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存在处理尴尬、形势严峻、不容乐观的现状,分析导致这种现状的原因,通过转变教育观念、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定期检查落实等策略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课外阅读习惯,使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呈现全新的面貌。
[关键词]农村初中;课外阅读;存在问题;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24-0001-0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初中语文阅读提出要求:“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帮助。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这一要求进一步说明初中生应加强课外阅读的迫切性。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讀,再阅读。”英国哲学家培根在《论读书》一文中也提到:“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精密,物理使人深刻,伦理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从两位大师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阅读的重要性,读书可以增加知识,提高修养,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心态,形成独特的气质。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课外阅读,能够巩固和发展课堂教学成果,更快地完成语文教学任务,更好地达到语文教学目标。课外阅读如此重要,那学生是否在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特别是办学条件相对薄弱的农村初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又是怎样的呢?作为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又该如何应对呢?
一、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处境尴尬,形势严峻,不容乐观
(一)阅读无序性,课外阅读可有可无的观念根深蒂固
大部分农村初中生的课外阅读存在这样的情形:无目标,无计划,无指导,无时间。现在农村初中有两类学生是比较典型的:一是基础差类学生。这类学生没有上进心,没有追求,没有目标,上课不想听,甚至课堂上睡觉,不思进取,学业跟不上,连正常的学习都无法完成,要他们进行课外阅读无异于对牛弹琴。学生觉得学习无聊,没意思;教师觉得为这些学生付出没意义,干脆就大家互不干预,爱怎样就随便吧。二是成绩较好类学生。对这类学生学校、教师、家长都寄予升学的厚望,他们思维活跃,进取心强,比较听教师的话,但在升学的重压下,他们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作业、练习,每周都有考不完的试。所有学科的教师早就把他们的时间算好了,想要抽时间进行课外阅读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教师也不允许。学生每天能自由支配的时间只有下午5点到7点,在这个时间段内,除了吃饭洗澡,有的还要进行体育锻炼,天长日久,他们的意识里就没有课外阅读的观念了。另外,还有一些基础尚可但升学无望的学生,他们在学校里无足轻重,在教师眼里有他不多,无他不少,只要不闹事、不出事就行,学生本人也无所谓。由于得不到教师的重视及有效的阅读辅导,这些学生也未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他们的课余时间大都花在自己喜欢的事上,如到处闲逛、玩手机、玩游戏、上网聊天等。
(二)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
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氛围主要指阅读的客观条件、环境。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义务教育的不断推进,在大多数农村以及初中校园里,存在着许多不利于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因素。首先,校园文化建设单调,文化底蕴薄弱。广大的农村中学办学历史不长,学校未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学生无法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在一些学校的眼里,文化建设就是出些黑板报,贴几条标语,喊几句口号。大多数学生对这些做法熟视无睹,甚至觉得这么做很滑稽,这种情况又怎能形成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呢?其次,在智能手机无处不在的今天,课外阅读在农村可以说已经绝迹,20世纪80年代那个上厕所都要夹本书看的情形已成历史。人们忙于玩手机游戏,忙于自拍,忙于手机猎奇,更有甚者忙于手机赌博,总而言之,手机已经控制了大部分人。至于关注课外阅读,好像是很遥远的事情,抑或是教师的事情罢了。再次,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农村语文教师的思想意识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教师自身经济条件差,待遇低,地位低,上升空间不大,有多少个教师能静下心来读书呢?教师都没有这个意识,如何能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又怎么会要求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呢?最后,学生缺乏阅读自觉性带来的负面影响。可以这样说,教师都希望学生有一定的阅读量,但涉及实际很多教师则不支持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比如学生看上瘾了,有时上课、午休、晚修都在偷偷看,因为看课外书影响了作业和成绩,许多教师为了不影响教学,不给自己添麻烦,于是凡是课外书都不允许学生看,并对这些学生阅读进行狠狠的思想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在应试教育下,学生、家长、教师大多带有急功近利的思想,虽然他们都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但同时又认为事情有轻重缓急,为了中考,课外阅读只能缓一下。
(三)文化、阅读传承工作不到位,阅读内涵肤浅
随着教育的规范化,许多农村初中图书室建设逐渐完善,图书室也正常开放。但学生好像并不“领情”,图书室不是他们安排课外时间的首选。有些学校为了应付上级检查,不得不对图书的借出数据进行造假,这多么值得教育工作者深思;有些学校对图书室的管理不重视,应付上级检查了事,至于学生阅读情形怎样不愿过多地管理。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所受的文化熏陶可想而知。农村初中所在地的各类文化设施又相对薄弱,对于一个只有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的农村,没有文化的传承,要进行课外阅读那简直就是天方夜谭。现在又是智能手机一统天下的时代,玩游戏就比课外阅读更有吸引力。所以学生在课后所能接受到的知识大多是单一的、盲目的。电视台热播的一些无聊连续剧、街上流行的一些小刊小报反而让他们津津乐道。由于缺少必要的指导,学生这种任意盲目的阅读非但不能有助于他们语文能力的提高,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能对他们世界观的形成、人格的发展起到消极的作用。
