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的《公安学概论》课程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式;课堂讨论式;案例教学式。适应新形势,采用新方式:课堂讲授式与微课相结合;课堂讨论式与“翻转课堂”相结合;传统的考试方式与多元的评价体系相结合。
关键词:公安学概论 创新 教学方式
在全面深化公安改革和公安招录培养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公安院校作为培养预备警官的摇篮,更应该加强教学改革和创新,思考《公安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方式及学生的反馈意见,传统的《公安学概论》的教学方式于新形势下也应与时俱进, 适应时代发展,创新《公安学概论》的教学方式已经成为紧迫要求。
一、传统的《公安学概论》课程教学方式
《公安学概论》课程教学普遍采用的是课堂讲授法、课堂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我们称之为“老三样”的方式:
(一)、课堂讲授式。此方式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通过言传把课本中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清楚、快速的掌握课本中的知识,具有通俗化和直接化的特点。如讲授《公安学概论》第一章、第一节警察的起源时,结合马克思主义警察起源观和我国学者提出的警察产生的“四个条件说”这一内容,采用课堂讲授法,由“外”及“中”,由浅入深,就能使学生准确的的掌握这一观点,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讲授式教学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是在《公安学概论》课程教学中,教材的编纂体例一般都是章、节、点,授课一般都是按部就班,按《公安学概论》的知识结构从头至尾、照本宣科的一一讲述,容易禁锢教师的思考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也往往摆脱不了思维定式,我讲你听,我说你通,教师一人“唱主角”,“演独角戏”。二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只有教师与课堂,学生容易养成依赖性和惰性,不想问题、不问问题、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二)课堂讨论式。此方式教学由教与学双方对课程内容进行互动交流,交流的过程中既能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还能促进和加强学生的“举一返三”能力。这种教学方式在《公安学概论》课程中广泛运用,特别是在教授《公安学概论》第四章、第四节公安工作处理群体性事件的政策时,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容易强化学生对于这一知识点的掌握,易于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遇到类似事件时,能够正确、及时、快速、有效的处置。在《公安学概论》的教学中,公安机关的宗旨、任务、职责、权力、公安工作的基本政策以及公安执法和执法监督等章节的内容都很适应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但由于时间、学生人数等限制,在目前的教学实践当中,深入的课堂讨论仍未能有效的组织。大班的讨论组织是个难题;考试评价方法也遭遇了一定的制约,教师也面临着如何评估等问题。
(三)、案例教学式。此方式教学通过生动形象的案例分析说明抽象、枯燥的理论, 将这些基本理论、基本规律以一种易于理解的, 便于接受的感性方式传授给学生, 使学生便于掌握, 学会用基本理论去分析具体事物, 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 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但是,案例教学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在《公安学概论》教学过程中,一些争议比较大的案例、易在学生中产生负面影响的案例、比较敏感的案例、以及学术研究中未有定论的案例,不适宜在教学中以案例的形式来使用。
二、 适应新形势,采用新方式
(一)课堂讲授式与微课相结合
1.教学设计。首先,在现有《公安学概论》教学大纲中对教学原则与方法的要求中加入采用微课、微视频教学的有关内容,强化使用微課、微视频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重要性。可视情编制《公安学概论》微课视频教学指南。其次,在《公安学概论》课程教材中每一章节的结尾加入与章节知识相关联微课、微视频的网址链接。第三,在年度《公安学概论》教学调度会上,要专门对微课教学提出任务要求和做出安排,第四,授课教师在《公安学概论》教学前,要对整个课程中怎样使用、何时使用微课,要有总体设计。
