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高职扩招规模的力度不断加大,高职毕业生的数额也随之逐年递增,高职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高职学生创业是知识经济时代高职学生就业的趋势,是高等教育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高职学生创业能力是一种知识能力,是实现自身价值的有效形式之一。高职学生创业能力是高职学生依托可行的社会条件并充分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能力而实施的一系列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本文探讨了培养高职学生创业能力的主要途径,为高职学生创业实践的开展提供了理论借鉴。
【关键词】高职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培养机制
创业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是高职学生就业在思想和实践上的升级。高职学生创业是社会创业的一种,但比社会性的创业具有更独特的价值和内涵。
一、创业能力的内涵
创业的过程就是激活人的内在潜力的过程,是人类征服自然的最高形式之一。目前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对高职学生创业能力的内涵进行了概括:徐晋、杨燕认为,“高职学生创业能力是指高职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而创造出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产品或服务的能力,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贾少华认为,“高职学生创业能力,是指高职学生将创业设想变为现实的能力,是确保创业活动顺利进行的一系列心理特征的总和”;邹建芬认为,“高职学生创业能力是指高职学生在创办实体过程中所具备的企业运营能力,包括创新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和综合能力”。可见,高职学生创业既是一项大众化的社会活动,也是一项平常化的社会活动,同时也是一项创造客户关系的活动,能够体现高职学生的人生价值。在借鉴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认为,高职学生创业能力是高职学生依托可行的社会条件并充分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能力而实施的一系列创造性的实践活动,需要高度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具有创新的潜质,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典型的知识能力,是高职学生实现自身社会价值的有效形式之一。
二、高职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策略
近年来,高职学生创业能力成为我国教育界研究的热点。邹建芬认为,“阻碍高职学生创业的因素主要有创业意愿不高、教育水平不够、创业能力较低和创业环境欠佳等因素”。徐晋、杨燕提出了高职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方桌”模型,“以创业课程、创业环境、创业孵化和创业者联盟四个支点来构建高职学生创业能力体系”。这些研究从不同方面探悉了高职学生创业的培育策略,对高职学生创业实践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培养高职学生创业能力的五个主要途径:
(一)高职学生创业精神的激发。创业精神是创业意识的主体,是树立创业意识、实现创业目的的根本。创业精神可以激发一个人去追求、去学习、去掌握创业本领,实施创业行为,产生创业效果。强烈的创业精神和顽强的进取心,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英雄气概,可以成为创业成功的助推器。然而,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的恰恰是全方位的能力、素质及创新创业精神。因此,在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的过程中,培育良好的创业精神是激发大学生创业的基础,要使每一个大学生都拥有艰苦奋斗、知难而进、积极开拓、自强不息的意志与品格,大学生创业才会有无穷的动力。
在良好创业精神的支配下,还应注重培养大学生积极正确的责任意识,因为责任意识是培育一切优秀品质的首要因素。当一个人具有强烈的责任感时,他就会自觉树立起远大理想,并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去战胜各种困难。人有了强烈的责任感、义务感,就会有对生活的热情、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能够关心他人、群体和社会,就敢于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对自己的命运、前途负责,对社会负责,就能体验到人生的乐趣、价值和意义。因此,强化和弘扬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促使大学生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重要途径,是将广大青年培养成为“四有”新人的必然要求。在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的过程中,要引导大学生将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联系起来,将个性发展与社会需要联系起来,不仅要知道“何以创业”,而且要理解“为何创业”。只有这样,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才会更为理性,更有动力,更具活力。
(二)建立创业教研室,开设高职创业课程。目前,我国许多高职在高职学生创业教学上较为滞后,全国范围内仅有少数几所学校成功地开设了“创业学”“创业管理”等课程,这导致高职学生对市场不了解,对生产过程不熟悉,对人、财、物的管理缺乏了解,分析判断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防范风险能力不强。地方高职应建立创业教研室,开设创业课程,建立创业课程体系,在就业指导课中植入符合本校学生实际和相关专业实际的创业内容;创业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师资遴选上要倾向于选择社会经验较为丰富的教师,他应该能够胜任学生创业方面的咨询工作;课程设置上还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多邀请典型的创业成功人士来校讲座,组织参观各种企业、等活动。
(三)高职学生隐性知识能力的开发。美国国家创业指导基金会创办者史蒂夫•马若提出了12种创业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竞争意识、自信心、纪律、内在的动力、诚信、组织合理、恒心、说服别人的能力、冒险精神、理解力、开阔的视野。同时强调这12种创业能力都是隐性知识,是创业者必备的能力。高职学生所学的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指可用书面符号或言语表达的知识,而隐性知识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在知识经济时代,隐性知识总量约占知识总量的80%以上,隐性知识的重要性远大于显性知识。高职学生的创业能力,显性知识仅起辅助性的作用,在本质上是一种隐性知识能力。高职要转变指导思想,改革教学方式,要以隐性知识的传授为主,挖掘学生的思考和创新潜力,使学生能够从表面现象认识到事物的本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四)营造良好的校园创业氛围。如果校园内有独特的创业氛围,会有助于高职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提高创业的激情。创业氛围的营造需要学校统一部署、全面展开,以社会实践较为丰富的教师为中心,逐步引导高职学生将书面知识转化为社会产品和服务。健全、鼓励学生利用休息时间参加社会实践,积极参加挑战杯,举办模拟招聘和创业大赛,学校要成立创业协会,各院系成立创业者联盟等,营造比较好的校园创业氛围。完善社会实践活动的运作、激励、评价机制,坚持社会实践活动的项目化、社会化、专业化、基地化,提高学生创业社会实践的实效。
