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垃圾再流浪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z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从以知识至上到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从关注“教什么”到关注“学生学会什么”,从知识和信息的获取到帮助幼儿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育领域当仁不让的“热词”。
  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我们重新定义儿童的学习,认为儿童的学习不仅仅是认知的学习,也不是简单地符号与知识学习,而是他们全身心地投入探索情境,在问题解决及反思等过程中,广泛联系各种资源、形成自身独特认知结构的一种整合实践。在幼儿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关注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也关注幼儿在提出问题、建立联系、个性化表达等方面的学习能力。
  一、问题引发的价值判断
  在一次班级的新闻播报活动中,阳洋分享了最近自家小区里垃圾房里的新变化,她发现原本的垃圾桶不见了,换成了崭新的四色垃圾桶。这一话题立刻引发了班中孩子的热议。
  面对孩子们抛过来的“球”,作为教师,首先要进行问题的价值判断,对于孩子的这些疑问到底要不要拓展?需不需回应?采用何种回应策略呢?
  垃圾分类是当前的社会热点,全民践行的一项环保事业,而我们的孩子已经观察到了生活中的这一变化,并对此产生了诸多疑问,有进一步探究的兴趣。作为教师,我们关注到了他们的兴趣点,也捕捉到了其中隐含的教育价值,理应选择顺应幼儿意愿,满足他们探索发现的愿望。
  因此,我们首先肯定了问题研究的价值,并希冀借助一系列探究活动,支持幼儿的学习进程,增强他们的垃圾分类的意识,提升幼儿社会责任素养,为垃圾分类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共构方案的探索和体验
  “问题”,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认知冲突。而幼儿问题的产生源于他们新旧经验之间的冲突。他们的问题往往是五花八门、天马行空式的,那么如何让这些散点式的问题引起大部分幼儿的共鸣呢?此时就需要教师巧妙地把幼儿生成的不同问题进行有效梳理整合,归纳和提炼出有价值的共同性问题。
  第一阶段:“垃圾为什么要分类”
  借助信息搜集的学习方式,幼儿通过查阅图书、上网搜索、询问成人等多种途径了解垃圾污染的严重性。
  我们还在班中开展“垃圾分类”小调查,请幼儿共同收集自己家庭中一天产生的生活垃圾,其中包括名称、重量和种类。面对散发着阵阵臭味的“垃圾山”,孩子们感到非常震撼。很多孩子捏着鼻子,皱着眉头嚷嚷着“咦,好臭呀!”还有的孩子说,“怎么把小虫子也引来了”。从垃圾小调查的活动中,幼儿意识到每个人、每个家庭、每天都会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垃圾,垃圾分类势在必行
  第二阶段:“垃圾怎么分类”
  通过观看垃圾分类相关视频,了解具体的分类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幼儿就提出想把幼儿园学习的垃圾分类方法,从家中的小垃圾桶做起。这个提议立刻引起了许多孩子的纷纷响应。于是,我们尊重幼儿的意愿,在班级群中发出“垃圾打卡周”的倡议,鼓励幼儿亲历生活,寻找社区里的垃圾箱、垃圾站,進行每日打卡,亲身体验和实践垃圾分类的过程。
  三、调动资源的认知和拓展
  随着幼儿的探究兴趣的日渐高涨,他们提出的问题也越来越专业。如何挖掘、整合和利用身边的教育资源,是教师在支持幼儿探究性活动中一项必备的策略。它既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途径,也能为幼儿建立新旧经验的联系,扩展认识,拓展视野,让探究更有深度。
  1.家长资源,为学习助力
  生活垃圾是通过船运送到处理厂的,那么从小区到船,垃圾还要经过哪些地方呢?班中一名管辖上海垃圾处理工作的家长,来到班级,为孩子们开展了一次家长进课堂。结合视频,耐心的讲解 “垃圾中转站”等新名词;借助图书《揭秘垃圾》,为孩子们分别功夫纸张的再加工利用、橘子皮变塑料等内容。图文相结合的讲解为孩子们揭示了垃圾分类背后丰富的内涵和意义,为幼儿的学习提供了更多的素材和灵感。
  2.社会场馆,提供前沿信息
  “分类后的垃圾去哪了”,在幼儿探究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总会遇到类似这样教师无法解答的专业领域问题。作为学习的共同体,为幼儿创造恰当的学习环境,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持就显得尤为关键。
  我们带领幼儿一同前往亚洲最大的垃圾填埋场——老港垃圾处理厂,进行实地参观。通过观赏专题教育片、参与趣味垃圾分类游戏、实地走访壮观的垃圾山填埋现场等形式,幼儿对垃圾分类后的不同处理有了重新的认识,获得更多的相关经验,助推了活动的进展。
  四、支持多元表达的分享评价
  在“垃圾分类”探究性活动的开展中,幼儿对于活动的兴趣不断升温,结合每个孩子的不同兴趣点,我们提议让幼儿自由分组,以此确定了三个研究小组:实验组、设计组和宣传组,每个小组根据组内的问题,展开合作性的深入探究。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始终以参与者、支持者、共同研究者的身份,与各组幼儿共同研究和讨论。
  实验组:亲身体验验证过程,建立新旧经验联系。
  设计组:以认知为原点引发创意,启发创新思维。
  宣传组:多元化宣传方式,引领垃圾分类风向标。
  从最初幼儿提出问题引发讨论时起,教师始终尊重幼儿意愿,关注幼儿兴趣,共构活动方案,善用教育资源,给予表达空间。通过师生、生生共构的支持策略,让幼儿对已有经验创造性的融合,提供想象与再现的充分空间,让幼儿在问题的情境中学会发现、解决问题。在幼儿亲历生活,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他们运用已有经验链接真实生活建立新经验的能力,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还看到了幼儿与同伴、成人之间互动交往的能力。
  垃圾分类已经成为了幼儿生活中的一部分,四大分类也早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希望孩子们能在今后的生活中,把垃圾分类进行到底,养成文明生活的好习惯。
其他文献
摘要:现代综合教育的发展,需要我们深刻理解节奏。笔者从对节奏的认识和思考中得到启发,试着开发与研究小学视觉艺术综合课程。课程的设计应该根据儿童成长节奏分为不同的学段,采用不同的综合策略,精选适合儿童发展节奏的教学主题及素材。  关键词:节奏;视觉艺术;综合课程;启示  节奏本是一种秩序,其特点是有间隔重复和有规律的变化。世间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节奏。现代综合教育的发展,需要我们深刻理解节奏。笔者从对
