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有效教学是每位教师每天、每节课所追求的具体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所做的所有准备都是为了使得课堂教学更加有效。然而在实际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还有很多弊病和不足,一些不尽如人意的教学现象,使得课堂教学变得低效甚至无效。本文从小学科学教学入手,主要分析了如何采取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理念倡导师生双方都能够在实现教育目标和学习目标的过程中投入时间、精力与教学资源,學生的知识和技能身心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增长,身心素质得到进步、成熟,同时,教师的教学素质和专业教学能力也能够有所提高。教师需要具备总结与反思的意识,了解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可能会给学生带来的积极或消极影响,从而进行教学行为的不断优化或改善。笔者在教学中针对如何提高科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进行了深入探析,现结合笔者平时的教学体会谈一谈个人的看法。
一、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主动参与的有效性
一旦学生对科学实验或科学理论知识感兴趣,就会乐于接受它,乐于探索它。同时,小学科学教学能否有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在课堂上为学生营造出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只有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授课方式来进行授课,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磁铁有磁性”这节课时,笔者将这节课分为两个课时,第1个课时采取了魔术的形式进行简单的导入,主要是让学生能够发现磁铁能吸铁这一科学现象,同时引导学生借助磁铁来检验物品是否为铁制品。首先,笔者在课上准备好一块磁铁、一张黑布以及一元硬币。笔者:“今天我们先不讲课,老师来给大家变一个魔术。”其次,笔者将一元硬币向学生们展示,让学生确认这是普通的一元硬币,然后摆放在桌子上,随后用黑布包裹着磁铁来吸取一元硬币。不向学生展示磁铁,而是询问学生是否知道黑布中包裹着的物体,然后引出本节课的主人公——磁铁,再来学习磁铁的磁性。这样的形式能够直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有些学生生活经验比较丰富,能够猜出笔者手中拿的黑布中裹的是磁铁,但有些学生缺乏一定的生活经验,无法猜出这一信息。因此,让学生带着疑问、带着质疑来进行本次本节课的学习,能够保证学生在课上十足的专注力,从而保证动手参与或者是主动探究环节的有效性。
二、运用有效提问策略,启发学生的科学思维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所设计的提问一般是针对学生掌握知识程度或掌握技能程度的检查。在当前教育教学的影响下,教师在课堂提出的问题,不仅仅包含对学生的检查或考核,而更应该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支持行为,教师通过提问这一行为可以向学生提示学习重点,或者是强化科学学习活动之间的关系,以达到拓展学习空间,启发学生学习思维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溶解”时,教师会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组织学生将盐、沙等物体放入水中搅拌,并要求学生观察现象。在具体的教学中,如果教师在学生动手操作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你们能够发现什么?”这样,学生常常会答出很多教师想不到的答案,其实很多都与本节课的授课内容无关,因此问题的指向性不明确,很容易导致学生答非所问。在要求学生进行观察并回答实验现象时,教师所设计的提问需要更加有效,必须尽可能地明确,将问题的设计更加侧重于食盐和沙等物体,而不是要求学生进行广泛的观察和描述,这样学生就能够直接把注意力集中在需要探究的问题上。
三、合理利用课堂生成,打造动态性科学课堂
科学课堂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课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也要依据动态生成式教学来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不机械地按某一种教学方式或教学思路来进行教学,而是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学生在课上的生成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步骤,生成新的教学方法或教学流程,使得课堂在不断动态生成的过程中满足学生学习的要求。
例如,在学习“蚯蚓的选择”时,教师在课上引导学生完成科学实验,主要是通过营造两种不同的环境,让蚯蚓来进行自己进行选择。由于学生小组设定的方案不同,有些小组设定的是湿润和干燥环境的对比,有些小组设计的是黑暗和光亮环境的对比。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依据学生所设计的方案,观察学生的实验步骤,了解学生在实验室所采取的方式,布置环境时所需的材料等等。有学生说道:“蚯蚓喜欢生活在黑暗的地方,那么其他动物也都喜欢这样的环境吗?”教师需要利用好学生在课上的提问,并给予学生正面的回答,既能够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能够增强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有助于,还能够通过学生的提问使得本节课的内容进一步拓展,有助于学生在课上产生探究其他动物生活习性的兴趣。
总之,小学科学教学强调学生在课上的自主参与和动手操作,教师在教学中所采取的措施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为主要教学手段,合理运用有效提问策略,激起学生的主动思考,并利用课堂上的生成,促进学生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上得到科学知识。
参考文献
[1]舒泽容. 刍议如何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性[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8):142.
