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学水平,构建高素质教师队伍。在着眼于高质量建设陕西强区、提升汉中市汉台教育首位度,打造“学研在汉台”战略支撑基础上,笔者对近年来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成效进行总结回顾,深刻剖析了存在问题,并结合当前各级教育政策导向,就汉台区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思考和建议。
在守正中创新机遇
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
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群众对高质量公平教育的向往更加迫切,中共中央、国务院《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由此应运而生。
从国家顶层设计来看,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出台的第一个专项性针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文件,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
从省市教育发展规划来看,省、市相继出台实施意见,提出建成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能够支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让党和人民满意的创新型教师队伍,厚植西部教育强省和“三市”建设发展根基,做优“四个在汉中”平台支撑。
从高质量强区建设发展要求来看,汉台区是汉中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信息中心,资源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强劲,大力实施科教兴区、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有利于为新时代汉台经济社会改革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加快打造“三市”建设核心样板区。
从提升群众优质教育获得感来看,全区基础教育进入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转变的新阶段,深化教师队伍改革,办好“家门口学校”,系统提升教育资源质量和承载能力,是回应群众对优质教育关切的有力保障和现实需要。
在变局中开新局
近年来,按照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要求,汉中市汉台区从提高师德水平、提升业务素质、改革管理体制、完善待遇保障、加强组织领导等方面持续发力,教师队伍建设取得长足发展。截至目前,全区共有教师4415人,特级教师8名,全国优秀教师1名;三级三类骨干教师1154人,其中:省市级教学能手、名师、学科500余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市级有突出贡献的拔尖人才2人,市级“311”人才36人。一是强化师德正师风。印发了《汉台区师德师风建设年工作方案》,明确了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服务意识、树立教师良好形象上求突破三项重点工作,先后开展师德论坛讲座20余场,涌现出省市区师德师风先进个人50余人。二是优化师资补短板。实现城区学校联盟全覆盖,在此基础上组建了青年路小学—伞铺街小学、实验小学—南关小学、北关小学—青龙观小学、西关小学—沙岩小学等深化联盟学校,通过互派师资力量,实行教育教学“六统一”,学校管理“四同步”,有效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大力实施校长交流任职和教师交流轮岗。三是全员培训促提升。按照定时、定量、定科、定教、定考原则,通过“名师大篷车”、网络研修和专项培训等方式,对全区教师进行全员培训,让更多教师胜任教育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提升需要。四是激励表彰鼓干劲。出台《汉台区教师激励鼓励实施办法》,每年评选区级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每两年评选汉台名师、名优园长,激发教师教育创新热情。五是竞聘用人创新路。出台《公开竞聘学校中层领导暂行办法》《中小学校中层干部职数设置及任职权限的意见》,通过比能力、晒业绩、述廉政,现场测评、全员参与,公开竞聘学校中层干部,打造学校优秀管理团队。
在发展中迎挑战
一是编制总量差异,全区高层次人才相对较少。随着“三市建设”发展进程的加快推进,中心城区外来人员大量涌入。据统计,非汉台籍的学生人数达1.7万余人,教师配备持续紧张。全区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比小;受客观条件制约,近三年引进教育高层次人才和免费师范生难度大,优秀人才依然缺乏。
二是资源配置差异,部分师生配比矛盾突出。全市城东、城北教育布点基本均衡,发展态势良好,城西教育资源供求矛盾尤为突出,西环路以西约10平方公里范围内仅有1所小学学校,目前学生数近2000人,已足额编班,满负荷运转。经预算,随着全市宜居城市建设的加速推进,未来3~5年西片区人口将持续激增,学前儿童、小学学龄儿童人数随着迅猛上涨,该片区师资紧张矛盾将进一步加剧。
三是学科结构差异,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缺口较大。美术、音乐、科学等学科专业教师缺乏,按照师生比教师实际还需补齐缺口。个别偏远农村小学、教学点新任教师补充缓慢,知识老化、年龄老化现象严重。
在奋进中迈征程
