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对温中健脾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以及预后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5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的方式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有75例。采用吗丁啉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温中健脾汤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在完成治疗后的第三个月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体征在治疗前后的评分以及复发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在经过精心的治疗之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积分下降的均比较显著,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对照组患者而言,观察组患者在经过温中健脾汤的治疗之后上腹胀痛、嗳气反酸以及早饱等临床症状体征评分下降的均十分明显,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共计达到了97.3%的总有效率,对照组患者共计达到了77.3%的总有效率;相对于对照组患者而言,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要高,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 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采用温中健脾汤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还可以使患者预后病情的复发率得以降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温中健脾汤 功能性消化不良 临床疗效
作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综合症,功能性消化不良主要是因为十二指肠以及胃功能紊乱而导致的消化不良临床症状。功能性消化不良在我国具有非常高的发病率,在消化门诊患者的总数当中大约占到了30%到40%的比例[1]。在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进行治疗的时候临床上大多采用制酸以及促进胃肠动力的药物,然而却具有并不理想的临床效果,还会导致疾病的反复发作。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2年1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5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温中健脾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以及预后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5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的方式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有75例。在这些患者当中有65例女性,75例男性;患者的年龄在19—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23±9.83 岁。全部患者的病情均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罗马Ⅱ诊断标准相符合。排除标准:由于严重器质性疾病导致的消化不良的病人;患有艾滋病等全身免疫系统疾病以及合并肾、肝、心等主要脏器恶性肿瘤的病人;哺乳期或者妊娠期的妇女[2]。在临床表现、平均年龄、性别比例等一般资料方面,两组患者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用口服吗丁啉的方式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每次服用10mg,每天服用3次[3];采用自拟温中健脾汤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药方组成为:10g荜茇,15g海螵蛸,10g浙贝母,20g蒲公英,20g炒白芍,10g延胡索,10g香附,10g炮姜,6g炙甘草,10g炒白术,30g茯苓,30g党参,30g药用黄芪。水煎,每日服用1剂,分为早晚两次餐后服用[4]。两周为一个疗程,进行连续两个疗程的治疗之后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在完成治疗后的第三个月分别对两组患者实施随访,对患者的复发情况进行详细的询问以及记录[5]。
1.3 疗效评价标准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体征在治疗前后的评分以及复发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主要的临床症状包括上腹胀痛、嗳气反酸、食欲不振以及早饱等各项指标[6]。以临床症状的轻重可以将其划分为四个级别:①患者没有任何症状为0分;②患者具有轻微的临床癥状,并且可以在相应的提示下意识到这些症状,然而不会对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产生影响为1分;③患者具有较严重的临床症状,影响到了日常的工作和生活,而且患者无法忍受为2分;④患者具有十分严重的临床症状,而且频繁发作,使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受到严重影响,患者无法忍受为3分[7]。
痊愈:患者的临床体征和症状完全消失,达到了0分的总积分;显效:患者的临床体征和症状改善得十分明显,总积分出现了70%以上的下降幅度;有效:患者的临床体征和症状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总积分出现了30%以上的下降幅度;无效:患者的临床体征和症状均没有得到改善,甚至出现加重,总积分出现了30%以下的下降幅度。痊愈、显效与有效三者之和即为总有效率[8]。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疗效用X2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积分结果比较
在经过精心的治疗之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积分下降的均比较显著,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对照组患者而言,观察组患者在经过温中健脾汤的治疗之后上腹胀痛、嗳气反酸以及早饱等临床症状体征评分下降的均十分明显,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下表1。
2.2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中33例痊愈,15例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共计达到了97.3%的总有效率,对照组患者中11例痊愈,33例显效,14例有效,17例无效,共计达到了77.3%的总有效率;相对于对照组患者而言,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要高,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下表2。
3 讨论
