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巴金的《小狗包弟》中有一句:“满园的创伤使我的心仿佛又给放在油锅里熬煎。”
对此,王光佑老师让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其中的“熬煎”能否换成“煎熬”呢?(《聚焦课堂,诗意生长——浅谈如何构建有效的高中语文课堂》,《语文教学与研究》2019年第10期)
面对学生的困惑,王老师是这样分析的:
我让他们联系生活经验,举例辨析“熬”和“煎”的区别。学生自然联想到“煎鸡蛋”“熬猪油”和“熬骨头汤”等,自然体悟到“煎”的时间相对而言比较短,瞬间强度可能比较大;而“熬”相对而言时间比较长,小火慢炖,脱骨化肉,程度非常深。比如“熬中药”要半个小时左右,“熬骨头汤”一般要几个小时,而“煎鸡蛋”却要不了几分钟。联系(课文)本段开头“整整十三年零五个月”可以看出,作者内心所受折磨的时间之长、苦痛之深!学生自然能体悟出“煎熬”主要突出“短时间的难以忍受的折磨”,而“熬煎”则强调长时间的苦痛折磨和无法排解的忧愁。
笔者思虑再三,认为王老师提出的问题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做出的分析是值得商榷的,“熬煎”可以换成“煎熬”。
诚然,“煎”与“熬”有时间长短的区别,但“煎熬”与“熬煎”未必有这样的区别。
查阅《现代汉语词典》,“煎”与“熬”除了有时间上的区别,还有“把东西放在水里煮,使所含的成分进入水中”与“烹调方法,把蔬菜等放在水里煮”的联系。
如果两个语素的意义相同或相近,可以有同素异序的两个词,这两个词往往意义相同或相近。语素相同而语序不同的词往往是联合式的合成词,这些词在一般情况下可以互相替换,如:
1.她恨不能馬上找到生活做,有了工钱好给娘请医生,好给娘买药吃,好使娘恢复健康。(周而复《上海的早晨》)
2.然自此宿病尽除,顿觉康健,无复昔之羸瘵。(宋·沈括《梦溪笔谈》)
其中的“健康——康健”可以互相替换,它们都有人体生理机能正常,没有缺陷的意思。
但是,有的语素相同而语序不同的合成词,同中有异,使用时不可以互相替换,如:
1.这时的春梅,可有些动感情了。(冯德英《迎春花》)
2.感激、希望、忧伤的情感混合在一起,像潮水般冲击着她痛苦的心灵。(杨沫《东方欲晓》)
其中的“感情——情感”不可以互相替换。“感情”常表示较强烈的心理反应,“动感情”还带有习语性;“情感”常表示具体的心理反应,如喜爱、厌恶等。
显然,“煎熬”与“熬煎”也是语素相同而语序不同的同义词。那么,“煎熬”与“熬煎”在使用时可不可以互相替换呢?
“煎熬”出自《战国策·魏策二》,它有下面三个意思:
1.烹煮。《战国策·魏策二》:“齐桓公夜半不嗛,易牙乃煎敖燔炙,和调五味而进之。”宋·曾巩《合酱作》诗:“调浇遵古书,煎熬需日力。”
2.熔炼;熬制。《高子遗书·答史玉池书》:“我若是真金,尽教他做烈火;傥还有些渣滓,却藉他做洪炉,猛煎熬一过,添我多少精神。”老舍《茶馆》第一幕:“这里还可以听到某京戏演员新近创造了什么腔儿,和煎熬鸦片烟的最好的方法。”
3.比喻焦虑、痛苦;受折磨。汉·王逸《九思·怨上》:“我心兮煎熬,惟是兮用忧。”郭沫若《反正前后》:“(秦先生)不能不留在堂里办移交,那真够他煎熬了。”
“熬煎”出自唐·顾况《归阳萧寺》诗,它有下面五个意思:
1.煎煮。唐·顾况《归阳萧寺》:“苦哉千万人,流血成丹川!此辈之死后,镬汤所熬煎。”萧军《吴越春秋史话》:“(范蠡)就寻出了一些药物来命人去熬煎。”
2.折磨。唐·白居易《雨夜有念》诗:“唯有恩爱火,往往犹熬煎。”欧阳山《三家巷》:“她妹子身子从小就弱,怕受不了过分的熬煎。”
3.指被折磨。元·乔吉《水仙子·梦觉》:“三十年几度花开谢,熬煎成头上雪。”梁斌《播火记》:“她无日无夜不在痛苦中熬煎。”
4.痛苦。元·赵明道《夜行船·寄香罗帕》套曲:“心绪熬煎,形容憔悴,又添这场萦系。”魏钢焰《宝地·宝人·宝事》:“你不知这两天我多熬煎!”
