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放学后,我独自骑车回家,忽然,一股熟悉的味道飘了过来。只见一位老人正弓着背坐着,娴熟地摇着杆把,老旧发黑的爆米花炉轻缓地旋转着…… 我的思绪由此飘回到了曾经的小巷。小时候,只要听到“炸爆米花——”的吆喝声,我和小伙伴们便停下玩得正欢的游戏,飞奔到小巷的尽头。“爷爷,我要一袋爆米花”,我和小伙伴们争先恐后地嚷着。“好好好,爷爷马上给你们做!”老人的脸上盈满了笑意,他利落地把米倒进炉子里,猩红的火苗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放学后,我独自骑车回家,忽然,一股熟悉的味道飘了过来。只见一位老人正弓着背坐着,娴熟地摇着杆把,老旧发黑的爆米花炉轻缓地旋转着……
我的思绪由此飘回到了曾经的小巷。小时候,只要听到“炸爆米花——”的吆喝声,我和小伙伴们便停下玩得正欢的游戏,飞奔到小巷的尽头。“爷爷,我要一袋爆米花”,我和小伙伴们争先恐后地嚷着。“好好好,爷爷马上给你们做!”老人的脸上盈满了笑意,他利落地把米倒进炉子里,猩红的火苗在炉底蹿动着。老人不停地摇动把手,渐渐地,一股浓郁的米香飘了出来,令人垂涎。
“嘭——”爆米花在我们期盼的目光下出炉了,它们蓬松饱满、洁白如玉。我们将一大袋爆米花抱在怀里,沿着小巷跑回了家,清脆的笑声洒了一路……
可是,这位老人的身旁没有孩子们欣喜渴盼的目光,爆米花出炉时没有人们的欢呼声,只有寒冷的北风和微弱的火苗。是啊,如今这种爆米花不受欢迎了,人们喜欢吃的是用机器生产的有浓烈香味和漂亮包装的爆米花。可是,虽说它也有米香,却少了那种独特的味道,少了俗世生活的朴实亲切。于是,我停下车,欣喜地说道:“爷爷,我要一袋爆米花。”(指导教师:刘传菠)
【简评】“飞奔”着前去,渴盼地等待,欢笑着品尝,本文生动地展现了爆米花的吸引力以及它带给“我们”的快乐,洋溢着生活气息。除此之外,文章還深入一步,通过对比,张扬接地气的生活方式。
其他文献
(一) 等 凌叔华 “阿秋,这么早起来做什么?夜里你做完坎肩恐怕也两点多了,哪里睡得够?回头又要头痛。”三奶奶伸出瘦削的手,攀着帐子,望着爱女缓缓地说,咳嗽一阵,吐了口痰。 阿秋正在屋里洗脸,很关切地说:“回头我给您再买两个鸭儿梨炖着吃吧?” “别买了,老毛病,哪里就吃得好的?”她忽然又咳嗽起来,“况且,去年我那场病已经花了不少钱,还有两个月便是你的好日子,现在连一件新衣料还没买。你爹爹
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自己觉得幸福。 也许这只是一句人人皆知的落后了的大白话,而我却知道,有不少人,甚至很多人并非为了自己的感觉,而是为了他人的观瞻而建设自己的人生与生活。因而窥察别人的生活与家庭,便成了我们生活的另一部分。 我们的生活好像就是由这两个部分组成的:一是生活给别人看;二是看别人生活。我们同情别人生活不幸而自觉着幸福,我们评价着别人的是非长短而深覺自己又高尚又美好。于是,我们也无法不
被誉为中国古代十大悲剧之首的元代杂剧《窦娥冤》,取材于《列女传》中“东海孝妇”的故事。 读者如果将《窦娥冤》与其改编底本加以比较,可以发现关汉卿的创作旨趣。一、《列女传》记载孝妇周青的事迹意在彰显其孝道,宣扬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而关汉卿将民女窦娥的故事搬上戏曲舞台,意在突出其抗争精神,揭露元代社会的吏治腐败,显示出关汉卿作为进步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和责任担当。二、与《列女传》对周青的出身做相对简略
