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一些生成性资源,构建科学高效的课堂,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印象,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运用易使学生犯错的一些资源,让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并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有效反思,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本文对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如何活用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有针对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了一些探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错误资源;教学研究;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0)34-0108-02
学生在知识学习中难免会存在一些错误,为使学生能纠正自身的错误,教师要细心关注学生的这些错误,充分挖掘错误资源中的闪光点,充分利用这些闪光点来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从而激发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保证教学有序进行。
1 正视错误,让学生敢于出错
大多数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出现错误时,由于害怕教师的批评,不愿意和教师深入交流自己的错误,长此以往,学生学习中堆压的错误会越来越多,并严重限制学生数学素养的有效提高。为解决这一问题,首先,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正视自身所犯的错误,告诉学生犯错误并不可怕,要敢于面对错误,更要勇于纠正错误,这样才可以更顺利地进行后续知识的学习。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要以更加亲和的态度和学生沟通交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所犯的错误,反思错误的原因及改错的方式,从而提高后续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1]。
如讲解有关“反比例函数”的知识时,教师要设置问题:“从无锡到南京的路程大约是200千米,假设一列火车的速度是每小时x千米,那么从无锡到南京的时间t为多少?”由于学生在以往学习中接触到的内容都比较形象,数学问题中也有具体数值,所以学生在面对教师提出的这个问题时,可能非常困惑,很容易因这些困惑而犯错。对此,教师可充分借用这一问题来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让学生将x换算成50进行计算,通过换算,学生会快速回答出需要的時间是4个小时。由于学生在计算中理解了式子中的未知数的含义,所以教师在后续教学中可进一步引导学生的解题思路,向学生提问:“请同学们结合自身的学习成果思考,这道题中的两个未知数,t和x是函数吗?”大多数学生会回答:“是函数。”这时教师可接着向学生提问:“那么同学们能够列举出生活中存在这种数量关系的实例吗?并且分析一下函数关系式有什么样的特征?”学生思考后,会回答:“t会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之后教师可告诉学生:“同学们对两个变量对应关系的分析非常正确,我们刚才所举出的例子都是实际问题,这些数据都是正数,下面我们要讲解有关反比例函数的内容,这样一来同学们就会知道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只有正比关系。”学生在回答中以偏概全地概括出了函数变量的增减性,但很容易将自变量的范围定义为正数,这一个错误反映出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审题时经常存在模糊的问题,或是完全按照以往的学习经验进行思考,容易造成概念的混淆,而教师通过引导可以让学生正视错误,提高学习效率[2]。
2 预设错误,让课堂灵活多变
教师运用错误资源进行教学时,可以故意设置一些错误,让学生掉入教师所设的“陷阱”中,激发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保证课堂教学有序进行。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脑海中已储存了不少旧知识或片面的认识,教师需要对这一情况有效引导,帮助学生自我反思,从而使其在脑海中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
如教师讲解“勾股定理”时,可以为学生布置这样的题目:“请同学们思考,在三角形ABC中∠A、∠B、∠C分别对应a、b、c,如果a=3、b=4的话,求c的值。”教师布置问题后,大多数学生马上就会回答c=5。教师再向学生提问:“同学们的思路是否是正确的呢?请思考一下勾股定理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是什么?这道题目中并没有指出∠C是90度。”对此,大多数学生会非常迷茫。这时教师要让学生分情况讨论三角形中不同的角是90度时的对应数值。由于回答教师所提问题时犯了一个明显的错误,所以当教师布置探究任务时,学生会反思整个学习过程,并积极参与该探究任务。顺利掉入教师所设置的“陷阱”,对于学生来说,能更深刻地记住和理解正确的知识。教师需要充分把握学生犯错的整个过程,突出素质教育的特征,使学生能及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锻炼以及完善自身的思维方式,在纠错的过程中提高数学学习信心,并获取一些非常有价值的数学思想以及方法,为后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3 巧用错误,激发学生求知欲
初中生的挑战欲望比较强烈。所以教学中,教师可利用一些错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挑战一些非常有难度的问题,从而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的有效提高[3]。
