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师要将学生放在第一位置,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的展开团体合作的活动,使高中英语课堂活跃起来,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主的进行英语学习,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组合作分组讨论高中英语实际运用
一、小组合作分组讨论教学的特点及优越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小组合作和分组讨论教学已经成为高中教学活动中最常用的几种教学方式之一,它们依据学生们的个人能力、兴趣爱好和性格特征等等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团体合作从而取得1 1>3的学习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积极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进行思考和学习。
1.小组合作和分组讨论教学的特点。
(1)以小组活动为主体,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任课教师依据学生的性别、性格、学习水平、家庭经济背景情况等方面合理的分配学习小组,保证小组中成员的不同一性和班级各小组能力的均衡性。
(2)组员目标和利益一致。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小组内部成员需要相互帮助和支持,他们拥有一致的目标,并且不存在输赢关系,是利益的的共同体,正因为拥有共同的利益,他们更能集中力量去解决面临的问题。
(3)小组分工明确,责任感强烈。小组的统一目标不是一个人就能达到的,需要团体的合作,因此每个成员都需要发挥自身的力量,这是不可以推脱的责任。同时为了有效完成任务解决问题,小组进行合理分工,互相配合。
2.小组合作分组讨论教学的优越性。“小组合作分组讨论教学”这一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它的应用给高中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它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增强学生课堂活动的自主参与感,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团体合作增加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使他们在困难面前互相扶持、互相帮助,运用大众的智慧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小组合作分组讨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有效的合作方式是合作学习的重要关键。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任课教师需要根据小组学习的特点以及学生自身的情况进行合理的分组,确保每个小组间的均衡发展。在高中英语教学的课堂中,如何有效利用小组合作分组討论教学,可以在下面的课堂运用中进行教学参考。
1.灵活的分组方式。
(1)根据学生座位就近组合。按座位就近组合,就是按照所教学班级学生的原有位置使他们就近组成一个英语学习小组。根据教学内容需要,一般是前后左右2-6人组合而成。这种按座位就近组合的形式不需要将学生划分出不同层次,不需要重新调整学生座位,课堂操作简单并且学生学习效果较佳,正因如此,受到广大教师的喜爱。小组成员因为座位近互相比较熟识,因此进行问题讨论时,氛围更加轻松和自由,学生的思维得以发散,互帮互助获得更佳的答案。
(2)根据教学问题自由组合。自由组合即辩论式分组,一般是指任课教师根据提出的问题将学生分为正反两个派别进行问题的探究和讨论。
(3)根据教学内容分为若干平行小组。英语教师根据几个平行并列的教学内容,将班级同学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各自独立负责一项内容。
2.多种样式的讨论形式。
(1)相互提问法。这个讨论形式是指学生之间互相进行提问,可以是小组对小组的,也可以是小组内部成员之间的,甚至于是男女同学相互提问等等。这样的方法不仅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活跃了课堂教学的氛围,而且可以使学生之间相互竞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加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2)相互补充法。先让小组内每个成员都对教师所提的问题进行自我思考,然后随机抽取一名组员使其发表自己的意见,同组的成员根据这位成员的意见进行补充和完善,最终形成集体意见。这样的方法可以使学生更为清晰的了解到问题的多个方面,更加深刻的认识这个问题,培养学生今后全方面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再停留在问题表面,而更为深入问题核心去解决问题。
(3)相互协商法。相互协商法相较相互补充法更为全面考虑到每位学生的观点,在学生进行过问题的思考之后,小组成员挨个发表自己的观点,最后进行集体讨论形成集体意见。这样的思考和讨论过程,大大发挥了每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汇集了小组成员集体的智慧,小组成员互为补充,互相帮助从而取得共同的进步,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意识。
总而言之,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和分组讨论教学的优势,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自主的进行思考和英语的学习,通过团体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集体意识。正确合理的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和分组讨论,发挥其强大的教学优势,使学生在跨语言环境下能够进行自由的交流,提高高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咸向萍.小组合作分组讨论教学在高中牛津英语教学中的实践运用[J].新课程研究:下旬,2015,(12).