二、造成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处境尴尬、形势严峻、不容乐观现状的原因 对于素质教育,大部分农村家长只是一知半解,在他们心目中,有好成绩就是有好素质。这就要求教师多与家长交流、沟通,帮助他们初步树立起素质教育的观念。面对思想较顽固的家长,可以告诉他们现在语文(作文)要考课外阅读了。学生观念的转变,是个比较漫长复杂的心理过程。教师一方面要坚持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另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成长的欢乐,相信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是可以激发出来的。
(二)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
转变观念,只是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活动的前提。面对浩如烟海的课外读物,如果没有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往往无从下手,盲目阅读,甚至会误入歧途。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指导,可以参照以下几种做法:(1)将课文内容向课外读物延伸扩展。比如在学习诸葛亮的《出师表》时,教师可以把阅读《三国演义》作为拓展内容之一,通过讲解有关诸葛亮在民间被传为“智慧化身”的故事,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将课外阅读变成自觉的行为。(2)适当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目。七年级的学生刚上初中,阅读能力不是很强,教师可以向他们推荐一些书籍,如伟人传略、自然科学方面的读物、学习方法类书籍。到了八、九年级,随着学生阅读能力的增强,教师可以推荐一些现代著名作家的作品给学生阅读,比如朱自清、冰心等的作品。此外,对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也可以推荐一些外国名著,比如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羊脂球》,美国作家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等。(3)阅读方法的指导。在学校里由于受时间的限制,中学生不可能花大量的时间精细阅读课外读物,因而阅读方法的指导就显得特别重要。阅读方法多种多样,什么阅读方法的效果最好,不必强求一致,因人而定。可采用浏览、略读、选读、跳读和精读等方法,教师在这方面一定要多加指導。如指导学生哪些文章只要粗略知道内容即可,哪些文章可选用浏览、略读等方法,哪些文章需要读一些最精华的部分。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还要注意指导学生进行积累,学会摘抄名言警句,学会对重点段落进行圈点批注,学会做读书笔记。学生的课外阅读只有持之以恒,不断积累,才会有实效。(4)以写作促进阅读,以阅读促进写作,阅读与写作相辅相成。学生阅读量大了,知识面广了,写作水平就易于提高。但是,很多时候学生对课外阅读不够重视,也没有把课外阅读变成自己的自觉行为,这时候教师就必须想办法“逼迫”学生去阅读,在这种情况下,以写促读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教师通过布置与阅读相关的作文、日记等来促使学生去阅读。这样就“迫使”学生每天都有一定的阅读量,时间长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了,语文水平自然也就提高了。
(三)定期检查落实是促进中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保证
语文教师的教学计划中应有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这一项,并在教学过程中检查落实。中学生的学习需要有人赏识,需要有人激励,只有教师时时督促鼓励,才有可能长期地让学生保持阅读的兴趣。同时初中生学习自觉性不强,做事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教师的检查就是学生阅读的动力,时间长了,学生形成了阅读习惯,课外阅读就会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检查落实的手段与方式因人而异,只要是学生喜欢的,教师又有能力驾驭的,就应该是好的方法。根据农村中学的实际情况,可以开展以下活动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1)课前学生读报活动。课前读报纸,用时少,方式灵活,能持之以恒地进行,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都是很有帮助的。每一轮的课前读报活动,都可以确定一个主题,要求学生带着主题去收集资料,广泛阅读,教师要及时鼓励表扬学生,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2)手抄报活动。办手抄报是一种很好的语文课外活动,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习兴趣,以及创新意识、创造精神,是培养学生阅读、写作和写字能力的一个很有效的手段。办手抄报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几个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大家分工合作,各司其职。教师在指导时,要给学生具体的要求,如读书心得、好书共赏、名文摘抄等来促使学生在办报的过程中广泛地阅读。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课外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是我国培养2l世纪人才的需要,是全社会的需要。作为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应明白自己肩负的重任,只要在教学中脚踏实地地履行自己的职责,相信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定会展现一个全新的面目,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也会出现一片新的天地。
(责任编辑 陈剑平)
[关键词]农村初中;课外阅读;存在问题;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24-0001-0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初中语文阅读提出要求:“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帮助。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这一要求进一步说明初中生应加强课外阅读的迫切性。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讀,再阅读。”英国哲学家培根在《论读书》一文中也提到:“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精密,物理使人深刻,伦理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从两位大师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阅读的重要性,读书可以增加知识,提高修养,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心态,形成独特的气质。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课外阅读,能够巩固和发展课堂教学成果,更快地完成语文教学任务,更好地达到语文教学目标。课外阅读如此重要,那学生是否在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特别是办学条件相对薄弱的农村初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又是怎样的呢?作为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又该如何应对呢?
