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剽窃作为一种客观的著述文化现象,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本文以历史时序为线索,对中国古代剽窃的发展源流作了纵向梳理,并对古人对于剽窃现象的反应及态度作了深入剖析,指出剽窃与代著、作伪、盗版等出版活动一样,是孕育中国古代著作权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
[关键词] 剽窃 古代著作权 著述文化
剽窃作为一种古老的著述文化,由来已久。《礼记·曲礼上》言:“毋剿说,毋雷同。”郑玄注曰:“剿,犹掣也。取人之说为己说。”[1]“剿说”作为一种不良现象提出,其含义实际等同于后来的“抄袭”“剽窃”。这说明先秦就已出现剽窃现象。入汉后,抄袭现象已不鲜见。汉代“有贤良、文学之选”,读书人通过经术、文学才能的选拔,可以入仕为官。在利益的驱动下,“诸生竞利,作者鼎沸。其高者颇引经训风喻之言;下则连偶俗语,有类俳优;或窃成文,虚冒名氏”[2]。
魏晋南北朝时期,剽窃已渐成风气。竹林七贤之一的向秀曾著有《庄子注》,死后为郭象窃去。郭氏在向注的基础上,杂合自己所作的几篇《庄子》注文,凑成了一部新的《庄子注》。虞预,字叔宁,借私访王隐的机会,“窃写”了王隐所撰《晋书》的部分内容,并勾结权贵构陷王隐,致其罢官归家。王隐幸得庾亮纸笔之助,才得以完成《晋书》。其实,王隐的文笔并不好,所著《晋书》“文体混漫,义不可解”,但虞预还是迫于“赖有著述流声于后”的压力剽窃了该书。刘宋时期的何法盛甚至厚着脸皮公然向郗绍索要《晋中兴书》,郗绍不允。何法盛便趁郗绍不在家,窃走了这部书,并署上自己的名字。又据南朝钟嵘《诗品》载:“《行路难》是东阳柴廓所造,宝月尝憩其家,会廓亡,因窃而有之。廓子赍手本出都,欲讼此事,乃厚赂止之。”[3]诗僧释宝月用钱封住了柴赍的口,算是暂时保住了自己的名声,但终究没能瞒过世人的眼睛。庾仲雍,字穆之,所撰《湘州记》抄袭了《韩非子》的部分文字。清人刘声木斥其为“生吞活剥,真属下乘”[4]。另外,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的拟古作品。西汉枚乘著有《七发》,魏晋以后学者竞相模仿,迭作者有《七激》《七兴》《七依》《七款》等十五六家。不过,此类作品属模拟之作,与恶意剽窃又稍有区别。
“剽窃”一词正式出现在唐代:“其浑而类者少,窃取他书以合之者多。凡孟、管辈数家,皆见剽窃。”[5]唐代社会流行一种风气,读书人为了登第入仕,先将自己的诗文献给有名望的人,请为推荐,这叫行卷。有些胸无点墨的人实在作不出像样的文章,只好剽窃他人诗文。据《大唐新语》载,唐郎中李播在蕲州做官时,有个举子李生投来行卷,李播一看,竟是自己当年应试的作品。经再三盘问才知道,原来是李生20年前在书肆花钱买得,仅将作者改换姓名而已。《唐语林》记载了一则类似的故事:“卢司空钧为郎官,守衢州,有进士贽谒。公开卷阅其文十余篇,皆公所制也。语曰:‘君何许得此文?’对曰:‘某苦心夏课所为。’公云:‘此文乃某所为,尚能自诵。’客乃伏,言:‘某得此文,不知姓名,不悟员外撰述者。’”[6]看来,类似“李鬼撞见李逵”的事例在唐代还真不是个案,真让人哭笑不得。唐人竟有凭借窃诗而中进士的。杨衡,字仲师,吴兴人,有诗名。据《唐诗记事》载,杨衡隐居庐山时,有人剽窃他的诗句而登进士第。后来杨衡也应试及第,正好遇见此人,当面质问他:“‘一一鹤声飞上天’在否?”此君答曰:“此句知兄最惜,不敢偷。”杨衡戏谑道:“犹可恕也。”[7]唐人多读古诗赋,前代佳句烂熟于胸,创作时往往会无意识地袭用前人佳句。这种情况,即便是王勃、李白、杜甫、王维等这样的大诗人也在所难免。初唐文坛四杰之一的王勃以《滕王阁序》名扬天下,但其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却是模仿北周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而来。像这类模仿而作的联句,后人还专门给它取了个名字,叫“类俳”。当然,也不排除恶意抄袭的。唐代有个叫张怀庆的,专好偷窃名士文章。据《大唐新语》载:“李义府尝赋诗曰:‘镂月成歌扇,裁云作舞衣。