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体积混凝土越来越多的被运用到工程建设中,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探讨了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方法,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法;特点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基础为筏形基础,板厚1.2m,浇筑砼量1562m3,混凝土强度等级C40,属于典型的大体积混凝土。为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防止和降低裂缝的产生和发展,混凝土采用现场搅拌,以后浇带为界将整个基础分区分层浇筑振捣。由于结构厚实,混凝土量大,工程条件复杂,施工技术要求高,水泥水化热较大,易使结构物产生温度变形。
二、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方法
1.施工前准备工作
根据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做好各项准备工作,PO42.5R水泥、粒径5-31.5mm含泥量不大于1%的碎石作为粗骨料、含泥量不大于3%的中砂作为细骨料、粉煤灰、外加剂及施工所需机械设备等。
2.施工工艺流程
2.1混凝土搅拌
(1)后台派专人对外加剂采用定量容器与磅秤配合上料,对砂石含水率每6小时测定一次,根据实际测定结果调整配合比。
(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应少于120S。
(3)搅拌用水控制:采用坍落度测试反控法,即根据混凝土坍落度要求调整搅拌用水量,使搅拌后的混凝土坍落度与设计配合比相同,误差±20mm,坍落度测试时间间隔不大于4小时。
2.2混凝土浇筑与振捣
(1)及时对混凝土拌合物基本特性验收,如:混凝土配合比、塌落度、和易性等,当特性不符合要求时不得进行浇注。
(2)混凝土宜分层分块连续浇筑,不得留施工缝。
(3)施工时从短边开始沿长边进行浇筑,采用布料机布料,每段斜面分层进行浇筑。振捣工作从浇筑层的下端开始,每层400mm厚,第一层浇筑到一定的位置后,开始浇筑第二层,第一层浇筑的混凝土确保尚未初凝,如此逐层进行,逐渐上移,循序推进,砼浇筑连续进行,间歇不超过2h。
(4)混凝土采用机械振捣,捣棒的操作要作到“快插慢拔”,在振捣过程中,应将振动棒上下略有抽动,以使上下振动均匀,每点振捣时间一般为20~30S为宜,同时应视混凝土表面不再出现气泡,不再显著下沉,表面泛出灰浆为准,上层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应插入下层5cm左右,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同时,振捣过程中严防振动模板、预埋钢筋等。
2.3混凝土表面处理
(1)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应及时排除泌水,采用坡度法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将混凝土表面留有适当的坡度,让泌水自动排除。
(2)混凝土浇筑后,表面可采用刮杠刮平、木抹子搓平,考虑尽量消除混凝土收缩裂缝,在混凝土面终凝前应经过多次抹光,及时恢复收缩裂缝,避免产生永久裂缝。
2.4混凝土养护
(1)养护时间:为了保证新浇筑的混凝土有适宜的硬化条件,防止在早期由于干缩而产生裂缝,混凝土在浇筑完毕后,在12小时以内加以覆盖和浇水,时间不得少于14天。具体开始养护时间按照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2)养护方法:使用塑料薄膜覆盖进行隔潮防湿,上铺草袋保温并进行浇水,草袋覆盖必须严密。不允许流有空隙,特别应重视侧面及拐角部位,杜绝因局部漏盖而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的质量问题发生
2.5混凝土测温
2.5.1测温方法
为保证已浇筑筏板质量,掌握其温升和温降的变化规律以及采取相应的对策,便于及时调整施工方法,需要对混凝土进行测温控制。
(1)测温采用JDC-2混凝土电子测温仪。
(2)测温孔的留设:共部设8个测温点,每个测温点沿浇筑的高度布置在底部、中部和表面,其顶部布点距表面下10cm;底部布点距底面上10cm;测温导线根筏板的厚度选用三种规格长度2.1米、1.6米、1.1米。
2.5.2温度控制
