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可行性与必要性研究

来源 :旅游纵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15987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我国社会现代化发展程度不断提高以及教育改革力度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人们不仅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而且对少数民族旅游行业发展投入了大量精力。旅游产业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有效结合,可以丰富旅游产业具有的文化内涵,对贵州省民族体育文化在现代化社会中的有效传承给与了保护,对原始旅游资源的保护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促进我国多元文化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针对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展开研究,找出支撑其可行性和必要性的理论依据,以期为贵州省乃至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帮助,为贵州旅游产业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理论基础。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业;贵州省
  中图分类号:F592.7;G812.7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2020年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一般课题“一带一路视域下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径研究”(2020B186)。

引言


  旅游产业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又一支柱产业,将旅游产业培育成推动贵州社会经济性支柱产业,实现带领贵州人民致富的目标,成为让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1]。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开展,不仅让广大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欣赏到贵州省旖旎的风光,体验醇厚的风土人情,也为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体验和营销机会[2]。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东南地区,是苗族和侗族等33個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地,这里不仅拥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而且文化遗产种类极其丰富,具有独特的民俗风情,被人们称为“百节之乡”“歌舞之州”“森林之州”。其在资源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不断开展旅游项目。然而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黔东南州很多传统村寨的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受到了严重阻碍。要想确保黔东南州的旅游产业全面实现可持续发展,当务之急,是找出能促进当地旅游产业与民族传统文化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而要找出两者有效融合路径的前提,是要论证两者融合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在民族传统文化中,民族体育文化占据了重要位置,由于民族体育文化具有独特的健身性、体验性、观赏性、娱乐性,因此,其本身所具有的旅游开发价值较高。此外,旅游产业发展与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传承之间拥有相同的地域空间,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能够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丰富的资源,是旅游产业得以发展的重要支柱。因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旅游产业之间具有互相促进、互相影响、互相依托的密切联系。

一、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可行性


  (一)丰富文化旅游的内涵
  笔者通过对黔东南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展开详细的分析得知,少数民族体育不仅是当地传统文化不断演变和发展的精华,而且与当地各少数民族文化娱乐、信仰崇拜、生产生活具有密切联系,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同时,又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比如,水鼓舞、芦笙舞、木鼓舞、射弩、逗鸟、斗牛、摔跤、赛马、独竹漂以及龙舟等多元化传统体育项目,能够将竞技、健身、娱乐融为一体,使大量外地游客“求乐、求新、求异”的多元化心理需求得到充分满足。这些体育项目与当地旅游产业的有效融合,不仅能够充分展现当地民俗文化魅力,而且还可以丰富民族旅游的文化内涵,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积极帮助。
  (二)促进旅游产业全面发展
  对于黔东南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而言,不仅能够作为当地居民宗教观念、生活习惯、道德风尚等一系列民族特色的呈现平台,而且能够以重要旅游资源的身份吸引大量游客,在当地旅游资源开发中占据重要位置。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政府相关部门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保护工作越来越重视,对多元化旅游资源与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之间的有效融合投入了大量精力,不仅加大了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旅游品牌产业的打造力度,而且还举办了大量以传统体育为主题的节庆旅游活动,如爬坡节、芦笙节、龙船节、花炮节、斗牛节、摔跤节和独木龙舟节等,向游客展示了黔东南州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多姿多彩,同时还能使黔东南州在旅游行业中的知名度大幅度提高。比如,“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节”已经在贵州多个地区连续举办,开展的民俗体育活动涉及舞龙嘘花、逗鸟、逗狗、逗牛、独竹漂表演、独木龙舟竞赛以及龙舟邀请赛,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观赏和参与,不仅能够使游客充分感受到当地特有的民族风俗,而且还能使当地民族体育旅游具有的美誉度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
  (三)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有效传承构建平台
  对于黔东南州开展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而言,是庆祝各类节日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之一,能够为当地传统节日与少数民族体育的有效传承发展提供良好平台。在当地旅游产业全面发展的过程中,要将旅游项目与节庆文化进行充分结合,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纷纷前来观看和体验,而且还能提高当地经济发展速度。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每年有200多个节日集会,因此被人们称为“百节之乡”。其中,瑶族的盘王节,水族的端节,侗族的林王节、摔跤节、侗年,苗族的苗年、龙舟节、爬坡节、芦笙会、姊妹节都是具有较高代表性的民族节日庆典。在节日庆典举办期间,当地居民会举办大量丰富多彩的民俗体育文化活动,不仅是民族文化充分展示的舞台,也是当地旅游项目的特色亮点之一。

