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职生通过学习乡土文化,能激发和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能让中职德育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获得生动、多样的直接经验,促进他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
【关键词】乡土文化 中职生 价值观构建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7-0054-01
乡土文化是品德课程资源的一朵奇葩,中职生通过学习不仅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而且能让中职课堂教学更接近学生现实的社会生活,使学生能广泛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中获得生动、多样的直接经验,促进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
一、利用乡土文化,搭建核心价值观培养的厚重平台
我们家乡有许多得天独厚的乡土资源,如国家级5A风景区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美丽的第一山公园、红色旅游胜地黄花塘新四军纪念馆、奇特壮观的明祖陵、天泉湖、八仙台……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对家乡的一草一木、人文景观、历史沧桑已是耳濡目染,教师如能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必将让乡土文化在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焕发奇光异彩。
1.探寻历史渊源,接受文化熏陶。盱眙是一片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与朝气蓬勃的现代文明交融的土地,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计划,提前布置学生搜集相关资料,注重开发学生平时的生活积累,不断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如教学《我们的家乡》一课时,以了解明祖陵为例,教师课前让学生通过调查、走访、查阅书籍、上网阅读等途径了解到许多这方面的资料,如“石人石马”的由来,“十山九头”的故事,“十里墩”的史事等等。课堂上通过组织学生开展讲故事、快板、三句半等活动把相关的内容表现出来,这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而且让学生的心灵受到启迪,接受了家乡文化的熏陶,对生我养我的盱眙产生了更深的感情。
2.饱览盱眙名胜,陶冶自然性情。盱眙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有铁山寺、明祖陵、第一山等风景名胜区。铁山寺景区还被评为国家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铁山寺飞瀑素有“苏北小雁荡”之称。在教学《请到我的家乡来》一课时,教师可充分利用盱眙风景名胜这一有利资源,尽情地将这些风景名胜的图片、资料展示给学生,激起学生身为盱眙人的自豪感和爱乡之情。再如在学习《家乡的变化》一课时,可带领学生亲临家乡母亲河——淮河,去感受大河两岸杨柳依依、鸟语花香的秀美风光,以及岸边高楼林立、大厦成排的现代气息,让学生在乡土风光的长河里徜徉,领略家乡的美丽可爱,激起对家乡的无比热爱与赞美。
3.研究丰富物产,激发朴素乡情。家乡不仅人杰地灵,而且物产丰富,盛产龙虾、板栗、药材等,还有七里湖的螃蟹、新海的电子产业、满江红的养殖业……这些都是享誉全国的特色产业。在《家乡的特产》一课中,将这些带着浓浓乡土气息的家乡特产请进课堂,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亲自尝一尝,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中更深入地了解这些特产,更接近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设计生动活泼、朗朗上口的广告语来给特产作推介,或者运用“解说词”来介绍这些特产。在自我创编的真切体验中,学生的个性得到展示,热爱家乡之情油然而生,建设家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得到进一步的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进一步巩固。
4.关注盱眙建设,感受时代气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去关注家乡的今昔变化与喜人景象,有利于激发学生做一名盱眙人的自豪感。如在教学《家乡的变化》时,教师可将事先收集到的新旧两组照片展示在课堂中,让学生在今与昔的对比中,充分感受到家乡人民生活的改善。又如在教学《怎样到达目的地》一课时,教师可从谈自己童年时家乡的道路状况入手,引入如今的盱眙拥有宽阔平坦的大道,如宁宿线、宁连线等交通要道的开通,为盱眙的经济发展推波助澜。盱眙的种种喜人变化,无不撞击着学生的心灵,使他们深深地感受到家乡浓浓的时代气息以及催人奋进的时代精神。
二、挖掘乡土资源,开展核心价值观形成的课外实践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仅靠课堂上所学知识,是不能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品德课程具有生活性、综合性、开放性、生成性和活动性等特点。要全面地实现课程目标,教师必须树立全新的课程资源观,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大自然,走进社会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实现品德教学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不断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乡土文化反映了一个地方的传统特色,是当地精神文化的“根”,让学生了解乡土文化,是丰富学生精神家园的有效途径。
