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邵?岩?1962年出生,山东威海人。先后就读于山东莱阳师范学校美术专业、中央美术学院书法艺术研究室。历届中国国家展现代书法最高奖获得者。现为中央美术学院外聘教师、清华大学当代艺术专业特聘专家、荣宝斋画院特聘专家、文化部青联书法篆刻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汉字艺术中心主任、北京“檐”艺术空间主持,独立艺术家。现居北京。
2007年1月20日,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706大厂房,“从汉字出发——邵岩汉字艺术展”开幕。邵岩先生在开幕式上用英语发出宣言:“汉字艺术从这里走向世界”。国际书法家协会主席刘正成先生在随后的研讨会上认为这句话充满诗意,他说:“邵岩是书法家中的佼佼者,是现代书法的领军人物,他的开拓性研究曾经震撼了整个中国书坛,现在这个炸弹没有在书坛爆炸,而是在798爆炸,我相信可以实现——汉字艺术可以从北京从798工厂走向世界!”
2012年9月,我专程去北京采访邵岩先生。9日,邵岩先生正在他的故乡山东参加一个活动。在等待他回来的一天时间里,我先到798艺术区拜访我的朋友著名诗人俞心樵先生,后来一起去他草场地的工作室。工作室的楼上,在举行一场音乐诗会,哪些在微博上耳熟能详的名字成为一个个具体的身影不时从身边走过。然后,我们重返798,10日下午,直接打车到西三环,邵岩工作室。
我们的谈话于是从798开始。邵岩先生从798走向了世界,我们从798走向了邵岩先生,798有我们共同的朋友。
这样表达,似乎是制造了一个语言和场景的迷阵。而这迷阵,又何尝不是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和艺术追求中呢?
人生迷阵
1962年,邵岩出生于山东省文登县。
处于烟台、威海、青岛三市中心的文登,依山傍海,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曾在此召集文人墨客登山吟诗作赋、歌颂功德,留下“文人登山”的传说,“文登”因此得名。金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王重阳自陕西东来,踞“海上仙山之祖”昆嵛山,创建了道教全真派,所收马丹阳、丘处机等“全真七子”皆成正果,昆嵛山从此成了中国道教名山。而从科举取士起,文登就榜上有名,明清两朝最为可观,进士数是全国每县平均数的两倍,并有七人同时高中、父子同榜、兄弟连镳的盛况,传为美谈,“文登学”名震朝野。
在这样一个文化丰盛的海边小城,邵氏是当地的望族。邵岩的祖父乃晚清登州府“耕乐堂”二代传人,农商兴旺,乐善好施;其父则写得一手好颜体,伯父擅长白描人物画。
出身书香世家的邵岩,幼受庭训,幼习颜、柳,或临伯父白描人物画稿,喜欢随处涂鸦。
但是,邵岩又是一个极为顽劣的孩子,入海游泳、登山嬉戏的事情自然没有少做。
学习成绩始终保持优秀的邵岩,16岁时参加高考,由于政治成绩不及格,意外落榜了。由于始终保持着对书法、绘画爱好,于是随水彩画家吴炳年先生学画。翌年,邵岩考入山东省莱阳师范学校美术专业。
在大学期间,邵岩大量临习古代碑帖,自学篆刻,刻印三百余方,并自编甲骨文字典。这本自编的字典,到底如何现在也不得而知了,但这样的壮举,对邵岩来说,也许更多的是充满隐喻的味道。这个隐喻,就像“大海”,对于曾经长时期生长和生活在文登、朝夕相对的事物,无疑是很容易浸入骨髓的。
从入读大学开始,生活对于普通人来说,很容易进入一个设定的程序,毕业,教书,结婚,生子,老去。刚开始的几年,邵岩也在按部就班地演绎着自己的人生故事,不过略有区别的是,在任中学美术教师时,他的兴趣爱好出现了新的动向,从书法和篆刻,转向了临习《芥子园画传》,临吴昌硕、齐白石花鸟画。
人生程序的突变发生在邵岩的23、24岁两年。23岁时,他不再从事教职,去文登商业贸易中心办公室做文书工作,然后结婚。更为关键的是,这年5月,邵岩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参观日本现代书法家手岛右卿书法展,受到刺激,从此立志现代书法研究、创作。以此立志为起点,邵岩创作了作品《晴雪》,获得了第二届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展优秀奖。
