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有效教学的探索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kyky666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总结了课程改革实施以来的经验,分析了实验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其中,“综合与实践”的内容做了比较大的修改,再次明确了“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旨在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如何通过“综合与实践”的教学,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无疑是一个值得广大教师认真研讨的问题。
  一、“综合与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观念出现偏差。
  由于“综合与实践”的课时安排不多,且不需要考试,有些教师直接将其作为选学内容,让有兴趣的学生自己去学习和操作,教学出现了比较大的随意性。
  2.教学内容很难选择。
  “综合与实践”对于很多教师来讲是全新的教学领域,可以借鉴的经验非常少,而教学材料的缺乏和教学情境的不符等都使教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感到困难。
  3.教学方式顾此失彼。
  一些教师为了使“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更为顺利,往往提前做了许多精心的准备,包括学习的方案、学习的材料等,而教师在准备的同时,却失去了“综合与实践”教学的真正价值。
  4.教学评价无法到位。
  由于“综合与实践”教学的开放性,往往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此时很多教师缺乏相应的教学评价,或仍以传统的量化形式进行评价。
  二、“综合与实践”教学的策略
  鉴于“综合与实践”教学内容的生活性、实践性、研究性、参与性和开放性等特点,我们在教学时更应该积极探索和研究更好的策略,以帮助学生更有效的提升数学素养。结合教学实践,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材“打电话”教学为例,谈谈笔者的想法。
  1.化繁为简,突破难点。
  “综合与实践”部分内容比较抽象或是研究的问题比较大,学生研究的时候可能会比较繁琐。如“打电话”教学中,教材的例题为:“一个合唱队共有15人,暑假期间有一个紧急演出,老师需要尽快通知到每一个队员。如果用打电话的方式……请帮助老师设计一个打电话的方案。”显然,如果直接把这个例题抛给学生,学生研究的时间会比较长,过程会比较繁琐,学生的兴趣并不会很浓厚。故笔者在教学时,设计了如下环节。
  (视频播放:一个电闪雷鸣、山洪暴发的夜晚)
  师:看了这段视频,你们会有什么联想?(情况十分紧急,可能会有大灾难……)灾情指挥长需要尽快打电话通知A村、B村、C村的村长,要他们组织群众迅速转移,但是由于地势偏僻,经济不发达,指挥部和三个村各有一部电话,且通知一位村长需要一分钟。请你设计一个快速有效的打电话方案帮助指挥长。
  这样改编,优势之一是使任务更加“紧急”,更趋合理,学生愿意去帮助灾情指挥长完成任务;优势之二是通知的人数减少,化繁为简,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探寻方法。师生双方共同整理收集到的信息,这一过程既能够准确定位要解决什么问题,也在认知方面支持着问题的解决。
  2.先单独后合作,互补发展。
  “综合与实践”的内容大多需要靠学生合作学习,既可以集中小组成员的各种资源,又能进一步提升对所探讨问题的了解,印象更深刻,形成互补,但是这样的合作必须建立在学生已经历过独立思考的过程之后。有了独立思考为前提,在合作时才能说得更多、想得更多,增强了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信心和能力。
  师:大家经过独立思考后是不是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已经完成的先把你的想法说给小组内的组员听一听。
  展示:
  师:请大家一起来讨论这些方案,说说你们的想法。
  独立思考后再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产生合作交流的需要。根据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情况,当部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很清晰或提出不同的解题方法时,可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同时,教师要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一方面鼓励他们主动与同伴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另一方面,要让其他学生主动关心他们,为他们探索解决问题提供帮助。
  3.从特殊到一般,寻找规律。
  从特殊到一般用的是归纳法,这是人类思维的一大进步,是科学发展的根基。我们认识事物往往都是从特殊入手,然后逐步一般化,再在一般的指导下更加深入地认识某些特殊的事物,学习数学也是如此。
  师:是啊,原来指挥长打电话通知三位村长,有如此奇妙的方法,这个方法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灾难的损失。
  出示:“一个合唱队共有15人,暑假期间有一个紧急演出,老师需要尽快通知到每一个……”(教材例子)你能用刚才的方法帮助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
  师:如果合唱队的队员有31人呢?给你6分钟,最多能通知几个队员?