2.微课制作。据了解,目前,全国公安院校在《公安学概论》课程教学还未建立专门的《公安学概论》课程的微课视频库。笔者认为,可由全国公安院校的《公安学概论》教学专家牵头,像编撰《公安学概论》课程教材一样,各院校分工协作,拍摄微课视频,并建立《公安学概论》微课视频库,供全国公安院校教授《公安学概论》课程的教师共享。目前,在没有建立统一《公安学概论》微课视频库的情况下,各教授《公安学概论》课程的教师应积极主动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根据课程要求和课程安排拍摄和收集一些《公安学概论》有关的微视频,并主动上传至有关网址,供《公安学概论》教学使用。各公安院校有关部门也应组织《公安学概论》授课教师学习掌握微课、微视频的制作。
3.把握技巧。由于《公安学概论》自身特点所决定, 课堂教学的方法不应是单一的, 而应是多样的; 不应是平面的, 而应是立体的。 根据不同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一般来说, 在传授新知识、讲解新理论时, 采取讲授方式; 在论述比较难理解的概念、原理或典型案例时,则可借助采用微课、微视频方式, 使之形象化、具体化。例如:笔者在《公安学概论》的教学中,讲授中国成立前的人民公安保卫机关——中央特科时,运用了一段微视频影像《真实的潜伏》,反映了钱壮飞同志为了新中国的建立,不畏牺牲,在敌营中甘当无名英雄的感人事迹,让学生充分了解中央特科的发展史。在课堂教学和微课结合中,要注重讲授式和微课、微视频的穿插、融合。从制作“微教案”始,做好“微课件”,搞好“微练习”,组织好“微反思”,以“微点评”结束课堂教学。
传统教学与微课教学对比图示:
.传统教学模式图示
微课教学模式图示
(二)课堂讨论式与“翻转课堂”相结合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它与传统课堂教学的不同点是教师创建视频,学生课余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回到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共同答疑、协作探究、互动交流。它与课堂讨论式的共同点则是都具备互动交流的特征。 《公安学概论》课堂讨论式与“翻转课堂”相结合图示:
《公安学概论》课堂讨论式与“翻转课堂”相结合图示 1
课堂讨论式与“翻转课堂”相结合在《公安学概论》教学实践中须注意:
第一、要突出教学重点、难点部分。例如,《公安学概论》第一章第一节的重点是马克思警察起源观、警察的本质,难点是国家政治保卫局及肃反扩大化的错误。由于本章节的内容理论性较强、比较枯燥、学生感性知识较少、专业术语多、外国词汇和人名多,历史事件多,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这里就需要教师引入更多的教学内容,也需教师和学生进行更多的互动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掌控自由度来慢慢对这些理论内容进行自我分类、整理。
第二、要突出可拓展的部分。例如:在学习《公安学概论》第二章警察角色论中,可突出拓展警察在扮演抓坏人的角色外,还应扮演群众的保姆这一角色。在学习《公安学概论》第六章公安执法与执法监督中可突出拓展执法监督的有关内容,可重点介绍在互联网、信息化高度发展的同时,微博、微信监督已经成为新型的监督方式,增强学生对公安执法监督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为此,采用“翻转课堂”教学,应使学生在课前就了解所学知识的重点和相关拓展内容,课堂上利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分析、比较、分类等,引发教师与学生互动,培养学生的归 纳、探索能力。
第三、要突出与公安工作贴近的部分。例如:在《公安学概论》第四章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等内容的教学中,可联系治安管理这一知识点,该问题贴近现实,学生每日可见可闻,易于感受。在讲解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方针和目标时,易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共鸣。选择这部分内容用于“翻转课堂”的教学,能更好的触动学生去主动搜索、归纳和吸收知识。在课前学习的环节可设置一些发散性的思考题,学生可根据个人的喜好通过网络、图书馆等方式搜索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后,在课堂上参与讨论。以往,在阐述“警民关系”不够和谐这一热点话题时,仅是教师进行一般的课堂讲解,学生往往难以掌握新时期警民关系出现一些新问题、新情况的深层次原因。采用翻转课堂教学后,学生事先查找资料、小组讨论、个人思考,教师在课堂上进一步分析、归纳、小结,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当前警民关系之所以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不仅有警方的问题,也有群众的原因,还有即非警方也非群众的其他原因,使学生对此问题有了进一步的升华。
第四、要突出与公安改革与创新紧密相关的部分。使用教材内容时,应与当前的公安工作热点挂钩。例如: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全面深化公安改革是当前公安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不仅是个热点,也是教学重点。教师可利用最近公布的《关于全面深化公安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相关改革方案,具体讲解七个方面的主要任务、100多项改革措施。采用“翻转课堂”进行教学,可以在帮助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的同时,学会用刚学的知识去看待分析公安工作的改革和政策变化。