自怜回雪影,好取洛川归。’有枣强尉张怀庆,好偷名士文章,乃为诗曰:‘生情镂月成歌扇,出意裁云作舞衣。照镜自怜回云影,时来好取洛川归。’人谓之谚曰:‘活剥王昌龄,生吞郭正一。’”[8]针对诗文抄袭的不同情况,诗僧释皎然在《诗式》中将诗文抄袭划分为“偷语”“偷意”“偷势”三类,实际上是将剽窃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简单的文字剽窃,属比较低层次的,容易识别和判断;二是语言意境的剽窃,主要是写作手法和语言技巧的模仿,经过比较也还好识别;三是思想内容的剽窃,这属高层次的,仅从文字比较是无法识别出来的,必须对其思想内容有准确的把握。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从理论上对剽窃行为进行归类和总结。
五代著名的剽窃案例,就是《化书》一案。《化书》本由谭峭所著,谭峭游历至建康时,请南唐大臣宋齐丘为书作序,宋齐丘稍作增改后便将其窃为己有,并改名为《齐丘子》。后来,这件事被谭峭的朋友著名道士陈抟揭露了出来。宋人俞琰《周易参同契发挥》、明人陈耀文《天中记》、清人陆以湉《冷庐杂识》等对此事都有记载。
入宋以后,剽窃蹈袭前人诗句的现象依然严重。如李商隐的诗在宋初非常流行,“祥符天禧中,杨大年、钱文僖、晏元献、刘子仪以文章立朝,为诗皆宗尚李义山,号‘西昆体’,后进多窃义山语句。”[9]一些名人学者的诗文也涉嫌抄袭,如寇准的《春日登楼怀归》抄袭唐韦应物《滁州西涧》;欧阳修的一些诗文也不自觉地蹈袭韩愈。剽窃之风甚至延及翰林草制文书,“依样画葫芦”这个成语就是由此而来的。《事文类聚》载:“陶谷文翰为一时冠。后为宰相者,往往不由文翰,而闻望皆出谷下。谷不平,乃俾其党,因事荐谷,以为谷久在词禁,宣力实多。太祖笑曰:‘颇闻翰林草制,皆检前人旧本,改换词语,此乃俗所谓依样画葫芦尔,何宣力之有?’谷闻之,乃作诗书于玉堂之壁云:‘官职须从生处有,才能不管用时无。堪笑翰林陶学士,年年依样画葫芦。’太祖益薄其怨望,决意不用。”[10]陶谷与宋太祖赵匡胤同为后周旧臣,入宋后在翰林院负责起草文书多年,本想通过这层关系谋得高位,没想到被宋太祖讥为“依样画葫芦”。另外,宋代科场剽窃也渐成风气。南宋理学家陈淳指出:“圣贤之学与科举之学,事同而情异。同是书也,同是语也。科举之儒,专事涉猎剽窃,以妆点时样,取妍于人。”[11]陈藻也有“从来剽窃为场屋,直是无繇识古书”[12](《乐轩集》卷3《次韵回叔经》)之句。诗文之外,图书剽窃的也有不少,如洪迈晚年为了赶写《夷坚志》,剽窃了其他书的内容。不过洪氏在《夷坚支庚序》中坦承了剽窃的事实。 明代早期学风尚可,中后期剽窃渐成风气。《四库全书总目》云:“是以正德、嘉靖、隆庆之间,李梦阳、何景明等崛起于前,李攀龙、王世贞等奋发于后,以复古之说递相唱和,导天下无读唐以后书。天下响应,文体一新。七子之名,遂竟夺长沙之坛坫。渐久而摹拟剽窃,百弊俱生。”[13]有剽窃他人整部书稿的,如张之象编定《唐诗类苑》,书稿流落,为卓明卿(字征甫,钱塘人)所得。卓氏割裂此书初唐、盛唐部分先行刊刻,署上自己的名字。嘉靖间王良枢作《藻林》,亦为卓明卿攘为己有,书名改作《卓氏藻林》。景泰间有个叫晏璧的人,剽窃元人吴澄《三礼考注》时,原文中凡“澄曰”“澄按”字样,均被篡改,可谓欲盖弥彰。瞿佑,字宗吉,钱塘县人,剽窃过杨维桢的传奇小说《剪灯新话》。据《寓圃杂记》载:“《剪灯新话》固非可传之书,亦非瞿宗吉所作。廉夫杨先生,阻雪于钱塘西湖之富氏,不两宵而成。富乃文忠之后也。后宗吉偶得其稿,窜入三篇,遂终窃其名。”[14]有剽取他人书稿中部分篇章辞藻的,如陆容《菽园杂记》卷15“班孟坚《汉书》大抵沿袭《史记》”条,与宋人周密《齐东野语》卷10“史记多误”条几乎一字不差,系全文抄袭。董复亨,字元仲,万历壬辰进士,撰《繁露园集》22卷,清《四库全书总目》卷179称“其文喜剽掇词藻”。易学实,字去浮,崇祯己卯举人,所撰《犀崖文集》,《四库全书总目》卷181称:“是集学实所自编,其文一往有骏气,而微伤于剽。”至于诗句蹈袭,亦是一如前代,但颇有粗俗不堪者。针对明季剽窃之风盛行,清代学者钱大昕说:“顾宁人谓有明一代之人所著书,无非盗窃,语虽太过,实切中隐微深痼之病。”[15]