这个奖,对于邵岩,对于中国现代书法的发展进程来看,无疑具有非凡的意义。对于刚逾弱冠的邵岩,由于带有浓厚现代书法创作痕迹的作品,得到了传统书法界的最高承认,无疑有了继续创作的无尽动力和自由驰骋的天地,并且更能获得书坛的认可,或者得到中肯的意见。
1985年,除了邵岩的获奖,在现代书法史上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事件,一批现代书法的探索者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第一次现代书法展,这是被看作中国现代书法的一次里程碑的展览。
人生的程序虽然开始发生改变,不过随后在文登生活的十余年光阴中,邵岩更像是走入了一个人生迷阵,工作频繁调动,先是去印刷厂做平面设计,后去文登县书画院工作,再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书法艺术研究室,师从王镛先生。阅读是这段时间最大的收获,《西方美术史》、《中国美术史》、《中国书法史》、《日本书法史》等等大量哲学、美学、古代书画论著,这些日后对邵岩的创作方向、理论思考发生重大影响的作品,构成了他美好的阅读时光。
也是这个时期,邵岩和外界的交流更为丰富,交往层面更为上升。1992年,邵岩第一个个展——《邵岩书法展》在中央美术学院陈列馆举办并举行研讨会。展会后次年,邵岩辞去书画院工作,频繁往返于文登和北京,但他的生活重心依然在家乡,成立了一个公司,承揽广告、装饰、工程等业务。
33岁那年,邵岩的作品《桃花乱落红尘雨》,获得了第六届中青展一等奖。这七个字似乎就是他当时艺术生活的真实写照。而距离1985年《晴雪》第一次获奖,刚好过去十年。从此,他的作品开始屡屡获奖、入展,声名鹊起。而他的事业依然处在不断选择中,开画廊,办印刷厂,依然在迷阵中游走。
汉字迷阵
一个十年,两次获奖,事实却并非如此简单。1985年,第一次获奖的《晴雪》,仅两个字,包括1991年的《聊斋》、《盘古》等作品,均为“少字数”创作,而1995的《桃花乱落红尘雨》,则表明进入了“多字数”创作实践。 在采访邵岩先生时,他首先说自己的现代书法创作“并非是学日本,而是自发的,从小就喜欢”,他认为汉字值得研究的东西很多。自从“少字数”创作取得成功后,邵岩先生就一直在考虑四字、七字,乃至多字的组合。我当时就问邵岩先生,是否汉字的每个字都可以按照他的方法进行重新演绎,从而出现一种全新的字体——邵岩体,自是,就可以编一本《邵岩字典》了。邵岩先生对这一个提法进行了否定,他对字是有选择的,他不断研究字的结构,将横多、竖多的字进行归类,选择字或词后,先是构思,后是打草稿,打很多次的草稿,废纸三千后,才有可能找到自己想要的表达方法。所以,哪怕是确定的字,也不可能确定下来一种标准的、可以不断复制的字体。
在第二个十年伊始,邵岩先生继续往这条道路上行走。随着实践的深入和视野的开阔,邵岩在1998年喜欢上了美国极少主义、波普艺术,并开始真正思考“书法如何走向世界,在世界当代艺术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重大命题。
离上次获奖才过两年,再一次,邵岩作品《留得枯荷听雨声》获第七届中青展一等奖。如是,邵岩在创作实践上具有了更大的底气,也正是在此时,他开始尝试抽象水墨实验,迷恋有意味的形式。
1999年,邵岩作品《无题》获第八届中青展二等奖。邵岩先生介绍,他的每次获奖都有争议,喜欢的和反对的经常平分秋色。从邵岩的个案来看,我们应当感谢中国书协,中国传统的书坛,正是他们最终的宽容,对中国现代书法道路的畅通起到了极大的鼓励作用。对应到邵岩身上,如果没有一次次的在中青展的获奖,使他拥有了全国性的声誉,他现代书法的艺术道路无疑要走得更为艰辛。
同样不可否认的是,幼承庭训,少习颜柳的邵岩,骨子里并不缺乏对古典书法的迷恋,他所做的经常就是以现代手法表现古典的美好事物,并以生生不息的大自然为墨,展现现代人的精神世界和个体创作。作为邵岩重要的代表作之一——《海》,就是这种思想完整的体现。