(三)传统的考试方式与多元的评价体系相结合
1、在考试样式上,将纯理论考试为主变为理论考试与其他考试方式并重。除继续进行必要的理论考试之外,还应增加课程中作业、讨论、小论文、社会调查等多种考核方式,并对教师布置的每一种方式给予相应的分值,课程结束时,一并计入本门课程考核总分,以便检验学生全面掌握、了解所学课程的总体情况,同时,也便与学生始终保持学习本门课程的积极性。
2、在考试方式上,将“封闭式”考试变为“开放式”考试。除了坚持必要的闭卷考试之外,还应多组织社会调查、社会实践、开卷作业、案例分析、课堂辩论等方式,补充闭卷考试的不足。
3、在考试时间上,将课程结束时的一次考试变成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多次考试、考核。在课程设计当中,将以往的课程结束时的期末的一次总考,变为每个单元、每个章节的多次不同形式的小考。
4、在考试内容上,将以往主要检验、了解学生掌握知识为主,变为主要了解、掌握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以往考试主要是了解学生所掌握所学内容的知识点,学生死记硬背的多,灵活运用的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是什么,不知为什么;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由于在考试样式、考试方式、考试时间、考试内容上采取了多样式、多方式、多时段、多内容,因此在理论考试卷面设计上可将以往的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判断、简述设计为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考试方式。例如:“公安工作群众路线”问题是当前公安实际部门的一个难点问题,而当今公安院校的学生有热情、有知识、有点子,但同时也存在瞧不起群众的思想,缺乏对公安工作群众路线优良传统的感性认识,因此可以根据学生思想认识命题:“公安机关为什么要坚持群众路线。” 2满分30分。要求答出教学的基本内容可得10分;回答中有新的自己的观点,能从理论高度进一步阐述对公安机关坚持群众路线的可得15分;答题中反应现如今公安人员对公安机关坚持群众路线的理论认识的可得5分。要求每个学生至少调查两人,将调查的方法(如问卷式、问答式等),被调查人的回答如实写上,并附上被调查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身份(含职务)、学历、政治面貌,注意有针对性选择调查对象。笔者通过两届《公安学概论》教学实践,经过统计,首届《公安学概论》教学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期末考试时主要考核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及格率在60.17%。第二届《公安学概论》教学部分采用了创新教学方式,期末考试增加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考试内容,及格率提高了3.2个百分点。
5、在考试分值上,将“一考定成绩”变为“多考定成绩”。可拟定《公安学概论》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为:平时考核10分;作业5次、每次4分、小计20分;讨论2次、每次5分、小計10分;社会调查1次,小计10分;小论文1次、小计10分;理论考试40分的课程学业的总成绩标准。改变学生以往只重视理论考试、期末考试,不重视作业、讨论、社会实践、案例分析的观念。
注释:
1汪晓东、张晨婧仔,“翻转课堂”在大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教育技术专业英语课程为例,《现代教育技术》,2013年第8期
2王舒娜,改革《公安学基础理论》课程考核方式的尝试,《公安教育》,1999年第3期
参考文献
[1]汪晓东、张晨婧仔,“翻转课堂”在大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教育技术专业英语课程为例,《现代教育技术》,2013年第8期
[2]王舒娜,改革《公安学基础理论》课程考核方式的尝试,《公安教育》,1999年第3期
[3]吴婵,关于微课对于对优化高效教学效果的思考,《科教导刊》,2013年10月(中)
[4]徐翠锋、郭庆,论微课与传统教学的有效融合,《教育教学研究》,2014年1月 第10卷 第1期
[5]刘桂花,微课在高校课堂教学课堂中的应用,《中国成人教育》,2014年6月
[6]翁佳、周驰,微课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探析,《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4年6月 第26卷 第2期
[7]徐颖丽,将微课引入现实教学课堂的探索,《课程教育研究》,2013年7月 上旬刊
[8]张德成,高校翻转课堂教学与课程设置的重构研究,《XDIYIS》,2014年12月
[9]刘东霞,高校翻转课堂的建设研究,《宜春学院学报》,2014年7月 第36卷 第7期