清代著述繁盛,但作品良莠不齐,剽窃者也不少。如刘声木《苌楚斋随笔·续笔》卷4“盗窃他人著述”条,历数高士奇《春秋地名考略》、任大椿《字林考逸》、秦嘉谟《辑补世本》、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傅洪泽《行水金鉴》“皆盗窃他人撰述,以为己书”[16]。亦有人花钱买别人书稿,署上自己的名字,如《读书脞录》载:“《明史纪事本末》,题谷应泰撰,而姚氏际恒《庸言录》云,本海昌一士人所作,亡后为某以计取,攘为己书。其事后总论一篇乃募杭诸生陆圻作,每篇酬以十金。”[17]除陆圻外,谷应泰还花重金请张岱、谈迁、徐倬、蒋棻、张溥等文学之士编纂完成《明末纪事本末》的其他内容。与谷应泰直接向作者索购文稿相比,王鸿绪利用明史馆总裁的身份,篡改窃取万斯同《明史稿》的行径就不那么磊落了。谈迁在《枣林杂俎》中说:“《开国事略》,本湖广行都司经历蔡于璧之《龙飞纪略》。卓氏《藻林》,本吴兴王氏所辑。嘉隆以来,诸公掠美者颇多。噫,仰眠床上,看屋梁著书,千秋万岁谁传此者?幸传矣,又为宋齐丘所据,惜哉!凡篡书有三:货得之可也;阴得之次之;最下则蹠跖。”[18]在谈迁看来,谷应泰花钱买别人的作品,属“货得之”,尚可接受;而王鸿绪在同僚可能知情的情况下,还将万斯同的成果强行据为己有,则属豪夺,为“最下”者。与一般文人相比,清代一些著名学者涉嫌剽窃格外引人注目。例如,徐乾学曾于康熙十一年(1672)任顺天乡试副主考,明珠长子纳兰性德(原名成德)恰好这一年中举,遂成徐氏门生。徐乾学为攀附明珠父子,不仅费尽心力为纳兰讲授经史,还取出家藏宋元经解,“俾成德刻之”,名《通志堂经解》。这部大书共收140多种宋元解经之作,均嫁名纳兰性德。据《竹叶亭杂记》云:“《通志堂解经》,纳兰成德容若校刊,实则昆山徐健庵家刊本也。高庙有‘成德借名、徐乾学逢迎权贵’之旨。成为明珠之子,徐以其家所藏经解之书,荟而付梓,镌成名携板赠之,序中绝不一语及徐氏也。”[19]连康熙帝都惊动了,也堪称剽窃史上的绝唱了。清人剽窃也有贼喊捉贼的,戴震就干过这类事情。据《郎潜纪闻》载:“戴东原博极群书,主张汉学,其平日撰著,极不喜程、朱之学。玩婴末疾,自京师与族人祖启书曰:‘生平所记,都茫如隔世,惟义理可以养心耳。’不知东原所谓义理者,与宋学家所得浅深何如?又云:‘吾所著书,强半为人窃取。’按:东原《畿辅水利志》,窃之赵氏东潜;《水经注》,窃之全氏谢山,张石洲抉发无遗,已成定谳。乃窃人反咎人窃,岂谓穿窬之家屡失藏金耶?”[20]俞樾也有涉嫌剽窃的记录,据《苌楚斋续笔》载:“(俞樾)自以经学为标帜,然《群经平议》《诸子平议》,则人皆谓出某寒士,又有谓稿本出戴子高手。某将死,以稿贱售于俞,俞遂据为著述之基,而附益以他著述,遂裒然成巨帙。”[21]
剽窃作为中国古代著述文化的一种客观存在,不同的人基于不同的背景和立场,有着不同的态度和反应方式,值得我们探究。
第一,宽容与默许。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受儒家义利观的熏染,讲究重义轻利,与人为善,大多对剽窃行为能持宽容的态度。北宋有个叫丘良孙的人,与“某大官”合谋骗得欧阳修的10篇文章,署上自己的名字。欧阳修发现后,“不欲斥其名,但大笑而已”。后来,丘良孙故伎重演,又剽窃了令狐挺的《兵论》,并据此拜官授职。欧阳修“异时为侍从,因为仁宗道其事,仁宗骇怒,欲夺良孙之官。文忠曰:‘此乃朝廷已行之命,但当日失于审详,若追夺之,则所失又多也。’仁宗以为然,但发笑者久之。”[22]丘良孙丑行败露,宋仁宗要惩戒他,欧阳修反倒做起了和事佬。有时候,继承与剽袭并不容易界定,如唐人刘知几称:“述者相效,自古而然……若不仰范前哲,何以贻厥后来。”[23]他倒不是刻意为剽窃作辩护,而是文学创作无意识的“蹈袭”在所难免,这种情况在历代诗词韵文创作中大量存在。有的模拟之作甚至超越原作,成了千古名篇名句。无意的蹈袭与恶意的剽窃有时确难区分,这也是人们对剽窃采取容忍态度的原因之一。
