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美术教育的发展也日趋成熟和完善。在全新的教育发展背景下,小学美术教育要积极迎合教育发展需求进行改革与创新,进一步强化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释放学生天性,注重发散思维的涂鸦式绘画教学模式的实施,让学生在高度开放的学习环境中爱上美术和放飞思维,充分利用涂鸦式教学法突破传统美术教育模式的局限,打造高效美术课堂。基于此,针对小学美术教学中涂鸦法的应用进行了探究,旨在为今后教学工作有所参考。
关键词:小学美术;涂鸦式教学;改革创新;发散思维
在小学教育阶段,美术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内容,是践行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在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涂鸦是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而且对于这种随性活动小学生往往也会给予浓厚兴趣。此外,从小学生的能力发展情况来看,在幼儿时期就已经具备一定的涂鸦能力和行为,同时在步入小学后也具备能够运用一些工具绘画出事物基本形态的技能,而且在利用工具控制色彩及涂鸦线条等方面也有了一定认知,能够借助一定的色彩、符号也彰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知。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涂鸦式教学法主要就是利用学生自主绘画意识与表现欲望,为其创设出一个更为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同时给予其更多的鼓励和引导,帮助学生主动探究,从而激发其浓厚的美术学习兴趣与强烈的创作热情。因此,如何有效引入并实施涂鸦教学法也就成为小学美术教学的一大迫切要务。
一、涂鸦法应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必要性
在新课标体系下的小学美术教学,不仅要注重专业美术知识的传授,同时还要注重学生良好审美能力的培养与学生情操的陶冶,还要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文化的交流与传承,促进学生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的提升与发展,并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技术意识和创新意识,从而收获更为全面的发展。在美术课堂上实施的涂鸦式教学法,其不仅是一种单纯的美术教学活动,同时对于学生而言也是一种认识世界和表达情感思想的主要方式。在学生涂鸦过程中,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从而创造出自己的满足感,这属于每一位学生都应经历的天然成长方式[1]。这样一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促使美术教学资源变得更为丰富,而且还有助于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提升,对于学生美术的艺术修养培养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涂鸦式美术教学,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尤为适用。因为低年级的学生思维尚未固化,而且美术学习的行为习惯也未养成。涂鸦式教学切实迎合了新课程改革的发展需求,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形象思维和创新能力,也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与发展。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涂鸦法的应用策略探究
在过去传统的美术教学中,由于所存在的条条框框往往会极大地制约学生美术思维的发展,使其在美术学习和表现中缩手缩脚,自信心缺失,久而久之失去对绘画的兴趣。因此,为更好地改善这一现状,就需要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引入涂鸦式教学法,借助丰富多彩的涂鸦活动来帮助学生重拾美术学习的兴趣与自信,从而更好地成长。笔者认为,为保证涂鸦式教学法在美术教学中的高效实施,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注重。
(一)开展课堂涂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涂鸦式活动的开展并不是毫无目的地让学生“乱来”,而是要紧密结合美术课程教学要求及具体的教学内容,科学地引导学生进行涂鸦活动,从而保证涂鸦的有效性。美术,作为小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学科,其突出特点就是需要手脑结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无论是对美术材料的认识,还是对美术技能的掌握与运用都是需要在不断的感受和尝试中完成的,而涂鸦活动正是学生进行美术探究的最佳途径。因此,在进行涂鸦式教学中,教师要紧密结合教材内容及学生发展特点,科学地设计涂鸦活动,保证教学的计划性和目的性。
比如笔者在组织学生进行“线描”相关知识时,在课堂上笔者先安排学生进行3分钟的自由线条涂鸦,通过自主实践来感受线条,因为在此环节并未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和绘画任务,所以学生也是欣然接受。在这几分钟的自由涂鸦时间里,几乎没有一名学生苦恼做不到[2]。随后,涂鸦结束,笔者引导学生对刚才涂鸦时的感受进行回味,以此来强化学生对线条的感知,如观感是硬朗还是柔和,手感是顿挫还是流畅……这种教学設计与传统的教师机械化讲读相比往往更为有趣,而且学生感受也会更加直观和深刻。最后,笔者又组织学生针对完成的涂鸦作品进行互相想象,观察并猜想其是什么,同时在整个过程中教师给予及时的肯定与指导,由此促使涂鸦活动变得不仅更加生动有趣,而且也充满了想象与创意,因而学生也更乐意于参与其中,课堂教学效率大幅度提升。
(二)注重色彩审美,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在小学美术涂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转变传统滞后教学模式,不可一味地墨守成规,单纯地进行范画示范和手把手教学,而是要紧密结合儿童的绘画特性以及学生实际特点,从学生兴趣点进行切入,配以多媒体辅助为其营造出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提升学生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并促进学生视野开阔[3]。关键也就需要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善于结合学生的发展特点,并从学生的美术学习需求着手,适当地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极具创造性课堂活动,以此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意识锻炼机会,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比如在“鱼儿游游”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课堂上首先笔者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了丰富绚烂多彩的海底世界,以此激发学生参与兴趣;视频观看结束,笔者将课下预先准备好的手工彩纸和画棒等材料分派给学生,引导其完成一幅“海底世界”的作品。为有效地拓展学生想象力和思维,笔者并未对学生所画鱼类的大小、形状以及所使用的材料提出明确要求,而是要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进入独立探索与创新的尝试中。笔者发现,学生完成的作品也是让人咋舌,有的绘制了一条长方形的鱼,有的则给鱼画了一个桃型的嘴,一幅幅作品之间充斥着学生的丰富想象。