(1)测温控制根据大体积混凝土早期升温较快,后期温降较慢的特点,采取先频后疏的原则,测温从混凝土浇筑后3h开始至3天内,每隔2h测温一次,直至混凝土内部温度开始下降时,改为每隔4h测一次,直到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与大气温度(日最底气温)之差小于25℃,即可停止测温。
(2)在测温过程中,若发现混凝土最高温度与混凝土表面温度,或混凝土表面与大气温差超过20℃时,立即与技术人员联系,进行结果分析,对混凝土表面增加覆盖或做工艺调整,如:加强保温、加大水循环强度等。及时调整混凝土内外温差。
2.5.3施工缝、后浇带施工
(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应按照设计要求预留后浇带,后浇带的留置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采用钢板网支挡。
(2)大体积混凝土不宜留设施工缝,在紧急或特殊情况下,必须留置施工缝时应按照后浇带要求处理,施工方案和施工过程中应考虑应急措施,施工物资应能满足设置施工缝的要求。
(3)大体积混凝土中如使用遇水膨胀止水条,止水条应具有缓涨性能,7D膨胀率不应大于最终膨胀率的60%。
(4)本工程基础设一道800mm宽的后浇带,施工时严格按下图施工,做好加强处理,后浇带的二次浇筑,待混凝土强度等级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浇筑前将混凝土面清理干净,并浇水湿润,后浇带浇筑时采用为膨胀混凝土,以确保缝隙的有机连接。
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3.1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
(1)产生原因:模板表面粗糙并粘有干混凝土,浇灌混凝土前浇水湿润不够,或模板缝没有堵严,浇捣时,与模板接触部分的混凝土失水过多或滑浆,混凝土呈干硬状态,使混凝土表面形成许多小凹点。混凝土搅拌时间短,加水量不准,混凝土和易性差,混凝土浇筑后有的地方砂浆少石子多,形成蜂窝。
(2)预防措施:浇灌混凝土前认真检查模板的牢固性及缝隙是否堵好,模板应清洗干净并用清水湿润,不留積水,并使模板缝隙膨胀严密。混凝土搅拌时间要适宜,一般应为1-2分钟。混凝土浇筑高度超过2米时,要采取措施,如用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进行下料。混凝土入模后,必须掌握振捣时间,一般每点振捣时间约20-30秒。
(3)处理方法:麻面主要影响美观,应加以修补,即将麻面部分湿润后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抹平。如果是小蜂窝,可先用水洗刷干净后,用1:2或2:5水泥砂浆修补;如果是大蜂窝则先将松动石子剔掉,用水冲刷干净湿透,再用提高一级标号的细石混凝土捣实,加强养护。如果是孔洞,要经过有关人员研究,制定补强方案,方可处理。
3.2露筋
(1)产生原因:混凝土振捣时钢筋垫块移位,或垫块太少,钢筋紧贴模板,致使拆模后露筋。钢筋混凝土构件断面小,钢筋过密,如遇大石子卡在钢筋上水泥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使钢筋密集处产生露筋。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撞击钢筋,将钢筋振散发生移位,因而造成露筋。
(2)预防措施:钢筋混凝土施工时,注意垫足垫块,保证厚度,固定好。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较密集时,要选配适当石子,以免石子过大卡在钢筋处,普通混凝土难以浇灌时,可采用细石混凝土。混凝土振捣时严禁振动钢筋,防止钢筋变形位移,在钢筋密集处,可采用带刀片的振捣棒进行振捣。
(3)处理方法:首先将外露钢筋上的混凝土渣子和铁锈清理干净,然后用水冲洗湿润,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压平整;如露筋较深,应将薄弱混凝土全部凿掉,冲刷干净润湿,用提高一级标号的细石混凝土捣实,认真养护。
四、结束语
大体积混凝土在我国工程项目中被广泛使用,但由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特点体积大、厚度大。造成施工有些不好控制的质量通病,故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一般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及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如措施不当会造成混凝土的强度下降,严重时会影响工程质量,或者返工造成更大的财力物力的浪费。所以研究和撰专项方案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新城国际4#高层住宅楼施工图。