[10]陈明选、陈舒,基于理解的翻转课堂研究——以《电视编导与制作》课程为例,《远程教育杂志》,2014年第6期 总第225期
关键词:公安学概论 创新 教学方式
在全面深化公安改革和公安招录培养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公安院校作为培养预备警官的摇篮,更应该加强教学改革和创新,思考《公安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方式及学生的反馈意见,传统的《公安学概论》的教学方式于新形势下也应与时俱进, 适应时代发展,创新《公安学概论》的教学方式已经成为紧迫要求。
一、传统的《公安学概论》课程教学方式
《公安学概论》课程教学普遍采用的是课堂讲授法、课堂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我们称之为“老三样”的方式:
(一)、课堂讲授式。此方式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通过言传把课本中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清楚、快速的掌握课本中的知识,具有通俗化和直接化的特点。如讲授《公安学概论》第一章、第一节警察的起源时,结合马克思主义警察起源观和我国学者提出的警察产生的“四个条件说”这一内容,采用课堂讲授法,由“外”及“中”,由浅入深,就能使学生准确的的掌握这一观点,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讲授式教学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是在《公安学概论》课程教学中,教材的编纂体例一般都是章、节、点,授课一般都是按部就班,按《公安学概论》的知识结构从头至尾、照本宣科的一一讲述,容易禁锢教师的思考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也往往摆脱不了思维定式,我讲你听,我说你通,教师一人“唱主角”,“演独角戏”。二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只有教师与课堂,学生容易养成依赖性和惰性,不想问题、不问问题、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二)课堂讨论式。此方式教学由教与学双方对课程内容进行互动交流,交流的过程中既能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还能促进和加强学生的“举一返三”能力。这种教学方式在《公安学概论》课程中广泛运用,特别是在教授《公安学概论》第四章、第四节公安工作处理群体性事件的政策时,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容易强化学生对于这一知识点的掌握,易于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遇到类似事件时,能够正确、及时、快速、有效的处置。在《公安学概论》的教学中,公安机关的宗旨、任务、职责、权力、公安工作的基本政策以及公安执法和执法监督等章节的内容都很适应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但由于时间、学生人数等限制,在目前的教学实践当中,深入的课堂讨论仍未能有效的组织。大班的讨论组织是个难题;考试评价方法也遭遇了一定的制约,教师也面临着如何评估等问题。
(三)、案例教学式。此方式教学通过生动形象的案例分析说明抽象、枯燥的理论, 将这些基本理论、基本规律以一种易于理解的, 便于接受的感性方式传授给学生, 使学生便于掌握, 学会用基本理论去分析具体事物, 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 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但是,案例教学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在《公安学概论》教学过程中,一些争议比较大的案例、易在学生中产生负面影响的案例、比较敏感的案例、以及学术研究中未有定论的案例,不适宜在教学中以案例的形式来使用。
二、 适应新形势,采用新方式
(一)课堂讲授式与微课相结合
1.教学设计。首先,在现有《公安学概论》教学大纲中对教学原则与方法的要求中加入采用微课、微视频教学的有关内容,强化使用微課、微视频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重要性。可视情编制《公安学概论》微课视频教学指南。其次,在《公安学概论》课程教材中每一章节的结尾加入与章节知识相关联微课、微视频的网址链接。第三,在年度《公安学概论》教学调度会上,要专门对微课教学提出任务要求和做出安排,第四,授课教师在《公安学概论》教学前,要对整个课程中怎样使用、何时使用微课,要有总体设计。
2.微课制作。据了解,目前,全国公安院校在《公安学概论》课程教学还未建立专门的《公安学概论》课程的微课视频库。笔者认为,可由全国公安院校的《公安学概论》教学专家牵头,像编撰《公安学概论》课程教材一样,各院校分工协作,拍摄微课视频,并建立《公安学概论》微课视频库,供全国公安院校教授《公安学概论》课程的教师共享。目前,在没有建立统一《公安学概论》微课视频库的情况下,各教授《公安学概论》课程的教师应积极主动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根据课程要求和课程安排拍摄和收集一些《公安学概论》有关的微视频,并主动上传至有关网址,供《公安学概论》教学使用。各公安院校有关部门也应组织《公安学概论》授课教师学习掌握微课、微视频的制作。