1.体验民风民俗,感悟淳朴浓厚的乡情。盱眙有着许多有趣的习俗,如端午裹粽子、清明包清明果、元宵节舞龙灯、夏至吃麦饼……这些贴近生活的民俗活动学生甚感兴趣,以此作为学生课外实践的资源,不但独具特色,而且效果明显。如在《我们的民风民俗》一课中,可引导学生亲临现场看一看粽子的制作,试一试清明果的捏法,尝一尝香脆可口的夏至饼,舞一舞独具特色的龙灯,找一找存在盱眙人生活中的陈规陋习、迷信现象等;也可设计、模拟民俗表演活动,真正走进盱眙的民风民俗,体验盱眙真实有趣的生活,感受盱眙淳朴可爱的乡情和饶有特色趣味的生活。
2.收集民間掌故,积累丰富有趣的百科知识。民间掌故指的是民间流传的优美传说、人物事迹、制度改革等。组织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探究和挖掘,可让同学们查阅本地县志,到档案馆、博物馆查阅相关资料,采访当地上年纪的老人等等。通过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寻找资料、与人交流的能力,积累了丰富多彩的民间典故,而且让他们在乡土文化的怀抱中受到良好的熏陶和感染。
3.了解桑梓才俊,激发崇敬先辈的情怀。盱眙历来俊贤咸集,人才辈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古有齐国的宰相管仲、鲍叔牙,宋代的书法家米芾,明代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有李桂五、吴九亮、周碧等中共早期革命家,近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副院长汪耀,著名农学家陆万顺(推广袁隆平院士三系水稻杂交的专家),中国银行副行长张亚运,蔡瑞,以及中国药科大学业余医药代表俞峰等各行各业的人才。……这些可敬的家乡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给家乡增添了光彩。在《可爱的家乡人》教学中,可开展“寻找名人足迹”的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寻访、调查、对话中悟家乡名人爱家乡之情感,求做人之品质,让学生在体验中产生心灵的震撼,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与崇敬。
为了加强和确保学生在核心价值观形成活动过程中的主体性,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除了利用乡土文化充实课堂活动和丰富课外实践外,还组织学生参与相关乡土文化的选择和校本教材的编写。通过挖掘,学校师生已整理出如《新四军在黄花塘》《八仙的传说》《铁山寺钟声》《大明皇帝》等一系列校本教材,真正体现了乡土文化的传承。
只要我们高度重视乡土文化,积极合理地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中职生的核心价值观定能在乡土文化这块肥沃的土壤上焕发出勃勃生机。
【关键词】乡土文化 中职生 价值观构建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7-0054-01
乡土文化是品德课程资源的一朵奇葩,中职生通过学习不仅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而且能让中职课堂教学更接近学生现实的社会生活,使学生能广泛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中获得生动、多样的直接经验,促进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
一、利用乡土文化,搭建核心价值观培养的厚重平台
我们家乡有许多得天独厚的乡土资源,如国家级5A风景区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美丽的第一山公园、红色旅游胜地黄花塘新四军纪念馆、奇特壮观的明祖陵、天泉湖、八仙台……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对家乡的一草一木、人文景观、历史沧桑已是耳濡目染,教师如能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必将让乡土文化在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焕发奇光异彩。
1.探寻历史渊源,接受文化熏陶。盱眙是一片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与朝气蓬勃的现代文明交融的土地,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计划,提前布置学生搜集相关资料,注重开发学生平时的生活积累,不断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如教学《我们的家乡》一课时,以了解明祖陵为例,教师课前让学生通过调查、走访、查阅书籍、上网阅读等途径了解到许多这方面的资料,如“石人石马”的由来,“十山九头”的故事,“十里墩”的史事等等。课堂上通过组织学生开展讲故事、快板、三句半等活动把相关的内容表现出来,这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而且让学生的心灵受到启迪,接受了家乡文化的熏陶,对生我养我的盱眙产生了更深的感情。
2.饱览盱眙名胜,陶冶自然性情。盱眙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有铁山寺、明祖陵、第一山等风景名胜区。铁山寺景区还被评为国家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铁山寺飞瀑素有“苏北小雁荡”之称。在教学《请到我的家乡来》一课时,教师可充分利用盱眙风景名胜这一有利资源,尽情地将这些风景名胜的图片、资料展示给学生,激起学生身为盱眙人的自豪感和爱乡之情。再如在学习《家乡的变化》一课时,可带领学生亲临家乡母亲河——淮河,去感受大河两岸杨柳依依、鸟语花香的秀美风光,以及岸边高楼林立、大厦成排的现代气息,让学生在乡土风光的长河里徜徉,领略家乡的美丽可爱,激起对家乡的无比热爱与赞美。