(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496-2009
【关键词】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法;特点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基础为筏形基础,板厚1.2m,浇筑砼量1562m3,混凝土强度等级C40,属于典型的大体积混凝土。为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防止和降低裂缝的产生和发展,混凝土采用现场搅拌,以后浇带为界将整个基础分区分层浇筑振捣。由于结构厚实,混凝土量大,工程条件复杂,施工技术要求高,水泥水化热较大,易使结构物产生温度变形。
二、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方法
1.施工前准备工作
根据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做好各项准备工作,PO42.5R水泥、粒径5-31.5mm含泥量不大于1%的碎石作为粗骨料、含泥量不大于3%的中砂作为细骨料、粉煤灰、外加剂及施工所需机械设备等。
2.施工工艺流程
2.1混凝土搅拌
(1)后台派专人对外加剂采用定量容器与磅秤配合上料,对砂石含水率每6小时测定一次,根据实际测定结果调整配合比。
(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应少于120S。
(3)搅拌用水控制:采用坍落度测试反控法,即根据混凝土坍落度要求调整搅拌用水量,使搅拌后的混凝土坍落度与设计配合比相同,误差±20mm,坍落度测试时间间隔不大于4小时。
2.2混凝土浇筑与振捣
(1)及时对混凝土拌合物基本特性验收,如:混凝土配合比、塌落度、和易性等,当特性不符合要求时不得进行浇注。
(2)混凝土宜分层分块连续浇筑,不得留施工缝。
(3)施工时从短边开始沿长边进行浇筑,采用布料机布料,每段斜面分层进行浇筑。振捣工作从浇筑层的下端开始,每层400mm厚,第一层浇筑到一定的位置后,开始浇筑第二层,第一层浇筑的混凝土确保尚未初凝,如此逐层进行,逐渐上移,循序推进,砼浇筑连续进行,间歇不超过2h。
(4)混凝土采用机械振捣,捣棒的操作要作到“快插慢拔”,在振捣过程中,应将振动棒上下略有抽动,以使上下振动均匀,每点振捣时间一般为20~30S为宜,同时应视混凝土表面不再出现气泡,不再显著下沉,表面泛出灰浆为准,上层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应插入下层5cm左右,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同时,振捣过程中严防振动模板、预埋钢筋等。
2.3混凝土表面处理
(1)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应及时排除泌水,采用坡度法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将混凝土表面留有适当的坡度,让泌水自动排除。
(2)混凝土浇筑后,表面可采用刮杠刮平、木抹子搓平,考虑尽量消除混凝土收缩裂缝,在混凝土面终凝前应经过多次抹光,及时恢复收缩裂缝,避免产生永久裂缝。
2.4混凝土养护
(1)养护时间:为了保证新浇筑的混凝土有适宜的硬化条件,防止在早期由于干缩而产生裂缝,混凝土在浇筑完毕后,在12小时以内加以覆盖和浇水,时间不得少于14天。具体开始养护时间按照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2)养护方法:使用塑料薄膜覆盖进行隔潮防湿,上铺草袋保温并进行浇水,草袋覆盖必须严密。不允许流有空隙,特别应重视侧面及拐角部位,杜绝因局部漏盖而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的质量问题发生
2.5混凝土测温
2.5.1测温方法
为保证已浇筑筏板质量,掌握其温升和温降的变化规律以及采取相应的对策,便于及时调整施工方法,需要对混凝土进行测温控制。
(1)测温采用JDC-2混凝土电子测温仪。
(2)测温孔的留设:共部设8个测温点,每个测温点沿浇筑的高度布置在底部、中部和表面,其顶部布点距表面下10cm;底部布点距底面上10cm;测温导线根筏板的厚度选用三种规格长度2.1米、1.6米、1.1米。
2.5.2温度控制
(1)测温控制根据大体积混凝土早期升温较快,后期温降较慢的特点,采取先频后疏的原则,测温从混凝土浇筑后3h开始至3天内,每隔2h测温一次,直至混凝土内部温度开始下降时,改为每隔4h测一次,直到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与大气温度(日最底气温)之差小于25℃,即可停止测温。