第二,嘲笑与不屑。剽窃毕竟是据他人著述为己有,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是很正常的。北宋僧人惠崇曾有“河分岗势断,春入烧痕青”等佳句,传诵都下。但据《江邻畿杂志》载:“诗僧惠崇,多剽前制。缁弟作诗嘲之:‘河分岗势司空曙,春入烧痕刘长卿。不是师兄多犯古,古人言语似师兄。’”[24]惠崇的得意之句,竟是从唐人司空曙和刘长卿诗中剽窃而来,难怪被人揶揄。宋人魏周辅也曾因剽窃受到陈亚的嘲弄。据元佚名氏《群书通要》载:“魏周辅有诗上陈亚,犯古人一联。亚不为礼。周辅复上一绝句:‘无所用心惟饱食,争如窗下作新词。文章大抵多相犯,刚被人言爱窃诗。’亚次韵曰:‘昔贤自是堪加罪,非敢言君爱窃诗。叵耐古人无意智,预先偷子一联诗。’”[25]宋人的蹈袭之风,也受到明人陆容的嘲笑。他在《菽园杂记》中说:“左氏、庄周、屈原、司马迁,此四人,豪杰之士也。观其文章,各自成一家,不事蹈袭,可见矣。史迁纂述历代事迹,其势不能不袭,若左、庄、屈三人千言万语,未尝犯六经中一句。宋南渡后,学者无程、朱绪余,则做不成文字。而于数子亦往往妄加贬议,可笑也。”[26] 第三,告诫与劝阻。剽窃的盛行,引起了一些有良知的学者的忧虑。他们在著述中告诫后人要远离剽窃。《礼记·曲礼上》中“毋剿说,毋雷同”之语,即是劝告人们要创新,勿行剽窃之事。宋人胡仔也说:“《苕溪渔隐》曰:‘剽窃他人诗句以为己出,终当败露,不可不戒。’如近时吴可《晚春诗》云:‘小醉初醒过别村,数家残雪拥篱根。枝头有恨梅千点,溪上无人月一痕。’亦洒落可喜。余偶于一达官处,见谭知柔所献诗文一编,试取阅之,即吴可之诗在焉,但易其题曰《晚醉口占》,仍改诗中三四字而已:‘晚醉扶笻过竹村,数家残雪拥篱根。风前有恨梅千点,沙上无人月一痕。’”[27]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剽窃也许能欺人一时,但终有败露的时候。以上告诫之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警醒世人的作用。
第四,反对与抵制。对待剽窃行为,古人也不是一味消极被动地应对,有时也会采取主动抵制的态度,但在抵制方式上,往往因人因事而异。一种抵制是当事人的自觉行为,如宋人刘攽,字贡父,编写过一本《汉官仪》的书。据《却扫编》云:“初,贡父之为是书也,年甫十四五,方从其兄原父为学。怪其数日程课稍稽,初视所为,则得是书,大喜,因为序冠之,而以为己作。贡父晚年复稍增而自题其后,今其书盛行于世。”[28]刘敞(字原父)将弟弟所作的书序而冠之,“以为己作”。不过,刘攽晚年对其书稍加增益,又将作者改回为自己的名字。另一种抵制是当事人的后代所为,如南陈人姚察,字伯审,撰写过《汉书训纂》一书。后来《汉书》注家多摘抄书中的学说,却不注明出处。到唐代时,姚察的曾孙姚珽“尝以其曾祖察所撰《汉书训纂》,多为后之注《汉书》者隐没名氏,将为己说。珽乃撰《汉书绍训》四十卷,以发明旧义,行于代。”[29]姚珽通过“发明旧义”的方式,将其中一些原创性的学说或观点的著作权,还给了其曾祖父姚察。还有一种抵制是局外人所为,如前文提到的宋齐丘将谭峭《化书》窃为己有并改名《齐丘子》,后人知其原委后,将《齐丘子》改复原名,称《谭子化书》。
第五,诉讼与惩戒。前文述及南朝释宝月剽窃柴廓《行路难》一事,“廓子赍手本出都,欲讼此事”,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有通过诉讼解决著作权争端的意识。唐代也有因剽窃闹到对簿公堂的,据《朝野佥载》载:“国子进士辛弘智诗云‘君为河边草,逢春心剩生。妾如堂上镜,得照始分明。’同房学士常定宗为改‘始’字为‘转’字,遂争此诗,皆云我作。乃下牒见博士罗为宗,判云:‘昔五字定表,以理切称奇;今一言竞诗,取词多为主。诗归弘智,‘转’还定宗。以状牒知,任为公验。’”[30]常定宗将室友辛弘智的诗作,仅篡改一字,就想据为己有。幸亏国子博士罗为宗秉公明断,以官方公牒的形式宣判了裁决结果,将该诗的著作权归还了辛弘智。这是笔者所见我国有文字记载以来的第一例著作权判例。对于科场剽窃,官方的处罚是很严厉的,如清“康熙十七年,初试博学宏词。与试者,疑尽皆名副其实矣,不意场中竟有雷同之卷,为考官所察出。缘王霖与徐笠山联席,笠山不工为排律,即用王霖诗以图含混。旋经部议,徐革职,王罚俸。”[31]当然,在没有著作权法保障的前提下,这类惩诫对抑制剽窃行为所起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