一、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处境尴尬,形势严峻,不容乐观
(一)阅读无序性,课外阅读可有可无的观念根深蒂固
大部分农村初中生的课外阅读存在这样的情形:无目标,无计划,无指导,无时间。现在农村初中有两类学生是比较典型的:一是基础差类学生。这类学生没有上进心,没有追求,没有目标,上课不想听,甚至课堂上睡觉,不思进取,学业跟不上,连正常的学习都无法完成,要他们进行课外阅读无异于对牛弹琴。学生觉得学习无聊,没意思;教师觉得为这些学生付出没意义,干脆就大家互不干预,爱怎样就随便吧。二是成绩较好类学生。对这类学生学校、教师、家长都寄予升学的厚望,他们思维活跃,进取心强,比较听教师的话,但在升学的重压下,他们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作业、练习,每周都有考不完的试。所有学科的教师早就把他们的时间算好了,想要抽时间进行课外阅读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教师也不允许。学生每天能自由支配的时间只有下午5点到7点,在这个时间段内,除了吃饭洗澡,有的还要进行体育锻炼,天长日久,他们的意识里就没有课外阅读的观念了。另外,还有一些基础尚可但升学无望的学生,他们在学校里无足轻重,在教师眼里有他不多,无他不少,只要不闹事、不出事就行,学生本人也无所谓。由于得不到教师的重视及有效的阅读辅导,这些学生也未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他们的课余时间大都花在自己喜欢的事上,如到处闲逛、玩手机、玩游戏、上网聊天等。
(二)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
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氛围主要指阅读的客观条件、环境。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义务教育的不断推进,在大多数农村以及初中校园里,存在着许多不利于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因素。首先,校园文化建设单调,文化底蕴薄弱。广大的农村中学办学历史不长,学校未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学生无法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在一些学校的眼里,文化建设就是出些黑板报,贴几条标语,喊几句口号。大多数学生对这些做法熟视无睹,甚至觉得这么做很滑稽,这种情况又怎能形成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呢?其次,在智能手机无处不在的今天,课外阅读在农村可以说已经绝迹,20世纪80年代那个上厕所都要夹本书看的情形已成历史。人们忙于玩手机游戏,忙于自拍,忙于手机猎奇,更有甚者忙于手机赌博,总而言之,手机已经控制了大部分人。至于关注课外阅读,好像是很遥远的事情,抑或是教师的事情罢了。再次,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农村语文教师的思想意识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教师自身经济条件差,待遇低,地位低,上升空间不大,有多少个教师能静下心来读书呢?教师都没有这个意识,如何能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又怎么会要求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呢?最后,学生缺乏阅读自觉性带来的负面影响。可以这样说,教师都希望学生有一定的阅读量,但涉及实际很多教师则不支持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比如学生看上瘾了,有时上课、午休、晚修都在偷偷看,因为看课外书影响了作业和成绩,许多教师为了不影响教学,不给自己添麻烦,于是凡是课外书都不允许学生看,并对这些学生阅读进行狠狠的思想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在应试教育下,学生、家长、教师大多带有急功近利的思想,虽然他们都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但同时又认为事情有轻重缓急,为了中考,课外阅读只能缓一下。
(三)文化、阅读传承工作不到位,阅读内涵肤浅
随着教育的规范化,许多农村初中图书室建设逐渐完善,图书室也正常开放。但学生好像并不“领情”,图书室不是他们安排课外时间的首选。有些学校为了应付上级检查,不得不对图书的借出数据进行造假,这多么值得教育工作者深思;有些学校对图书室的管理不重视,应付上级检查了事,至于学生阅读情形怎样不愿过多地管理。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所受的文化熏陶可想而知。农村初中所在地的各类文化设施又相对薄弱,对于一个只有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的农村,没有文化的传承,要进行课外阅读那简直就是天方夜谭。现在又是智能手机一统天下的时代,玩游戏就比课外阅读更有吸引力。所以学生在课后所能接受到的知识大多是单一的、盲目的。电视台热播的一些无聊连续剧、街上流行的一些小刊小报反而让他们津津乐道。由于缺少必要的指导,学生这种任意盲目的阅读非但不能有助于他们语文能力的提高,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能对他们世界观的形成、人格的发展起到消极的作用。
二、造成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处境尴尬、形势严峻、不容乐观现状的原因 对于素质教育,大部分农村家长只是一知半解,在他们心目中,有好成绩就是有好素质。这就要求教师多与家长交流、沟通,帮助他们初步树立起素质教育的观念。面对思想较顽固的家长,可以告诉他们现在语文(作文)要考课外阅读了。学生观念的转变,是个比较漫长复杂的心理过程。教师一方面要坚持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另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成长的欢乐,相信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是可以激发出来的。