(2)在测温过程中,若发现混凝土最高温度与混凝土表面温度,或混凝土表面与大气温差超过20℃时,立即与技术人员联系,进行结果分析,对混凝土表面增加覆盖或做工艺调整,如:加强保温、加大水循环强度等。及时调整混凝土内外温差。
2.5.3施工缝、后浇带施工
(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应按照设计要求预留后浇带,后浇带的留置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采用钢板网支挡。
(2)大体积混凝土不宜留设施工缝,在紧急或特殊情况下,必须留置施工缝时应按照后浇带要求处理,施工方案和施工过程中应考虑应急措施,施工物资应能满足设置施工缝的要求。
(3)大体积混凝土中如使用遇水膨胀止水条,止水条应具有缓涨性能,7D膨胀率不应大于最终膨胀率的60%。
(4)本工程基础设一道800mm宽的后浇带,施工时严格按下图施工,做好加强处理,后浇带的二次浇筑,待混凝土强度等级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浇筑前将混凝土面清理干净,并浇水湿润,后浇带浇筑时采用为膨胀混凝土,以确保缝隙的有机连接。
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3.1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
(1)产生原因:模板表面粗糙并粘有干混凝土,浇灌混凝土前浇水湿润不够,或模板缝没有堵严,浇捣时,与模板接触部分的混凝土失水过多或滑浆,混凝土呈干硬状态,使混凝土表面形成许多小凹点。混凝土搅拌时间短,加水量不准,混凝土和易性差,混凝土浇筑后有的地方砂浆少石子多,形成蜂窝。
(2)预防措施:浇灌混凝土前认真检查模板的牢固性及缝隙是否堵好,模板应清洗干净并用清水湿润,不留積水,并使模板缝隙膨胀严密。混凝土搅拌时间要适宜,一般应为1-2分钟。混凝土浇筑高度超过2米时,要采取措施,如用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进行下料。混凝土入模后,必须掌握振捣时间,一般每点振捣时间约20-30秒。
(3)处理方法:麻面主要影响美观,应加以修补,即将麻面部分湿润后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抹平。如果是小蜂窝,可先用水洗刷干净后,用1:2或2:5水泥砂浆修补;如果是大蜂窝则先将松动石子剔掉,用水冲刷干净湿透,再用提高一级标号的细石混凝土捣实,加强养护。如果是孔洞,要经过有关人员研究,制定补强方案,方可处理。
3.2露筋
(1)产生原因:混凝土振捣时钢筋垫块移位,或垫块太少,钢筋紧贴模板,致使拆模后露筋。钢筋混凝土构件断面小,钢筋过密,如遇大石子卡在钢筋上水泥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使钢筋密集处产生露筋。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撞击钢筋,将钢筋振散发生移位,因而造成露筋。
(2)预防措施:钢筋混凝土施工时,注意垫足垫块,保证厚度,固定好。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较密集时,要选配适当石子,以免石子过大卡在钢筋处,普通混凝土难以浇灌时,可采用细石混凝土。混凝土振捣时严禁振动钢筋,防止钢筋变形位移,在钢筋密集处,可采用带刀片的振捣棒进行振捣。
(3)处理方法:首先将外露钢筋上的混凝土渣子和铁锈清理干净,然后用水冲洗湿润,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压平整;如露筋较深,应将薄弱混凝土全部凿掉,冲刷干净润湿,用提高一级标号的细石混凝土捣实,认真养护。
四、结束语
大体积混凝土在我国工程项目中被广泛使用,但由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特点体积大、厚度大。造成施工有些不好控制的质量通病,故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一般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及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如措施不当会造成混凝土的强度下降,严重时会影响工程质量,或者返工造成更大的财力物力的浪费。所以研究和撰专项方案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新城国际4#高层住宅楼施工图。
(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496-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