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锦还乡”之外

来源 :杂文月刊(选刊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and1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衣锦还乡”是个常见的典故。《史记》记载,楚霸王项羽攻占秦朝的都城咸阳后,有人劝他定都关中,但项羽思乡情重,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这本是楚霸王痛失帝业的一大关节,大家都熟悉。
  后来,“衣锦还乡”就成了一个成语:离乡游子功成名就之后,都要荣归故里,光宗耀祖,帮扶乡亲,建设家乡。比如,吴越王钱镠就曾经这样做过,而且,不仅自己“衣锦”,还将家乡临安的树都披上锦绣。于是,吴越钱氏就有了一个堂号“锦树堂”。今天已是蔚为巨族,枝繁叶茂了。
  让我想起这个典故的,并非思古之幽情,而是现实之关切。近来,我有几位来自农村的好朋友终于符合了所在城市的落户条件。对于朋友们和这座城市来说,这当然是“两全其美”的事情。但是,假如将朋友们的故乡也纳入考虑范围呢?大概,我们并不能得出“三全其美”的结论。
  实际上,我们在谈一个城乡关系的问题,一个牵涉到国家整体均衡发展的大问题。从传统来看,中国城乡之间一直保持着紧密联系,人口和财富双向流动。特别是隋朝建立科举制度以后,乡村倾一家、一族之力,通过一代或几代人的奋斗,总有几颗读书种子,能够穿过科举的针鼻儿,成长为参天大树。乡村学子获得足够的功名后,跻身精英,离乡出仕,经过历练,眼界胸襟自然开阔。到了晚年,除了很少的例外,这些游子都会叶落归根,衣锦还乡,退为乡绅,建祠设学,标举家风,致力于培养下一批读书种子。读书显贵者如此,经商富贵者也如此。由此,外面的世界进入了乡村,两者交相互动,发展共荣。我们今天在很偏僻的乡村,往往还可以看到高门大宅,宗祠乡塾,通常都挂着文物保护单位和各级文化遗产的牌子,都是上述历史事实的残留与写照。我们要知道,这些还是劫余之后,过去更是相当普遍的。
  城市化与中国的近代化、现代化相伴相行,但是,更多的是乡村为城市做出牺牲。到了今天,中国的城乡差距不容否认。我们怎么能够指望来自乡村的精英人才,以及他们的子孙,再回到医疗卫生、工作学习、生活保障等条件都远为落后的乡村去呢?于是,今天的“衣锦还乡”无非只是第一代城市人还很看重的春节项目罢了,和传统的意义已经迥然不同。这难道不是一种苦涩和无奈吗?
  我的这几位朋友很有孝心,都已经或正计划将自己的父母接到城市奉养,也好一遂祖孙三代相互照应,其乐融融的心愿。这当然是大好事。然而,这也揭示一个更为重大的问题:能够培养出乡村学子的家庭家族,通常都具有有梦想、重知识、讲读书的良好传统和家风。而今,离开乡土的不再仅是个体的学子,而是家族的一支或一房。如果說,朋友们的进入城市,可以比作乡村优秀树苗的移植;那么,一支一房的离乡入城,就是从乡村彻底铲起了营养特别丰富的一块沃土。
  如何改变这种令人担忧的现象?这是一个牵涉面极广极深的大难题,这里不能详论。我只想提出一个思路。最简单地说,人与故乡的关联基于乡情,而乡情必须植根于乡土。今天,能否再给城市引进的优秀人才提供一些特殊条件呢?比如,保留原乡户口,来自农村的,由此可以保留一块小小的宅基地?