如讲解有关“轴对称图形”的内容时,为学生布置这样的题目:“四边形ABCD中,AB=AD,∠ADC=∠ABC,请问CD=BC吗?”教师在向学生讲解这部分知识时,要让学生先在草稿纸上画出对应的四边形,再回答问题,一些学生在思考中会想到连接AC形成一个等边,从而解决问题。教师在这时要引导学生:“这一想法是有问题的,通过‘边边角’并不能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请同学们接着探索正确的解题方法。”知道自己所犯错误后,为获得问题的最终答案,学生会更积极探索问题,这在无形中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学生后续学习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通过构建等腰三角形来解决这一问题,使学生明白如果这一思路行不通,那么就要从全新的角度来进行解答。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灵活地学习理论知识,还有助于学生养成更严谨的思考习惯。因此教师运用学生的错误进行教学时,要充分挖掘错误资源背后的教学价值,启发、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思维,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4 反思错误,让学生养成习惯
大多数学生在学习中会经常出现一些错误,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反思整个错误过程,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帮助学生提高纠错能力。教师在课堂开始前,要全面分析学生当前的学习特点以及学习能力,以针对性地开展相关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纠错中加深对相关知识的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
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创建一个错题本,记录每次解题和考试中计算错误的题型,回顾出错的过程,并深入分析及总结犯错误的原因,帮助学生更有针对地学习知识。在学生记录一段时间错题后,教师要让学生将自己的错题本带入班级并和同伴进行沟通,使学生在沟通中正视自己的错误,并在观察他人的错误中思考自己的解题思路。这样在后续的学习中,学生就会有意识地规避这些错误。教师在教学中,要慢慢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使学生能将这一习惯作为学习内容之一,促进自身数学素养的提高。
又如对于圆锥体积=×圆柱体积,大多数学生经常在计算时忘记“×”,或在做判断题时,想不到等底等高这一条件。对此,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来共同探索问题。教师可以分发给不同小组学生不同的学习材料,有的小组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有的小组是等高不等底或等底不等高的圆锥体和圆柱体,让学生根据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反复的实验以及研究,从而使学生能够纠正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错误。
总之,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将错误资源渗透到学生的各个学习环节,改善学生的学习现状,从而充分发挥错误资源的价值,提高学生的学习精准性。
【参考文献】
[1]周标.善用错误资源激活学生数学思维[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26).
[2]何机峰.初中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的应用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69).
[3]任嗣学.初中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探究[J].教育界,
2020(27).
【关键词】初中数学;错误资源;教学研究;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0)34-0108-02
学生在知识学习中难免会存在一些错误,为使学生能纠正自身的错误,教师要细心关注学生的这些错误,充分挖掘错误资源中的闪光点,充分利用这些闪光点来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从而激发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保证教学有序进行。
1 正视错误,让学生敢于出错
大多数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出现错误时,由于害怕教师的批评,不愿意和教师深入交流自己的错误,长此以往,学生学习中堆压的错误会越来越多,并严重限制学生数学素养的有效提高。为解决这一问题,首先,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正视自身所犯的错误,告诉学生犯错误并不可怕,要敢于面对错误,更要勇于纠正错误,这样才可以更顺利地进行后续知识的学习。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要以更加亲和的态度和学生沟通交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所犯的错误,反思错误的原因及改错的方式,从而提高后续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1]。
如讲解有关“反比例函数”的知识时,教师要设置问题:“从无锡到南京的路程大约是200千米,假设一列火车的速度是每小时x千米,那么从无锡到南京的时间t为多少?”由于学生在以往学习中接触到的内容都比较形象,数学问题中也有具体数值,所以学生在面对教师提出的这个问题时,可能非常困惑,很容易因这些困惑而犯错。对此,教师可充分借用这一问题来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让学生将x换算成50进行计算,通过换算,学生会快速回答出需要的時间是4个小时。由于学生在计算中理解了式子中的未知数的含义,所以教师在后续教学中可进一步引导学生的解题思路,向学生提问:“请同学们结合自身的学习成果思考,这道题中的两个未知数,t和x是函数吗?”大多数学生会回答:“是函数。”这时教师可接着向学生提问:“那么同学们能够列举出生活中存在这种数量关系的实例吗?并且分析一下函数关系式有什么样的特征?”学生思考后,会回答:“t会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之后教师可告诉学生:“同学们对两个变量对应关系的分析非常正确,我们刚才所举出的例子都是实际问题,这些数据都是正数,下面我们要讲解有关反比例函数的内容,这样一来同学们就会知道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只有正比关系。”学生在回答中以偏概全地概括出了函数变量的增减性,但很容易将自变量的范围定义为正数,这一个错误反映出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审题时经常存在模糊的问题,或是完全按照以往的学习经验进行思考,容易造成概念的混淆,而教师通过引导可以让学生正视错误,提高学习效率[2]。
