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农村地区展开金融扶贫工作以来,人民银行开展了诸多活动来拓展农村金融服务,有了很大进展。然而由于供给和需求因素、技术进步因素、垄断竞争市场失灵因素、老龄化社会因素,我国农村地区有严重的结构性金融排斥。本文综合以上分析,提出了提高农民收入、扶持特色龙头企业、建设金融基础设施、加强金融知识宣讲等政策建议。
在经济发展中,收入不均衡问题是各个国家都会遇到的现实。在我国,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扶贫是政府执政的重要任务。政府提出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因此扶贫问题目前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在2011年的中央扶贫工作会议中提出人均纯收入达到2300元以上为脱贫标准。金融作为可以调配的重要社会资源,国家在扶贫中寄予众望。金融扶贫指的是利用金融资源解决困难人群、困难企业贷款难问题,从而通过支持产业发展实现精准扶贫。然而在金融扶贫中,我们逐渐发现由于金融可及性问题,金融扶贫有很大障碍。金融可及性,既包括地理可及性,也包括其他的操作层面的可及性,学术界将这一现象称为金融排斥。农村地区金融扶贫中很大的障碍就是金融排斥,本文通过对农村地区金融扶贫现状回顾,分析农村地区金融排斥的形成机理,进而提出农村地区金融排斥的破解对策。
一、我国农村金融扶贫现状
我国农村地区扶贫由来已久,在2013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贵州地区考察时提出精准扶贫概念。自2014年3月,人民银行联合其他部委印发了《关于全面做好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金融扶贫拉开大幕。截止2016年3月末,贫困地区832个县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2万亿元,同比增长17.4%,比全国平均增速高出2.7个百分点。
人民银行在政策方面综合使用各种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实施“定向降准”政策,使得金融机构对农村扶贫贷款显著增加。目前,县农商行、合作社、村镇银行都享有比上商业银行低5-8个百分点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种政策效果是显著的,截止到2016年5月,全国扶贫再贷款余额达到245亿元。
人民银行积极推动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村金融环境。在国家贫困地区,已经设立了县级银行业金融机构5185个,服务网点4.4万个,共布放ATM机、POS机具等自助设备120.3万台。其中,在广西百色市田东县率先实现了转账支付电话村村通,称为了农村金融的先进标兵。
人民银行积极推进金融知识在广大贫困地区的普及。在贫困地区开展“金融消费者权益日”“金融知识普及月”“金融惠民工程”等活动,提高贫困地区人民对金融产品的认识以及对金融风险的规避能力。与此同时,人民银行支持多个高校学生项目,积极支持高校学生利用寒暑假时间在家乡宣传金融知识。
人民银行和扶贫办一道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其中重点包括信息平台的建设。这个信息平台能够有效统计贫困人口,同时根据系统设置的金融扶贫指标化体系侦测各个地区金融扶贫的力度和进展。
人民银行积极鼓励银行系统内高管到贫困村驻点扶贫。在银行系统高管到贫困村中去的过程中,既有银行资金的流入,也有金融知识的传递。除此之外,这种身边的服务切实相应了国家精准扶贫的要求,从而精准地进行金融扶贫。
二、农村地区金融排斥的形成机理
农村地区金融排斥是经济发展问题,也是社会发展问题。金融排斥既是经济发展不均衡的产物,同时金融排斥也加重了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在社会发展方面,金融排斥带来一系列社会不稳定因素,不利于和谐社会建设。因此,分析农村地区金融排斥的形成机理就变得尤为重要。
农村地区金融排斥的形成首先是需求和供给的市场化作用形成的。从需求方分析,农村地区对金融产品的需求较为单一,大多是存款、取款、贷款需求,对广泛的金融衍生品如期货、期权、基金等的需求较少。而这些农村地区需求的产品恰恰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利润较为薄弱的产品。从供给方分析,经过市场化改革,金融机构经营的首要目标是风险最小,其次是利润最大化。因此在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考虑是否在农村地区发展时,发现攻击方和需求方并不能达成一致意愿,从而引起金融排斥。
技术进步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金融排斥问题。几次工业革命都带来了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当今,金融业的技术进步带来金融业的日日革新。金融业的技术进步或者说是金融创新降低金融产品交易双方的交易成本,提高金融产品的使用效率,在这种技术进步中,金融机构获得越来越高额的利润,金融产品的使用者享受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务。然而偏僻地区并不能跟随技术进步的脚步,无法支持技术进步的脚步,因此可能导致部分银行金融机构偏向于撤销这些地区的服务分支。于是,在技术进步过程中,偏远地区受到了排斥。