一是坚定不移践行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当前,汉台区正处于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教育打基础、增后劲,需要名师做保障、作支撑。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為深化教师队伍改革的方向论。引导教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教师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把《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作为方法论。以师德师风建设为核心,以素质能力提升为主线,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地位待遇提高为保障,健全教师培养培训体系,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显著增强、教师队伍规模结构趋于合理、培养规格层次明显提升、整体素质能力显著提高,基本满足各级各类教育发展需要。把深化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实践论。按照党中央和省市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深化教师队伍改革,统筹城乡教师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并重发展,力争到2025年,全区各学段、各专业教师缺口基本补齐,“三级三类”骨干教师占总人数40%以上。
二是矢志不渝优化汉台教育治理体系。用好督考奖惩指挥棒。坚持精神激励、物质激励、政治激励三管齐下,完善教体系统内部科室、各学校考核办法和操作细则,进一步细化标准、规范程序,每年评选一批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工作先进单位、优秀科室、单位和先进个人,对各层次学校(幼儿园)考核优秀、进位明显的单位,按照标准落实奖励资金,在年度考核中给予奖励加分,在评优晋级时优先考虑,在干部选拔任用时优先推荐提拔,最大限度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用好编制管理使用率。要努力盘活“存量”,在现有教职工编制总量内,加大编制统筹和动态调整力度,优化编制结构,着力保障教育发展最需要、最迫切、最紧缺师资。深化中小学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实行教师编制配备和购买工勤服务相结合,缓解工勤岗人员挤占专职教师矛盾。要着力带动“增量”,科学测算适龄儿童上涨和退补比例,积极协调编制、财政、人社等部门,及时上报所需招聘教师数量,并适当向音体美等薄弱学科倾斜,鼓励在岗教师攻读教育类硕博学位,抓好人才回流引进,扩大高层次专业人才比例。要主动应对“变量”,每年教师补充、调动、轮岗交流时,充分考虑教师离职、考调、病假等因数,在师生比标准下留足教师余量。用好深化改革关键招。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建立完善校长选聘竞聘、职级管理、考核奖励和交流任职制度,通过年薪制、上岗制激发校长队伍活力和创造力;畅通教师退出渠道,对在师德师风方面存在严重问题的,严格实行“一票否决”,依法依规撤销教师资格,对不能胜任正常教育教学工作或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不合格的教师,调整到其他非教学岗位。
三是奋楫争先推进汉台教育跨越发展。党建引领,筑牢汉台教育之基础。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首位,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园)长负责制,明确党组织会议和校长办公议事规则和范围,着力推行“双进入、双培养”机制,让骨干教师进入党组织重点培养序列,发展成为党员,把党员教师纳入骨干队伍培养名单,培养成为名师,打造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教育工作队伍。强化素养,积蓄汉台教师之后劲。大力实施全员素质提升计划,分类分层落实全员岗位培训和校长任职资格培训,每年选派校(园)长到国内知名学校学习交流、跟岗研修,组建政治过硬、业务精湛、治校有方的名校(园)长工作室,储备学校管理后备人才,打造“成长、成功、卓越、领军”型校长梯队;加大“三级三类”及“双师型”教师培育力度,建立青年教师导师制,打造汉台中学、汉四中、实验小学等示范性教师实训培训基地,对新招聘教师开展岗前培训,形成“专家引领、任务驱动、同伴互助、研训一体”的教师培养模式,培育“合格、优秀、骨干、引领”型教师梯队。保障待遇,提升汉台教师之幸福。认真落实《教师法》《教育法》等法律法规,认真落实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政策,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与公务员工资增长联动机制,完善教师收入分配激励机制,保障教师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建立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的教师职称评审、评优树模和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并向乡村教师予以倾斜,稳定乡村教师队伍,使广大教师安心从教、专心从教。多方聚能,浓厚汉台师道之氛围。健全完善教师荣誉制度和表彰体系,引导企业、社会团体设立专项奖励基金,加大“汉中市乡村教师突出贡献奖”推荐参评力度,对在师德、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成绩突出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予以表彰奖励;广泛宣传“汉台优秀乡村教师”“汉台最美教师”和教育先进典型事迹,提高社会公众对教育事业的关注度和认同度,使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