  由于已经充分理解了“指挥员电话通知三位村长”这个特殊而又简单的问题,大部分学生已经基本能够独立解决这个例题。通过这样设计教学,能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深刻地领悟到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的重要性,培养了学生浓厚的数学兴趣和良好的学习品质。
  (责编 杜 华)
其他文献
数学课上,常常有这样的感受:部分学生一学就会,却一做就错,一放则忘;课堂听得懂,课后又不会做;笔者认为这是学生没有学会反思的表现和结果。在课堂上,教师应重视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有的放矢地鼓励学生反思,并巧妙地利用反思,使学生乐思、巧思、善思,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一、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是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前提  反思过程是一个情感与认知密切相关并相互作用的过程,它不仅要有智力加工,而且要有情感因素
期刊
在一次听课中,执教老师在黑板上没有进行板书,他认为:课件上都有了,没必要再在黑板上板书。这引起了笔者的思考:课件注重的是教师的预设,凸显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引导学生怎么学的内容很少,课堂实时板书是课堂上师生智慧生成的表现,体现了师生独特的创造性和不可复制性,其作用是课件永远不能达到的。  一、抓住关键,帮助学生理清思维过程  数学学习主要依靠学生的理性思维实现对数学知识的实质性理解。好的板书,能
期刊
案例:  北师大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第四册的第48页“整理与复习(一)”中,教材创设了文具与食品两幅购物情境图。如下:  课始,教师出示情境图,让学生从图中提炼数学信息。学生们踊跃发言,教师凭借多媒体整理相关信息,然后让学生按要求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师:首先,请同学们提出一步计算的问题,要求一人提出问题,一人列式口头解答。  生1:一个书包的价钱是一块橡皮的几倍?  生2:16÷
期刊
开放式教学是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教学,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思维、启迪智慧、培养悟性、培育创新精神等方面下工夫,使课堂充满生趣,充满孜孜不倦的探索。它有利于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有利于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有利于给每个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和体验成功的机会,有利于更好地启迪思维,让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在“以创新为核心”和“以学生为主体”理念的指导下,打破原
期刊
设计思考:  “视图与投影”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每一学段要求不同:第一学段“能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第二学段“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第三学段“正式学习投影和三视图的知识”。因此,教材在第九册中没有给出视图的概念,而是采用“从不同方向观察”的表述。学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观察物体的感性经验,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能辨认从不同位
期刊
一、主题与背景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发展学生的符号感。《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在如何理解符号感中也指出:“无论在哪个学段,都应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示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于是,众多教师加强了对学生符号感的培养,在课堂中提倡符号化教学,并取得了良好成效。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为符号化而符号化的教学现象,引人深思。如何正确对待符号化,并利用好符号化进行教学,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研究课题。下
期刊
近日参加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一位教师执教了三年级的“平均数”一课,教师巧妙的设计让平均数这一看似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显得生动鲜活,让学生不仅掌握了关于平均数的基本知识,更对平均数形成了深层次的理解。  教学片断:  课件出示:三年级一班的男、女生进行套圈比赛,每人套15个圈。男女队都是4人,统计图(略)表示他们套中的个数。  师:现在想知道谁套得准一些,可以怎样比?  生1:可以比男生、女生一共套中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例1】甲乙两枚大小相等的硬币。现将硬币甲固定,让硬币乙沿硬币甲的周围滚动,当硬币乙滚动一周,回到原来位置时,硬币乙旋转了几圈?  当时很多人认为硬币乙旋转了1圈,但如果我们亲自拿硬币做个试验,就会发现:硬币乙竟然旋转了2圈。  实际结果怎么会跟我们想象的不一样?因为我们将非常熟悉物体在直线上滚动的规律运用到物体在圆周上滚动的情形,实际上这两者却有着重大区别。那应该如何理解硬币乙
期刊
前不久,我在执教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乘法”中的“连乘实际问题”时,恰当的引导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同时,学生的独特发现也开阔了我的教学视野,引发了我的一些教学思考。  一、引导  教材第80页的例题如下:  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先用图出示5个零散的乒乓球和“乒乓球每个2元”的价格,然后让学生读图、获取信息并提出问题:5个乒乓球多少元?接着我把这5个
期刊
练习是学生进行学习的最基本形式。学生知识的掌握、方法与技能的获得、实践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练习这一基本活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精心编排练习,更要注重设计练习过程中的有效提问,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练习的效率。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也普遍认识到练习设计和编排的重要性,然而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却又往往采用一题紧接着一题练习,然后进行简单校对的方式。事实上,这样的练习方式忽略了对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