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之中,不仅有着现实的意义,也是政策指导中的重要举措。艺术学研究生思政课程教育中,对于融合优秀传统文化,有着特定的目标和指向,对进行艺术再创作有着长远的意义和价值。本文立足于此,从学科的角度探讨优秀传统文化与艺术学门类结合的多种可能性,从教学方法的角度进行策略与途径的研究,从课程评价的角度讨论授课方式的改进,从研究生的特定群体为出发点研究导师与辅导员进行传统文化主题教育的协作机制,从艺术学研究生的专业特性为出发点探索课程协同机制建立。
一、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政课程教学的应用现状
目前,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程体系进行研究的视角主要有优秀传统文化案例与文本的选择,如对于国学经典的文本梳理与选择、传统优秀文化价值观在课堂讲授中的案例梳理。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提纲式的整理与提炼研究,并拟在此基础上形成课程教案。在高校学生课程评价与反馈中,对于优秀传统文化在课程讲授的现状调研与思考。
对于优秀传统文化在艺术学研究生教学中的研究基础偏弱,前期研究多着眼于高校,将其作为全方位育人中的一个环节,从宏观的角度着眼和把握;或深入优秀传统文化之中,从价值观与经典文献着眼研究。面对艺术学方向的研究生,思政课程教学的独特性与教学的灵活性较为薄弱,研究缺乏实地调研与对比,研究结果并不完全适用于研究生教学体系,更缺乏协同机制研究。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政课程中教学策略研究
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政课程讲授时,应当与各专业课程、导师建立协同机制,进而形成全程育人的体系。同时,探索在信息时代,优秀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体系建立。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的“突出重点、改革创新、继承发展、引领示范”原则为指导,以鼓励“兴趣驱动、自主实践、注重过程、交叉融合”为目的,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思维、问题意识和研究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作为第二课堂,学生在其中起着主导地位,发挥着“翻转课堂”的作用。
应积极探索研究生与学生社团的契合,在学生社团中积极融入中国优秀文化的探索工作。在研究生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明确社团文化培育体系的建设,通过社团活动的外在显现,引导参与者去认同、接受社团活动所呈现的价值观、所体现的社团精神。进行文化培育的制度培训和浸润,使成员熟悉社团制度,让文化建设成为一种自觉机制和习惯,从而影响人、感染人。这一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组织成员的行为方式,它代表了组织成员所持有的共同理念。积极利用“互联网+”的创新性平台,积极利用跨界融合、创新驱动、重塑结构、尊重人性、开放生态和连接一切的特征,学习自由、开放、平等、分享等互联网精神特质,培养学生在现实社会中的进步思想、坚强意志、健康人格和良好技能等为基本价值的旨归,以素质培养入手,唤醒大学生内在的自觉性。以勤学博览的态度,打破学科与专业壁垒,实现文理融通、汇通中外、兼通文理;以实践历练为先导,在自我反思、知识沉淀、经验积累中掌握知识;以总结归纳的方式,辅以系统梳理、深入思索、明晰比较、遴选消化、明确判断。
三、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大纲与要点梳理探索
高校艺术学门类的研究生,在媒介传播复杂、信息更新迅速、西方思潮冲击的当下,在思政课堂教育中如何抵制腐朽落后的文化侵蝕,弘扬时代新风、推进诚信建设、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划意识和奉献意识等等方面,均有进一步探索和提升的空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授可选角度多样、囊括范围广泛,针对艺术学研究生,授课过程如何与创作实践相结合,深入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加强现实题材创作”、“提升文艺原创力”等理念,将其与教育目标、教育理念相结合,通过较为灵活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中体现,进而获得较好的教学评价力求建构更适应于艺术学研究生的逻辑体系。
在德育与心育德理论支持下,研究生教育中应当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升华,而中华优秀传统文根华蕴含的教育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课程实施路径建构的重要基石。在课内教学中,应利用学科课程夯实理论基础,在课外活动中,应利用活动课程促进知行合一,应利用隐性课程激发价值情感,应进行主体自我建构,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升华。
四、基于学生课程评价的再研究与反思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并在文化艺术繁荣发展的当下,指出应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政治导向。艺术学门类与其他学科门类有较强的交叉与融合的可能性,在设计学、艺术学理论和美术学等学科架构中,艺术学学生表现出较强的实践能力和活跃的创新性思维。
思政教育课程变革与探索,一直是思政教育研究的热点话题,在十九大之后,思政课程教育具有了新的价值与方向,同时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此前提下,思政课程如何顺应与新时期的需要,培养和适应于社会主义发展需要的全方位人才,成为研究者新的探索与思考的方向。艺术学研究生,是推动未来国家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是探索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的主要践行者,是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中国的重要传播者。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和艺术学研究生思政课堂教育,具有鲜明的当下特色和深远的未来意义。
参考文献:
[1]徐园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四位一体”课程实施路径研究,博士论文,西南大学,2017-9。
[2]戴倩,《“德心共育”理论与实践》,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
[3]杨业华,《当代中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研究》,人民出版社,2011。