现在还没有完全明确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导致功能性消化不良可能与胃肠运动障碍、幽门螺杆菌感染以及神经功能紊乱等因素具有密切关系。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要临床症状包括早饱、嗳气反酸、饭后饱胀、上腹胀痛伴有灼热感中的一种或者多种。西医在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进行治疗的时候大多都是采用保护黏膜药物、增强胃动力药以及抑酸药等,然而这些药物都具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而且在治愈之后还容易出现较高的临床复发情况[9]。 该病在中医当中属于“呃逆”、“反胃”、“痞满”以及“胃脘痛”的范畴,是由于寒邪内侵而导致的脾胃受损,最终内寒中生而引发该病,患者会出现泛吐清水、嗳气以及恶心等症状,因此需要采用温中止痛、健脾和胃的方法对其实施治疗。在祖国医学当中认为,阳气是人体的立命之本,属于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在人体当中阳气有推动、气化以及温煦的作用,在人体生理上的各个器官、组织以及脏腑的活动和运行都与阳气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机体只有在阳气充足的情况下,才能够正常的进行生命和生理活动,如果阳气出现虚弱不足的情况,就会减弱其推动以及气化、温煦的功能,甚至还会导致寒从内生的情况,从而使各种障碍出现在人体的脏腑功能中,最终对人体胃肠的纳运功能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导致患者由于胃失和降以及中焦气机不畅而引发各种病症。胃肠道动力障碍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要发病机制,而其实质则属于机体温运推动不力以及阳气不足的具体表现。
本次研究中采用的温中健脾汤中的浙贝母、海螵蛸能夠起到止痛制酸的作用,延胡索以及香附可以起到理气止痛的作用,黄芪和党参具有补中益气的功效,炒白术与茯苓具有健脾利湿的效用,炮姜、荜茇则可以温中散寒。联合使用这些药物可以有效的发挥益气健脾以及温中散寒的作用。
大量的研究表明,脾虚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胃肠运动功能紊乱以及胃排空功能低下,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可能与脾虚患者的胃蠕动减慢、胃肠运动功能调节失常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情况具有密切关系。温中健脾汤具有温阳健脾益气的功效,可以对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进行有效的调整,从而可以改善患者的消化液分泌。泡姜对胃黏膜的合成和释放具有刺激作用,能够增加患者的肠蠕动、节律以及张力;海螵蛸、浙贝母具有保护胃黏膜以及制酸的作用;延胡索和香附则可以发挥镇痛、抗炎以及胃肠解痉的功效;茯苓和党参可以对胃肠道的激素分泌进行积极的调整,并且对虚胃泌素分泌降低状态进行纠正,最终能够对消化液的质和量产生积极的影响。在本次研究当中,在经过精心的治疗之后,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积分、上腹胀痛、嗳气反酸以及早饱等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复发率、总有效率等方面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充分的证明了温中健脾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良好的临床疗效以及积极的预后影响。
综上所述,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采用温中健脾汤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还可以使患者预后病情的复发率得以降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声生,汪红兵,李乾沟 . 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规范(草案)[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2,10(4):194.
[2]洪昌建,余明仙 . 四逆散合左金丸加减为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40 例临床观察[J]. 浙江中医杂志,212,42(4):213.
[3]邓 宏,许鑫梅,罗日永,等 . 动力障碍型功能消化不良 64 例临床分析[J]. 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2011,8(1):16.
[4]薛坤会,张仲森,徐家田,等 . 运用参苓白术散治疗胃肠病的经验[J]. 陕西中医,2103,19(7):319.
[5]陈静,曹泽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J].吉林中医药,2012,28(3):181.
[6] 王文文,沈玉明. 温中健脾汤合胃达喜治疗消化性溃疡60例[J]. 浙江临床医学. 2014,35(04):446-449
[7] 翁志华,陈晓. 大黄白芨散配合温中健脾汤分段治疗消化性溃疡133例[J].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23(02):283-285
[8] 于海跃,郭文韬,张立国,等. 温中健脾汤治疗慢性胃脘痛58例[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26(07):666-669
[9] 邓碧珠. 自拟温中健脾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6例临床观察[J].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3,33(07):195-197
【关键词】 温中健脾汤 功能性消化不良 临床疗效
作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综合症,功能性消化不良主要是因为十二指肠以及胃功能紊乱而导致的消化不良临床症状。功能性消化不良在我国具有非常高的发病率,在消化门诊患者的总数当中大约占到了30%到40%的比例[1]。在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进行治疗的时候临床上大多采用制酸以及促进胃肠动力的药物,然而却具有并不理想的临床效果,还会导致疾病的反复发作。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2年1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5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温中健脾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以及预后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5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的方式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有75例。在这些患者当中有65例女性,75例男性;患者的年龄在19—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23±9.83 岁。全部患者的病情均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罗马Ⅱ诊断标准相符合。排除标准:由于严重器质性疾病导致的消化不良的病人;患有艾滋病等全身免疫系统疾病以及合并肾、肝、心等主要脏器恶性肿瘤的病人;哺乳期或者妊娠期的妇女[2]。在临床表现、平均年龄、性别比例等一般资料方面,两组患者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用口服吗丁啉的方式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每次服用10mg,每天服用3次[3];采用自拟温中健脾汤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药方组成为:10g荜茇,15g海螵蛸,10g浙贝母,20g蒲公英,20g炒白芍,10g延胡索,10g香附,10g炮姜,6g炙甘草,10g炒白术,30g茯苓,30g党参,30g药用黄芪。水煎,每日服用1剂,分为早晚两次餐后服用[4]。两周为一个疗程,进行连续两个疗程的治疗之后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在完成治疗后的第三个月分别对两组患者实施随访,对患者的复发情况进行详细的询问以及记录[5]。