1999年,《海》在中国美术馆展出,意大利东北银行集团北京首席代表法利纳(Piccardo Farina)先生的夫人在现场找到邵岩,激动地向他比划着内心的感受,说“我看到家乡的大海,看到了海浪、渔网、沙滩、贝壳、甚至看到了哥哥在冲浪。”
从小在海边小城文登长大并生活多年的邵岩自然理解她的感受,她的感动,正是因为邵岩在作品中倾注了思想、记忆和情感。其实在他心中,除了看得到的岁月和情感,更有一种当时连他自己都不知道的隐秘内容。
尽管邵岩先生一次次获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现代书法创作始终是一项全新的探索,没有一套成形的价值观和审美标准,一旦选择了这个方向,注定要不停地奔跑,不断地寻找道路和方向。不断在变的,还有邵岩的职业,2000年,他作出了一个重大的抉择——定居北京,成为一个独立艺术家,从此,艺术、职业、生活混为一谈。
到北京四年后,“汉字迷阵”展正式举办。“汉字迷阵”一开始是六人合展,是一次书象作品展。
按照刘骁纯博士的阐述,“书象”是参照日本“墨象”概念提出的,但两者又有些差异。“墨象”着眼于材料,“书象”着眼在内质,它强调这类艺术作品与书法“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因此,刘博士明确说,狭义“书象”指书法之象,广义“书象”可以兼容文字之象甚至符图之象。
如果以这样的解释,结合现场展出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出,其时邵岩先生又处于一个重大的变革期,他即将从一种可以识别的、具有字义的现代书法创作,转向抽象的、不可识别的图形创作。这样说,也许显得过于简单和偏面,但至少说明了一个道理,最后一个“汉字迷阵”,被邵岩摆在了自己的面前,如何走进去,如何走出来,是一个必须解决的命题。
解密迷阵
现代书法的缘起和早期发展的历程,众说纷纭。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最早是立足于书法,而进行现代创作,走了象形一路,由于画意过强,书法界难于接受,以至于有的学者抨击其为“伪现代”。后来,探索者放弃了画意路线,而进一步追求抽象,甚至大量参考了西方和日本的艺术表现手法,但是最近20几年来,始终不具有普遍意义,更遑论上升为民族审美。这几乎是一条绝路,有的人还在左冲右突,有的人已经离开,留下残酷的背影。
但是,邵岩,就是在这样的一条夹缝中,已经比绝大多数人走得更远了。我提到的远,并非是邵岩在1985—2005年所取得的成就,尽管这样的成绩足以使他在中国书法界占有一席之地而过上优渥的生活,更多的是他始终没有放弃一次次的探索,从而走向更为广阔和高明的远方。
当然,这样的向着远方抵达,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这个代价甚至是生命。恰如美国著名作家苏珊·桑塔格说:“艺术结构与生命结构具有相似之处,这使艺术品成为一种生命的形式。”首先,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从邵岩的“人生”和“汉字”的迷阵上,我们已经得到了印证。现在,邵岩先生就要“从汉字出发”,他将走到哪里呢?现在看来,这个设问已经毫不重要,他出发未久,道路和方向就发生了变化,他今天所到达的,肯定已经不是原来设定的目标。
2008年,46岁的邵岩,突发急性心脏病,这场大病几近夺去他的生命,他的身体里放了8枚支架后,终于重生了。卧床休息的数月,邵岩每天与药为伍,注射器成了每天延续他生命的东西,他说:“他扎进我的体内,与我体重的70%水系对抗沟通,我仿佛回到了童年的海边,城市离我越来越远,我的身体被海水带走,它载着我的灵魂远游,变化之奇妙,令我对其产生神圣的敬畏之情。”
当邵岩醒来时,突然意识到,水墨与注射器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两样东西,一个是他一生挚爱,另一个挽救了他的生命,如果将它们结合在一起会是怎样的震撼?!