(二)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
转变观念,只是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活动的前提。面对浩如烟海的课外读物,如果没有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往往无从下手,盲目阅读,甚至会误入歧途。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指导,可以参照以下几种做法:(1)将课文内容向课外读物延伸扩展。比如在学习诸葛亮的《出师表》时,教师可以把阅读《三国演义》作为拓展内容之一,通过讲解有关诸葛亮在民间被传为“智慧化身”的故事,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将课外阅读变成自觉的行为。(2)适当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目。七年级的学生刚上初中,阅读能力不是很强,教师可以向他们推荐一些书籍,如伟人传略、自然科学方面的读物、学习方法类书籍。到了八、九年级,随着学生阅读能力的增强,教师可以推荐一些现代著名作家的作品给学生阅读,比如朱自清、冰心等的作品。此外,对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也可以推荐一些外国名著,比如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羊脂球》,美国作家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等。(3)阅读方法的指导。在学校里由于受时间的限制,中学生不可能花大量的时间精细阅读课外读物,因而阅读方法的指导就显得特别重要。阅读方法多种多样,什么阅读方法的效果最好,不必强求一致,因人而定。可采用浏览、略读、选读、跳读和精读等方法,教师在这方面一定要多加指導。如指导学生哪些文章只要粗略知道内容即可,哪些文章可选用浏览、略读等方法,哪些文章需要读一些最精华的部分。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还要注意指导学生进行积累,学会摘抄名言警句,学会对重点段落进行圈点批注,学会做读书笔记。学生的课外阅读只有持之以恒,不断积累,才会有实效。(4)以写作促进阅读,以阅读促进写作,阅读与写作相辅相成。学生阅读量大了,知识面广了,写作水平就易于提高。但是,很多时候学生对课外阅读不够重视,也没有把课外阅读变成自己的自觉行为,这时候教师就必须想办法“逼迫”学生去阅读,在这种情况下,以写促读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教师通过布置与阅读相关的作文、日记等来促使学生去阅读。这样就“迫使”学生每天都有一定的阅读量,时间长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了,语文水平自然也就提高了。
(三)定期检查落实是促进中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保证
语文教师的教学计划中应有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这一项,并在教学过程中检查落实。中学生的学习需要有人赏识,需要有人激励,只有教师时时督促鼓励,才有可能长期地让学生保持阅读的兴趣。同时初中生学习自觉性不强,做事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教师的检查就是学生阅读的动力,时间长了,学生形成了阅读习惯,课外阅读就会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检查落实的手段与方式因人而异,只要是学生喜欢的,教师又有能力驾驭的,就应该是好的方法。根据农村中学的实际情况,可以开展以下活动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1)课前学生读报活动。课前读报纸,用时少,方式灵活,能持之以恒地进行,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都是很有帮助的。每一轮的课前读报活动,都可以确定一个主题,要求学生带着主题去收集资料,广泛阅读,教师要及时鼓励表扬学生,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2)手抄报活动。办手抄报是一种很好的语文课外活动,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习兴趣,以及创新意识、创造精神,是培养学生阅读、写作和写字能力的一个很有效的手段。办手抄报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几个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大家分工合作,各司其职。教师在指导时,要给学生具体的要求,如读书心得、好书共赏、名文摘抄等来促使学生在办报的过程中广泛地阅读。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课外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是我国培养2l世纪人才的需要,是全社会的需要。作为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应明白自己肩负的重任,只要在教学中脚踏实地地履行自己的职责,相信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定会展现一个全新的面目,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也会出现一片新的天地。
(责任编辑 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