作者单位:汉中市汉台区教体局
在守正中创新机遇
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
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群众对高质量公平教育的向往更加迫切,中共中央、国务院《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由此应运而生。
从国家顶层设计来看,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出台的第一个专项性针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文件,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
从省市教育发展规划来看,省、市相继出台实施意见,提出建成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能够支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让党和人民满意的创新型教师队伍,厚植西部教育强省和“三市”建设发展根基,做优“四个在汉中”平台支撑。
从高质量强区建设发展要求来看,汉台区是汉中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信息中心,资源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强劲,大力实施科教兴区、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有利于为新时代汉台经济社会改革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加快打造“三市”建设核心样板区。
从提升群众优质教育获得感来看,全区基础教育进入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转变的新阶段,深化教师队伍改革,办好“家门口学校”,系统提升教育资源质量和承载能力,是回应群众对优质教育关切的有力保障和现实需要。
在变局中开新局
近年来,按照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要求,汉中市汉台区从提高师德水平、提升业务素质、改革管理体制、完善待遇保障、加强组织领导等方面持续发力,教师队伍建设取得长足发展。截至目前,全区共有教师4415人,特级教师8名,全国优秀教师1名;三级三类骨干教师1154人,其中:省市级教学能手、名师、学科500余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市级有突出贡献的拔尖人才2人,市级“311”人才36人。一是强化师德正师风。印发了《汉台区师德师风建设年工作方案》,明确了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服务意识、树立教师良好形象上求突破三项重点工作,先后开展师德论坛讲座20余场,涌现出省市区师德师风先进个人50余人。二是优化师资补短板。实现城区学校联盟全覆盖,在此基础上组建了青年路小学—伞铺街小学、实验小学—南关小学、北关小学—青龙观小学、西关小学—沙岩小学等深化联盟学校,通过互派师资力量,实行教育教学“六统一”,学校管理“四同步”,有效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大力实施校长交流任职和教师交流轮岗。三是全员培训促提升。按照定时、定量、定科、定教、定考原则,通过“名师大篷车”、网络研修和专项培训等方式,对全区教师进行全员培训,让更多教师胜任教育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提升需要。四是激励表彰鼓干劲。出台《汉台区教师激励鼓励实施办法》,每年评选区级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每两年评选汉台名师、名优园长,激发教师教育创新热情。五是竞聘用人创新路。出台《公开竞聘学校中层领导暂行办法》《中小学校中层干部职数设置及任职权限的意见》,通过比能力、晒业绩、述廉政,现场测评、全员参与,公开竞聘学校中层干部,打造学校优秀管理团队。
在发展中迎挑战
一是编制总量差异,全区高层次人才相对较少。随着“三市建设”发展进程的加快推进,中心城区外来人员大量涌入。据统计,非汉台籍的学生人数达1.7万余人,教师配备持续紧张。全区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比小;受客观条件制约,近三年引进教育高层次人才和免费师范生难度大,优秀人才依然缺乏。
二是资源配置差异,部分师生配比矛盾突出。全市城东、城北教育布点基本均衡,发展态势良好,城西教育资源供求矛盾尤为突出,西环路以西约10平方公里范围内仅有1所小学学校,目前学生数近2000人,已足额编班,满负荷运转。经预算,随着全市宜居城市建设的加速推进,未来3~5年西片区人口将持续激增,学前儿童、小学学龄儿童人数随着迅猛上涨,该片区师资紧张矛盾将进一步加剧。
三是学科结构差异,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缺口较大。美术、音乐、科学等学科专业教师缺乏,按照师生比教师实际还需补齐缺口。个别偏远农村小学、教学点新任教师补充缓慢,知识老化、年龄老化现象严重。
在奋进中迈征程
