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学科是当前中小学生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它不仅是工具性学科,而且对一个人道德修养、文化底蕴的形成,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今后终身教育的能力提升,有着重要的奠基作用。这就要求语文不止要教给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更应着眼于学生的精神发展、人格完善。袁卫星老师认为“学语文就是学做人”,实际上也说明语文必须和生活相契合、相衔接。可遗憾的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语文教学始终是“炫目的先秦繁星”和“皎洁的汉宫秋月”,又如翩然的“王谢堂前燕”,总是难以“飞入寻常百姓家”。长期的“不食人间烟火”,使语文营养不良,头重脚轻,也丧失了美感和愉悦感,让教者和学者体会不到语文所固有的幸福和快乐。学生没有了兴趣,学习成为一种被动的付出而非主动的渴求。这种情况下,学生能做好听说读写已属不易,还何谈提升生命质量呢?要想让语文焕发出它本身特有的光彩,让学生好学乐学,继而让学生自觉地追随和自我完善,就必须让语文教学走进学生生活。这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是每个语文老师应该遵循的教育规律。那么,怎样让语文教学走进学生生活呢?
一、教师是主导
语文教师无疑是此项工程的关键。一个好的语文老师首先要有良好的精神面貌,面对多元的生活从容不迫、泰然处之,面对繁复的工作敬业乐业、积极向上。学生是教师的投影,一个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的教师本身就是一面旗帜,是值得学生效仿的榜样。教师一些不经意的言行对学生起着至关重要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一个精神倦怠、怨气冲天的教师能教出一群朝气蓬勃、信心十足的学生吗?人的能力惟有在身心和谐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到最佳水平。因此,语文老师首要的任务就是选择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工作态度。
其次,语文教师要有较为广博的知识。如蜜蜂采集百花之蜜一样,语文教师也应博取众长、广泛涉猎,这样,在课堂运用时才能旁征博引、收放自如。这就需要有一种终身学习、不间断学习的好习惯。教师的好习惯会成为学生的好习惯。“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的提法固然有道理,但教师的知识更应像一条汩汩流淌的河流,常换常新,永不老化。“今天不生活在未来,明天将生活在过去。”一个现代教师不应拿昨天的知识和经验禁锢自己,而要用明天的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言行,紧跟时代,孜孜以求,勇于开拓,与时俱进。
再次,语文教师要活用知识,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帮助学生扩展视野。一切学习的终极目标都是为了运用,知识再渊博但只是烂在肚子里,不能借助准确的表达和有效的融会贯通表现出来,那就没有达到学习的真正目的。当然,“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还远远不够,“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才算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称职的引路人。学生具备了知识和方法,在此基础上站得高、看得远、挖得深,认识事物、观察社会的能力也会得以提高。
二、教材是载体
教材是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服务的,是实现课程标准的凭借和载体。每一个语文教师都不难发现,几经增删之后,新课程标准下的新教材比之传统教材:少了抽象说教,多了具体实践;少了生硬灌输,多了人文渗透;少了不合时宜,多了紧跟时代;少了条分缕析,多了拓展延伸……总之一点,教材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也为学生今后的综合发展提供了可能。
著名特级教师韩军强调:“好的语文教师自己就是一部教材。他明白语文教学指向人发展的终极目标,他对教材有基于宏观和微观的清醒的认识,他懂得自己的长处和学生的需要,他会尽可能地开掘教材中的潜在元素来凸显它,更会尽可能地发掘教材外富裕的资源来丰满它,并使自己的个性得以充分体现,让学生获得极大的愉悦和实效。”这就是说,语文教师应该建立一种立足学生终身发展、富有生活气息、与时俱进的教材观。只要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任何教材都可以灵活变通地处理:教材中与学生理解力不相符合、超前或滞后于学生思维的,或简略或删除;教材中未及时更新但又能体现课程标准且符合学生实际的新材料,则可拓展延伸。总之,对于教材,应有正确的认识,充分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及时关注时代发展的新动向,吸收学科前沿的新理论,搜集生活中鲜活原生的素材,并把它们运用到教学中去。而这时候,教材不再仅仅是教材教师才算是真正的教材。
三、教法是桥梁