  我只是希望,“衣锦还乡”还能够活生生地存在于当下,而不是埋没在故纸堆里。这是一个事关中国整体和谐发展的大问题。
  孤山夜雨荐自《新民晚报》2017年5月20日
其他文献
“说到宋词,我们立刻会想到晏殊,想起他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淡淡哀伤;想到欧阳修,想起他的“人生自是有情痴,此事不关风与月”的爱情自白;想到柳永,想起他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无悔相思;想到苏轼,想起他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诚挚祝福;想到秦观,想起他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美好愿望;想到贺铸,想起他“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的无边愁绪;想
期刊
英国小说家斯威夫特写过一部奇书《格列佛游记》,主人公格列佛在海上遇险,被小人国民救起。为了报恩,他帮小人国与邻国作战,将敌方几十艘战舰的锚链一把揽起,就那么蹚着海水拖了回来。以后他又见识了大人国、巫人岛、马国等。大人国的居民足有教堂塔尖儿那么高,格列佛只好睡在洋娃娃的摇篮里。  无独有偶,中国古典小说《镜花缘》中也提到小人国、大人国。小人国国民身高不足一尺,儿童只有四寸。因怕被飞鸟叼走,老幼出行时
期刊
历史是什么?  历史,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是研究人类变化和社会兴替的重要的人文学科。从这些定义上看,对于人类来说,历史的地位是非常之重要和“高大上”的。  诚实地说,对于这么高的评价,很多人是不能理解和不屑的,认为历史是一门“无用之学”,总会有人疑问,为什么有的人要忽略物质上的诱惑、忽略能创造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实用技术去研
期刊
命运坎坷的莫言生不逢时,在他上学的年龄正值“三年困难时期”和混乱动荡的“文革”。他5岁上学,11岁时辍学成为一个“广阔天地”里的牧童。可怜的他,连一纸小学文凭都没拿到。  在历经周折入伍之后,莫言于1984年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拿到大专文凭。在军艺就读两年,主要是听一些知名作家、学者授课。在求学期间,他坚持有选择地上课,觉得价值不大的讲座就干脆不听,到宿舍自学和写作。成名作《透明的红萝卜》和
期刊
如今,各类“微商”纷纷抢占高校市场,一些在校大学生也兼职做起了代理或代购。然而,不少人却频频遭遇陷阱,或是所销售产品与上级代理描述不符,或是交了钱却收不到供货商发货,有的学生甚至误入传销网络。而高校对于学生涉足这一领域,往往没有明确的监管和指导措施。  这正是:  一入微商深似海,  创业未捷财先败。  维权整治莫等闲,  休教学子空余哀。  摘自《人民日報》2017年5月11日
期刊
愧:“心”中有“鬼”,所以才会惭愧。  骗:一旦被人揭穿,“马”上就会被人看“扁”。  劣:平时“少”出“力”,到头来必然差人一等。  值:正“直”做“人”,应是人一生追求的价值。  债:欠了别人就要偿还,这是做“人”的“责”任。  协:要“办”成一件“十”分成功的大事,必须靠大家共同努力。  迟:落伍者往往只是比别人晚“走”了一“尺”。  令:“今”天努力一“點”,明天才有资格指挥别人。  舒:
期刊
又是一年高考。将时针倒拨40年,1977年的中国,中断11年的高考重新恢复,570万考生从农村、工厂、部队走进考场,推开希望之门。恢复高考连同一系列改革措施,让中国社会迎来了科学和知识大放光彩的春天。  对于恢复高考深远意义的探究,40年来始终未曾停止。人们纪念这一有着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为中国回归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正轨而庆幸,为人才向上流动的渠道得以疏通而欣慰,为重新确立“知识改变命运”的理念而
期刊
教科书上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似乎不够全面,其实,人还是宇宙万有的总和。这个世界是因为有了人而有意义。人不但与人结成各种关系,人与事与物也在关系中。我们每天做事,其实是在处理关系。比如人与石头,就构成了各种各样的关系。人在登山时,借石而上,人是被石头托举起来;人头上悬巨石,石头就成了威胁;人依石而站,彼此相依,這世界就在亲近中;人与石相安无事,我是我,石是石,这也是一个关系,体现的是安稳与平和
期刊
1929年,著名老生演员马连良在《甘露寺》中的“劝千岁杀字休出口”那段脍炙人口的唱段,灌成了唱片出版发行,很是热销。当时,有人听了这段唱后给他指出:“他那个二弟寿亭侯”一句唱词里,“寿亭侯”一词应当是“汉寿亭侯”,而漏了一个“汉”。马连良很重视这个意见,立即对此进行了核对,结果得知,“亭侯”是官名;“汉寿”是封地名,如果把“汉”字去掉,就讲不通了。但是,这个错误的形成,却是长期师承的结果。因为这句
期刊
几年前,我采访过一位企业家,他带我参观他的工厂。参观职工宿舍区域时,我看到在职工宿舍楼的后面,竟然养着几只鸡,还种了一些菜。旁边还有一对年迈的夫妻,悠然地坐在树下乘凉。  我十分不解,问那位企业家:“在您的公司里,还有这么大年龄的员工吗?”他笑笑,说:“那是我的两位长辈,他们无儿无女,老了就在我这里养老了。”  我当时“哦”了一声,也没多想。后来,在另外一个场合,我遇到那位企业家的一位朋友,又说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