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评价循证护理在骨科压疮高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一2013年5月我科收治的骨科压疮高危患者83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2例,采用压疮循证护理,对照组41例,仅选用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有1(2.4%)例患者发生压疮,对照组为7(17.1%)例,且观察组发生压疮的严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与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压疮循证护理在骨科压疮高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好,能有效降低其压疮发生率与压疮的严重程度,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关键词】循证护理;压疮高危患者;疗效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0-0248-02
循证护理是是将学者的研究、患者的意愿与医院本身的医疗资源整合为一体的护理模式,是经统计学证实对大多数患者有效的护理模式。近年来,我院通过对收治的病人进行分组研究,评价循证护理在骨科压疮高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與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3月一2013年5月我科收治的骨科压疮高危患者83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2例,男性20例,女性22例,年龄(39.7±4.4)岁,压疮危险因素评估(13.9±1.7)分,卧床时间(8.2±2.1)d,对照组41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18例,年龄(42.5±3.9)分,压疮危险因素评估(13.1±2.6)分,住院时间(7.9±1.6)d,两组患者均未产生压疮,且排除糖尿病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压疮危险因素评估与卧床时间等资料上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根据压疮高危患者面临的问题进行文献检索,在检索中我们发现对于压疮的形成压力、剪切力与床单的潮湿环境有较为显著的关系,由此总结出了预防压疮的三项举措即为:体位管理、翻身管理与定期检查。具体为:①体位管理:骨科患者多插有胃管、尿管等体外管道,若一直采取平卧位容易发生胃管反流,因此应保持床头抬高45°,并在体表骨骼较为突出的部位如骶尾部等处放置抗压水袋。有文献显示,完全侧卧时局部体重的压力超过毛细血管内压,容易产生压疮,因此在护理过程中严禁患者完全侧卧[1]。②翻身管理:对于一般情况较为良好的患者每2h翻身一次,翻身时由护理人员协助,动作轻柔,对于高位截瘫患者每30min翻身一次,若处于骨折急性期,无法翻身,则在身下放置气垫圈,防止出现压疮。③定期检查:每日清晨查房时对患者进行身体受压部位检查,若发现某部位持续发红则应对该部位采取解除受压、酒精消毒等处理,严禁对已经发红的皮肤表面进行按摩。对照组:采取常规防压疮护理,包括定时翻身、骨骼突出处垫防压水袋与定期更换被褥。
1.3 疗效评价标准 压疮分级:Ⅰ级:皮肤完整但出现发红,且长久不退;Ⅱ级:皮肤出现水泡或破皮,有疼痛感;Ⅲ级:可观察到较为明显的创面,表皮与真皮受损,痛感较轻或无痛感;Ⅳ级:有较为明显的坏死组织,严重者可观察到裸露的骨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组间比用t检验,率之比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压疮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与严重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3讨论
骨科患者由于肢体运动障碍需长期卧床,是产生压疮的高危人群,引起压疮的高危因素包括:压力、剪切力、摩擦力与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其中压力是压疮产生的重要因素,有研究显示:9.3KPa的压力持续作用于同一部位超过2h即可产生压疮,因此在压疮护理中,定时翻身十分必要,对于一般情况良好的患者,由于其具备一定的行动能力,可每2h翻身一次,但是对于高位截瘫的患者,由于其肢体丧失了运动与感觉,无法自行活动身体,对于受压部位无法凭自身感觉感受到,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护理人员每30min帮助患者进行一次翻身,且每天早晨查房时仔细检查其全身皮肤[2]。
对于已经发生Ⅰ级压疮的皮肤,传统护理知识要求进行按摩,我们经过大量查阅文献得知,皮肤发红表示皮肤受到损伤,并且存在血流循环障碍,此时进行按摩势必会加重血液淤积,因此对于皮肤持续发红的患者我们采用解除压力、消毒降温、保持干燥等处理[3]。在压疮的形成中,剪切力是较为重要的一个因素,有学者研究表明:剪切力比垂直压力更容易产生压疮,因此在护理工作中,要求床单平整,床单上无碎屑,以减少患者受的剪切力[4]。在我们的研究中发现:使用了循证护理的观察组的护理效果较好,其压疮的发生率与严重程度均远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压疮循证护理在骨科压疮高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好,能有效降低其压疮发生率与压疮的严重程度,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江闽, 郑丽华, 王彦芬. 应用皮肤保护贴预防压疮的临床效果观察[J]. 健康之路, 2014, 11(1) : 12-13.
[2]殷伟, 方水秀, 全艳, 等. 综合管理模式在老年患者防治压疮中的应用[J]. 健康之路, 2013, 12(6) : 21-22.