本文受“四川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专项)”资助,资助号SZQ2017041。
作者简介:
岳阳,1988年,四川大学艺术学院,讲师。
赵帅,1989年,四川大学艺术学院,讲师。
一、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政课程教学的应用现状
目前,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程体系进行研究的视角主要有优秀传统文化案例与文本的选择,如对于国学经典的文本梳理与选择、传统优秀文化价值观在课堂讲授中的案例梳理。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提纲式的整理与提炼研究,并拟在此基础上形成课程教案。在高校学生课程评价与反馈中,对于优秀传统文化在课程讲授的现状调研与思考。
对于优秀传统文化在艺术学研究生教学中的研究基础偏弱,前期研究多着眼于高校,将其作为全方位育人中的一个环节,从宏观的角度着眼和把握;或深入优秀传统文化之中,从价值观与经典文献着眼研究。面对艺术学方向的研究生,思政课程教学的独特性与教学的灵活性较为薄弱,研究缺乏实地调研与对比,研究结果并不完全适用于研究生教学体系,更缺乏协同机制研究。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政课程中教学策略研究
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政课程讲授时,应当与各专业课程、导师建立协同机制,进而形成全程育人的体系。同时,探索在信息时代,优秀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体系建立。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的“突出重点、改革创新、继承发展、引领示范”原则为指导,以鼓励“兴趣驱动、自主实践、注重过程、交叉融合”为目的,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思维、问题意识和研究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作为第二课堂,学生在其中起着主导地位,发挥着“翻转课堂”的作用。
应积极探索研究生与学生社团的契合,在学生社团中积极融入中国优秀文化的探索工作。在研究生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明确社团文化培育体系的建设,通过社团活动的外在显现,引导参与者去认同、接受社团活动所呈现的价值观、所体现的社团精神。进行文化培育的制度培训和浸润,使成员熟悉社团制度,让文化建设成为一种自觉机制和习惯,从而影响人、感染人。这一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组织成员的行为方式,它代表了组织成员所持有的共同理念。积极利用“互联网+”的创新性平台,积极利用跨界融合、创新驱动、重塑结构、尊重人性、开放生态和连接一切的特征,学习自由、开放、平等、分享等互联网精神特质,培养学生在现实社会中的进步思想、坚强意志、健康人格和良好技能等为基本价值的旨归,以素质培养入手,唤醒大学生内在的自觉性。以勤学博览的态度,打破学科与专业壁垒,实现文理融通、汇通中外、兼通文理;以实践历练为先导,在自我反思、知识沉淀、经验积累中掌握知识;以总结归纳的方式,辅以系统梳理、深入思索、明晰比较、遴选消化、明确判断。
三、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大纲与要点梳理探索
高校艺术学门类的研究生,在媒介传播复杂、信息更新迅速、西方思潮冲击的当下,在思政课堂教育中如何抵制腐朽落后的文化侵蝕,弘扬时代新风、推进诚信建设、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划意识和奉献意识等等方面,均有进一步探索和提升的空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授可选角度多样、囊括范围广泛,针对艺术学研究生,授课过程如何与创作实践相结合,深入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加强现实题材创作”、“提升文艺原创力”等理念,将其与教育目标、教育理念相结合,通过较为灵活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中体现,进而获得较好的教学评价力求建构更适应于艺术学研究生的逻辑体系。
在德育与心育德理论支持下,研究生教育中应当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升华,而中华优秀传统文根华蕴含的教育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课程实施路径建构的重要基石。在课内教学中,应利用学科课程夯实理论基础,在课外活动中,应利用活动课程促进知行合一,应利用隐性课程激发价值情感,应进行主体自我建构,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升华。
四、基于学生课程评价的再研究与反思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并在文化艺术繁荣发展的当下,指出应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政治导向。艺术学门类与其他学科门类有较强的交叉与融合的可能性,在设计学、艺术学理论和美术学等学科架构中,艺术学学生表现出较强的实践能力和活跃的创新性思维。
思政教育课程变革与探索,一直是思政教育研究的热点话题,在十九大之后,思政课程教育具有了新的价值与方向,同时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此前提下,思政课程如何顺应与新时期的需要,培养和适应于社会主义发展需要的全方位人才,成为研究者新的探索与思考的方向。艺术学研究生,是推动未来国家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是探索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的主要践行者,是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中国的重要传播者。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和艺术学研究生思政课堂教育,具有鲜明的当下特色和深远的未来意义。
参考文献:
[1]徐园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四位一体”课程实施路径研究,博士论文,西南大学,2017-9。
[2]戴倩,《“德心共育”理论与实践》,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
[3]杨业华,《当代中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研究》,人民出版社,2011。
本文受“四川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专项)”资助,资助号SZQ2017041。
作者简介:
岳阳,1988年,四川大学艺术学院,讲师。
赵帅,1989年,四川大学艺术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