3.把握技巧。由于《公安学概论》自身特点所决定, 课堂教学的方法不应是单一的, 而应是多样的; 不应是平面的, 而应是立体的。 根据不同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一般来说, 在传授新知识、讲解新理论时, 采取讲授方式; 在论述比较难理解的概念、原理或典型案例时,则可借助采用微课、微视频方式, 使之形象化、具体化。例如:笔者在《公安学概论》的教学中,讲授中国成立前的人民公安保卫机关——中央特科时,运用了一段微视频影像《真实的潜伏》,反映了钱壮飞同志为了新中国的建立,不畏牺牲,在敌营中甘当无名英雄的感人事迹,让学生充分了解中央特科的发展史。在课堂教学和微课结合中,要注重讲授式和微课、微视频的穿插、融合。从制作“微教案”始,做好“微课件”,搞好“微练习”,组织好“微反思”,以“微点评”结束课堂教学。
传统教学与微课教学对比图示:
.传统教学模式图示
微课教学模式图示
(二)课堂讨论式与“翻转课堂”相结合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它与传统课堂教学的不同点是教师创建视频,学生课余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回到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共同答疑、协作探究、互动交流。它与课堂讨论式的共同点则是都具备互动交流的特征。 《公安学概论》课堂讨论式与“翻转课堂”相结合图示:
《公安学概论》课堂讨论式与“翻转课堂”相结合图示 1
课堂讨论式与“翻转课堂”相结合在《公安学概论》教学实践中须注意:
第一、要突出教学重点、难点部分。例如,《公安学概论》第一章第一节的重点是马克思警察起源观、警察的本质,难点是国家政治保卫局及肃反扩大化的错误。由于本章节的内容理论性较强、比较枯燥、学生感性知识较少、专业术语多、外国词汇和人名多,历史事件多,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这里就需要教师引入更多的教学内容,也需教师和学生进行更多的互动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掌控自由度来慢慢对这些理论内容进行自我分类、整理。
第二、要突出可拓展的部分。例如:在学习《公安学概论》第二章警察角色论中,可突出拓展警察在扮演抓坏人的角色外,还应扮演群众的保姆这一角色。在学习《公安学概论》第六章公安执法与执法监督中可突出拓展执法监督的有关内容,可重点介绍在互联网、信息化高度发展的同时,微博、微信监督已经成为新型的监督方式,增强学生对公安执法监督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为此,采用“翻转课堂”教学,应使学生在课前就了解所学知识的重点和相关拓展内容,课堂上利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分析、比较、分类等,引发教师与学生互动,培养学生的归 纳、探索能力。
第三、要突出与公安工作贴近的部分。例如:在《公安学概论》第四章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等内容的教学中,可联系治安管理这一知识点,该问题贴近现实,学生每日可见可闻,易于感受。在讲解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方针和目标时,易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共鸣。选择这部分内容用于“翻转课堂”的教学,能更好的触动学生去主动搜索、归纳和吸收知识。在课前学习的环节可设置一些发散性的思考题,学生可根据个人的喜好通过网络、图书馆等方式搜索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后,在课堂上参与讨论。以往,在阐述“警民关系”不够和谐这一热点话题时,仅是教师进行一般的课堂讲解,学生往往难以掌握新时期警民关系出现一些新问题、新情况的深层次原因。采用翻转课堂教学后,学生事先查找资料、小组讨论、个人思考,教师在课堂上进一步分析、归纳、小结,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当前警民关系之所以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不仅有警方的问题,也有群众的原因,还有即非警方也非群众的其他原因,使学生对此问题有了进一步的升华。
第四、要突出与公安改革与创新紧密相关的部分。使用教材内容时,应与当前的公安工作热点挂钩。例如: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全面深化公安改革是当前公安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不仅是个热点,也是教学重点。教师可利用最近公布的《关于全面深化公安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相关改革方案,具体讲解七个方面的主要任务、100多项改革措施。采用“翻转课堂”进行教学,可以在帮助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的同时,学会用刚学的知识去看待分析公安工作的改革和政策变化。