[3]李洁琼, 郭成, 王学良. 集束化护理策略在 ICU 患者压疮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15) : 36-37.
[4]王加梅, 李燕, 董华蕾. 压疮护理新进展[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0, 16(3): 239-240.
【关键词】循证护理;压疮高危患者;疗效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0-0248-02
循证护理是是将学者的研究、患者的意愿与医院本身的医疗资源整合为一体的护理模式,是经统计学证实对大多数患者有效的护理模式。近年来,我院通过对收治的病人进行分组研究,评价循证护理在骨科压疮高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與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3月一2013年5月我科收治的骨科压疮高危患者83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2例,男性20例,女性22例,年龄(39.7±4.4)岁,压疮危险因素评估(13.9±1.7)分,卧床时间(8.2±2.1)d,对照组41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18例,年龄(42.5±3.9)分,压疮危险因素评估(13.1±2.6)分,住院时间(7.9±1.6)d,两组患者均未产生压疮,且排除糖尿病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压疮危险因素评估与卧床时间等资料上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根据压疮高危患者面临的问题进行文献检索,在检索中我们发现对于压疮的形成压力、剪切力与床单的潮湿环境有较为显著的关系,由此总结出了预防压疮的三项举措即为:体位管理、翻身管理与定期检查。具体为:①体位管理:骨科患者多插有胃管、尿管等体外管道,若一直采取平卧位容易发生胃管反流,因此应保持床头抬高45°,并在体表骨骼较为突出的部位如骶尾部等处放置抗压水袋。有文献显示,完全侧卧时局部体重的压力超过毛细血管内压,容易产生压疮,因此在护理过程中严禁患者完全侧卧[1]。②翻身管理:对于一般情况较为良好的患者每2h翻身一次,翻身时由护理人员协助,动作轻柔,对于高位截瘫患者每30min翻身一次,若处于骨折急性期,无法翻身,则在身下放置气垫圈,防止出现压疮。③定期检查:每日清晨查房时对患者进行身体受压部位检查,若发现某部位持续发红则应对该部位采取解除受压、酒精消毒等处理,严禁对已经发红的皮肤表面进行按摩。对照组:采取常规防压疮护理,包括定时翻身、骨骼突出处垫防压水袋与定期更换被褥。
1.3 疗效评价标准 压疮分级:Ⅰ级:皮肤完整但出现发红,且长久不退;Ⅱ级:皮肤出现水泡或破皮,有疼痛感;Ⅲ级:可观察到较为明显的创面,表皮与真皮受损,痛感较轻或无痛感;Ⅳ级:有较为明显的坏死组织,严重者可观察到裸露的骨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组间比用t检验,率之比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压疮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与严重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3讨论
骨科患者由于肢体运动障碍需长期卧床,是产生压疮的高危人群,引起压疮的高危因素包括:压力、剪切力、摩擦力与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其中压力是压疮产生的重要因素,有研究显示:9.3KPa的压力持续作用于同一部位超过2h即可产生压疮,因此在压疮护理中,定时翻身十分必要,对于一般情况良好的患者,由于其具备一定的行动能力,可每2h翻身一次,但是对于高位截瘫的患者,由于其肢体丧失了运动与感觉,无法自行活动身体,对于受压部位无法凭自身感觉感受到,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护理人员每30min帮助患者进行一次翻身,且每天早晨查房时仔细检查其全身皮肤[2]。
对于已经发生Ⅰ级压疮的皮肤,传统护理知识要求进行按摩,我们经过大量查阅文献得知,皮肤发红表示皮肤受到损伤,并且存在血流循环障碍,此时进行按摩势必会加重血液淤积,因此对于皮肤持续发红的患者我们采用解除压力、消毒降温、保持干燥等处理[3]。在压疮的形成中,剪切力是较为重要的一个因素,有学者研究表明:剪切力比垂直压力更容易产生压疮,因此在护理工作中,要求床单平整,床单上无碎屑,以减少患者受的剪切力[4]。在我们的研究中发现:使用了循证护理的观察组的护理效果较好,其压疮的发生率与严重程度均远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压疮循证护理在骨科压疮高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好,能有效降低其压疮发生率与压疮的严重程度,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江闽, 郑丽华, 王彦芬. 应用皮肤保护贴预防压疮的临床效果观察[J]. 健康之路, 2014, 11(1) : 12-13.
[2]殷伟, 方水秀, 全艳, 等. 综合管理模式在老年患者防治压疮中的应用[J]. 健康之路, 2013, 12(6) : 21-22.
[3]李洁琼, 郭成, 王学良. 集束化护理策略在 ICU 患者压疮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15) : 36-37.
[4]王加梅, 李燕, 董华蕾. 压疮护理新进展[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0, 16(3): 239-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