对于一个优秀的艺术家,生活中的所有遭遇都可能是上天格外开恩的待遇,一场事关生死的大病,给了邵岩新的思考,更给了他全新的无法意料的工具——注射器,新工具和新手法的应用,我认为对于邵岩来说是具有革命性和颠覆性意义的。注射器的出现首先让书写的本质发生了改变,毛笔作为书写的决定性元素被忽略了;其次是对书写的控制,虽然还是以人之手,虽然还有一个工具,但对工具的可控性已经完全不同,这个工具更像一个具有一定结构的机械装置;然后是书写的最后结果,完全超越了书写和绘画的概念。
这究竟叫什么?射墨还是跑墨?
刘骁纯博士曾撰文提到“2011年,邵岩开始了一种新的书象项目——在一个仪式化的场境中,实施在宣纸环壁上射墨的行为,后期,让射迹在水的作用下自然成纹。这一项目,在上海‘800艺术区’展现时被称为‘跑墨’,我更倾向于称之为‘射墨’”。这种新颖的现代书法,刘博士名之为“邵岩瘦筋草”。
我觉得,射墨也好,跑墨也罢,本义上都是在术的层面。今年,由朱青生先生做策展人,刘骁纯先生做学术主持的“‘心迹’——邵岩水墨艺术展”在今日美术馆一号馆举行。“心迹”两字肯定是更为贴切。
邵岩先生长相壮实、敦厚,大多数时候蓄着须,灵活、轻盈似乎与这样的体态无关。他讲话柔和、轻细,传达着一种坚定的善意和真诚,你很难相信,当他手执注射器是这样的一种飞扬状态,完全是天人合一,呈现一种贴地飞行的姿势,把自己像一发子弹,射向一个苦思良久才发现的“阵”的命门。
是的,他把医生通过注射器注入他体内的水,研成生命之墨,通过代表疼痛和新生的注射器,把心射了出来,落到纸上,就是一片大海,海上漂着一叶舟,舟名就叫《邵岩字典》,这本字典里没有放弃、屈从和死亡,有的只是坚定、向死而生的勇气和无限的远方。
2007年1月20日,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706大厂房,“从汉字出发——邵岩汉字艺术展”开幕。邵岩先生在开幕式上用英语发出宣言:“汉字艺术从这里走向世界”。国际书法家协会主席刘正成先生在随后的研讨会上认为这句话充满诗意,他说:“邵岩是书法家中的佼佼者,是现代书法的领军人物,他的开拓性研究曾经震撼了整个中国书坛,现在这个炸弹没有在书坛爆炸,而是在798爆炸,我相信可以实现——汉字艺术可以从北京从798工厂走向世界!”
2012年9月,我专程去北京采访邵岩先生。9日,邵岩先生正在他的故乡山东参加一个活动。在等待他回来的一天时间里,我先到798艺术区拜访我的朋友著名诗人俞心樵先生,后来一起去他草场地的工作室。工作室的楼上,在举行一场音乐诗会,哪些在微博上耳熟能详的名字成为一个个具体的身影不时从身边走过。然后,我们重返798,10日下午,直接打车到西三环,邵岩工作室。
我们的谈话于是从798开始。邵岩先生从798走向了世界,我们从798走向了邵岩先生,798有我们共同的朋友。
这样表达,似乎是制造了一个语言和场景的迷阵。而这迷阵,又何尝不是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和艺术追求中呢?