1.3 疗效评价标准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体征在治疗前后的评分以及复发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主要的临床症状包括上腹胀痛、嗳气反酸、食欲不振以及早饱等各项指标[6]。以临床症状的轻重可以将其划分为四个级别:①患者没有任何症状为0分;②患者具有轻微的临床癥状,并且可以在相应的提示下意识到这些症状,然而不会对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产生影响为1分;③患者具有较严重的临床症状,影响到了日常的工作和生活,而且患者无法忍受为2分;④患者具有十分严重的临床症状,而且频繁发作,使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受到严重影响,患者无法忍受为3分[7]。
痊愈:患者的临床体征和症状完全消失,达到了0分的总积分;显效:患者的临床体征和症状改善得十分明显,总积分出现了70%以上的下降幅度;有效:患者的临床体征和症状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总积分出现了30%以上的下降幅度;无效:患者的临床体征和症状均没有得到改善,甚至出现加重,总积分出现了30%以下的下降幅度。痊愈、显效与有效三者之和即为总有效率[8]。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疗效用X2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积分结果比较
在经过精心的治疗之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积分下降的均比较显著,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对照组患者而言,观察组患者在经过温中健脾汤的治疗之后上腹胀痛、嗳气反酸以及早饱等临床症状体征评分下降的均十分明显,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下表1。
2.2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中33例痊愈,15例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共计达到了97.3%的总有效率,对照组患者中11例痊愈,33例显效,14例有效,17例无效,共计达到了77.3%的总有效率;相对于对照组患者而言,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要高,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下表2。
3 讨论
现在还没有完全明确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导致功能性消化不良可能与胃肠运动障碍、幽门螺杆菌感染以及神经功能紊乱等因素具有密切关系。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要临床症状包括早饱、嗳气反酸、饭后饱胀、上腹胀痛伴有灼热感中的一种或者多种。西医在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进行治疗的时候大多都是采用保护黏膜药物、增强胃动力药以及抑酸药等,然而这些药物都具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而且在治愈之后还容易出现较高的临床复发情况[9]。 该病在中医当中属于“呃逆”、“反胃”、“痞满”以及“胃脘痛”的范畴,是由于寒邪内侵而导致的脾胃受损,最终内寒中生而引发该病,患者会出现泛吐清水、嗳气以及恶心等症状,因此需要采用温中止痛、健脾和胃的方法对其实施治疗。在祖国医学当中认为,阳气是人体的立命之本,属于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在人体当中阳气有推动、气化以及温煦的作用,在人体生理上的各个器官、组织以及脏腑的活动和运行都与阳气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机体只有在阳气充足的情况下,才能够正常的进行生命和生理活动,如果阳气出现虚弱不足的情况,就会减弱其推动以及气化、温煦的功能,甚至还会导致寒从内生的情况,从而使各种障碍出现在人体的脏腑功能中,最终对人体胃肠的纳运功能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导致患者由于胃失和降以及中焦气机不畅而引发各种病症。胃肠道动力障碍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要发病机制,而其实质则属于机体温运推动不力以及阳气不足的具体表现。
本次研究中采用的温中健脾汤中的浙贝母、海螵蛸能夠起到止痛制酸的作用,延胡索以及香附可以起到理气止痛的作用,黄芪和党参具有补中益气的功效,炒白术与茯苓具有健脾利湿的效用,炮姜、荜茇则可以温中散寒。联合使用这些药物可以有效的发挥益气健脾以及温中散寒的作用。
大量的研究表明,脾虚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胃肠运动功能紊乱以及胃排空功能低下,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可能与脾虚患者的胃蠕动减慢、胃肠运动功能调节失常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情况具有密切关系。温中健脾汤具有温阳健脾益气的功效,可以对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进行有效的调整,从而可以改善患者的消化液分泌。泡姜对胃黏膜的合成和释放具有刺激作用,能够增加患者的肠蠕动、节律以及张力;海螵蛸、浙贝母具有保护胃黏膜以及制酸的作用;延胡索和香附则可以发挥镇痛、抗炎以及胃肠解痉的功效;茯苓和党参可以对胃肠道的激素分泌进行积极的调整,并且对虚胃泌素分泌降低状态进行纠正,最终能够对消化液的质和量产生积极的影响。在本次研究当中,在经过精心的治疗之后,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积分、上腹胀痛、嗳气反酸以及早饱等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复发率、总有效率等方面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充分的证明了温中健脾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良好的临床疗效以及积极的预后影响。
综上所述,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采用温中健脾汤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还可以使患者预后病情的复发率得以降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声生,汪红兵,李乾沟 . 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规范(草案)[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2,10(4):194.
[2]洪昌建,余明仙 . 四逆散合左金丸加减为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40 例临床观察[J]. 浙江中医杂志,212,42(4):213.
[3]邓 宏,许鑫梅,罗日永,等 . 动力障碍型功能消化不良 64 例临床分析[J]. 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2011,8(1):16.
[4]薛坤会,张仲森,徐家田,等 . 运用参苓白术散治疗胃肠病的经验[J]. 陕西中医,2103,19(7):319.
[5]陈静,曹泽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J].吉林中医药,2012,28(3):181.
[6] 王文文,沈玉明. 温中健脾汤合胃达喜治疗消化性溃疡60例[J]. 浙江临床医学. 2014,35(04):446-449
[7] 翁志华,陈晓. 大黄白芨散配合温中健脾汤分段治疗消化性溃疡133例[J].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23(02):283-285
[8] 于海跃,郭文韬,张立国,等. 温中健脾汤治疗慢性胃脘痛58例[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26(07):666-669
[9] 邓碧珠. 自拟温中健脾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6例临床观察[J].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3,33(07):195-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