5.烦恼;忧虑。明·刘基《以梨饷石末公侑之以诗》:“珍重使君方闵雨,急须走送涤熬煎。”柳青《铜墙铁壁》:“老陈最高兴,因为主任一回来,合作社的大问题就不用他熬煎了。”
再查阅《新编汉语辞海》,“煎熬”和“熬煎”的意思都是“比喻折磨”。
由上可见,“煎熬”的意思与“熬煎”的意思经过不断规范,已经完全相同,“熬煎——煎熬”在使用时可以互相替换。例如:“有人为求快,煎熬中药时习惯使用热水。”(《家庭科技》1999年第12期)“但补药要熬煎得法才能更好地发挥疗效。”(《家庭科技》1998年第10期)显然,都是对药的处理,可以用“煎熬”,也可以用“熬煎”。再如:“《三国演义》的每个人物都处于程度不一的生存困境之中,这种困境表现为四个层次:生的窘迫,心的煎熬、爱的无缘、自我实现的困难。”(《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6期)“念君乘风驾鹤去,空对墨迹心熬煎。”(《晚霞》2015年第1期)显然,都是让心受折磨,可以用“煎熬”,也可以用“熬煎”。
词义基本相同的词一般称作等义词。这些词在一般的上下文(语境)中都能互相替换而不改变意义的表达。这些词形成的原因之一就是构成语素的次序差别。这些词的存在是交际的一个负担,随着语言的发展,它们将会得到进一步的规范,例如鲁迅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作品中出现过的“慰安”等词,现在逐渐被“安慰”所替代。
一个双音节词在语序上发生了变换后,会变成另一个意思相近或意思相反的词,这也是汉语言中的倒顺词现象。我们来看一段相声《有趣的倒顺词》:
甲:来,跟你玩个游戏!
乙:什么游戏? 甲:倒顺词!
乙:啥?倒顺词?听起来挺好玩的。
甲:就是把一个词倒过来念,变成另一个词。
乙:懂了,开始吧!
甲:黄金是金黄的。
乙:白银是银白的。
甲:我用生字组词。
乙:我背新的词组。
甲:小样儿,对得不错嘛!
乙:当然!我是谁啊?“聪明的一休”!
甲:我的女儿多可爱!
乙:这算什么?猪有一窝儿女。
甲:来,再来,我就不信赢不了你!
乙:奉陪到底!
甲:我养蜜蜂酿蜂蜜。
乙:我为奶牛挤牛奶。
甲:猪是牲畜。
乙:你是畜牲。
甲:你怎么骂人了?
乙:对不起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甲:算了,君子不计小人过。寒风呼呼地刮着。
乙:刮得你染上了风寒。
甲:咦,你怎么又咒我?
乙:Sorry啦!
甲:我们上街购物。
乙:街上热闹非凡。
甲:你别太得意洋洋,出些高难度的,接招吧!
乙:你也别洋洋得意,我一定会不甘示弱的!
甲:听好了!科学是一门学科。
乙:[哈哈大笑]这有什么难的?给我伴舞的人是我的舞伴。
甲:[开心的样子]泡水时,我不小心烫了你一脚水泡。
乙:[扬了扬眉毛]你伤害了我,犯罪了,大家都叫你罪犯。
甲:算了,再說下去三天三夜也说不完。这次算平手,我们下次再比!
乙:好哇,下次比你也一定是我的手下败将!
甲:哼,走着瞧!
