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画形式美教学的实践研究

来源 :中国钢笔书法·书画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fb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们在引导孩子学习儿童绘画时,感到有不少的困扰:儿童画造型特征把握,儿童画色彩、构图教学内容的深浅程度,能不能让孩子随心而画等等。笔者经过反复的理论探究和教学实践,总结了几点有效经验,与大家共同探讨。
  关键词:儿童画?形式美?实践研究
  一、渗透身边美学,感悟美的形式。
  记得上《龙的传人》一课时,我特别提前做好了课件,并要求学生收集有关龙的图片及知识。在多媒体播放龙的图片时,孩子们学得很投入,教室里很安静,突然有男同学满不在乎地说:“龙有什么好看的,多个动物的组合,我觉得龙是个怪物!我不喜欢龙!”也有女生小声附和说:“龙与蛇很像,我最怕蛇了,也就不大喜欢龙……”龙是象征中华民族的吉祥物,它在历史上的地位至高无上,是人们心目中的神物。想不到不少孩子竟然说龙是“不美”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情趣和追求,庄子曾曰:“各得其美”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并没有更正那些孩子的观点。
  常有老师反映,低段孩子画出的人物形象总是僵直的手臂、粗壮的腿,动态很少变化,男孩女孩的唯一区别特征就是女孩比男孩多了个辫子;高段有的孩子如果老师说他们画的人物服饰搭配不协调,他们会用上这么一句“虎美在背,人美在内”来掩饰画面的不足。当认真思考孩子们存在这些问题时,感觉就像扎进皮肤的一枚麦芒,久久梗在那里,隐隐作痛,感叹现在的美术课真难教啊!经过反复琢磨,我认为主要是缺乏美学基本知识造成的。孩子们真的不懂什么是美,不认识不理解美。当前,世事复杂,是非对错难辨,孩子观察能力又有限,孩子们缺乏对事物美丑标准的认识,对美的理解太简单化。
  我决定补上这“一课”,在课内穿插适当的美学知识。印象最深的是,我常给学生讲一个故事“熟悉的地方无风景”。说的是一人到海南旅游,那里天辽海阔,帆影点点,涌浪推岸,椰林叠翠,作者身在其中感觉到风景别样的美。傍晚在海边的一家餐馆吃海鲜,望着霞染碧波、游人如织的窗外说:“这儿的风景太美了。” 不料老板漫不经心地说:“这儿除了水还是水,没什么意思!”想不到当地人对美景如此无动于衷。最后作者的感悟是:熟悉的事物会在精神和心境上处于一种无感受、无知觉的疲惫状态,曾感动的不再感动,曾吸引的不再吸引,曾激怒的不能再激怒,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了。“喜新厌旧”是人类追求美的本能,是审美心理的独特规律。再美好的东西,几经熟视,也会令人渐觉淡漠。只有新鲜的东西,才激起人的瞩目、追求,所以才有了人类的不断追求和创新。我常常给我的学生讲这个故事,让他们明白“美”的真正原因在哪里。
  经过一段时间审美培养,孩子们对于美与不美不再模糊而美丑难辩了,知道美丑也有一般的价值标准而不是随意的,要符合一般的审美规范。美除了外在形式美,也一定是友善的。那些对龙有“成见”的学生也知道了是自己是把蛇的贪婪、凶残与龙的形象联想在了一起,把对蛇的审美情感迁延到龙的身上,龙也就在心目中形成了丑恶的形象。
  二、运用色彩规律,追求色彩美。
  不少孩子以为色彩搭配是深不可测的,是绘画中的最大难题,个别学生跟我讲:“老师,对于画画我什么都好,就是不会配色。”我告诉他,先要理解色彩只是表达情感的一种绘画语言,就像我们人说话,话讲出来让别人听懂即可,不会多想你用的什么语法讲出来的?很多时候色彩就是一种个人习惯用法,要有个性追求,以好看为标准。但要做到“好看”就要讲求一定的方法,那就是高要求了。
  我常常以创意油画棒画为学习重点。此画种用色块造型最明显,点线面绘画语言最综合。先可以用概括、夸张等手法勾勒出“似与不似之间”的生动形象后,运用固有色按光影和透视关系及色彩层次涂色,再按照对比统一的视觉规律进行色调表现。孩子们经过学习可以感受到渐变色的节奏美,对比色的灵活与鲜明,对色彩的感受能力加强了,不再随心所欲的乱用颜色了,色相准确了,也能体会到画面的“美在整体”了。
  可以把一幅画比作交响乐,黑色部分就相当于低音部,不同深浅的灰色就相当于中音,而红、黄、白色就是高音,低音沉闷,高音单薄,而只有在低音和中音衬托下的整个音乐,才丰富、浑厚,旋律更清晰、强烈、优美动听。我常常将音乐的音调相联系,要求学生从小养成色调意识。绘画的色彩美要尽量追求色彩格调,要让学生深刻感受和运用,在高年级课堂上,学习色调的类型,理解色调的来源,学生对色调的观察理解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我常常布置一些课外色彩写生作业,要求他们练习组织色调的能力,实际也就是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艺术是有通感的,孩子们能学以致用。色调在生活中用处很大,在课下常常听到孩子们指着同学的着装说,今天你穿的衣服是淡蓝色调的,感觉很凉快吧;今天我很高兴,我的心情是暖色调的等。
  三、创造个性意象,追求新颖构图。
  孩子的绘画构图不像成人,组织是有目的的,他们大多是随意的。往往画了改,改了再画。其结果自然造型不美、比例失调、构图欠完整。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构图基本知识掌握不够、画面的构图组织能力不足造成的,这都要教师正确引导。
  构图历来是艺术家们研究的中心问题,没有一定的规律,从整体隐现线上说有三角形构图、s形构图、圆形构图等;从对比关系上说有主次、虚实、疏密、大小等;从色彩关系上说有浓淡、呼应、均衡等。但这些对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不能涉及太多,因为构图学是个复杂问题。我的教法是把构图看做是隐形的,由内容决定构图形式。学生能够有方法组织内容,也就自然产生了“构图”。