综上所述,作为中国古代著述文化的一种客观现象,剽窃具有悠久的历史。它一方面严重地侵犯了作者的署名权和作品完整权,但另一方面,它也促进了著作权保护意识的萌芽和觉醒。它与中国古代著述活动中的代著、作伪、盗版等行为一样,也是孕育中国古代著作权关系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剽窃 古代著作权 著述文化
剽窃作为一种古老的著述文化,由来已久。《礼记·曲礼上》言:“毋剿说,毋雷同。”郑玄注曰:“剿,犹掣也。取人之说为己说。”[1]“剿说”作为一种不良现象提出,其含义实际等同于后来的“抄袭”“剽窃”。这说明先秦就已出现剽窃现象。入汉后,抄袭现象已不鲜见。汉代“有贤良、文学之选”,读书人通过经术、文学才能的选拔,可以入仕为官。在利益的驱动下,“诸生竞利,作者鼎沸。其高者颇引经训风喻之言;下则连偶俗语,有类俳优;或窃成文,虚冒名氏”[2]。
魏晋南北朝时期,剽窃已渐成风气。竹林七贤之一的向秀曾著有《庄子注》,死后为郭象窃去。郭氏在向注的基础上,杂合自己所作的几篇《庄子》注文,凑成了一部新的《庄子注》。虞预,字叔宁,借私访王隐的机会,“窃写”了王隐所撰《晋书》的部分内容,并勾结权贵构陷王隐,致其罢官归家。王隐幸得庾亮纸笔之助,才得以完成《晋书》。其实,王隐的文笔并不好,所著《晋书》“文体混漫,义不可解”,但虞预还是迫于“赖有著述流声于后”的压力剽窃了该书。刘宋时期的何法盛甚至厚着脸皮公然向郗绍索要《晋中兴书》,郗绍不允。何法盛便趁郗绍不在家,窃走了这部书,并署上自己的名字。又据南朝钟嵘《诗品》载:“《行路难》是东阳柴廓所造,宝月尝憩其家,会廓亡,因窃而有之。廓子赍手本出都,欲讼此事,乃厚赂止之。”[3]诗僧释宝月用钱封住了柴赍的口,算是暂时保住了自己的名声,但终究没能瞒过世人的眼睛。庾仲雍,字穆之,所撰《湘州记》抄袭了《韩非子》的部分文字。清人刘声木斥其为“生吞活剥,真属下乘”[4]。另外,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的拟古作品。西汉枚乘著有《七发》,魏晋以后学者竞相模仿,迭作者有《七激》《七兴》《七依》《七款》等十五六家。不过,此类作品属模拟之作,与恶意剽窃又稍有区别。
“剽窃”一词正式出现在唐代:“其浑而类者少,窃取他书以合之者多。凡孟、管辈数家,皆见剽窃。”[5]唐代社会流行一种风气,读书人为了登第入仕,先将自己的诗文献给有名望的人,请为推荐,这叫行卷。有些胸无点墨的人实在作不出像样的文章,只好剽窃他人诗文。据《大唐新语》载,唐郎中李播在蕲州做官时,有个举子李生投来行卷,李播一看,竟是自己当年应试的作品。经再三盘问才知道,原来是李生20年前在书肆花钱买得,仅将作者改换姓名而已。《唐语林》记载了一则类似的故事:“卢司空钧为郎官,守衢州,有进士贽谒。公开卷阅其文十余篇,皆公所制也。语曰:‘君何许得此文?’对曰:‘某苦心夏课所为。’公云:‘此文乃某所为,尚能自诵。’客乃伏,言:‘某得此文,不知姓名,不悟员外撰述者。’”[6]看来,类似“李鬼撞见李逵”的事例在唐代还真不是个案,真让人哭笑不得。唐人竟有凭借窃诗而中进士的。杨衡,字仲师,吴兴人,有诗名。据《唐诗记事》载,杨衡隐居庐山时,有人剽窃他的诗句而登进士第。后来杨衡也应试及第,正好遇见此人,当面质问他:“‘一一鹤声飞上天’在否?”此君答曰:“此句知兄最惜,不敢偷。”杨衡戏谑道:“犹可恕也。”[7]唐人多读古诗赋,前代佳句烂熟于胸,创作时往往会无意识地袭用前人佳句。这种情况,即便是王勃、李白、杜甫、王维等这样的大诗人也在所难免。初唐文坛四杰之一的王勃以《滕王阁序》名扬天下,但其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却是模仿北周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而来。像这类模仿而作的联句,后人还专门给它取了个名字,叫“类俳”。当然,也不排除恶意抄袭的。唐代有个叫张怀庆的,专好偷窃名士文章。据《大唐新语》载:“李义府尝赋诗曰:‘镂月成歌扇,裁云作舞衣。自怜回雪影,好取洛川归。’有枣强尉张怀庆,好偷名士文章,乃为诗曰:‘生情镂月成歌扇,出意裁云作舞衣。照镜自怜回云影,时来好取洛川归。’人谓之谚曰:‘活剥王昌龄,生吞郭正一。’”[8]针对诗文抄袭的不同情况,诗僧释皎然在《诗式》中将诗文抄袭划分为“偷语”“偷意”“偷势”三类,实际上是将剽窃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简单的文字剽窃,属比较低层次的,容易识别和判断;二是语言意境的剽窃,主要是写作手法和语言技巧的模仿,经过比较也还好识别;三是思想内容的剽窃,这属高层次的,仅从文字比较是无法识别出来的,必须对其思想内容有准确的把握。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从理论上对剽窃行为进行归类和总结。