垄断竞争市场失灵导致金融排斥。金融业需要大量的资产作为经营后盾,因此由于其规模效应,在金融市场中是寡头竞争,垄断产量不是帕累托最优。由于这种垄断竞争格局,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通过精确的风险模型和定价模型排斥不合格主体,通过保护条款、价格条款、风险转移机制等保护自身利益。在垄断竞争中,这些金融机构纷纷争夺优质客户资源,从而忽略了帕累托最优解释。
老龄化社会导致帕累托最优。根据联合国相关规定,65岁及以上老人人口超过总人口7%的社会,被称为老龄化社会。在我国,如果计算整个社会的65岁以上人口比例,我国尚未进入老龄化社会,然而如果计算农村地区的65岁以上人口比例,很大部分的农村地区已经是非常严重的老龄化社会。这种现象的形成是因为在城镇化过程中人口进行了自动选择,进入到城镇地区的大多是青壮年,而农村地区形成了大量的留守老人区。老人会因为金融知识匮乏、收入低或者接受能力差等原因受到金融排斥,这些老龄化社会就会受到金融排斥。
三、农村金融扶贫中金融排斥的破解对策
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金融排斥現象广泛存在,然而原因却不相同。在欧美发达国家,金融排斥主要是功能性金融排斥,是由于被排斥的个人本身功能欠缺导致的排斥状态,如残疾人、退休老人、无业流浪人员等。然而在我国,金融排斥的主要部分为结构性金融排斥,农村地区受到非常显著的金融排斥。因此,在我国解决金融排斥问题主要是解决农村地区的金融排斥问题。解决农村地区金融排斥问题不能够依靠市场手段,而是要通过政府政策调配,从而改善这一现状。
通过政策提高农民收入,改善金融排斥。近年来,农村收入一直在不断提高,然而和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相比,还远远不够。收入水平低,受到金融排斥,进而收入水平更低。这样的恶性循环链条需要从中间断开破除。政府可以通过建设工业园等方式引入大型企业,为农民增收提供途径。
扶持农村龙头特色企业,树立典型标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农村地区脱贫致富。鼓励金融机构向这些特色龙头企业发放扶贫贷款,争取一个企业带动一个地区脱贫致富。同时,在农村地区,支持农户发展养殖、规模化农业等,形成新农业竞争力,扶持新农村发展带头人。
建设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农村金融要发展,农村金融设施要先行。如现在在大部分农村地区都是农村信用社,没有其他形式的银行类金融。从而导致了金融人才缺乏,金融市场竞争环境差,金融产品无创新的局面。人民银行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商业银行到农村地区设立分支机构,提高金融产品的地理可及性。
鼓励大学生深入农村进行金融知识宣讲。在我国大学教育中,金融教育愈来愈火爆,高校中有大量的金融专业在校生。政府可以通过组织活动实习形式,鼓励大学生在寒暑假回到自己的家乡进行金融知识的宣传工作,从而实现一箭双雕,既锻炼了大学生的工作能力,也活跃农村金融市场。
在经济发展中,收入不均衡问题是各个国家都会遇到的现实。在我国,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扶贫是政府执政的重要任务。政府提出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因此扶贫问题目前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在2011年的中央扶贫工作会议中提出人均纯收入达到2300元以上为脱贫标准。金融作为可以调配的重要社会资源,国家在扶贫中寄予众望。金融扶贫指的是利用金融资源解决困难人群、困难企业贷款难问题,从而通过支持产业发展实现精准扶贫。然而在金融扶贫中,我们逐渐发现由于金融可及性问题,金融扶贫有很大障碍。金融可及性,既包括地理可及性,也包括其他的操作层面的可及性,学术界将这一现象称为金融排斥。农村地区金融扶贫中很大的障碍就是金融排斥,本文通过对农村地区金融扶贫现状回顾,分析农村地区金融排斥的形成机理,进而提出农村地区金融排斥的破解对策。
一、我国农村金融扶贫现状
我国农村地区扶贫由来已久,在2013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贵州地区考察时提出精准扶贫概念。自2014年3月,人民银行联合其他部委印发了《关于全面做好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金融扶贫拉开大幕。截止2016年3月末,贫困地区832个县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2万亿元,同比增长17.4%,比全国平均增速高出2.7个百分点。
人民银行在政策方面综合使用各种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实施“定向降准”政策,使得金融机构对农村扶贫贷款显著增加。目前,县农商行、合作社、村镇银行都享有比上商业银行低5-8个百分点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种政策效果是显著的,截止到2016年5月,全国扶贫再贷款余额达到245亿元。
人民银行积极推动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村金融环境。在国家贫困地区,已经设立了县级银行业金融机构5185个,服务网点4.4万个,共布放ATM机、POS机具等自助设备120.3万台。其中,在广西百色市田东县率先实现了转账支付电话村村通,称为了农村金融的先进标兵。
