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论理论性的三个维度——八论后五四时代建设性的中国文论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werewo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理论与知识,是文论学科的两个轮子,日渐偏于一端,不免是学术内在的不平衡.理论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批判性;第二,建设性;第三,前瞻性.我们这个时代,不仅不应该排斥中国文论的义理部分,而且还要充分生发、创造性地转化文论中的义理,营构中国文论价值体系,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理论的建设性最根本的宗旨是以中国文化为主体,消化吸收西方文明的滋养,可谓"活中化西",这也是包括中国文论在内的理论工作很重要的建设性任务.理论的前瞻性,是深深海底行,高高山上立.对古典中国的精神内涵越是有深入的了解,越能产生真正的文化自觉与自信.
其他文献
马克思的正义思想是对非正义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表现为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不平等现实的揭露以及对自由劳动的诉求.一方面,马克思立足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在深刻剖析资本主义经济生产之后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从而摆脱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平等幻象,并在共产主义理论中以更为合理的分配方式实现了真正的平等;另一方面,马克思在共产主义理论中,以自由劳动扬弃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雇佣劳动,申明了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思想旨趣,从而彰显了共产主义对资本主义的超越.就此而言,在马克思的政治哲学中,正义、平等和自由并非完全隔离的学术概
中华儒教文明独有的政教相通理念,使得"师"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儒家是中国传统政教理念的奠定者,儒家政教思想的特色,可以通过对"师儒"的溯源得到解释.《论语》中"师"具有政与教的双重意义:周朝职官与文化传人.孟子一派强调"师"是从事道义引领、人格独立的士人,提出了"师道"的理念.荀子一派强调"师"制定礼义法度的政治身份,提出了"师法"的理念.两汉以后儒家政教文明的发展,汉学讲师法与宋学讲师道,均分别渊源于先秦荀子与孟子,与他们对"师"的政教责任与身份认同有密切关系.
"心即理"是王阳明对主体与善体关系的深刻觉悟,这种觉悟一方面表现为将"心""理"的复杂关系以结构形态多向度地加以呈现,另一方面表现为对具有善性的主体(心)之力量的全面开发,认为只有"心"才能真正疏通"心""理"的关系而实现"心即理".在"心纯乎理"的过程中,"心"通过各种工夫清除私欲的遮蔽,重新与"理"融为一体.因此,"心即理"的过程,本质上是人超越自我回归本我的过程.但这种超越与回归的实现,全靠"心"的主宰和运行.此即"心即理"的奥义.
文章基于带有随机波动率的时变参数因子扩展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中国房地产投资冲击对经济周期的作用强度和影响方向.研究结果显示,房地产投资冲击对经济波动的时变效应显著,不同时点在经济周期中表现出不同的顺周期或逆周期过程.在经济高速增长阶段,房地产投资冲击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较弱并产生负效应,对经济运行中的扩张波动表现出平抑特征;在经济收缩阶段,房地产投资冲击对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正效应,推动经济波动从收缩向扩张交替变动;在经济高速增长阶段,房地产投资冲击短期内有助于经济的扩张波动,但长期内会造成经济波动从扩张向收缩
学界一般把春秋易学归为周代王官之学统照下的卜史易学,实际上,还有另一个易学:士易学."士"独立于卜史,春秋时期是"士"阶层社会地位和文化心态发生巨变的阶段,此时期的"士"越来越多地参与政治活动,并积极参与了本为卜史所垄断的易学阐释,形成了士易学的"阐释共同体".士易学阐释范式的特点为:以德义之原则解说卦象;以事论卦,不再做机械的卦象解读;对筮仪的严格执行不再重视.虽然这几个解易原则体现在零星的筮例中,但已明显异于传统卜史易学范式,并以"士易学"共同体的阐释建构,为孔子及其身后的"儒门易"之形成和壮大奠定了
经济关系的数字化、远程化和经济行为的线上化、网络化及其对产业组织形态的影响,已成为经济学必须着力研究的新现象.其中,对于产业组织形态的理论刻画和学术逻辑构建,更将成为一个含义深刻的大课题.新冠疫情加速促成经济行为的线上化态势,传统产业经济学的"厂商理论"刻画的企业组织形态和特征,将由新的理论逻辑和描述框架来替代.产业组织经济学正处于大变革的前夜,首先表现为市场主体形态的深刻变化.信息技术的高度渗透性必然使网络信息产业超常发展,成为"超级产业":强有力地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活动深化,整个社会将形成经济发展
理论与史料的紧张颇困扰今人,其实是个相对"年轻"的问题,大致起源于北伐后的社会史论战.论战本为解决现实问题而起,却的确可以说是中国史学界首次受到理论(当时特指唯物史观)的冲击.初试啼声的理论与方法携手,一鸣惊人,气势颇盛.其间更提出了理论即结论的主张,并提倡依理论以找证据的取向,影响广远.这些现象共同彰显出一个显著的倾向,即理论的凸显.尽管也有不同的看法,理论从此再也没有离开史学,中国史学的面貌因此发生了不小的转变.
《论语》中,针对孟懿子问孝,孔子告以“无违”,后又有孟武伯、子游、子夏问孝,孔子分别予以了针对性的回答.从朱熹的相关解读来看,“无违”贯穿了孔予孝论之始终,是儒家所论之“孝”得以实现的方法论基础,体现出了儒家孝论独有的实践智慧.朱熹以理、礼为“无违”的基本对象,强调明体(理)达用(礼)方能“无违”.理之“明”与礼之“达”在具体的孝行实践中主要表现为人子的“敬”“爱”之情,是孝之“无违”的情感表现与实践原则.而“敬”“爱”之情的调和与平衡的实质为“中和”之道,其乃“无违”的基本精神,儒家孝论亦因此呈现出了情
文章尝试从新型工业化战略理解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深刻要义,重点分析中国工业化进程中高端制造环节、"四化"同步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区域发展平衡、制造业转移与替代五方面突出问题及其影响;德日两国在工业化长期发展与演进过程中,遵循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协调发展、重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动态调整与建制规范的经验值得中国借鉴.文章围绕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构建要素聚集机制、开放合作机制、产业链协同机制、融合发展机制、政策支持机制,并讨论中国工业化与未来产业政策.
伴随着近代中国的世变与学变,诸子之学重新受到各派学人的重视.不少人常援引域外之学诠释禹域旧章,从子书当中抽绎出古所未闻的"义理",将诸子遗言视为各类西学在中国古代的遥远知音,致使所谓"古学复兴"的背后,实质上是远西之学以另一种方式向中国传播.与此同时,近代依然有一些坚持中国历史本位,强调分析问题要从中国历史与现实出发的学者.他们在阐释诸子学之时,多能将其置于中国历史演进的脉络当中来理解,阐发其中关于国家与社会治理的学说,希望能完整地呈现诸子各派面对战国时期社会转型所做的政治思考以及这些思考对后世中国制度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