五代著名的剽窃案例,就是《化书》一案。《化书》本由谭峭所著,谭峭游历至建康时,请南唐大臣宋齐丘为书作序,宋齐丘稍作增改后便将其窃为己有,并改名为《齐丘子》。后来,这件事被谭峭的朋友著名道士陈抟揭露了出来。宋人俞琰《周易参同契发挥》、明人陈耀文《天中记》、清人陆以湉《冷庐杂识》等对此事都有记载。
入宋以后,剽窃蹈袭前人诗句的现象依然严重。如李商隐的诗在宋初非常流行,“祥符天禧中,杨大年、钱文僖、晏元献、刘子仪以文章立朝,为诗皆宗尚李义山,号‘西昆体’,后进多窃义山语句。”[9]一些名人学者的诗文也涉嫌抄袭,如寇准的《春日登楼怀归》抄袭唐韦应物《滁州西涧》;欧阳修的一些诗文也不自觉地蹈袭韩愈。剽窃之风甚至延及翰林草制文书,“依样画葫芦”这个成语就是由此而来的。《事文类聚》载:“陶谷文翰为一时冠。后为宰相者,往往不由文翰,而闻望皆出谷下。谷不平,乃俾其党,因事荐谷,以为谷久在词禁,宣力实多。太祖笑曰:‘颇闻翰林草制,皆检前人旧本,改换词语,此乃俗所谓依样画葫芦尔,何宣力之有?’谷闻之,乃作诗书于玉堂之壁云:‘官职须从生处有,才能不管用时无。堪笑翰林陶学士,年年依样画葫芦。’太祖益薄其怨望,决意不用。”[10]陶谷与宋太祖赵匡胤同为后周旧臣,入宋后在翰林院负责起草文书多年,本想通过这层关系谋得高位,没想到被宋太祖讥为“依样画葫芦”。另外,宋代科场剽窃也渐成风气。南宋理学家陈淳指出:“圣贤之学与科举之学,事同而情异。同是书也,同是语也。科举之儒,专事涉猎剽窃,以妆点时样,取妍于人。”[11]陈藻也有“从来剽窃为场屋,直是无繇识古书”[12](《乐轩集》卷3《次韵回叔经》)之句。诗文之外,图书剽窃的也有不少,如洪迈晚年为了赶写《夷坚志》,剽窃了其他书的内容。不过洪氏在《夷坚支庚序》中坦承了剽窃的事实。 明代早期学风尚可,中后期剽窃渐成风气。《四库全书总目》云:“是以正德、嘉靖、隆庆之间,李梦阳、何景明等崛起于前,李攀龙、王世贞等奋发于后,以复古之说递相唱和,导天下无读唐以后书。天下响应,文体一新。七子之名,遂竟夺长沙之坛坫。渐久而摹拟剽窃,百弊俱生。”[13]有剽窃他人整部书稿的,如张之象编定《唐诗类苑》,书稿流落,为卓明卿(字征甫,钱塘人)所得。卓氏割裂此书初唐、盛唐部分先行刊刻,署上自己的名字。嘉靖间王良枢作《藻林》,亦为卓明卿攘为己有,书名改作《卓氏藻林》。景泰间有个叫晏璧的人,剽窃元人吴澄《三礼考注》时,原文中凡“澄曰”“澄按”字样,均被篡改,可谓欲盖弥彰。瞿佑,字宗吉,钱塘县人,剽窃过杨维桢的传奇小说《剪灯新话》。据《寓圃杂记》载:“《剪灯新话》固非可传之书,亦非瞿宗吉所作。廉夫杨先生,阻雪于钱塘西湖之富氏,不两宵而成。富乃文忠之后也。后宗吉偶得其稿,窜入三篇,遂终窃其名。”[14]有剽取他人书稿中部分篇章辞藻的,如陆容《菽园杂记》卷15“班孟坚《汉书》大抵沿袭《史记》”条,与宋人周密《齐东野语》卷10“史记多误”条几乎一字不差,系全文抄袭。董复亨,字元仲,万历壬辰进士,撰《繁露园集》22卷,清《四库全书总目》卷179称“其文喜剽掇词藻”。易学实,字去浮,崇祯己卯举人,所撰《犀崖文集》,《四库全书总目》卷181称:“是集学实所自编,其文一往有骏气,而微伤于剽。”至于诗句蹈袭,亦是一如前代,但颇有粗俗不堪者。针对明季剽窃之风盛行,清代学者钱大昕说:“顾宁人谓有明一代之人所著书,无非盗窃,语虽太过,实切中隐微深痼之病。”[15]