由此可见,倒顺词的种类比较多。有意思相同的倒顺词,如“代替——替代”“觉察——察觉”“找寻——寻找”;有意思不同的倒顺词,如“雪白——白雪”“蜜蜂——蜂蜜”“黄金——金黄”;还有一种更有趣的现象,就是有些表示东西名称的倒顺词,如果把它倒过来说,正好表明了这种东西的用途,如“羊圈——圈羊”“铁锤——锤铁”“门锁——锁门”。倒顺词作为汉语双音节词的一种特殊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内在发展规律,它起源于古代,一直是汉语,中一个有趣的语言现象,无论是在文学作品还是生活的口头用语,出现频率都很高。
总之,辨析同义词,应该从多方面入手。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强烈的语境意识,咂摸浓浓的语文味儿。
对此,王光佑老师让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其中的“熬煎”能否换成“煎熬”呢?(《聚焦课堂,诗意生长——浅谈如何构建有效的高中语文课堂》,《语文教学与研究》2019年第10期)
面对学生的困惑,王老师是这样分析的:
我让他们联系生活经验,举例辨析“熬”和“煎”的区别。学生自然联想到“煎鸡蛋”“熬猪油”和“熬骨头汤”等,自然体悟到“煎”的时间相对而言比较短,瞬间强度可能比较大;而“熬”相对而言时间比较长,小火慢炖,脱骨化肉,程度非常深。比如“熬中药”要半个小时左右,“熬骨头汤”一般要几个小时,而“煎鸡蛋”却要不了几分钟。联系(课文)本段开头“整整十三年零五个月”可以看出,作者内心所受折磨的时间之长、苦痛之深!学生自然能体悟出“煎熬”主要突出“短时间的难以忍受的折磨”,而“熬煎”则强调长时间的苦痛折磨和无法排解的忧愁。
笔者思虑再三,认为王老师提出的问题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做出的分析是值得商榷的,“熬煎”可以换成“煎熬”。
诚然,“煎”与“熬”有时间长短的区别,但“煎熬”与“熬煎”未必有这样的区别。
查阅《现代汉语词典》,“煎”与“熬”除了有时间上的区别,还有“把东西放在水里煮,使所含的成分进入水中”与“烹调方法,把蔬菜等放在水里煮”的联系。
如果两个语素的意义相同或相近,可以有同素异序的两个词,这两个词往往意义相同或相近。语素相同而语序不同的词往往是联合式的合成词,这些词在一般情况下可以互相替换,如:
1.她恨不能馬上找到生活做,有了工钱好给娘请医生,好给娘买药吃,好使娘恢复健康。(周而复《上海的早晨》)
2.然自此宿病尽除,顿觉康健,无复昔之羸瘵。(宋·沈括《梦溪笔谈》)
其中的“健康——康健”可以互相替换,它们都有人体生理机能正常,没有缺陷的意思。
但是,有的语素相同而语序不同的合成词,同中有异,使用时不可以互相替换,如:
1.这时的春梅,可有些动感情了。(冯德英《迎春花》)
2.感激、希望、忧伤的情感混合在一起,像潮水般冲击着她痛苦的心灵。(杨沫《东方欲晓》)
其中的“感情——情感”不可以互相替换。“感情”常表示较强烈的心理反应,“动感情”还带有习语性;“情感”常表示具体的心理反应,如喜爱、厌恶等。
显然,“煎熬”与“熬煎”也是语素相同而语序不同的同义词。那么,“煎熬”与“熬煎”在使用时可不可以互相替换呢?
“煎熬”出自《战国策·魏策二》,它有下面三个意思:
1.烹煮。《战国策·魏策二》:“齐桓公夜半不嗛,易牙乃煎敖燔炙,和调五味而进之。”宋·曾巩《合酱作》诗:“调浇遵古书,煎熬需日力。”
2.熔炼;熬制。《高子遗书·答史玉池书》:“我若是真金,尽教他做烈火;傥还有些渣滓,却藉他做洪炉,猛煎熬一过,添我多少精神。”老舍《茶馆》第一幕:“这里还可以听到某京戏演员新近创造了什么腔儿,和煎熬鸦片烟的最好的方法。”
3.比喻焦虑、痛苦;受折磨。汉·王逸《九思·怨上》:“我心兮煎熬,惟是兮用忧。”郭沫若《反正前后》:“(秦先生)不能不留在堂里办移交,那真够他煎熬了。”
“熬煎”出自唐·顾况《归阳萧寺》诗,它有下面五个意思:
1.煎煮。唐·顾况《归阳萧寺》:“苦哉千万人,流血成丹川!此辈之死后,镬汤所熬煎。”萧军《吴越春秋史话》:“(范蠡)就寻出了一些药物来命人去熬煎。”
2.折磨。唐·白居易《雨夜有念》诗:“唯有恩爱火,往往犹熬煎。”欧阳山《三家巷》:“她妹子身子从小就弱,怕受不了过分的熬煎。”
3.指被折磨。元·乔吉《水仙子·梦觉》:“三十年几度花开谢,熬煎成头上雪。”梁斌《播火记》:“她无日无夜不在痛苦中熬煎。”
4.痛苦。元·赵明道《夜行船·寄香罗帕》套曲:“心绪熬煎,形容憔悴,又添这场萦系。”魏钢焰《宝地·宝人·宝事》:“你不知这两天我多熬煎!”