二、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势


  (一)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北靠重庆市和四川省,南连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接云南省,东邻湖南省,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其海拔高度在1 100米左右,温度常年保持在11℃~19℃,具有典型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特征,冬暖夏凉,常年气温湿润。不仅是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带,而且风光景色极美,目前已经成为我国休闲、康养的热门旅游地区。与此同时,贵州省是我国拥有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数量最多的地区,据统计目前拥有213个少数民族特色村,首批入选并挂牌命名的村寨数量为62个,第二批入选并挂牌命名的村寨为151个,均具备得天独厚的旅游生态资源优势。   (二)拥有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
  在贵州省境内,不仅拥有极具民族特色和地方浓郁特色的民族体育文明,其数量高达17个,而且还拥有丰富的体育文化。与此同时,在众多体育项目活动形式中,贵州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交叉性等特征。比如,徒手与器械、群体与个体、竞争与合作。相关人士将贵州省世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表现形式分为3种,一是以节庆习俗为主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二是以竞技能力为主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三是以游乐为主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将其分为农事生产类、体能类、宗教祭祀类等多达17个不同种类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在国家政策层面的优势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体育产业全面发展,在相关产业的带动下进一步刺激体育消费,国务院在颁布相关指导意见和文件中明确指出,传统体育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是我国未来新兴产业的主要发展形态之一,加大对传统体育旅游项目的开发力度,对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以及旅游产业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中,旅游资源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还要对相关保障措施进行不断完善和优化。
  (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在地方政策层面的优势
  贵州省人大常委会提出了加大坚持开发全域旅游的方针政策,通过鼓励全员参与,对贵州省以山地特色和民族特色为主的文化旅游行业进行全面开发,进一步实现将贵州省打造成世界知名旅游大省、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区的目标。同时,在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旅游产业进行有效融合的过程中,不仅要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民间传统体育、开发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基地以及建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乡等措施给予高度重视,还要实现将“旅游体育化”和“体育旅游化”的目标,使多彩贵州发展措施有效落实的同时,全面实现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的目标[3]。

三、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一)政府应加大支持力度,制定科学合理的传统体育旅游发展规划
  笔者对黔东南州传统体育旅游产业的调查发现,想要确保传统体育旅游产业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必须要加强对政府资源的有效整合,制订一套具有较高可行性和科学性的长远发展计划,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加大对传统体育旅游产业资金的投入力度,对基础设施、交通设施、居民环境进行有效改善的同时,提高服务质量。第二,加强对当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力度,在保证民族特色的同时,使人们的多元化需求得到有效满足。第三,当地旅游部门要详细调查群众对民族体育旅游的开展态度以及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对传统民族体育旅游政策进行合理调整[4]。
  (二)提高游客的体验感,加大开发具有当地民族体育特色的旅游产品
  黔东南州开发传统体育旅游产品时需要注意,要确保相关产品具有一定的参与性、体验性、趣味性、冒险性,使游客能够主动参与其中,感受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具有的独特魅力和旅游项目的魅力所在,逐步提高民族体育在旅游产业中的地位。同时,当地政府相关部门还要对传统民族体育文化具有的不同点以及独特优势进行有效整理和创新,为全面打造具有当地传统体育特色乡村旅游产品奠定基础[5]。
  (三)加大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建立健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人才队伍
  要确保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旅游行业之间融合发展,应加大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使从事相关行业的人才不仅对传统民族体育文化有独到的见解,通晓旅游产业发展规则和需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设立一定报酬目标作为吸引复合型管理人才的措施,聘请当地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人,通过提高这些人的社会地位、福利待遇,使他们的生活品质得到改善,从而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培养掌握民族体育技能,熟悉民族文化的专业人才。其次,当地政府要与相关院校展开积极合作,从教学角度入手,培养一批不仅懂得市场营销管理,而且还懂经营的人才队伍,加大对市场的开拓力度[6]。
  (四)与当地媒体进行积极合作,重视并加大媒体宣传力度
  在我国正式进入信息时代之后,黔东南州要确保传统体育项目与旅游产业融合得到新产品兼具知名度,必須高度重视多媒体的强大宣传力度,通过充分利用电台、广播、电视、广告、报纸、微博、网站、微信、短视频等多元化客户端渠道,在旅游旺季或节假日期间对当地传统体育旅游项目进行大力宣传,必然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7]。

