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乐学情绪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an_05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感觉到头疼,原因是这门学科不参加中考,是“豆芽科”。学生不爱学,更谈不上重视。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怎样才能提高教学成绩呢?我认为,首先应该在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进行乐学情绪的培养。这样,学生就能以饱满的情绪进行学习,并发挥主动学习精神。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乐学情绪呢?
  一、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生的乐学情绪
  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内容的导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为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总是想办法以新颖、生动、活泼的例子导入新课。教学实践证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精心设计好新课的导入,一开始就能紧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
  二、教学过程灵活多变,保持学生的乐学情绪
  1.加强直观教学,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利用和借助实物、图片、模型、标本、动作、语言和多媒体设备等进行具体形象的教学的方法叫直观教学法。生物学是直观性很强的学科。直观教学能让形象变静为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理解和记忆,增强直观效果。各种实物、图片、模型、标本对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强化课堂的教学效果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学生运用知识。生物学知识很多都存在学生身边,学生并不陌生。将书本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联系,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学知识的实际意义,能提高学生的兴趣,也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
  3.以表扬和鼓励为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课堂上学生在回答问题时,都特别希望得到老师的反馈。尤其是对他们答案的肯定。如果答错了,受到冷落,或者是问题答对了,老师不予以及时肯定,就容易损害学生的自尊心,直接影响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果学生的回答得到及时表扬,他们肯定就会踊跃参与。学生的学习质量取决于师生间的双向努力,取决于良好的班风学风。对于后进生,应在学习上关心,在生活上帮助。对他们取得的进步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们感受老师的关心及殷切的希望。此外,在课堂提问过程中还要实行鼓励性教学,注意深入浅出地教授知识。设计问题时力求简单明了,把容易的问题留给中下等学生。当回答正确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如果答错也不应加以指责,而应帮助他们分析,鼓励他们得出正确答案。
  三、课后不断探索,激发学生的乐学情绪
  1.设置疑问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好的悬念设置能诱发学生的求知兴趣,激起学生思维想象的火花,能使学生产生急于知道下文的迫切心理。为此,教师要仔细分析上下两节课间的联系。在课程结尾,设计好富有启发性的问题,造成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课堂小结时,教师采用悬念式结尾,给学生留下值得回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疑问结束新课,引起他们不断探索新知识的兴趣,将乐学情绪持续到下一节课。
  2.带领学生到户外观察实验,让学生在玩乐中学知识。初中学生天性爱玩,不愿总被关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教师不妨投其所好,利用带学生出去“玩”的机会培养他们学习生物的兴趣,促使他们学好生物学知识。学生在这段时间的学习又可称为非正规学习,其间学生所进行的活动类型和活动频率会对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能力和社会上的生存能力的培养产生深远的影响。生物科学不管是搞研究还是学知识都离不开实验与考察,只有深入实践,深入生活,研究成果才最具实践性,学到的知识才最具记忆强化性。“百闻不如一见”,当学生见到了真的事物,观察到了活生生的生命现象,此时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官冲击是最强的,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是最有效的。所以不妨多开设野外活动课,比如进行环境检测、标本采集等,也可有组织地参观一些水族馆、动植物园等,让学生在玩乐中学知识,学习的乐趣莫过于此。
  四、适时鼓励、积极评价,使课堂探究更高效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因此,要使每一个学生都获得发展,实现课堂高效,必须与积极的评价机制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促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逐步形成观察、归纳和发现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设计实验、动手实验的能力,逐步形成处理数据、表达交流的能力,等等。教师应结合探究活动的全过程适时评价学生的能力,对探究中不合理的操作,教师要耐心、委婉地指出,进行客观、积极的评价。
  1.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评价的发展性功能集中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学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教育的意义在于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发展与完善。学生的发展需要目标,需要导向,需要激励。老师们在平常的教学和评价过程中,始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非常注意发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通过学习和评价活动,实验班学生的自我意识明显得到增强,自信心也逐步得到培养。
  2.评价加强了养成教育,规范了学生的日常行为。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培养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可能影响他们的一生。这些都需要在一定的学科教育目标指引下,通过评价反馈不断促进学生的发展。参加实验的老师们在平常的教育教学中,非常重视养成教育,重视常规训练,并组织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评价反馈。