5.烦恼;忧虑。明·刘基《以梨饷石末公侑之以诗》:“珍重使君方闵雨,急须走送涤熬煎。”柳青《铜墙铁壁》:“老陈最高兴,因为主任一回来,合作社的大问题就不用他熬煎了。”
再查阅《新编汉语辞海》,“煎熬”和“熬煎”的意思都是“比喻折磨”。
由上可见,“煎熬”的意思与“熬煎”的意思经过不断规范,已经完全相同,“熬煎——煎熬”在使用时可以互相替换。例如:“有人为求快,煎熬中药时习惯使用热水。”(《家庭科技》1999年第12期)“但补药要熬煎得法才能更好地发挥疗效。”(《家庭科技》1998年第10期)显然,都是对药的处理,可以用“煎熬”,也可以用“熬煎”。再如:“《三国演义》的每个人物都处于程度不一的生存困境之中,这种困境表现为四个层次:生的窘迫,心的煎熬、爱的无缘、自我实现的困难。”(《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6期)“念君乘风驾鹤去,空对墨迹心熬煎。”(《晚霞》2015年第1期)显然,都是让心受折磨,可以用“煎熬”,也可以用“熬煎”。
词义基本相同的词一般称作等义词。这些词在一般的上下文(语境)中都能互相替换而不改变意义的表达。这些词形成的原因之一就是构成语素的次序差别。这些词的存在是交际的一个负担,随着语言的发展,它们将会得到进一步的规范,例如鲁迅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作品中出现过的“慰安”等词,现在逐渐被“安慰”所替代。
一个双音节词在语序上发生了变换后,会变成另一个意思相近或意思相反的词,这也是汉语言中的倒顺词现象。我们来看一段相声《有趣的倒顺词》:
甲:来,跟你玩个游戏!
乙:什么游戏? 甲:倒顺词!
乙:啥?倒顺词?听起来挺好玩的。
甲:就是把一个词倒过来念,变成另一个词。
乙:懂了,开始吧!
甲:黄金是金黄的。
乙:白银是银白的。
甲:我用生字组词。
乙:我背新的词组。
甲:小样儿,对得不错嘛!
乙:当然!我是谁啊?“聪明的一休”!
甲:我的女儿多可爱!
乙:这算什么?猪有一窝儿女。
甲:来,再来,我就不信赢不了你!
乙:奉陪到底!
甲:我养蜜蜂酿蜂蜜。
乙:我为奶牛挤牛奶。
甲:猪是牲畜。
乙:你是畜牲。
甲:你怎么骂人了?
乙:对不起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甲:算了,君子不计小人过。寒风呼呼地刮着。
乙:刮得你染上了风寒。
甲:咦,你怎么又咒我?
乙:Sorry啦!
甲:我们上街购物。
乙:街上热闹非凡。
甲:你别太得意洋洋,出些高难度的,接招吧!
乙:你也别洋洋得意,我一定会不甘示弱的!
甲:听好了!科学是一门学科。
乙:[哈哈大笑]这有什么难的?给我伴舞的人是我的舞伴。
甲:[开心的样子]泡水时,我不小心烫了你一脚水泡。
乙:[扬了扬眉毛]你伤害了我,犯罪了,大家都叫你罪犯。
甲:算了,再說下去三天三夜也说不完。这次算平手,我们下次再比!
乙:好哇,下次比你也一定是我的手下败将!
甲:哼,走着瞧!
由此可见,倒顺词的种类比较多。有意思相同的倒顺词,如“代替——替代”“觉察——察觉”“找寻——寻找”;有意思不同的倒顺词,如“雪白——白雪”“蜜蜂——蜂蜜”“黄金——金黄”;还有一种更有趣的现象,就是有些表示东西名称的倒顺词,如果把它倒过来说,正好表明了这种东西的用途,如“羊圈——圈羊”“铁锤——锤铁”“门锁——锁门”。倒顺词作为汉语双音节词的一种特殊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内在发展规律,它起源于古代,一直是汉语,中一个有趣的语言现象,无论是在文学作品还是生活的口头用语,出现频率都很高。
总之,辨析同义词,应该从多方面入手。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强烈的语境意识,咂摸浓浓的语文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