四、结语


  本文针对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可行性、必要性展开详细分析和系统性研究,黔东南州由于拥有独特的民风民俗以及奇异的地理环境,因此产生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旅游种类多元化、内容丰富的民族体育项目,由于开发力度不足,导致相关民族体育项目依然无法摆脱民族自娱自乐活动的范畴。特别是在大量外来文化强烈的冲击下,导致许多民族体育项目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所以,为了确保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得到有效传承与发展,当地政府要积极落实国家大力开发传统村寨和旅游项目的号召,对当地民族体育文化与旅游项目融合发展的途径进行探索,确保民族体育文化在旅游产业繁荣发展的背景下不仅能够得到有效传承,而且还能进一步丰富旅游产业的文化内涵,这一举措对现代化社会乃至当地体育文化的传承以及传统村落的保护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促进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黄艳.贵州省休闲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成都:成都体育学院,2016:23-24.
  [2] 车木翔,顾晓燕.“一带一路”背景下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发展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2017(9):73-76.
  [3] 张小林,孙玮,刘兰.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创意开发研究:基于湘西德夯苗寨的调查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20(11):157-159.
  [4] 李景繁,王亚琼.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旅游业互动发展研究:以黔东南四寨村侗族摔跤节为个案[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0(11):126-129.
  [5] 周平,刘婷,熊少波.民族传统节庆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以黔东南苗族传统节庆体育为例[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20(6):252-253.
  [6] 王雷,李平平,张小林,等.贵州民族体育旅游平面媒体报道特征与形象造研究:以黔东南州为研究对象[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20(13):129-132.
  [7] 李欣,孙玮,黄平波,等.均等化视角下四川省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与旅游融合策略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2):115-117.
其他文献
[收稿日期]2006-04-26;[修订日期]2006-07-27  [作者简介]宋子斌(1965-),男,四川成都人,海南大学旅游学院讲师,E-mail:simonsoongzb@gmail.com;安应发(1952-),男,陕西人,海南大学旅游学院教授。  [摘 要]尽管我国在旅游目的地形象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诸如定性研究多、定量研究少、缺乏研究方法上的创新等问题。为进一
期刊
摘 要:隨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特色小镇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发展方向之一。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和查阅文献的方法,对新乡凤凰谷特色小镇发展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发现新乡凤凰谷·乐活小镇自建成并投入运营以来,虽有所建树,但是应继续深入贯彻“乐活”理念,在基础配套设施、特色可持续产业等方面进行深度挖掘与发展,防止其“房地产化”。其作为中部地区新的发展业态,若想持久良性发展,还需秉持创新理念,以人为本,攻坚克难,与
期刊
摘 要:乡愁经济是一种基于乡愁和乡愁文化而形成的经济形态,为当前充分挖掘乡愁文化和旅游资源,发展欠发达地方的经济,推动文旅产业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本文以浙江省缙云县为研究对象,分析在乡愁经济视角下县域文旅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一个山区县如何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发展乡愁经济助力乡村振兴,并提出了努力突破政策制度的难点、把握跨越式发展平台的重点、打造智慧文旅服务体系的亮点、加快实施文旅深度
期刊
摘 要:如今,旅游逐渐成为多数人的刚性需求,但受生活节奏、压力等原因影响,人们无法随时游览景点,希望寻求新的旅游模式。在此背景下,“云旅游”以一种新型线上旅游的形式迅速兴起,它借助当下一些成熟的互联网工具探索新的旅游模式,为旅游业接触更多游客用户提供了平台和机会,进而促进地方旅游业的改革。本文将以绍兴地区为例,从智慧景区平台的打造、小程序的开发、全媒体传播平台的搭建三方面探寻绍兴地区“云旅游”的开
期刊
摘 要:红色旅游文化是我国特有的文化形式。红色旅游结合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高校开展红色旅游,目的是提升学生的政治意识和政治素养,让红色精神真正在学生心中扎根并开花结果。海南省红色旅游资源比较丰富,地理位置优势明显,交通便利,在高校开展红色旅游教育,可以凭借这些优势资源,积极开展红色旅游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教学实践。本文在分析海南红色旅游教育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对红
期刊
摘 要:随着新民谣热度的渐冷以及相关节目存在的问题,一些新民谣音乐节目遭遇瓶颈、停更甚至转型的情况。本文以国内音频分享平台——喜马拉雅,其中播放量第二的纯民谣节目《城市新民谣》为例,从节目的优势、不足和营销策略等三方面探究新民谣节目的坚守、完善与发展。  关键词:《城市新民谣》;受众研究;4C营销理论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曾被冠以“小众音乐”的新民谣,经过互联网的普及和综艺节
期刊
摘 要:利用交通通达度原理和相关数理统计方法,对比分析滇中五州市2015年以来基础交通建设对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得出结果如下:①研究区的旅游经济随着近年云南交通的大力投资建设呈正比增长,但是增长速度较慢,整体水平较低;②研究区的交通建设进度与旅游经济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匹配现象,逐渐形成以昆明为中心、与曲靖、玉溪和红河构成的交通网和旅游圈;③总体上,研究区的交通通达度在2015年至2019年间均有
期刊
摘 要:本文从旅游开发价值、开发效益、开发条件和利益相关者的态度4个维度构建海洋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体系,采用AHP法和德尔菲法进行基础调研,对湛江市的3项省级以上的海洋文化遗产项目进行旅游开发适应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3项海洋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适宜性均为优良级,其中,雷州石狗和人龙舞得分相对较高,适宜单独旅游开发;雷祖祠得分相对较低,需要与其他旅游资源组合开发。  关键词:海洋文化遗产;旅
期刊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休假方式。同时,人们对于旅游的期望也从单纯的“走马观花”的观光模式向深度沉浸式体验的休闲度假模式转变。湖泊旅游作为休闲度假旅游的传统内容逐渐体现出新的发展业态。本文结合宿迁市实际情况与国内外经验,对湖泊旅游胜地的打造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湖泊旅游;休闲度假旅游;旅游资源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引言  近来年,随着我国实
期刊
前不久,广东中旅首次将小费制引入国内游,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导游小费制”是否适合当前的中国国情,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对此,我觉得有3个问题需要深入思考。第一,“小费”到底能够起什么作用?第二,在现阶段的中国推行小费制可能遇到哪些困难?第三,这些困难应如何克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