放到全身各组织器官,含氧量极少,所以,静脉血呈暗红色。
3.毛细血管破裂:毛细血管是连接动脉和静脉的网状桥梁,非常细微,所以毛细血管破裂时出血速度很慢,血液就像是从伤口渗出来的。
二、出了多少血
知道伤员是什么血管破裂后,接下去,急救者应根据现场和伤员的情况,估计伤员的出血量。正常成年人全血容量约为4500毫升,失血200~300毫升问题不大,失血600~800毫升就可引起休克,失血超过2000毫升,就可能造成死亡。血液从伤口流失的量就像泼在地上的牛奶,常被估计得比实际失血量多。一般浸湿一块5厘米见方的医用折叠纱布,失血量约为50毫升。
急救者还可通过观察伤员是否出现休克和休克程度来间接判断失血量。医学上所谓的休克,是指由心脏和血管组成的循环系统衰竭而导致人体重要脏器血液供应不足。短时轻微的休克,人体会通过自身调节纠正;严重休克或持续休克,则会出现一系列症状和体征,有些难以纠正,直接威胁生命。对于出血性休克,重要的是及时发现并尽早处理。通常休克的征象有:①焦虑、烦躁不安和虚弱;②恶心呕吐;③口渴;④眼眶凹陷,目光无神,瞳孔放大;⑤呼吸浅快或不规则;⑥面色苍白,皮肤湿冷或呈花斑样;⑦脉搏细、弱、快,常难以摸到。需要提醒的是,上述征象不一定全部出现。
无论是动脉出血还是静脉出血,无论是外出血还是内出血(将在以后文章中介绍),只要出血达到一定量,就可引起休克,救护者应想尽一切办法尽快止血。
三、如何止住血
对于大多数外出血,只要救护者掌握方法,并借助随手可得的器材就能控制。
1.如果伤口比较表浅,通常只有毛细血管受损,只需清洁伤口,简单包扎即可,如使用“创可贴”覆盖伤口。
2.如果伤口比较深,则可能伤及静脉和动脉等大血管。静脉出血由于压力低,可先用消毒敷料或干净纱布、软布、毛巾、手帕等直接覆盖伤口,并予以加压包扎,然后再到医院进行处理。
3.对于动脉性出血有四种止血方法可以选择:①直接加压;②抬高出血肢体;③间接加压;④使用止血带。
⑴直接加压是最有效的方法,应优先考虑。可将无菌敷料或干净纱布盖在伤口上,用绷带或宽布带加压包扎,或用胶布加压包扎,至少持续5分钟。如果仍有出血,可由伤员或急救者用手指隔着敷料加压止血。如果敷料被血浸透,或出血停止,可在原位上再加上一块敷料,千万不要除去原来的敷料,以免引起再次出血。
⑵抬高伤肢,使之高于心脏水平,借重力作用可延缓血流,有益于止血。对怀疑有骨折或关节脱位的伤肢,在没有可靠固定以前不宜抬高,以免加重损伤。
⑶如果直接加压和抬高伤肢不能奏效,则必须采用间接加压法,即直接用手指压迫出血动脉的近心脏端止血点,并用力压向下面的骨头。
⑷如上述方法均已失败,可考虑用止血带控制严重出血。止血带只能用于四肢外伤,而且使用不当将使伤肢因缺血致残,应有所了解。
止血带使用方法如下:
①用宽2~5厘米的乳胶带、布条作止血带,过细可能会对皮肤有切割作用。
②在肢体伤口上方5厘米处(靠近心脏端),在触摸到动脉的地方放一3厘米见方的软垫。
③将止血带在此处缠绕两圈后先打半个结,在此半结上置一短棍,再打一全结。
④转动短棍,将止血带绞紧。
⑤伤口出血控制后,保持短棍和结的位置。
⑥用一卡片记录上止血带的时间,不要遮盖止血带,以免被人遗忘、忽略。
⑦止血带一般应每小时松开5分钟,以防伤员肢体缺血坏死。
特别提醒:
1.出血可能只是伤情的一部分,不要忘记对更严重的伤情进行观察和处理。
2.急救者最好戴上适宜的手套,以免交叉感染。
3.出血休克病人一般采用平卧位,注意自然保暖,如加盖毯子等。千万不要直接加温,如用热水袋或取暖器等,以免毛细血管扩张而加重出血。有条件者可让伤员吸氧。
4.任何意外出血,即使不十分严重,或者已经止血,也应及时到医院处理,医生会根据情况对伤员作预防破伤风及其他感染的处理。
在影视剧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上述的场景,原因大抵是女孩因失恋痛不欲生,进而割腕自杀。生活中,这样的事也非罕见,但更多见的是因车祸、失足、跌倒等原因导致的各种外伤出血。一旦遭遇“血场”,你该怎么办呢?