关键词:小学美术;涂鸦式教学;改革创新;发散思维
在小学教育阶段,美术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内容,是践行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在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涂鸦是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而且对于这种随性活动小学生往往也会给予浓厚兴趣。此外,从小学生的能力发展情况来看,在幼儿时期就已经具备一定的涂鸦能力和行为,同时在步入小学后也具备能够运用一些工具绘画出事物基本形态的技能,而且在利用工具控制色彩及涂鸦线条等方面也有了一定认知,能够借助一定的色彩、符号也彰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知。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涂鸦式教学法主要就是利用学生自主绘画意识与表现欲望,为其创设出一个更为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同时给予其更多的鼓励和引导,帮助学生主动探究,从而激发其浓厚的美术学习兴趣与强烈的创作热情。因此,如何有效引入并实施涂鸦教学法也就成为小学美术教学的一大迫切要务。
一、涂鸦法应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必要性
在新课标体系下的小学美术教学,不仅要注重专业美术知识的传授,同时还要注重学生良好审美能力的培养与学生情操的陶冶,还要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文化的交流与传承,促进学生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的提升与发展,并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技术意识和创新意识,从而收获更为全面的发展。在美术课堂上实施的涂鸦式教学法,其不仅是一种单纯的美术教学活动,同时对于学生而言也是一种认识世界和表达情感思想的主要方式。在学生涂鸦过程中,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从而创造出自己的满足感,这属于每一位学生都应经历的天然成长方式[1]。这样一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促使美术教学资源变得更为丰富,而且还有助于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提升,对于学生美术的艺术修养培养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涂鸦式美术教学,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尤为适用。因为低年级的学生思维尚未固化,而且美术学习的行为习惯也未养成。涂鸦式教学切实迎合了新课程改革的发展需求,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形象思维和创新能力,也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与发展。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涂鸦法的应用策略探究
在过去传统的美术教学中,由于所存在的条条框框往往会极大地制约学生美术思维的发展,使其在美术学习和表现中缩手缩脚,自信心缺失,久而久之失去对绘画的兴趣。因此,为更好地改善这一现状,就需要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引入涂鸦式教学法,借助丰富多彩的涂鸦活动来帮助学生重拾美术学习的兴趣与自信,从而更好地成长。笔者认为,为保证涂鸦式教学法在美术教学中的高效实施,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注重。
(一)开展课堂涂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涂鸦式活动的开展并不是毫无目的地让学生“乱来”,而是要紧密结合美术课程教学要求及具体的教学内容,科学地引导学生进行涂鸦活动,从而保证涂鸦的有效性。美术,作为小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学科,其突出特点就是需要手脑结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无论是对美术材料的认识,还是对美术技能的掌握与运用都是需要在不断的感受和尝试中完成的,而涂鸦活动正是学生进行美术探究的最佳途径。因此,在进行涂鸦式教学中,教师要紧密结合教材内容及学生发展特点,科学地设计涂鸦活动,保证教学的计划性和目的性。
比如笔者在组织学生进行“线描”相关知识时,在课堂上笔者先安排学生进行3分钟的自由线条涂鸦,通过自主实践来感受线条,因为在此环节并未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和绘画任务,所以学生也是欣然接受。在这几分钟的自由涂鸦时间里,几乎没有一名学生苦恼做不到[2]。随后,涂鸦结束,笔者引导学生对刚才涂鸦时的感受进行回味,以此来强化学生对线条的感知,如观感是硬朗还是柔和,手感是顿挫还是流畅……这种教学設计与传统的教师机械化讲读相比往往更为有趣,而且学生感受也会更加直观和深刻。最后,笔者又组织学生针对完成的涂鸦作品进行互相想象,观察并猜想其是什么,同时在整个过程中教师给予及时的肯定与指导,由此促使涂鸦活动变得不仅更加生动有趣,而且也充满了想象与创意,因而学生也更乐意于参与其中,课堂教学效率大幅度提升。
(二)注重色彩审美,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在小学美术涂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转变传统滞后教学模式,不可一味地墨守成规,单纯地进行范画示范和手把手教学,而是要紧密结合儿童的绘画特性以及学生实际特点,从学生兴趣点进行切入,配以多媒体辅助为其营造出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提升学生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并促进学生视野开阔[3]。关键也就需要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善于结合学生的发展特点,并从学生的美术学习需求着手,适当地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极具创造性课堂活动,以此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意识锻炼机会,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比如在“鱼儿游游”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课堂上首先笔者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了丰富绚烂多彩的海底世界,以此激发学生参与兴趣;视频观看结束,笔者将课下预先准备好的手工彩纸和画棒等材料分派给学生,引导其完成一幅“海底世界”的作品。为有效地拓展学生想象力和思维,笔者并未对学生所画鱼类的大小、形状以及所使用的材料提出明确要求,而是要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进入独立探索与创新的尝试中。笔者发现,学生完成的作品也是让人咋舌,有的绘制了一条长方形的鱼,有的则给鱼画了一个桃型的嘴,一幅幅作品之间充斥着学生的丰富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