人民银行积极推进金融知识在广大贫困地区的普及。在贫困地区开展“金融消费者权益日”“金融知识普及月”“金融惠民工程”等活动,提高贫困地区人民对金融产品的认识以及对金融风险的规避能力。与此同时,人民银行支持多个高校学生项目,积极支持高校学生利用寒暑假时间在家乡宣传金融知识。
人民银行和扶贫办一道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其中重点包括信息平台的建设。这个信息平台能够有效统计贫困人口,同时根据系统设置的金融扶贫指标化体系侦测各个地区金融扶贫的力度和进展。
人民银行积极鼓励银行系统内高管到贫困村驻点扶贫。在银行系统高管到贫困村中去的过程中,既有银行资金的流入,也有金融知识的传递。除此之外,这种身边的服务切实相应了国家精准扶贫的要求,从而精准地进行金融扶贫。
二、农村地区金融排斥的形成机理
农村地区金融排斥是经济发展问题,也是社会发展问题。金融排斥既是经济发展不均衡的产物,同时金融排斥也加重了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在社会发展方面,金融排斥带来一系列社会不稳定因素,不利于和谐社会建设。因此,分析农村地区金融排斥的形成机理就变得尤为重要。
农村地区金融排斥的形成首先是需求和供给的市场化作用形成的。从需求方分析,农村地区对金融产品的需求较为单一,大多是存款、取款、贷款需求,对广泛的金融衍生品如期货、期权、基金等的需求较少。而这些农村地区需求的产品恰恰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利润较为薄弱的产品。从供给方分析,经过市场化改革,金融机构经营的首要目标是风险最小,其次是利润最大化。因此在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考虑是否在农村地区发展时,发现攻击方和需求方并不能达成一致意愿,从而引起金融排斥。
技术进步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金融排斥问题。几次工业革命都带来了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当今,金融业的技术进步带来金融业的日日革新。金融业的技术进步或者说是金融创新降低金融产品交易双方的交易成本,提高金融产品的使用效率,在这种技术进步中,金融机构获得越来越高额的利润,金融产品的使用者享受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务。然而偏僻地区并不能跟随技术进步的脚步,无法支持技术进步的脚步,因此可能导致部分银行金融机构偏向于撤销这些地区的服务分支。于是,在技术进步过程中,偏远地区受到了排斥。
垄断竞争市场失灵导致金融排斥。金融业需要大量的资产作为经营后盾,因此由于其规模效应,在金融市场中是寡头竞争,垄断产量不是帕累托最优。由于这种垄断竞争格局,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通过精确的风险模型和定价模型排斥不合格主体,通过保护条款、价格条款、风险转移机制等保护自身利益。在垄断竞争中,这些金融机构纷纷争夺优质客户资源,从而忽略了帕累托最优解释。
老龄化社会导致帕累托最优。根据联合国相关规定,65岁及以上老人人口超过总人口7%的社会,被称为老龄化社会。在我国,如果计算整个社会的65岁以上人口比例,我国尚未进入老龄化社会,然而如果计算农村地区的65岁以上人口比例,很大部分的农村地区已经是非常严重的老龄化社会。这种现象的形成是因为在城镇化过程中人口进行了自动选择,进入到城镇地区的大多是青壮年,而农村地区形成了大量的留守老人区。老人会因为金融知识匮乏、收入低或者接受能力差等原因受到金融排斥,这些老龄化社会就会受到金融排斥。
三、农村金融扶贫中金融排斥的破解对策
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金融排斥現象广泛存在,然而原因却不相同。在欧美发达国家,金融排斥主要是功能性金融排斥,是由于被排斥的个人本身功能欠缺导致的排斥状态,如残疾人、退休老人、无业流浪人员等。然而在我国,金融排斥的主要部分为结构性金融排斥,农村地区受到非常显著的金融排斥。因此,在我国解决金融排斥问题主要是解决农村地区的金融排斥问题。解决农村地区金融排斥问题不能够依靠市场手段,而是要通过政府政策调配,从而改善这一现状。
通过政策提高农民收入,改善金融排斥。近年来,农村收入一直在不断提高,然而和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相比,还远远不够。收入水平低,受到金融排斥,进而收入水平更低。这样的恶性循环链条需要从中间断开破除。政府可以通过建设工业园等方式引入大型企业,为农民增收提供途径。
扶持农村龙头特色企业,树立典型标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农村地区脱贫致富。鼓励金融机构向这些特色龙头企业发放扶贫贷款,争取一个企业带动一个地区脱贫致富。同时,在农村地区,支持农户发展养殖、规模化农业等,形成新农业竞争力,扶持新农村发展带头人。
建设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农村金融要发展,农村金融设施要先行。如现在在大部分农村地区都是农村信用社,没有其他形式的银行类金融。从而导致了金融人才缺乏,金融市场竞争环境差,金融产品无创新的局面。人民银行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商业银行到农村地区设立分支机构,提高金融产品的地理可及性。
鼓励大学生深入农村进行金融知识宣讲。在我国大学教育中,金融教育愈来愈火爆,高校中有大量的金融专业在校生。政府可以通过组织活动实习形式,鼓励大学生在寒暑假回到自己的家乡进行金融知识的宣传工作,从而实现一箭双雕,既锻炼了大学生的工作能力,也活跃农村金融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