期刊
在知识飞速发展的高科技时代,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而如何掌握知识才是至关重要的。学习方式与课程、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学习结果也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新课改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涉及培养目标的变化、
期刊
如果问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不仅仅是3年5年后,而是更远,15年20年后。答案是:我希望他成为一个属于这个时代的、有自信力的、有学习力的、有表达愿望的、有充分热情的、有快乐的生命姿态的人。然后,家长们就开始选择,实际上大部分家长知道自己的孩子是怎么样的一个人,知道希望他成为什么样的人同时,也知道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这是个不断调整的过程,在现在与未来之间,在自我追求和社会需求之间,在孩子
期刊
乡镇幼儿园教学是小学一年级入学教学重要的一个阶段,也是幼儿园幼儿们人生幸福美好的起点。幼儿们的身心健康、美好心灵、健全人格,以及个性特征的塑造,是乡镇幼儿园教学不可逾越的阶段,更是家长和教师不是忽视的关键时期。不可忽视的是,乡镇幼儿园教学,教师需要详细地了解和掌握幼儿们的心理特征,把握准个性差异,了解各自家庭背景和学校办学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培养他们健全的心理和美好的品性,同时,在幼儿园幼儿们进入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调查研究和分析实际,探索小学书法课的一些新的教学思路,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提高书法水平教学的策略”。  方法: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从实地调研中得出经验结论,分析书法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现象和问题,探究其原因, 将大量存在的客观经验提炼为精炼的理论,提出可行的建议。  结论:通过提出策略进行研究,现实应用,实践检验,最大限度的调动师生参与到书法教学的研究中来,最终实现书法教育的实践转化
期刊
摘要: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在教育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在教育活动中,师生关系是最关键的因素,是素质教育能否取得成效的核心问题。  关键词:师生 爱 沟通 信任  当我们开始推进素质教育,并为之做不解努力的时候,有一个问题日显重要,那就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健康成长。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理想的师生关系也有了新的定位。新型的师生关系应建立在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基础上,师生之间是“你——我”式
期刊
目前,农村中学经过“普九”攻坚后,基本上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普九”工作使薄弱学校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学校的均衡发展,基本上保证了适龄人口就近入学,上初中不出乡,已经为众多家长所接受,也成为了大趋势。受地理条件的限制及方便学校的管理,全校的学生都住校。如何管理好这部分学生,如何巩固好“普九”的成果,让这些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是摆在我校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现状分析  (一)寄
期刊
摘要: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管理过程中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的培养尤为重要。我园地处农村,幼儿习惯于自由散漫的生活,不习惯约束和自控,经常存在懒惰和随意现象。良好的常规为幼儿将来的生活、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其终生受益。针对中大班常规培养既要重视常规培养的一致性、长期性、还要灵活循序渐进,通过日常教学总结了培养农村幼儿园中大幼儿良好常规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农村 幼儿园 常规培养 中大班  没有规矩,
期刊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教学应运而生,为师生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延伸了教学时空,对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转变产生深远的影响。那么,网络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有何特征?网络课堂教学模式和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有何利弊?网络课堂教学模式是否会取代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这些都是我们要探究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特征对比  (一)传统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课
期刊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促进了体育教学与健康课堂的开展,这是区别于传统体育课堂教学的。这种新的教学内容,就需要有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满足这样新的要求。新的体育教学内容强调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充分实现体育学科的本质功能和育人功能,及在基于核心素养培养下的体育课堂的新的评价标准。  学科核心素养是我国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是学生通过学科课程学习所形成最基本、最重要的素养,是学生在课程学习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