2 预设错误,让课堂灵活多变
教师运用错误资源进行教学时,可以故意设置一些错误,让学生掉入教师所设的“陷阱”中,激发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保证课堂教学有序进行。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脑海中已储存了不少旧知识或片面的认识,教师需要对这一情况有效引导,帮助学生自我反思,从而使其在脑海中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
如教师讲解“勾股定理”时,可以为学生布置这样的题目:“请同学们思考,在三角形ABC中∠A、∠B、∠C分别对应a、b、c,如果a=3、b=4的话,求c的值。”教师布置问题后,大多数学生马上就会回答c=5。教师再向学生提问:“同学们的思路是否是正确的呢?请思考一下勾股定理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是什么?这道题目中并没有指出∠C是90度。”对此,大多数学生会非常迷茫。这时教师要让学生分情况讨论三角形中不同的角是90度时的对应数值。由于回答教师所提问题时犯了一个明显的错误,所以当教师布置探究任务时,学生会反思整个学习过程,并积极参与该探究任务。顺利掉入教师所设置的“陷阱”,对于学生来说,能更深刻地记住和理解正确的知识。教师需要充分把握学生犯错的整个过程,突出素质教育的特征,使学生能及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锻炼以及完善自身的思维方式,在纠错的过程中提高数学学习信心,并获取一些非常有价值的数学思想以及方法,为后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3 巧用错误,激发学生求知欲
初中生的挑战欲望比较强烈。所以教学中,教师可利用一些错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挑战一些非常有难度的问题,从而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的有效提高[3]。
如讲解有关“轴对称图形”的内容时,为学生布置这样的题目:“四边形ABCD中,AB=AD,∠ADC=∠ABC,请问CD=BC吗?”教师在向学生讲解这部分知识时,要让学生先在草稿纸上画出对应的四边形,再回答问题,一些学生在思考中会想到连接AC形成一个等边,从而解决问题。教师在这时要引导学生:“这一想法是有问题的,通过‘边边角’并不能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请同学们接着探索正确的解题方法。”知道自己所犯错误后,为获得问题的最终答案,学生会更积极探索问题,这在无形中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学生后续学习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通过构建等腰三角形来解决这一问题,使学生明白如果这一思路行不通,那么就要从全新的角度来进行解答。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灵活地学习理论知识,还有助于学生养成更严谨的思考习惯。因此教师运用学生的错误进行教学时,要充分挖掘错误资源背后的教学价值,启发、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思维,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4 反思错误,让学生养成习惯
大多数学生在学习中会经常出现一些错误,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反思整个错误过程,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帮助学生提高纠错能力。教师在课堂开始前,要全面分析学生当前的学习特点以及学习能力,以针对性地开展相关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纠错中加深对相关知识的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
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创建一个错题本,记录每次解题和考试中计算错误的题型,回顾出错的过程,并深入分析及总结犯错误的原因,帮助学生更有针对地学习知识。在学生记录一段时间错题后,教师要让学生将自己的错题本带入班级并和同伴进行沟通,使学生在沟通中正视自己的错误,并在观察他人的错误中思考自己的解题思路。这样在后续的学习中,学生就会有意识地规避这些错误。教师在教学中,要慢慢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使学生能将这一习惯作为学习内容之一,促进自身数学素养的提高。
又如对于圆锥体积=×圆柱体积,大多数学生经常在计算时忘记“×”,或在做判断题时,想不到等底等高这一条件。对此,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来共同探索问题。教师可以分发给不同小组学生不同的学习材料,有的小组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有的小组是等高不等底或等底不等高的圆锥体和圆柱体,让学生根据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反复的实验以及研究,从而使学生能够纠正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错误。
总之,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将错误资源渗透到学生的各个学习环节,改善学生的学习现状,从而充分发挥错误资源的价值,提高学生的学习精准性。
【参考文献】
[1]周标.善用错误资源激活学生数学思维[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26).
[2]何机峰.初中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的应用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69).
[3]任嗣学.初中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探究[J].教育界,
202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