[2]张晓松. 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之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36):101.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理念倡导师生双方都能够在实现教育目标和学习目标的过程中投入时间、精力与教学资源,學生的知识和技能身心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增长,身心素质得到进步、成熟,同时,教师的教学素质和专业教学能力也能够有所提高。教师需要具备总结与反思的意识,了解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可能会给学生带来的积极或消极影响,从而进行教学行为的不断优化或改善。笔者在教学中针对如何提高科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进行了深入探析,现结合笔者平时的教学体会谈一谈个人的看法。
一、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主动参与的有效性
一旦学生对科学实验或科学理论知识感兴趣,就会乐于接受它,乐于探索它。同时,小学科学教学能否有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在课堂上为学生营造出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只有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授课方式来进行授课,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磁铁有磁性”这节课时,笔者将这节课分为两个课时,第1个课时采取了魔术的形式进行简单的导入,主要是让学生能够发现磁铁能吸铁这一科学现象,同时引导学生借助磁铁来检验物品是否为铁制品。首先,笔者在课上准备好一块磁铁、一张黑布以及一元硬币。笔者:“今天我们先不讲课,老师来给大家变一个魔术。”其次,笔者将一元硬币向学生们展示,让学生确认这是普通的一元硬币,然后摆放在桌子上,随后用黑布包裹着磁铁来吸取一元硬币。不向学生展示磁铁,而是询问学生是否知道黑布中包裹着的物体,然后引出本节课的主人公——磁铁,再来学习磁铁的磁性。这样的形式能够直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有些学生生活经验比较丰富,能够猜出笔者手中拿的黑布中裹的是磁铁,但有些学生缺乏一定的生活经验,无法猜出这一信息。因此,让学生带着疑问、带着质疑来进行本次本节课的学习,能够保证学生在课上十足的专注力,从而保证动手参与或者是主动探究环节的有效性。
二、运用有效提问策略,启发学生的科学思维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所设计的提问一般是针对学生掌握知识程度或掌握技能程度的检查。在当前教育教学的影响下,教师在课堂提出的问题,不仅仅包含对学生的检查或考核,而更应该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支持行为,教师通过提问这一行为可以向学生提示学习重点,或者是强化科学学习活动之间的关系,以达到拓展学习空间,启发学生学习思维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溶解”时,教师会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组织学生将盐、沙等物体放入水中搅拌,并要求学生观察现象。在具体的教学中,如果教师在学生动手操作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你们能够发现什么?”这样,学生常常会答出很多教师想不到的答案,其实很多都与本节课的授课内容无关,因此问题的指向性不明确,很容易导致学生答非所问。在要求学生进行观察并回答实验现象时,教师所设计的提问需要更加有效,必须尽可能地明确,将问题的设计更加侧重于食盐和沙等物体,而不是要求学生进行广泛的观察和描述,这样学生就能够直接把注意力集中在需要探究的问题上。
三、合理利用课堂生成,打造动态性科学课堂
科学课堂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课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也要依据动态生成式教学来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不机械地按某一种教学方式或教学思路来进行教学,而是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学生在课上的生成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步骤,生成新的教学方法或教学流程,使得课堂在不断动态生成的过程中满足学生学习的要求。
例如,在学习“蚯蚓的选择”时,教师在课上引导学生完成科学实验,主要是通过营造两种不同的环境,让蚯蚓来进行自己进行选择。由于学生小组设定的方案不同,有些小组设定的是湿润和干燥环境的对比,有些小组设计的是黑暗和光亮环境的对比。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依据学生所设计的方案,观察学生的实验步骤,了解学生在实验室所采取的方式,布置环境时所需的材料等等。有学生说道:“蚯蚓喜欢生活在黑暗的地方,那么其他动物也都喜欢这样的环境吗?”教师需要利用好学生在课上的提问,并给予学生正面的回答,既能够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能够增强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有助于,还能够通过学生的提问使得本节课的内容进一步拓展,有助于学生在课上产生探究其他动物生活习性的兴趣。
总之,小学科学教学强调学生在课上的自主参与和动手操作,教师在教学中所采取的措施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为主要教学手段,合理运用有效提问策略,激起学生的主动思考,并利用课堂上的生成,促进学生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上得到科学知识。
参考文献
[1]舒泽容. 刍议如何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性[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8):142.
[2]张晓松. 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之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36):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