人生迷阵
1962年,邵岩出生于山东省文登县。
处于烟台、威海、青岛三市中心的文登,依山傍海,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曾在此召集文人墨客登山吟诗作赋、歌颂功德,留下“文人登山”的传说,“文登”因此得名。金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王重阳自陕西东来,踞“海上仙山之祖”昆嵛山,创建了道教全真派,所收马丹阳、丘处机等“全真七子”皆成正果,昆嵛山从此成了中国道教名山。而从科举取士起,文登就榜上有名,明清两朝最为可观,进士数是全国每县平均数的两倍,并有七人同时高中、父子同榜、兄弟连镳的盛况,传为美谈,“文登学”名震朝野。
在这样一个文化丰盛的海边小城,邵氏是当地的望族。邵岩的祖父乃晚清登州府“耕乐堂”二代传人,农商兴旺,乐善好施;其父则写得一手好颜体,伯父擅长白描人物画。
出身书香世家的邵岩,幼受庭训,幼习颜、柳,或临伯父白描人物画稿,喜欢随处涂鸦。
但是,邵岩又是一个极为顽劣的孩子,入海游泳、登山嬉戏的事情自然没有少做。
学习成绩始终保持优秀的邵岩,16岁时参加高考,由于政治成绩不及格,意外落榜了。由于始终保持着对书法、绘画爱好,于是随水彩画家吴炳年先生学画。翌年,邵岩考入山东省莱阳师范学校美术专业。
在大学期间,邵岩大量临习古代碑帖,自学篆刻,刻印三百余方,并自编甲骨文字典。这本自编的字典,到底如何现在也不得而知了,但这样的壮举,对邵岩来说,也许更多的是充满隐喻的味道。这个隐喻,就像“大海”,对于曾经长时期生长和生活在文登、朝夕相对的事物,无疑是很容易浸入骨髓的。
从入读大学开始,生活对于普通人来说,很容易进入一个设定的程序,毕业,教书,结婚,生子,老去。刚开始的几年,邵岩也在按部就班地演绎着自己的人生故事,不过略有区别的是,在任中学美术教师时,他的兴趣爱好出现了新的动向,从书法和篆刻,转向了临习《芥子园画传》,临吴昌硕、齐白石花鸟画。
人生程序的突变发生在邵岩的23、24岁两年。23岁时,他不再从事教职,去文登商业贸易中心办公室做文书工作,然后结婚。更为关键的是,这年5月,邵岩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参观日本现代书法家手岛右卿书法展,受到刺激,从此立志现代书法研究、创作。以此立志为起点,邵岩创作了作品《晴雪》,获得了第二届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展优秀奖。
这个奖,对于邵岩,对于中国现代书法的发展进程来看,无疑具有非凡的意义。对于刚逾弱冠的邵岩,由于带有浓厚现代书法创作痕迹的作品,得到了传统书法界的最高承认,无疑有了继续创作的无尽动力和自由驰骋的天地,并且更能获得书坛的认可,或者得到中肯的意见。
1985年,除了邵岩的获奖,在现代书法史上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事件,一批现代书法的探索者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第一次现代书法展,这是被看作中国现代书法的一次里程碑的展览。
人生的程序虽然开始发生改变,不过随后在文登生活的十余年光阴中,邵岩更像是走入了一个人生迷阵,工作频繁调动,先是去印刷厂做平面设计,后去文登县书画院工作,再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书法艺术研究室,师从王镛先生。阅读是这段时间最大的收获,《西方美术史》、《中国美术史》、《中国书法史》、《日本书法史》等等大量哲学、美学、古代书画论著,这些日后对邵岩的创作方向、理论思考发生重大影响的作品,构成了他美好的阅读时光。
也是这个时期,邵岩和外界的交流更为丰富,交往层面更为上升。1992年,邵岩第一个个展——《邵岩书法展》在中央美术学院陈列馆举办并举行研讨会。展会后次年,邵岩辞去书画院工作,频繁往返于文登和北京,但他的生活重心依然在家乡,成立了一个公司,承揽广告、装饰、工程等业务。