清代著述繁盛,但作品良莠不齐,剽窃者也不少。如刘声木《苌楚斋随笔·续笔》卷4“盗窃他人著述”条,历数高士奇《春秋地名考略》、任大椿《字林考逸》、秦嘉谟《辑补世本》、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傅洪泽《行水金鉴》“皆盗窃他人撰述,以为己书”[16]。亦有人花钱买别人书稿,署上自己的名字,如《读书脞录》载:“《明史纪事本末》,题谷应泰撰,而姚氏际恒《庸言录》云,本海昌一士人所作,亡后为某以计取,攘为己书。其事后总论一篇乃募杭诸生陆圻作,每篇酬以十金。”[17]除陆圻外,谷应泰还花重金请张岱、谈迁、徐倬、蒋棻、张溥等文学之士编纂完成《明末纪事本末》的其他内容。与谷应泰直接向作者索购文稿相比,王鸿绪利用明史馆总裁的身份,篡改窃取万斯同《明史稿》的行径就不那么磊落了。谈迁在《枣林杂俎》中说:“《开国事略》,本湖广行都司经历蔡于璧之《龙飞纪略》。卓氏《藻林》,本吴兴王氏所辑。嘉隆以来,诸公掠美者颇多。噫,仰眠床上,看屋梁著书,千秋万岁谁传此者?幸传矣,又为宋齐丘所据,惜哉!凡篡书有三:货得之可也;阴得之次之;最下则蹠跖。”[18]在谈迁看来,谷应泰花钱买别人的作品,属“货得之”,尚可接受;而王鸿绪在同僚可能知情的情况下,还将万斯同的成果强行据为己有,则属豪夺,为“最下”者。与一般文人相比,清代一些著名学者涉嫌剽窃格外引人注目。例如,徐乾学曾于康熙十一年(1672)任顺天乡试副主考,明珠长子纳兰性德(原名成德)恰好这一年中举,遂成徐氏门生。徐乾学为攀附明珠父子,不仅费尽心力为纳兰讲授经史,还取出家藏宋元经解,“俾成德刻之”,名《通志堂经解》。这部大书共收140多种宋元解经之作,均嫁名纳兰性德。据《竹叶亭杂记》云:“《通志堂解经》,纳兰成德容若校刊,实则昆山徐健庵家刊本也。高庙有‘成德借名、徐乾学逢迎权贵’之旨。成为明珠之子,徐以其家所藏经解之书,荟而付梓,镌成名携板赠之,序中绝不一语及徐氏也。”[19]连康熙帝都惊动了,也堪称剽窃史上的绝唱了。清人剽窃也有贼喊捉贼的,戴震就干过这类事情。据《郎潜纪闻》载:“戴东原博极群书,主张汉学,其平日撰著,极不喜程、朱之学。玩婴末疾,自京师与族人祖启书曰:‘生平所记,都茫如隔世,惟义理可以养心耳。’不知东原所谓义理者,与宋学家所得浅深何如?又云:‘吾所著书,强半为人窃取。’按:东原《畿辅水利志》,窃之赵氏东潜;《水经注》,窃之全氏谢山,张石洲抉发无遗,已成定谳。乃窃人反咎人窃,岂谓穿窬之家屡失藏金耶?”[20]俞樾也有涉嫌剽窃的记录,据《苌楚斋续笔》载:“(俞樾)自以经学为标帜,然《群经平议》《诸子平议》,则人皆谓出某寒士,又有谓稿本出戴子高手。某将死,以稿贱售于俞,俞遂据为著述之基,而附益以他著述,遂裒然成巨帙。”[21]
剽窃作为中国古代著述文化的一种客观存在,不同的人基于不同的背景和立场,有着不同的态度和反应方式,值得我们探究。
第一,宽容与默许。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受儒家义利观的熏染,讲究重义轻利,与人为善,大多对剽窃行为能持宽容的态度。北宋有个叫丘良孙的人,与“某大官”合谋骗得欧阳修的10篇文章,署上自己的名字。欧阳修发现后,“不欲斥其名,但大笑而已”。后来,丘良孙故伎重演,又剽窃了令狐挺的《兵论》,并据此拜官授职。欧阳修“异时为侍从,因为仁宗道其事,仁宗骇怒,欲夺良孙之官。文忠曰:‘此乃朝廷已行之命,但当日失于审详,若追夺之,则所失又多也。’仁宗以为然,但发笑者久之。”[22]丘良孙丑行败露,宋仁宗要惩戒他,欧阳修反倒做起了和事佬。有时候,继承与剽袭并不容易界定,如唐人刘知几称:“述者相效,自古而然……若不仰范前哲,何以贻厥后来。”[23]他倒不是刻意为剽窃作辩护,而是文学创作无意识的“蹈袭”在所难免,这种情况在历代诗词韵文创作中大量存在。有的模拟之作甚至超越原作,成了千古名篇名句。无意的蹈袭与恶意的剽窃有时确难区分,这也是人们对剽窃采取容忍态度的原因之一。
第二,嘲笑与不屑。剽窃毕竟是据他人著述为己有,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是很正常的。北宋僧人惠崇曾有“河分岗势断,春入烧痕青”等佳句,传诵都下。但据《江邻畿杂志》载:“诗僧惠崇,多剽前制。缁弟作诗嘲之:‘河分岗势司空曙,春入烧痕刘长卿。不是师兄多犯古,古人言语似师兄。’”[24]惠崇的得意之句,竟是从唐人司空曙和刘长卿诗中剽窃而来,难怪被人揶揄。宋人魏周辅也曾因剽窃受到陈亚的嘲弄。据元佚名氏《群书通要》载:“魏周辅有诗上陈亚,犯古人一联。亚不为礼。周辅复上一绝句:‘无所用心惟饱食,争如窗下作新词。