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几种方法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a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中学由于教学设备不足,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根本不能满足学生一人一台电脑的需求,四五个学生共享一台,学生实践操作中难免有些力不从心,有时部分学生来不及练习,老师就进入了下一个环节,学生课后一无所获。针对这种情况,本人深感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难处,要如何来面对现实,才能把信息技术这门课上好呢?本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尝试过很多方法,其中有几种是切实可行的,下面作简要阐述:
  
  一、合理安排,轮流操作
  
  基于农村学校电脑严重紧缺的情况,如何让多数学生能在信息技术实践操作中掌握一定的技能,关键在于教师的合理安排。
  教师在讲授知识点时可以少用一点时间,把大部分时间放在学生的实践操作上,一节课不一定按教材完成任务,关键是看全体学生在这节课上是不是学会了操作。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把学生分组,每组的几名学生分别尝试学习,若在操作过程中有学生不会,其他学生可讨论交流共同来完成。最后让每位学生都操作一遍,直到人人都会为止。
  
  二、通过竞赛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每次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电脑的数量,对学生进行均等分组,讲完一个课题立马进行小组比赛,这样学生在听课时会集中注意力,学生会把老师传授的知识记在心里,便于在竞赛时能很好地回答问题。竞赛分组进行,各组抽出一名学生来监督另一个小组,各组派一名学生进入大比拼,完成的时间由各组监督员来记时,然后由老师查看完成的质量按等级评出相应的分数。通过小组比赛评出技能高手。接着下一组继续比赛,被评为技能高手的学生可以充当老师的角色对小组的比赛进行点评。
  人人必须参加比赛,人人必须学会,绝不会有漏网之鱼。通过这样的形式教学,改变了以往的那种“教师只管教,学生只管学”的教学模式。当然,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有时教师不得不这样做,但我的教学观念和他们不一样,哪怕完成不了教学任务,我也愿意让学生学到知识,直到学生学会操作为止。
  
  三、寓教于乐
  
  玩游戏是学生的天性,如何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转移,这就得靠老师的教学方法了。比如:在讲word之前,完全可以布置一个大的任务,即学完后每人制作一份小报,进行全校评比,并颁发奖项;学习word中的图文混排时,老师先给学生展示一些各类海报,这些作品图文并茂、版式精美,其中包括了插入图片、艺术字、文本框等,还有用图片作为背景及各种文字环绕格式。然后布置任务,要求学生每人制作一页小报,进行评比。如我所愿,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他们把学习word作为一种乐趣。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他们进行了各种尝试,对于我补充的内容,他们也能既快又牢固地掌握。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艺术特长,又能在操作实践中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技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真正地做到了在愉快中学习。
  
  四、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尽管农村中学在教学资源上有很多不足,但创建有利于自主性学习的环境及资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势在必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学习信息技术课程,在组织安排教学过程中,不是把大量的时间用于组织讲解教案上,而是放在为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上,把精力放在简化利用资源所经历的实际步骤上。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找出已经学过的知识与正要学习的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有利于教学中突破难点,也能使学生轻易地掌握教学重点。教师通过让学生围绕问题自学、讨论、交流、实践,充分挖掘学生自主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
  
  五、教师参与,培养学生协作能力
  
  协作能力已成了现代社会中一种必不可少的人的素质,没有协作能力,简直是寸步难行。教学中,老师可以与学生一起来完成一些任务,共同解决一些问题,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当然,在班上最好利用小组协作式学习来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可以根据情况把班级分为若干小组,将班级信息技术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列为“小专家”,让小专家进行巡回指导,在此过程中,学生之间为了达到小组学习的目标,相互之间可以采用讨论、指导等形式对问题进行充分论证,掌握学习内容。这种协作教学不但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协作的能力、拓宽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多向思维、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小专家”们(“点”)的指导下,老师注意巡视这些同学(“面”)的情况,达到点、线、面结合,以点带线,提高全班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
  总而言之,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达到最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是农村中学每位信息技术教师应去面对的,要学会在逆境中求奋进,在恶劣中求发展,这样才不辜负党和国家赋予我们的使命,也才不辜负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当然,探索新的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培养具备一定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及信息能力的学生,这是信息技术教师任重而道远的责任。
  【组稿编辑:肖朝甬】
  (作者单位:565316贵州省沿河县黄土乡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教学理念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但是,在当前的政治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多数情况下还只是停留在教师提问,学生答问的层次上。教师更多考虑的是如何设置问题,如何提高自身的提问技巧,而较少甚至极少思考如何使学生敢问、想问、会问。“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未真正得到贯彻。因此,本文从营造良好氛围,
期刊
【摘要】本文阐述了在生物教学中如何灵活运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理论 生物学教学 培养创造力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本目的,同时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与教育对象的不同规定了具体培养目标,其核心就是启发儿童、青年、人民大众改造社会生活的觉悟、手脑结合的实践创造能力,去改造生活,创造新的人生,创造新的中国、新
期刊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利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加速度”的实验是力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与该实验有关的试题在近年的高考试题中反复出现,因此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掌握这方面的知识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笔者对该知识点的一些体会:  本考点在高考中常以实验题的形式出现,利用打点计时器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问题,一般情况下,以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作为试题的素材来求相
期刊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国家繁荣与富强的根本保证。目前,我国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大批创新型人才,而人才的培养系于教育。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从娃娃抓起。作为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实践中,就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作了一些探索与尝试。    一、转变教师角色,树立现代教育观念    现代教学观要求教师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
期刊
在当前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注重数学基础知识的讲授,更要注重常见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转化思想是数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从未知领域发展,通过数学元素之间的因果联系向已知领域转化,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的启蒙阶段,转化思想主要表现为数学知识的某一形式向另一形式转变,即化新为旧、化繁为简、化曲为直、化数为形等。让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有利
期刊
高中历史学科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有独特的优势。高中历史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历史课堂教学“必须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全面完成历史教学的三项任务,把德育放在首位。”高中新课程《历史》按照人类政治文明、人类社会经济、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线索,编成了必修1、必修2、必修3课本。它把纷繁的历史知识用相关理论组织起来形成专题,有较强的中外比较、前后比较的思想意识,因而具有对中学生进行德育的丰富内容。   
期刊
在生物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 受到教师和学生的青睐。多媒体教学借助课件,把教学中一些枯燥、抽象的概念和不易见的生命活动现象图文并茂地呈现出来,寓教育教学于一定的形象思维和创设的情景当中,能够综合利用视、听觉,使学生感受到语言和音像的不断刺激,身临其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及体会,就多媒体在生物教学中应用的优势及存在
期刊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和深入,会计电算化课程已经成为各个学校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各个学校一直以来的电算化课程教学已经落后于时代,怎样调整才能使得教学适应社会的需求,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电算化人才?还有待于我们去思考和探索。    一、目前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  会计电算化课程应该是建立在一定的会计学、计算机基础学、系统开发等学科之上而设置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英语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对英语教师来说,这既是一个绝好的施展自己才华的机遇,又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和挑战。因为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那么,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初中英语老师如何开展英语教学呢?下面,结合自己的英语教学实践,就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英语教学谈谈笔者肤浅的看法: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新英语课程标准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
期刊
学校德育工作以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为突破口,把德育贯穿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全部活动之中,扎扎实实做到管理育人、教书育人、环境育人,为学生学会审美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一、重视德育工作的系统性  切实从学校层面、家庭层面、社会层面出发,加强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规划,努力构建学校、社区、家庭一体化的未成年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