[2]蔡慧萍,蔡明德,罗毅本册.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
[3]傅永曙.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论[M].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12).
【关键词】小组合作分组讨论高中英语实际运用
一、小组合作分组讨论教学的特点及优越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小组合作和分组讨论教学已经成为高中教学活动中最常用的几种教学方式之一,它们依据学生们的个人能力、兴趣爱好和性格特征等等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团体合作从而取得1 1>3的学习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积极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进行思考和学习。
1.小组合作和分组讨论教学的特点。
(1)以小组活动为主体,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任课教师依据学生的性别、性格、学习水平、家庭经济背景情况等方面合理的分配学习小组,保证小组中成员的不同一性和班级各小组能力的均衡性。
(2)组员目标和利益一致。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小组内部成员需要相互帮助和支持,他们拥有一致的目标,并且不存在输赢关系,是利益的的共同体,正因为拥有共同的利益,他们更能集中力量去解决面临的问题。
(3)小组分工明确,责任感强烈。小组的统一目标不是一个人就能达到的,需要团体的合作,因此每个成员都需要发挥自身的力量,这是不可以推脱的责任。同时为了有效完成任务解决问题,小组进行合理分工,互相配合。
2.小组合作分组讨论教学的优越性。“小组合作分组讨论教学”这一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它的应用给高中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它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增强学生课堂活动的自主参与感,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团体合作增加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使他们在困难面前互相扶持、互相帮助,运用大众的智慧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小组合作分组讨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有效的合作方式是合作学习的重要关键。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任课教师需要根据小组学习的特点以及学生自身的情况进行合理的分组,确保每个小组间的均衡发展。在高中英语教学的课堂中,如何有效利用小组合作分组討论教学,可以在下面的课堂运用中进行教学参考。
1.灵活的分组方式。
(1)根据学生座位就近组合。按座位就近组合,就是按照所教学班级学生的原有位置使他们就近组成一个英语学习小组。根据教学内容需要,一般是前后左右2-6人组合而成。这种按座位就近组合的形式不需要将学生划分出不同层次,不需要重新调整学生座位,课堂操作简单并且学生学习效果较佳,正因如此,受到广大教师的喜爱。小组成员因为座位近互相比较熟识,因此进行问题讨论时,氛围更加轻松和自由,学生的思维得以发散,互帮互助获得更佳的答案。
(2)根据教学问题自由组合。自由组合即辩论式分组,一般是指任课教师根据提出的问题将学生分为正反两个派别进行问题的探究和讨论。
(3)根据教学内容分为若干平行小组。英语教师根据几个平行并列的教学内容,将班级同学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各自独立负责一项内容。
2.多种样式的讨论形式。
(1)相互提问法。这个讨论形式是指学生之间互相进行提问,可以是小组对小组的,也可以是小组内部成员之间的,甚至于是男女同学相互提问等等。这样的方法不仅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活跃了课堂教学的氛围,而且可以使学生之间相互竞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加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2)相互补充法。先让小组内每个成员都对教师所提的问题进行自我思考,然后随机抽取一名组员使其发表自己的意见,同组的成员根据这位成员的意见进行补充和完善,最终形成集体意见。这样的方法可以使学生更为清晰的了解到问题的多个方面,更加深刻的认识这个问题,培养学生今后全方面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再停留在问题表面,而更为深入问题核心去解决问题。
(3)相互协商法。相互协商法相较相互补充法更为全面考虑到每位学生的观点,在学生进行过问题的思考之后,小组成员挨个发表自己的观点,最后进行集体讨论形成集体意见。这样的思考和讨论过程,大大发挥了每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汇集了小组成员集体的智慧,小组成员互为补充,互相帮助从而取得共同的进步,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意识。
总而言之,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和分组讨论教学的优势,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自主的进行思考和英语的学习,通过团体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集体意识。正确合理的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和分组讨论,发挥其强大的教学优势,使学生在跨语言环境下能够进行自由的交流,提高高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咸向萍.小组合作分组讨论教学在高中牛津英语教学中的实践运用[J].新课程研究:下旬,2015,(12).
[2]蔡慧萍,蔡明德,罗毅本册.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
[3]傅永曙.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论[M].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