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体育教学双主体的有效互动

来源 :体育时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qs_To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2-000-01
  摘 要 体育教学在现代教学计划中处于重要的位置,具有指向性和目的性,是一种育人活动。本文主要结合“体育教师”和“学生”作为“双主体”的体育教学展开讨论,旨在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双主体 有效互动
  在目前的体育教学中,“双主体”的教育模式使体育教师和学生关系发生了本质上的改变,使以前教学中单纯以“物的世界”为主客体的教学模式被摒弃,改变了曾经教学中的错误做法。教育家们一致认为,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是体育教学的重要部分,需要体育教师考虑每一位学生的体质,从个体的发展出发,完成整个教学活动。
  一、体育教学主体之历史考察
  在以前,原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主导论”影响了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使得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学生兴趣的自由发展要求,缺乏对学生身心特点的研究,无法有针对性地区别对待每一位学生,难以做到因材施教。对学生来说,他们处在一种被动的灌输式教学状态中,使得他们对待体育学习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上课状态不佳,死气沉沉,学生学不到专业知识,也丧失了对体育课的兴趣。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强化了对学校体育教学方面增强体质的要求,开始倡导以增强体质、锻炼身体为主的体育教学,在提出“全面教育”与“技术教育论”之后,学生发展身体的权利依然被忽视了,从而形成一种局限于掌握技术理论知识和增强体质的被动的体育教学。学生学习的知识内容是被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规定的,大多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主,强制性要求学生学习,使得学生缺乏自主选择的权利,也不利于他们在体育方面的发展。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古板且效率低下,是以讲解→示范→练习→纠正错误→再练习为主的形式,教育者在系统中的作用占主导地位,因而没有重视学生的潜能和能动性。用竞技运动项目的规则来统一评定普通学生的体育成绩是不合理的,这会使得评判的标准对普通学生来说偏高,造成学生只求达到及格标准的低要求,不利于发展他们在体育方面的兴趣。以以前的主体性哲学作为体育教学的理论依据,是“主体--客体”的体育教学模式,将学生以客体的要求来对待是极不合理的。这种方式只能用来对待物,倘若在教学中过分重视教育者在系统中的主导地位,将会导致学生失去自身在教学时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是得不偿失的。学生是教学中接受知识与技能的“器皿”;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是知识的掌握者与拥有者,是引导学生思考的领导人。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表现在“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说、学生写”的单一情况下。
  二、体育教学“双主体”之内涵及表现阐释
  从现代教学的眼光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即“双主体”,都具备主动行为的权力。体育教学中主体的思考方式演变成了现有的双主体教学,老师与学生的行为相对独立,均需发挥教学过程中主体的力量。
  教学活动中的领导人和组织者是老师,同时也设计并操纵着整个互动教学活动的进行。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的力量不容小觑,亦不可超限度地提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而贬低教师的主体作用,这种做法和思想既不合情也不合理,同时违背了现代教学理论的要求。
  三、构建体育教学双主体互动模式
  “双主体”教学模式充分解释了师生互动的产生情况和互动中师生在角色上的定位。师生互动实际上是一种人际互动,发生在体育教学的师生之间。师生的身体活动在体育教学中的外显性非常强,在参加体育教学时,老师与学生都要处在精神十分饱满的状态中,能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反之,没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将会失去体育教学的意义,体现不出合作与竞争的特点。在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中,不仅增强师生间的情感,也可以通过交流来相互传递各自的意见,观念与态度,从而影响到对方的想法,改变对方的观念与行为,使体育教学中“双主体”的思想观念与行为趋于一致,与此同时,体育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增强学生的体质,让他们受到锻炼,还要力争将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包括学生意志力、情感约束力和身心健康水平、对环境适应性的发展,提高各个方面的能力。
  结语:学生在交流合作中过程的活跃程度与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密切相关。学生必须适时进行内向交流,不可以无限度地处于人际交际中,然后将交流后获得的信息与经验加以整合,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去,提高自身的体育基础和技能水平,促进学生之间自由交流的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教师的教学系统与教学方案,是影响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重要因素。对此,首先应要求教师做好合理的教学规划,比如上课时间的安排,上课内容的准备,也要考虑到学生对知识吸收的容量,给学生自我考虑完善的时间,让他们有余力去思考并回顾所接纳的知识。其次,教师要避免脱离实际的教学方式,切记灌输式教学,这样只会得不偿失。最后,教师要培养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独立思考,交流协作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周坤,董满秀.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的新走向——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J].中国学校体育.2007(11):18-19.
  [2] 徐瑞芳.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及其提高策略的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09.18(1):36-37.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2-000-01  摘 要 篮球一直是高中阶段的男生十分喜爱的运动之一,它考验着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体能素质,但是回顾目前体育课上教师对于篮球课程的教学效果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很多教师仍然把传授篮球技巧放在第一位,而没有将基本的技能和篮球的基础知识传授给学生。因此,本文就从当前高中阶段对于学生的篮球教学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升
学位
中图分类号:G83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2-000-01  摘 要 健美操作为深受学生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已经逐步开展起来。其动作兼具“健”和“美”的特点,以学生形体健美为出发点,以促进学生身心全方面发展为目标。本文中笔者针对中学健美操教学中的若干问题,就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快速掌握成套动作,提升中学健美操教学成效展开了探讨。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2-000-01  摘 要 课堂教学是学生发展的主阵地。本文从实现教学民主、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及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等方面,提出了体育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  关键词 学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2-000-01  摘 要 田径教学作为我国高中体育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随着素质教育的实行,高中体育田径教学虽然在某些方面有所改观,但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分析了现阶段高中体育田径教学的实际现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对我国高中体育田径教学的改革有所启示,促进高中体育田径教学的发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2-000-01  摘 要 网球运动是世界上热门项目之一,伴随着中国网球的繁荣发展,高校网球教学也相应的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传统硬式网球在实际教学与练习过程中,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迷你网球克服了传统硬式网球的缺点,打破了一系列限制,简单易学、安全有趣。本文从分析传统硬式网球与迷你网球在学生学习兴趣和表现技能的差异上入
幼儿园教育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教学工作,它是贯穿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初始阶段,因此,这一时期的教学工作十分重要,为了提高幼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需要通过在教学中的
学位
学位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2-000-01  摘 要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提高国民素质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体育游戏教学适合小学生的生理特点,能够激起小学生的运动兴趣。本文重点分析了游戏教学的重要意义,阐述了游戏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小学 体育教学 游戏教学  一、体育教学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