课堂是教师运用教材的舞台,也是学生学习的平台,教师所有的努力都要通过课堂教学展示出来。语文课堂具有开放性、多样性、艺术性且文化气息很浓厚,正因为如此,语文教学应该超越技巧和模式,真正体现“教无定法”却又“有法可依”,但无论如何,都应围绕学生实际。大教育家孔子留下了许多值得效法的教育方法,其中有一条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在孔子那里,学习的外延就是生活。孔子讲礼、讲政事、讲做人,总是习惯于结合时事,让学生展开讨论,在讨论中明辨是非,领悟做人的道理。事实上,思想情感和语言水平的成长是语文教学的目标,而这一切都是为了生活。学习中的感受和情绪是语文课堂的主要内容,如果从中能获得积极的感受和愉悦的情绪,其生命质量无疑会得以提升。因此,在常规教学中不妨多设计一些与学生实际联系比较紧密的问题,而不止是从教材出发、从书中找答案;每上完一课后,可让学生谈一谈学习中在阅读写作和情感态度上的收获,并鼓励他们将这些启示用文字记载下来,积少成多后不时反复翻阅;综合活动课就放手让学生组织、参与,让他们在一次次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提高……
一、教师是主导
语文教师无疑是此项工程的关键。一个好的语文老师首先要有良好的精神面貌,面对多元的生活从容不迫、泰然处之,面对繁复的工作敬业乐业、积极向上。学生是教师的投影,一个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的教师本身就是一面旗帜,是值得学生效仿的榜样。教师一些不经意的言行对学生起着至关重要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一个精神倦怠、怨气冲天的教师能教出一群朝气蓬勃、信心十足的学生吗?人的能力惟有在身心和谐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到最佳水平。因此,语文老师首要的任务就是选择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工作态度。
其次,语文教师要有较为广博的知识。如蜜蜂采集百花之蜜一样,语文教师也应博取众长、广泛涉猎,这样,在课堂运用时才能旁征博引、收放自如。这就需要有一种终身学习、不间断学习的好习惯。教师的好习惯会成为学生的好习惯。“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的提法固然有道理,但教师的知识更应像一条汩汩流淌的河流,常换常新,永不老化。“今天不生活在未来,明天将生活在过去。”一个现代教师不应拿昨天的知识和经验禁锢自己,而要用明天的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言行,紧跟时代,孜孜以求,勇于开拓,与时俱进。
再次,语文教师要活用知识,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帮助学生扩展视野。一切学习的终极目标都是为了运用,知识再渊博但只是烂在肚子里,不能借助准确的表达和有效的融会贯通表现出来,那就没有达到学习的真正目的。当然,“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还远远不够,“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才算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称职的引路人。学生具备了知识和方法,在此基础上站得高、看得远、挖得深,认识事物、观察社会的能力也会得以提高。
二、教材是载体
教材是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服务的,是实现课程标准的凭借和载体。每一个语文教师都不难发现,几经增删之后,新课程标准下的新教材比之传统教材:少了抽象说教,多了具体实践;少了生硬灌输,多了人文渗透;少了不合时宜,多了紧跟时代;少了条分缕析,多了拓展延伸……总之一点,教材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也为学生今后的综合发展提供了可能。
著名特级教师韩军强调:“好的语文教师自己就是一部教材。他明白语文教学指向人发展的终极目标,他对教材有基于宏观和微观的清醒的认识,他懂得自己的长处和学生的需要,他会尽可能地开掘教材中的潜在元素来凸显它,更会尽可能地发掘教材外富裕的资源来丰满它,并使自己的个性得以充分体现,让学生获得极大的愉悦和实效。”这就是说,语文教师应该建立一种立足学生终身发展、富有生活气息、与时俱进的教材观。只要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任何教材都可以灵活变通地处理:教材中与学生理解力不相符合、超前或滞后于学生思维的,或简略或删除;教材中未及时更新但又能体现课程标准且符合学生实际的新材料,则可拓展延伸。总之,对于教材,应有正确的认识,充分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及时关注时代发展的新动向,吸收学科前沿的新理论,搜集生活中鲜活原生的素材,并把它们运用到教学中去。而这时候,教材不再仅仅是教材教师才算是真正的教材。
三、教法是桥梁
课堂是教师运用教材的舞台,也是学生学习的平台,教师所有的努力都要通过课堂教学展示出来。语文课堂具有开放性、多样性、艺术性且文化气息很浓厚,正因为如此,语文教学应该超越技巧和模式,真正体现“教无定法”却又“有法可依”,但无论如何,都应围绕学生实际。大教育家孔子留下了许多值得效法的教育方法,其中有一条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在孔子那里,学习的外延就是生活。孔子讲礼、讲政事、讲做人,总是习惯于结合时事,让学生展开讨论,在讨论中明辨是非,领悟做人的道理。事实上,思想情感和语言水平的成长是语文教学的目标,而这一切都是为了生活。学习中的感受和情绪是语文课堂的主要内容,如果从中能获得积极的感受和愉悦的情绪,其生命质量无疑会得以提升。因此,在常规教学中不妨多设计一些与学生实际联系比较紧密的问题,而不止是从教材出发、从书中找答案;每上完一课后,可让学生谈一谈学习中在阅读写作和情感态度上的收获,并鼓励他们将这些启示用文字记载下来,积少成多后不时反复翻阅;综合活动课就放手让学生组织、参与,让他们在一次次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