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完正月十五再去山东,这次出行并非旅游,是年前博兴画瓷工作的延续。因为另外的缘故,先到了淄博。
掌灯时分抵达淄博书画院,艳秋已在她的茶坊门前等候,只见她身上还是穿着年前的行头,头上却多了一顶奇怪的帽子。说奇怪,是因为帽子上多了几个极突出且显眼的角,数量不够八个,帽子的工艺也怪,似乎没有一点针线的痕迹,倒像是用纸壳叠成的,但又绝不是纸壳的,不拘一格,说时髦也时髦,只是戴在艳秋头上显得十分另类,而究竟另类在哪里,一时又不可名状。其实,艳秋的另类又何止这一顶帽子呢!就连帽子下面的头也着实另类。女儿家家的,原本头发又黑又亮,偏偏剪成短发,也算不上板寸,倒像刚被收割过的草地,长又不长,齐又不齐,看着让人手痒痒的,真想再割一遍,要么往上再拔一拔。当时我心里这样想着,不知随行的妻是否也有同感。妻是典型的小女人,只留长发,长得几乎要越过了膝盖,妻也曾几次嚷嚷着剪短,理由不外乎累、麻烦而已,艳秋除此种种,肯定还有不可告人的缘由。
我们共进晚餐,饭后去她的茶坊喝茶。推开房门,茶香扑面而来,未饮已醉。艳秋心细,已在半个时辰前将茶煮上,这会儿来吃恰到好处。茶坊不大,只容得一套六七人的茶案、一套书架、一套陈列茶品的多宝格及靠近北墙放置的罗汉榻,墙上挂着书法家赵长刚的四条屏。南面窗前硬木条几旁有一株五六尺高的佛肚竹,竹枝上挂着十几只小葫芦,主人背后的墙上是我的三帧蔬果小品,下面是一个直径八九十公分的手绘青花大缸,里面盛满清水。书房简约大方,散发着久违了的书卷气。
茶是艳秋亲自监制的云南乔木普洱,已在产地封存了十年,而且制作工艺极其特别,里面加入了上等沉香,煮茶之前要先将茶饼放在老岩泥的茶炙里面焙火,待茶香和着沉香从茶炙内袅袅飘出,便将焙好的茶放入陶壶中,注入滚开的水,用猛火先煮五分钟,再用温火慢慢煮着,约莫半个小时,便可吃茶了。茶倒入杯中,汤色红如玛瑙,香气温厚清净,吃入口中,回甘妙不可言,好茶!一扫往日的平庸与张扬。茶间,我翻阅案头上的图书,见一本丰子恺的画集,随手翻阅,恰好翻到一幅吃茶的画面,画中题着“人散后,天上一弯新月”。艳秋、我和妻都喜欢这幅画,尽管情景有所不同,丰翁在写繁花落尽后的真实与清净,但这真实与清净又何时何地离开过我们呢?只因我们的心清净了,真实与清净就显现了,心浑浊了,真实和清净便消失了。
茶过三巡,我们提出一会要赶奔博兴,艳秋邀我抚一曲《阳关三叠》以慰别意。曲罢,大家心如止水,自然祥和,并无半点聚散之苦,原本大家心心相通,并无挂碍,只因心蒙尘垢,各怀私欲,才生出多少隔阂来。聚散本无别,无缘之人,虽近在咫尺,形同陌路,合亦是散;有缘之人虽远在天涯,心有灵犀,散亦是合。
掌灯时分抵达淄博书画院,艳秋已在她的茶坊门前等候,只见她身上还是穿着年前的行头,头上却多了一顶奇怪的帽子。说奇怪,是因为帽子上多了几个极突出且显眼的角,数量不够八个,帽子的工艺也怪,似乎没有一点针线的痕迹,倒像是用纸壳叠成的,但又绝不是纸壳的,不拘一格,说时髦也时髦,只是戴在艳秋头上显得十分另类,而究竟另类在哪里,一时又不可名状。其实,艳秋的另类又何止这一顶帽子呢!就连帽子下面的头也着实另类。女儿家家的,原本头发又黑又亮,偏偏剪成短发,也算不上板寸,倒像刚被收割过的草地,长又不长,齐又不齐,看着让人手痒痒的,真想再割一遍,要么往上再拔一拔。当时我心里这样想着,不知随行的妻是否也有同感。妻是典型的小女人,只留长发,长得几乎要越过了膝盖,妻也曾几次嚷嚷着剪短,理由不外乎累、麻烦而已,艳秋除此种种,肯定还有不可告人的缘由。
我们共进晚餐,饭后去她的茶坊喝茶。推开房门,茶香扑面而来,未饮已醉。艳秋心细,已在半个时辰前将茶煮上,这会儿来吃恰到好处。茶坊不大,只容得一套六七人的茶案、一套书架、一套陈列茶品的多宝格及靠近北墙放置的罗汉榻,墙上挂着书法家赵长刚的四条屏。南面窗前硬木条几旁有一株五六尺高的佛肚竹,竹枝上挂着十几只小葫芦,主人背后的墙上是我的三帧蔬果小品,下面是一个直径八九十公分的手绘青花大缸,里面盛满清水。书房简约大方,散发着久违了的书卷气。
茶是艳秋亲自监制的云南乔木普洱,已在产地封存了十年,而且制作工艺极其特别,里面加入了上等沉香,煮茶之前要先将茶饼放在老岩泥的茶炙里面焙火,待茶香和着沉香从茶炙内袅袅飘出,便将焙好的茶放入陶壶中,注入滚开的水,用猛火先煮五分钟,再用温火慢慢煮着,约莫半个小时,便可吃茶了。茶倒入杯中,汤色红如玛瑙,香气温厚清净,吃入口中,回甘妙不可言,好茶!一扫往日的平庸与张扬。茶间,我翻阅案头上的图书,见一本丰子恺的画集,随手翻阅,恰好翻到一幅吃茶的画面,画中题着“人散后,天上一弯新月”。艳秋、我和妻都喜欢这幅画,尽管情景有所不同,丰翁在写繁花落尽后的真实与清净,但这真实与清净又何时何地离开过我们呢?只因我们的心清净了,真实与清净就显现了,心浑浊了,真实和清净便消失了。
茶过三巡,我们提出一会要赶奔博兴,艳秋邀我抚一曲《阳关三叠》以慰别意。曲罢,大家心如止水,自然祥和,并无半点聚散之苦,原本大家心心相通,并无挂碍,只因心蒙尘垢,各怀私欲,才生出多少隔阂来。聚散本无别,无缘之人,虽近在咫尺,形同陌路,合亦是散;有缘之人虽远在天涯,心有灵犀,散亦是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