33岁那年,邵岩的作品《桃花乱落红尘雨》,获得了第六届中青展一等奖。这七个字似乎就是他当时艺术生活的真实写照。而距离1985年《晴雪》第一次获奖,刚好过去十年。从此,他的作品开始屡屡获奖、入展,声名鹊起。而他的事业依然处在不断选择中,开画廊,办印刷厂,依然在迷阵中游走。
汉字迷阵
一个十年,两次获奖,事实却并非如此简单。1985年,第一次获奖的《晴雪》,仅两个字,包括1991年的《聊斋》、《盘古》等作品,均为“少字数”创作,而1995的《桃花乱落红尘雨》,则表明进入了“多字数”创作实践。 在采访邵岩先生时,他首先说自己的现代书法创作“并非是学日本,而是自发的,从小就喜欢”,他认为汉字值得研究的东西很多。自从“少字数”创作取得成功后,邵岩先生就一直在考虑四字、七字,乃至多字的组合。我当时就问邵岩先生,是否汉字的每个字都可以按照他的方法进行重新演绎,从而出现一种全新的字体——邵岩体,自是,就可以编一本《邵岩字典》了。邵岩先生对这一个提法进行了否定,他对字是有选择的,他不断研究字的结构,将横多、竖多的字进行归类,选择字或词后,先是构思,后是打草稿,打很多次的草稿,废纸三千后,才有可能找到自己想要的表达方法。所以,哪怕是确定的字,也不可能确定下来一种标准的、可以不断复制的字体。
在第二个十年伊始,邵岩先生继续往这条道路上行走。随着实践的深入和视野的开阔,邵岩在1998年喜欢上了美国极少主义、波普艺术,并开始真正思考“书法如何走向世界,在世界当代艺术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重大命题。
离上次获奖才过两年,再一次,邵岩作品《留得枯荷听雨声》获第七届中青展一等奖。如是,邵岩在创作实践上具有了更大的底气,也正是在此时,他开始尝试抽象水墨实验,迷恋有意味的形式。
1999年,邵岩作品《无题》获第八届中青展二等奖。邵岩先生介绍,他的每次获奖都有争议,喜欢的和反对的经常平分秋色。从邵岩的个案来看,我们应当感谢中国书协,中国传统的书坛,正是他们最终的宽容,对中国现代书法道路的畅通起到了极大的鼓励作用。对应到邵岩身上,如果没有一次次的在中青展的获奖,使他拥有了全国性的声誉,他现代书法的艺术道路无疑要走得更为艰辛。
同样不可否认的是,幼承庭训,少习颜柳的邵岩,骨子里并不缺乏对古典书法的迷恋,他所做的经常就是以现代手法表现古典的美好事物,并以生生不息的大自然为墨,展现现代人的精神世界和个体创作。作为邵岩重要的代表作之一——《海》,就是这种思想完整的体现。
1999年,《海》在中国美术馆展出,意大利东北银行集团北京首席代表法利纳(Piccardo Farina)先生的夫人在现场找到邵岩,激动地向他比划着内心的感受,说“我看到家乡的大海,看到了海浪、渔网、沙滩、贝壳、甚至看到了哥哥在冲浪。”
从小在海边小城文登长大并生活多年的邵岩自然理解她的感受,她的感动,正是因为邵岩在作品中倾注了思想、记忆和情感。其实在他心中,除了看得到的岁月和情感,更有一种当时连他自己都不知道的隐秘内容。
尽管邵岩先生一次次获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现代书法创作始终是一项全新的探索,没有一套成形的价值观和审美标准,一旦选择了这个方向,注定要不停地奔跑,不断地寻找道路和方向。不断在变的,还有邵岩的职业,2000年,他作出了一个重大的抉择——定居北京,成为一个独立艺术家,从此,艺术、职业、生活混为一谈。
到北京四年后,“汉字迷阵”展正式举办。“汉字迷阵”一开始是六人合展,是一次书象作品展。
按照刘骁纯博士的阐述,“书象”是参照日本“墨象”概念提出的,但两者又有些差异。“墨象”着眼于材料,“书象”着眼在内质,它强调这类艺术作品与书法“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因此,刘博士明确说,狭义“书象”指书法之象,广义“书象”可以兼容文字之象甚至符图之象。
如果以这样的解释,结合现场展出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出,其时邵岩先生又处于一个重大的变革期,他即将从一种可以识别的、具有字义的现代书法创作,转向抽象的、不可识别的图形创作。这样说,也许显得过于简单和偏面,但至少说明了一个道理,最后一个“汉字迷阵”,被邵岩摆在了自己的面前,如何走进去,如何走出来,是一个必须解决的命题。