(三)传统的考试方式与多元的评价体系相结合
1、在考试样式上,将纯理论考试为主变为理论考试与其他考试方式并重。除继续进行必要的理论考试之外,还应增加课程中作业、讨论、小论文、社会调查等多种考核方式,并对教师布置的每一种方式给予相应的分值,课程结束时,一并计入本门课程考核总分,以便检验学生全面掌握、了解所学课程的总体情况,同时,也便与学生始终保持学习本门课程的积极性。
2、在考试方式上,将“封闭式”考试变为“开放式”考试。除了坚持必要的闭卷考试之外,还应多组织社会调查、社会实践、开卷作业、案例分析、课堂辩论等方式,补充闭卷考试的不足。
3、在考试时间上,将课程结束时的一次考试变成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多次考试、考核。在课程设计当中,将以往的课程结束时的期末的一次总考,变为每个单元、每个章节的多次不同形式的小考。
4、在考试内容上,将以往主要检验、了解学生掌握知识为主,变为主要了解、掌握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以往考试主要是了解学生所掌握所学内容的知识点,学生死记硬背的多,灵活运用的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是什么,不知为什么;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由于在考试样式、考试方式、考试时间、考试内容上采取了多样式、多方式、多时段、多内容,因此在理论考试卷面设计上可将以往的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判断、简述设计为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考试方式。例如:“公安工作群众路线”问题是当前公安实际部门的一个难点问题,而当今公安院校的学生有热情、有知识、有点子,但同时也存在瞧不起群众的思想,缺乏对公安工作群众路线优良传统的感性认识,因此可以根据学生思想认识命题:“公安机关为什么要坚持群众路线。” 2满分30分。要求答出教学的基本内容可得10分;回答中有新的自己的观点,能从理论高度进一步阐述对公安机关坚持群众路线的可得15分;答题中反应现如今公安人员对公安机关坚持群众路线的理论认识的可得5分。要求每个学生至少调查两人,将调查的方法(如问卷式、问答式等),被调查人的回答如实写上,并附上被调查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身份(含职务)、学历、政治面貌,注意有针对性选择调查对象。笔者通过两届《公安学概论》教学实践,经过统计,首届《公安学概论》教学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期末考试时主要考核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及格率在60.17%。第二届《公安学概论》教学部分采用了创新教学方式,期末考试增加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考试内容,及格率提高了3.2个百分点。
5、在考试分值上,将“一考定成绩”变为“多考定成绩”。可拟定《公安学概论》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为:平时考核10分;作业5次、每次4分、小计20分;讨论2次、每次5分、小計10分;社会调查1次,小计10分;小论文1次、小计10分;理论考试40分的课程学业的总成绩标准。改变学生以往只重视理论考试、期末考试,不重视作业、讨论、社会实践、案例分析的观念。
注释:
1汪晓东、张晨婧仔,“翻转课堂”在大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教育技术专业英语课程为例,《现代教育技术》,2013年第8期
2王舒娜,改革《公安学基础理论》课程考核方式的尝试,《公安教育》,1999年第3期
参考文献
[1]汪晓东、张晨婧仔,“翻转课堂”在大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教育技术专业英语课程为例,《现代教育技术》,2013年第8期
[2]王舒娜,改革《公安学基础理论》课程考核方式的尝试,《公安教育》,1999年第3期
[3]吴婵,关于微课对于对优化高效教学效果的思考,《科教导刊》,2013年10月(中)
[4]徐翠锋、郭庆,论微课与传统教学的有效融合,《教育教学研究》,2014年1月 第10卷 第1期
[5]刘桂花,微课在高校课堂教学课堂中的应用,《中国成人教育》,2014年6月
[6]翁佳、周驰,微课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探析,《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4年6月 第26卷 第2期
[7]徐颖丽,将微课引入现实教学课堂的探索,《课程教育研究》,2013年7月 上旬刊
[8]张德成,高校翻转课堂教学与课程设置的重构研究,《XDIYIS》,2014年12月
[9]刘东霞,高校翻转课堂的建设研究,《宜春学院学报》,2014年7月 第36卷 第7期
[10]陈明选、陈舒,基于理解的翻转课堂研究——以《电视编导与制作》课程为例,《远程教育杂志》,2014年第6期 总第2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