文章大抵多相犯,刚被人言爱窃诗。’亚次韵曰:‘昔贤自是堪加罪,非敢言君爱窃诗。叵耐古人无意智,预先偷子一联诗。’”[25]宋人的蹈袭之风,也受到明人陆容的嘲笑。他在《菽园杂记》中说:“左氏、庄周、屈原、司马迁,此四人,豪杰之士也。观其文章,各自成一家,不事蹈袭,可见矣。史迁纂述历代事迹,其势不能不袭,若左、庄、屈三人千言万语,未尝犯六经中一句。宋南渡后,学者无程、朱绪余,则做不成文字。而于数子亦往往妄加贬议,可笑也。”[26] 第三,告诫与劝阻。剽窃的盛行,引起了一些有良知的学者的忧虑。他们在著述中告诫后人要远离剽窃。《礼记·曲礼上》中“毋剿说,毋雷同”之语,即是劝告人们要创新,勿行剽窃之事。宋人胡仔也说:“《苕溪渔隐》曰:‘剽窃他人诗句以为己出,终当败露,不可不戒。’如近时吴可《晚春诗》云:‘小醉初醒过别村,数家残雪拥篱根。枝头有恨梅千点,溪上无人月一痕。’亦洒落可喜。余偶于一达官处,见谭知柔所献诗文一编,试取阅之,即吴可之诗在焉,但易其题曰《晚醉口占》,仍改诗中三四字而已:‘晚醉扶笻过竹村,数家残雪拥篱根。风前有恨梅千点,沙上无人月一痕。’”[27]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剽窃也许能欺人一时,但终有败露的时候。以上告诫之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警醒世人的作用。
第四,反对与抵制。对待剽窃行为,古人也不是一味消极被动地应对,有时也会采取主动抵制的态度,但在抵制方式上,往往因人因事而异。一种抵制是当事人的自觉行为,如宋人刘攽,字贡父,编写过一本《汉官仪》的书。据《却扫编》云:“初,贡父之为是书也,年甫十四五,方从其兄原父为学。怪其数日程课稍稽,初视所为,则得是书,大喜,因为序冠之,而以为己作。贡父晚年复稍增而自题其后,今其书盛行于世。”[28]刘敞(字原父)将弟弟所作的书序而冠之,“以为己作”。不过,刘攽晚年对其书稍加增益,又将作者改回为自己的名字。另一种抵制是当事人的后代所为,如南陈人姚察,字伯审,撰写过《汉书训纂》一书。后来《汉书》注家多摘抄书中的学说,却不注明出处。到唐代时,姚察的曾孙姚珽“尝以其曾祖察所撰《汉书训纂》,多为后之注《汉书》者隐没名氏,将为己说。珽乃撰《汉书绍训》四十卷,以发明旧义,行于代。”[29]姚珽通过“发明旧义”的方式,将其中一些原创性的学说或观点的著作权,还给了其曾祖父姚察。还有一种抵制是局外人所为,如前文提到的宋齐丘将谭峭《化书》窃为己有并改名《齐丘子》,后人知其原委后,将《齐丘子》改复原名,称《谭子化书》。
第五,诉讼与惩戒。前文述及南朝释宝月剽窃柴廓《行路难》一事,“廓子赍手本出都,欲讼此事”,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有通过诉讼解决著作权争端的意识。唐代也有因剽窃闹到对簿公堂的,据《朝野佥载》载:“国子进士辛弘智诗云‘君为河边草,逢春心剩生。妾如堂上镜,得照始分明。’同房学士常定宗为改‘始’字为‘转’字,遂争此诗,皆云我作。乃下牒见博士罗为宗,判云:‘昔五字定表,以理切称奇;今一言竞诗,取词多为主。诗归弘智,‘转’还定宗。以状牒知,任为公验。’”[30]常定宗将室友辛弘智的诗作,仅篡改一字,就想据为己有。幸亏国子博士罗为宗秉公明断,以官方公牒的形式宣判了裁决结果,将该诗的著作权归还了辛弘智。这是笔者所见我国有文字记载以来的第一例著作权判例。对于科场剽窃,官方的处罚是很严厉的,如清“康熙十七年,初试博学宏词。与试者,疑尽皆名副其实矣,不意场中竟有雷同之卷,为考官所察出。缘王霖与徐笠山联席,笠山不工为排律,即用王霖诗以图含混。旋经部议,徐革职,王罚俸。”[31]当然,在没有著作权法保障的前提下,这类惩诫对抑制剽窃行为所起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
综上所述,作为中国古代著述文化的一种客观现象,剽窃具有悠久的历史。它一方面严重地侵犯了作者的署名权和作品完整权,但另一方面,它也促进了著作权保护意识的萌芽和觉醒。它与中国古代著述活动中的代著、作伪、盗版等行为一样,也是孕育中国古代著作权关系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