解密迷阵
现代书法的缘起和早期发展的历程,众说纷纭。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最早是立足于书法,而进行现代创作,走了象形一路,由于画意过强,书法界难于接受,以至于有的学者抨击其为“伪现代”。后来,探索者放弃了画意路线,而进一步追求抽象,甚至大量参考了西方和日本的艺术表现手法,但是最近20几年来,始终不具有普遍意义,更遑论上升为民族审美。这几乎是一条绝路,有的人还在左冲右突,有的人已经离开,留下残酷的背影。
但是,邵岩,就是在这样的一条夹缝中,已经比绝大多数人走得更远了。我提到的远,并非是邵岩在1985—2005年所取得的成就,尽管这样的成绩足以使他在中国书法界占有一席之地而过上优渥的生活,更多的是他始终没有放弃一次次的探索,从而走向更为广阔和高明的远方。
当然,这样的向着远方抵达,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这个代价甚至是生命。恰如美国著名作家苏珊·桑塔格说:“艺术结构与生命结构具有相似之处,这使艺术品成为一种生命的形式。”首先,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从邵岩的“人生”和“汉字”的迷阵上,我们已经得到了印证。现在,邵岩先生就要“从汉字出发”,他将走到哪里呢?现在看来,这个设问已经毫不重要,他出发未久,道路和方向就发生了变化,他今天所到达的,肯定已经不是原来设定的目标。
2008年,46岁的邵岩,突发急性心脏病,这场大病几近夺去他的生命,他的身体里放了8枚支架后,终于重生了。卧床休息的数月,邵岩每天与药为伍,注射器成了每天延续他生命的东西,他说:“他扎进我的体内,与我体重的70%水系对抗沟通,我仿佛回到了童年的海边,城市离我越来越远,我的身体被海水带走,它载着我的灵魂远游,变化之奇妙,令我对其产生神圣的敬畏之情。”
当邵岩醒来时,突然意识到,水墨与注射器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两样东西,一个是他一生挚爱,另一个挽救了他的生命,如果将它们结合在一起会是怎样的震撼?!
对于一个优秀的艺术家,生活中的所有遭遇都可能是上天格外开恩的待遇,一场事关生死的大病,给了邵岩新的思考,更给了他全新的无法意料的工具——注射器,新工具和新手法的应用,我认为对于邵岩来说是具有革命性和颠覆性意义的。注射器的出现首先让书写的本质发生了改变,毛笔作为书写的决定性元素被忽略了;其次是对书写的控制,虽然还是以人之手,虽然还有一个工具,但对工具的可控性已经完全不同,这个工具更像一个具有一定结构的机械装置;然后是书写的最后结果,完全超越了书写和绘画的概念。
这究竟叫什么?射墨还是跑墨?
刘骁纯博士曾撰文提到“2011年,邵岩开始了一种新的书象项目——在一个仪式化的场境中,实施在宣纸环壁上射墨的行为,后期,让射迹在水的作用下自然成纹。这一项目,在上海‘800艺术区’展现时被称为‘跑墨’,我更倾向于称之为‘射墨’”。这种新颖的现代书法,刘博士名之为“邵岩瘦筋草”。
我觉得,射墨也好,跑墨也罢,本义上都是在术的层面。今年,由朱青生先生做策展人,刘骁纯先生做学术主持的“‘心迹’——邵岩水墨艺术展”在今日美术馆一号馆举行。“心迹”两字肯定是更为贴切。
邵岩先生长相壮实、敦厚,大多数时候蓄着须,灵活、轻盈似乎与这样的体态无关。他讲话柔和、轻细,传达着一种坚定的善意和真诚,你很难相信,当他手执注射器是这样的一种飞扬状态,完全是天人合一,呈现一种贴地飞行的姿势,把自己像一发子弹,射向一个苦思良久才发现的“阵”的命门。
是的,他把医生通过注射器注入他体内的水,研成生命之墨,通过代表疼痛和新生的注射器,把心射了出来,落到纸上,就是一片大海,海上漂着一叶舟,舟名就叫《邵岩字典》,这本字典里没有放弃、屈从和死亡,有的只是坚定、向死而生的勇气和无限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