一.哪里出的血
大多数外出血看上去比实际后果严重,尤其是缺乏培训的人,可能一见血就受到强烈的精神刺激,紧张得不知所措。因此,急救者首先要使自己镇定下来。先找出伤员的出血处(常常不止一处),然后判断血液是从动脉、静脉还是毛细血管流出的。
1.动脉破裂:由于动脉血压大大超过大气压,因而当动脉破裂时(即使是一个小口子),血液呈喷射状随脉率一阵阵涌出。又因动脉血是离心血,即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后携带氧,并将氧输送到全身各组织器官内的血液,所以,动脉血呈鲜红色。
2.静脉破裂:由于静脉血压比动脉血压低得多,因而当静脉破裂时,血液会均匀缓慢地流出。又因静脉血是回心血,即携带的氧已释放到全身各组织器官,含氧量极少,所以,静脉血呈暗红色。
3.毛细血管破裂:毛细血管是连接动脉和静脉的网状桥梁,非常细微,所以毛细血管破裂时出血速度很慢,血液就像是从伤口渗出来的。
二、出了多少血
知道伤员是什么血管破裂后,接下去,急救者应根据现场和伤员的情况,估计伤员的出血量。正常成年人全血容量约为4500毫升,失血200~300毫升问题不大,失血600~800毫升就可引起休克,失血超过2000毫升,就可能造成死亡。血液从伤口流失的量就像泼在地上的牛奶,常被估计得比实际失血量多。一般浸湿一块5厘米见方的医用折叠纱布,失血量约为50毫升。
急救者还可通过观察伤员是否出现休克和休克程度来间接判断失血量。医学上所谓的休克,是指由心脏和血管组成的循环系统衰竭而导致人体重要脏器血液供应不足。短时轻微的休克,人体会通过自身调节纠正;严重休克或持续休克,则会出现一系列症状和体征,有些难以纠正,直接威胁生命。对于出血性休克,重要的是及时发现并尽早处理。通常休克的征象有:①焦虑、烦躁不安和虚弱;②恶心呕吐;③口渴;④眼眶凹陷,目光无神,瞳孔放大;⑤呼吸浅快或不规则;⑥面色苍白,皮肤湿冷或呈花斑样;⑦脉搏细、弱、快,常难以摸到。需要提醒的是,上述征象不一定全部出现。
无论是动脉出血还是静脉出血,无论是外出血还是内出血(将在以后文章中介绍),只要出血达到一定量,就可引起休克,救护者应想尽一切办法尽快止血。
三、如何止住血
对于大多数外出血,只要救护者掌握方法,并借助随手可得的器材就能控制。
1.如果伤口比较表浅,通常只有毛细血管受损,只需清洁伤口,简单包扎即可,如使用“创可贴”覆盖伤口。
2.如果伤口比较深,则可能伤及静脉和动脉等大血管。静脉出血由于压力低,可先用消毒敷料或干净纱布、软布、毛巾、手帕等直接覆盖伤口,并予以加压包扎,然后再到医院进行处理。
3.对于动脉性出血有四种止血方法可以选择:①直接加压;②抬高出血肢体;③间接加压;④使用止血带。
⑴直接加压是最有效的方法,应优先考虑。可将无菌敷料或干净纱布盖在伤口上,用绷带或宽布带加压包扎,或用胶布加压包扎,至少持续5分钟。如果仍有出血,可由伤员或急救者用手指隔着敷料加压止血。如果敷料被血浸透,或出血停止,可在原位上再加上一块敷料,千万不要除去原来的敷料,以免引起再次出血。
⑵抬高伤肢,使之高于心脏水平,借重力作用可延缓血流,有益于止血。对怀疑有骨折或关节脱位的伤肢,在没有可靠固定以前不宜抬高,以免加重损伤。
⑶如果直接加压和抬高伤肢不能奏效,则必须采用间接加压法,即直接用手指压迫出血动脉的近心脏端止血点,并用力压向下面的骨头。
⑷如上述方法均已失败,可考虑用止血带控制严重出血。止血带只能用于四肢外伤,而且使用不当将使伤肢因缺血致残,应有所了解。
止血带使用方法如下:
①用宽2~5厘米的乳胶带、布条作止血带,过细可能会对皮肤有切割作用。
②在肢体伤口上方5厘米处(靠近心脏端),在触摸到动脉的地方放一3厘米见方的软垫。
③将止血带在此处缠绕两圈后先打半个结,在此半结上置一短棍,再打一全结。
④转动短棍,将止血带绞紧。
⑤伤口出血控制后,保持短棍和结的位置。
⑥用一卡片记录上止血带的时间,不要遮盖止血带,以免被人遗忘、忽略。
⑦止血带一般应每小时松开5分钟,以防伤员肢体缺血坏死。
特别提醒:
1.出血可能只是伤情的一部分,不要忘记对更严重的伤情进行观察和处理。
2.急救者最好戴上适宜的手套,以免交叉感染。
3.出血休克病人一般采用平卧位,注意自然保暖,如加盖毯子等。千万不要直接加温,如用热水袋或取暖器等,以免毛细血管扩张而加重出血。有条件者可让伤员吸氧。
4.任何意外出血,即使不十分严重,或者已经止血,也应及时到医院处理,医生会根据情况对伤员作预防破伤风及其他感染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