一是坚定不移践行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当前,汉台区正处于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教育打基础、增后劲,需要名师做保障、作支撑。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為深化教师队伍改革的方向论。引导教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教师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把《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作为方法论。以师德师风建设为核心,以素质能力提升为主线,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地位待遇提高为保障,健全教师培养培训体系,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显著增强、教师队伍规模结构趋于合理、培养规格层次明显提升、整体素质能力显著提高,基本满足各级各类教育发展需要。把深化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实践论。按照党中央和省市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深化教师队伍改革,统筹城乡教师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并重发展,力争到2025年,全区各学段、各专业教师缺口基本补齐,“三级三类”骨干教师占总人数40%以上。
二是矢志不渝优化汉台教育治理体系。用好督考奖惩指挥棒。坚持精神激励、物质激励、政治激励三管齐下,完善教体系统内部科室、各学校考核办法和操作细则,进一步细化标准、规范程序,每年评选一批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工作先进单位、优秀科室、单位和先进个人,对各层次学校(幼儿园)考核优秀、进位明显的单位,按照标准落实奖励资金,在年度考核中给予奖励加分,在评优晋级时优先考虑,在干部选拔任用时优先推荐提拔,最大限度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用好编制管理使用率。要努力盘活“存量”,在现有教职工编制总量内,加大编制统筹和动态调整力度,优化编制结构,着力保障教育发展最需要、最迫切、最紧缺师资。深化中小学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实行教师编制配备和购买工勤服务相结合,缓解工勤岗人员挤占专职教师矛盾。要着力带动“增量”,科学测算适龄儿童上涨和退补比例,积极协调编制、财政、人社等部门,及时上报所需招聘教师数量,并适当向音体美等薄弱学科倾斜,鼓励在岗教师攻读教育类硕博学位,抓好人才回流引进,扩大高层次专业人才比例。要主动应对“变量”,每年教师补充、调动、轮岗交流时,充分考虑教师离职、考调、病假等因数,在师生比标准下留足教师余量。用好深化改革关键招。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建立完善校长选聘竞聘、职级管理、考核奖励和交流任职制度,通过年薪制、上岗制激发校长队伍活力和创造力;畅通教师退出渠道,对在师德师风方面存在严重问题的,严格实行“一票否决”,依法依规撤销教师资格,对不能胜任正常教育教学工作或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不合格的教师,调整到其他非教学岗位。
三是奋楫争先推进汉台教育跨越发展。党建引领,筑牢汉台教育之基础。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首位,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园)长负责制,明确党组织会议和校长办公议事规则和范围,着力推行“双进入、双培养”机制,让骨干教师进入党组织重点培养序列,发展成为党员,把党员教师纳入骨干队伍培养名单,培养成为名师,打造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教育工作队伍。强化素养,积蓄汉台教师之后劲。大力实施全员素质提升计划,分类分层落实全员岗位培训和校长任职资格培训,每年选派校(园)长到国内知名学校学习交流、跟岗研修,组建政治过硬、业务精湛、治校有方的名校(园)长工作室,储备学校管理后备人才,打造“成长、成功、卓越、领军”型校长梯队;加大“三级三类”及“双师型”教师培育力度,建立青年教师导师制,打造汉台中学、汉四中、实验小学等示范性教师实训培训基地,对新招聘教师开展岗前培训,形成“专家引领、任务驱动、同伴互助、研训一体”的教师培养模式,培育“合格、优秀、骨干、引领”型教师梯队。保障待遇,提升汉台教师之幸福。认真落实《教师法》《教育法》等法律法规,认真落实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政策,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与公务员工资增长联动机制,完善教师收入分配激励机制,保障教师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建立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的教师职称评审、评优树模和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并向乡村教师予以倾斜,稳定乡村教师队伍,使广大教师安心从教、专心从教。多方聚能,浓厚汉台师道之氛围。健全完善教师荣誉制度和表彰体系,引导企业、社会团体设立专项奖励基金,加大“汉中市乡村教师突出贡献奖”推荐参评力度,对在师德、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成绩突出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予以表彰奖励;广泛宣传“汉台优秀乡村教师”“汉台最美教师”和教育先进典型事迹,提高社会公众对教育事业的关注度和认同度,使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
作者单位:汉中市汉台区教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