  3.评价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爱学习,会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针对小学生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等问题,老师们普遍采用及时的口头评价和谈心似的评语激励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对学习成绩相对滞后的学生,更是煞费苦心地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评价语言的措辞上非常谨慎,让学生更多地看到自己的优势与进步,对未来的学习充满信心。
  4.评价培养了学生健康的心态,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个性。学生的自我评价,一方面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提高了他们的自我反思能力。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和老师评价就像三面镜子,照出了学生的优点与不足。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意识到了这些评价的重要意义,从而自觉或不自觉地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心理素质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总之,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增强学生的乐学意识,应贯穿于生物教学的全过程,使他们由被动的“要我学”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学”、“我想学”。课堂激活,学生乐学,对生物学的学习情有独钟,在快乐的情绪之下,好奇多奇、好学多问,为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他文献
摘 要: 教是为了不教。新课程教学中,重视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和方法,尤其重视研究非智力因素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运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学生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 非智力因素 自主学习 物理教学  二十一世纪的文盲已经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提交的报告《学会生存》就曾预言:未来社会“最终走向学习化社会”。所以新
摘 要: 学生普遍反映高中物理难学,问题主要出在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上。刚从初中升上高中的学生普遍不能一下子适应,都觉得高一物理难学,特别是对意志品质薄弱和学习方法不妥的那部分学生,更使他们过早地失去学物理的兴趣。如何搞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过渡,如何帮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物理教学特点和学习特点,跨过“台阶”,就成为高一物理教师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 高中物理教学 初中物理教学 过渡 衔接  对于每
在普通校初中英语教学中,约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薄弱,成绩低下,甚至有相当数量的学生怀疑自己不是学习英语的“料子”,丧失自信心,动摇学习英语的决心,产生明显的厌学心理,从而导致两极分化现象的产生。  一、缺乏学习英语必要的心理素质  初一新生往往是带着好奇开始中学阶段学习的。开始时,他们对英语学习的信心和兴趣都很足,随着课文内容深、广度的增强,有些学生缺乏必要的心理素质,逐渐感到力不从心,
摘 要: 复习是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复习可以弥补和纠正学生认识上的缺陷与错误,能使学生系统整理、巩固深化物理基础知识,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压强》复习课上,利用实验、身边的生活现象、易错题等资源创设新情境,重新组织教与学,达到了很好的复习效果。  关键词: 物理复习课 新情境 复习题  一、正确认识复习课  1.忌“面面俱到”。  复习要主次分明,次要的可略讲,
摘 要: 本文通过介绍连续两年对医学化学课程采用渐进式双语教学授课的情况,并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听课等形式了解该双语教学新模式的实施现状,总结了该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并对如何进一步完善双语教学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双语教学 医学化学 渐进式  我校医学化学课程双语教学实践始于2009年,开展时间很短,但是涉及的专业较广,主要分布在护理、市场营销和中西医。在双语教学实施的最初阶
化学学习中少不了记忆。干扰能造成遗忘,是影响记忆的重要因素。为此,教学中让学生了解一些科学的记忆方法,排除干扰,减少遗忘,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是有必要和可能的。  一、坚定信念,能锻炼记忆。  一些心理学家认为,记忆的关键,在于要有“我能记住的自信心”。人的记忆力强弱与先天因素有关,但更重要的是环境的影响和个人的努力,尤其是后者。肌肉越锻炼越发达,人的记忆力也是如此。正如高尔基所说:“人的天赋就像
初中化学总复习是化学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对整个初中化学知识进行全面系统认识的过程。初中化学课只安排一学年的学习时间,而总复习所涉及的内容多、时间短,要在短时间内取得好的效果,就必须深入研究与探索复习的方法。而初三化学复习时已进入初中刺阶段,如何利用较少的时间完成复习工作,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中考时取得较好的成绩,是许多化学教师特别关心的问题之一。如何使这一阶段的复习和练习更
摘 要: 人们常把观察称为智力的门户,观察能力是学习生物知识需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在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作者结合多年经验作探讨。  关键词: 素质教育 生物教学 观察能力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门基础科学,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如粮食短缺,人口增长过快,环境污染,资源开发不合理等,都与生物科学有直接关系。许多科学家认为,生物科学将成为21世纪的领先科学,我国自然科学的研究工作
随着当今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化学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举足轻重,在不知不觉中,化学已经与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息息相关,不可分割。但是化学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