3.研究丰富物产,激发朴素乡情。家乡不仅人杰地灵,而且物产丰富,盛产龙虾、板栗、药材等,还有七里湖的螃蟹、新海的电子产业、满江红的养殖业……这些都是享誉全国的特色产业。在《家乡的特产》一课中,将这些带着浓浓乡土气息的家乡特产请进课堂,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亲自尝一尝,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中更深入地了解这些特产,更接近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设计生动活泼、朗朗上口的广告语来给特产作推介,或者运用“解说词”来介绍这些特产。在自我创编的真切体验中,学生的个性得到展示,热爱家乡之情油然而生,建设家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得到进一步的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进一步巩固。
4.关注盱眙建设,感受时代气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去关注家乡的今昔变化与喜人景象,有利于激发学生做一名盱眙人的自豪感。如在教学《家乡的变化》时,教师可将事先收集到的新旧两组照片展示在课堂中,让学生在今与昔的对比中,充分感受到家乡人民生活的改善。又如在教学《怎样到达目的地》一课时,教师可从谈自己童年时家乡的道路状况入手,引入如今的盱眙拥有宽阔平坦的大道,如宁宿线、宁连线等交通要道的开通,为盱眙的经济发展推波助澜。盱眙的种种喜人变化,无不撞击着学生的心灵,使他们深深地感受到家乡浓浓的时代气息以及催人奋进的时代精神。
二、挖掘乡土资源,开展核心价值观形成的课外实践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仅靠课堂上所学知识,是不能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品德课程具有生活性、综合性、开放性、生成性和活动性等特点。要全面地实现课程目标,教师必须树立全新的课程资源观,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大自然,走进社会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实现品德教学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不断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乡土文化反映了一个地方的传统特色,是当地精神文化的“根”,让学生了解乡土文化,是丰富学生精神家园的有效途径。
1.体验民风民俗,感悟淳朴浓厚的乡情。盱眙有着许多有趣的习俗,如端午裹粽子、清明包清明果、元宵节舞龙灯、夏至吃麦饼……这些贴近生活的民俗活动学生甚感兴趣,以此作为学生课外实践的资源,不但独具特色,而且效果明显。如在《我们的民风民俗》一课中,可引导学生亲临现场看一看粽子的制作,试一试清明果的捏法,尝一尝香脆可口的夏至饼,舞一舞独具特色的龙灯,找一找存在盱眙人生活中的陈规陋习、迷信现象等;也可设计、模拟民俗表演活动,真正走进盱眙的民风民俗,体验盱眙真实有趣的生活,感受盱眙淳朴可爱的乡情和饶有特色趣味的生活。
2.收集民間掌故,积累丰富有趣的百科知识。民间掌故指的是民间流传的优美传说、人物事迹、制度改革等。组织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探究和挖掘,可让同学们查阅本地县志,到档案馆、博物馆查阅相关资料,采访当地上年纪的老人等等。通过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寻找资料、与人交流的能力,积累了丰富多彩的民间典故,而且让他们在乡土文化的怀抱中受到良好的熏陶和感染。
3.了解桑梓才俊,激发崇敬先辈的情怀。盱眙历来俊贤咸集,人才辈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古有齐国的宰相管仲、鲍叔牙,宋代的书法家米芾,明代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有李桂五、吴九亮、周碧等中共早期革命家,近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副院长汪耀,著名农学家陆万顺(推广袁隆平院士三系水稻杂交的专家),中国银行副行长张亚运,蔡瑞,以及中国药科大学业余医药代表俞峰等各行各业的人才。……这些可敬的家乡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给家乡增添了光彩。在《可爱的家乡人》教学中,可开展“寻找名人足迹”的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寻访、调查、对话中悟家乡名人爱家乡之情感,求做人之品质,让学生在体验中产生心灵的震撼,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与崇敬。
为了加强和确保学生在核心价值观形成活动过程中的主体性,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除了利用乡土文化充实课堂活动和丰富课外实践外,还组织学生参与相关乡土文化的选择和校本教材的编写。通过挖掘,学校师生已整理出如《新四军在黄花塘》《八仙的传说》《铁山寺钟声》《大明皇帝》等一系列校本教材,真正体现了乡土文化的传承。
只要我们高度重视乡土文化,积极合理地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中职生的核心价值观定能在乡土文化这块肥沃的土壤上焕发出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