参考文献:
[1]徐晋、杨燕 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方桌”模型构建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10(4)
[2]邹建芬 大学生创业能力开发与培养的路径探析[J].高校教育管理.2011(6)
【关键词】高职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培养机制
创业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是高职学生就业在思想和实践上的升级。高职学生创业是社会创业的一种,但比社会性的创业具有更独特的价值和内涵。
一、创业能力的内涵
创业的过程就是激活人的内在潜力的过程,是人类征服自然的最高形式之一。目前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对高职学生创业能力的内涵进行了概括:徐晋、杨燕认为,“高职学生创业能力是指高职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而创造出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产品或服务的能力,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贾少华认为,“高职学生创业能力,是指高职学生将创业设想变为现实的能力,是确保创业活动顺利进行的一系列心理特征的总和”;邹建芬认为,“高职学生创业能力是指高职学生在创办实体过程中所具备的企业运营能力,包括创新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和综合能力”。可见,高职学生创业既是一项大众化的社会活动,也是一项平常化的社会活动,同时也是一项创造客户关系的活动,能够体现高职学生的人生价值。在借鉴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认为,高职学生创业能力是高职学生依托可行的社会条件并充分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能力而实施的一系列创造性的实践活动,需要高度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具有创新的潜质,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典型的知识能力,是高职学生实现自身社会价值的有效形式之一。
二、高职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策略
近年来,高职学生创业能力成为我国教育界研究的热点。邹建芬认为,“阻碍高职学生创业的因素主要有创业意愿不高、教育水平不够、创业能力较低和创业环境欠佳等因素”。徐晋、杨燕提出了高职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方桌”模型,“以创业课程、创业环境、创业孵化和创业者联盟四个支点来构建高职学生创业能力体系”。这些研究从不同方面探悉了高职学生创业的培育策略,对高职学生创业实践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培养高职学生创业能力的五个主要途径:
(一)高职学生创业精神的激发。创业精神是创业意识的主体,是树立创业意识、实现创业目的的根本。创业精神可以激发一个人去追求、去学习、去掌握创业本领,实施创业行为,产生创业效果。强烈的创业精神和顽强的进取心,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英雄气概,可以成为创业成功的助推器。然而,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的恰恰是全方位的能力、素质及创新创业精神。因此,在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的过程中,培育良好的创业精神是激发大学生创业的基础,要使每一个大学生都拥有艰苦奋斗、知难而进、积极开拓、自强不息的意志与品格,大学生创业才会有无穷的动力。
在良好创业精神的支配下,还应注重培养大学生积极正确的责任意识,因为责任意识是培育一切优秀品质的首要因素。当一个人具有强烈的责任感时,他就会自觉树立起远大理想,并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去战胜各种困难。人有了强烈的责任感、义务感,就会有对生活的热情、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能够关心他人、群体和社会,就敢于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对自己的命运、前途负责,对社会负责,就能体验到人生的乐趣、价值和意义。因此,强化和弘扬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促使大学生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重要途径,是将广大青年培养成为“四有”新人的必然要求。在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的过程中,要引导大学生将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联系起来,将个性发展与社会需要联系起来,不仅要知道“何以创业”,而且要理解“为何创业”。只有这样,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才会更为理性,更有动力,更具活力。
(二)建立创业教研室,开设高职创业课程。目前,我国许多高职在高职学生创业教学上较为滞后,全国范围内仅有少数几所学校成功地开设了“创业学”“创业管理”等课程,这导致高职学生对市场不了解,对生产过程不熟悉,对人、财、物的管理缺乏了解,分析判断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防范风险能力不强。地方高职应建立创业教研室,开设创业课程,建立创业课程体系,在就业指导课中植入符合本校学生实际和相关专业实际的创业内容;创业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师资遴选上要倾向于选择社会经验较为丰富的教师,他应该能够胜任学生创业方面的咨询工作;课程设置上还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多邀请典型的创业成功人士来校讲座,组织参观各种企业、等活动。
(三)高职学生隐性知识能力的开发。美国国家创业指导基金会创办者史蒂夫•马若提出了12种创业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竞争意识、自信心、纪律、内在的动力、诚信、组织合理、恒心、说服别人的能力、冒险精神、理解力、开阔的视野。同时强调这12种创业能力都是隐性知识,是创业者必备的能力。高职学生所学的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指可用书面符号或言语表达的知识,而隐性知识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在知识经济时代,隐性知识总量约占知识总量的80%以上,隐性知识的重要性远大于显性知识。高职学生的创业能力,显性知识仅起辅助性的作用,在本质上是一种隐性知识能力。高职要转变指导思想,改革教学方式,要以隐性知识的传授为主,挖掘学生的思考和创新潜力,使学生能够从表面现象认识到事物的本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四)营造良好的校园创业氛围。如果校园内有独特的创业氛围,会有助于高职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提高创业的激情。创业氛围的营造需要学校统一部署、全面展开,以社会实践较为丰富的教师为中心,逐步引导高职学生将书面知识转化为社会产品和服务。健全、鼓励学生利用休息时间参加社会实践,积极参加挑战杯,举办模拟招聘和创业大赛,学校要成立创业协会,各院系成立创业者联盟等,营造比较好的校园创业氛围。完善社会实践活动的运作、激励、评价机制,坚持社会实践活动的项目化、社会化、专业化、基地化,提高学生创业社会实践的实效。
参考文献:
[1]徐晋、杨燕 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方桌”模型构建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10(4)
[2]邹建芬 大学生创业能力开发与培养的路径探析[J].高校教育管理.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