  一次我上线描课,主题是“家乡的大高楼”。首先,我带领孩子们到校外别墅区里进行整体观察,确定第一感觉:式样豪华、色彩高雅的楼房错落有致,配套绿化区布置的疏密、繁简变化;穿梭的车辆,忙碌的人们,热闹而安详。就在这不长的时间里,欣赏到了整体的生活场景美,体会到人的智慧、情感、力量及人类生活的丰富性。孩子们的灵感来了,绘画内容不是已经明确了吗?可以进行创作了,用时不多,他们都运用美的形式,用自己的个性符号表现家乡高楼的美,笔简意繁,层次分明,表现了对家乡的赞美之情。
  法国文学奠基人巴尔扎克举过一个鲜活的例子。他说,假如把自己心爱的手做成一个石膏模型,放在自己面前,你不会看到丝毫的相似,而感觉是一只假物,就是因为那只手是没有动态和生命的。儿童画的教学也是有动态和生命力的,作为引领者就要把握好儿童心理特点与身心发展的规律,实现儿童画教学价值的更大化。
  参考文献:
  [1]王旭晓 《美的奥秘》?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
  [2]李旭 《儿童画教程》?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5
  [3]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四川人民出版社
  (绍兴县钱清镇遗风小学 浙江绍兴 )
其他文献
孙志庆(教师)吴心怡  《地球控制中心》  指导老师:邵
期刊
戴燕红(教师)?《花之语》  李维娜(教师)?《栖》  李?维(教师)《百鸟朝凤》  颜喧喧?《走好每一步》  董仟仟?《童年趣事》
期刊
周?毅?《痕迹》?技工学校  赵华娇?《三字经节选》?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实验校区
期刊
【导语】  新课程改革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新课程改革的成败,教师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人物,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中坚力量,如何开发课程资源是新时期教师的重要任务。教师应跳出书本,走出课堂,到校园、社会、大自然中,去发现,去寻找,从而提炼出更适合于我们美术学科教学的新资源、新内容。  自然、社会、生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教材
期刊
黄映恺?男,1973年生于福建莆田,书法学方向博士。现为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艺术学博士后、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书法家协会理事、三月三书社副社长。  书法作品多次在全国性展览中获奖,并入展第七届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第八届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首届全国书法兰亭奖作品展、全国首届青年书法展、世界华人书画展、“翰墨颂辉煌”建党八十周年书法展、第二回中韩书法作品交流展
期刊
教学内容分析:  线是最基本的造型语言,线条的变化也千变万化。不同的线条组合能在视觉感受上给人以不同的冲击。通过本课的教学,希望能使学生在认识线条,了解线条的同时,学习欣赏评述线条的方法,进而更深入的去理解线条造型组合的方式。最高层次的期望,学生能突破传统线条的“写生变化”,向着形态的知觉和心理进发。使学生能把生活中具象的美和抽象的联想进行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表现能力。  学情分析:  本节课授课
期刊
冯钰茹?大家好!我叫冯钰茹,今年9岁了,出生于浙江仙居,现就读于仙居县第一小学三(3)班。我热爱祖国,团结同学,性格活泼,爱好广泛(琴棋书画样样学),小小的我成绩不少,参加校、县、市、省等级别举办的各项比赛获一、二等奖就有二十多次。我特别喜爱画画,5岁开始学,成绩喜人,不但在校级,县级都获奖,2011年6月在浙江省教育厅组织的全省中小学生美术比赛中荣获三等奖。2009年至2011年分别获得由国家教
期刊
陈仲夏?女,1999年2月26日生于浙江省东阳市千祥镇,现就读于东阳市千祥镇初级中学。  自2006年开始在东阳书画艺校学习书法至今,  曾在2007年第三届“金陵之星”全国青少年书法大赛中荣获金奖  在2009年第四届“飞天杯”全国青少年儿童书画摄影大展荣获银奖  在2010年第四届“新星杯”全国中小学书画大赛一等奖  在2012年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大赛荣获书画明星奖
期刊
洪缇缇?女 8岁 我是奉化市居敬小学二(2)班的班长,我性格活泼好动,爱好广泛,唱歌跳舞画画,我还会乐器古筝呢!最喜欢的是画画,我的画从幼儿园开始参加各种各样的比赛,获得了许多的奖:《我的妈妈是美术老师》在宁波晚报发表,《爸爸的帽子》获奉化市现场科幻画一等奖,《鱼》在韩国丽水世博会“海洋——我们共同的蓝色家园”获入围奖……以后我还会描绘出更多更美的展示给大家。
期刊
摘要:形式美是指自然、生活、艺术中各种形式因素(色彩、线条、形体、声音)及其有规律的组合所具有的美。传统节日凝聚了民族传统的民俗文化,表现出浓郁的形式美感。指导学生立足本土传统节日,运用形式美法则,感受、借鉴、嫁接传统节日中形式美的因素,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关键词:本土传统节日?形式美?感受?借鉴?嫁接  形式美是指自然、生活、艺术中各种形式因素(色彩、线条、形体、声音)及其有规律的组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