作为传统的、基本的试题类型,论述类文本阅读进入高考语文试题已经近30年,尽管在《考试大纲》中该文本的名称几经变换,但检验、考查考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基本目标始终未变。2017年,做了重大修订的《考试大纲》明确指出,论述类文本选材将包括中国与外国的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类文本。从近三年全国卷考题看,为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达成“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考题选材多为国学、文艺学、政论等方面的社科
暑假去西安旅游,西岳华山是非去不可的。 我们一家三口乘坐缆车,从北峰上山。雄浑粗犷、险峻陡峭的华山尽收眼底:山似刀劈,壁如剑削。在这“奇险天下第一山”里攀爬行走了四个多小时,待到下山时,我们都已汗湿衣衫,两腿打颤,精疲力竭。 出了景区,暮霭渐浓,但空旷的停车场上暑气依然很浓。一位开出租车的大叔热情地拦住我们,得知我们要去华山北站坐高铁,就急切地问:“30块钱,走不走?”老实说,区区30元,我是
近几年的全国课标卷,考查考生古代诗歌阅读能力时,根据考试大纲要求,都选取比较浅易的古诗词为命题材料,重点在“鉴赏评价”这个能力层级命制试题,总分值为9分,考题题型为一单选一简答,相对稳定。从整个高三总复习看,老师不可谓不用心,学生也不可谓不用力,很多学校光一轮复习在这一块花的时间就有一两个月,讲练的题目也有几百道。但是,从高考阅卷反馈来看,古诗鉴赏一直都是众多考生失分的重灾区。原因何在?笔者以为,
我越来越觉得智力算不得什么了,越来越觉得作家只有绕开智力,才能在我们获取的各种印象中真正抓住事物的本质,即真正直达事物本身,接近艺术唯一的本原。 智力以逝去时光的名义反馈给我们的东西,现在看来并非那个东西本身。 我们生命的某个时刻一旦过去,立刻便附体在某个客观事物上,这恰似民间传说中的亡灵附体的情形一样。 生命消逝的每一小时被锁固于某个客体之中,被永远囚禁其中,除非我们触及到这个客体。我们通
2020年高考总体形势严峻。考生人数再攀新高,名校自主招生步伐放缓,特别是受疫情影响延期开学,虽然高考时间推迟一个月,但考生复习时间缩短是不争的事实,前期网课学习效率也难免比在校学习有所下降。原先计划出国留学的那部分学子纷纷改走高考路线,也加剧了国内高考的竞争激烈程度。在这种形势下,如何规划高考备考,特别是第一门考试课程语文的备考,乃是重中之重。现根据本人多年来指导高考语文复习的经验,结合当前形势
能想清楚的写随笔,想不清楚的写小说。这就像人的视野里,有聚焦区里能看清的,也有聚焦区外比较模糊的、“虚”掉的那部分。 文学是用文字来表达细节的艺术,但很多细节没法用思想来条分缕析,说不出个一二三,有多义性,甚至可能一时无解。不尊重这种多义性和无解,就会强加一种概念,相当于文学的自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学离思想越远越好。很明显,拒绝思想本身也是一种思想,而且是一种懒汉思想,没什么可夸耀的。 就像一
人类凭借理性能够战胜许多种疾病、登上月球,但理性也有其限度,比如我们的思维会遇上各种悖论、矛盾和无限。美国数学家诺桑·亚诺夫斯基在《理性的边界》一书中说,我们也无需因为理性是有限的而感到沮丧,“我们人类本来就生活在理性之外。我们所有人都拥有不受理性和逻辑支配的感觉和情感。我们有对美、惊奇、伦理和价值的感受。这种不理智的部分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心智之中,而且它还是我们最重要的成分。它是我们的动力和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