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从以知识至上到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从关注“教什么”到关注“学生学会什么”,从知识和信息的获取到帮助幼儿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育领域当仁不让的“热词”。
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我们重新定义儿童的学习,认为儿童的学习不仅仅是认知的学习,也不是简单地符号与知识学习,而是他们全身心地投入探索情境,在问题解决及反思等过程中,广泛联系各种资源、形成自身独特认知结构的一种整合实践。在幼儿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关注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也关注幼儿在提出问题、建立联系、个性化表达等方面的学习能力。
一、问题引发的价值判断
在一次班级的新闻播报活动中,阳洋分享了最近自家小区里垃圾房里的新变化,她发现原本的垃圾桶不见了,换成了崭新的四色垃圾桶。这一话题立刻引发了班中孩子的热议。
面对孩子们抛过来的“球”,作为教师,首先要进行问题的价值判断,对于孩子的这些疑问到底要不要拓展?需不需回应?采用何种回应策略呢?
垃圾分类是当前的社会热点,全民践行的一项环保事业,而我们的孩子已经观察到了生活中的这一变化,并对此产生了诸多疑问,有进一步探究的兴趣。作为教师,我们关注到了他们的兴趣点,也捕捉到了其中隐含的教育价值,理应选择顺应幼儿意愿,满足他们探索发现的愿望。
因此,我们首先肯定了问题研究的价值,并希冀借助一系列探究活动,支持幼儿的学习进程,增强他们的垃圾分类的意识,提升幼儿社会责任素养,为垃圾分类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共构方案的探索和体验
“问题”,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认知冲突。而幼儿问题的产生源于他们新旧经验之间的冲突。他们的问题往往是五花八门、天马行空式的,那么如何让这些散点式的问题引起大部分幼儿的共鸣呢?此时就需要教师巧妙地把幼儿生成的不同问题进行有效梳理整合,归纳和提炼出有价值的共同性问题。
第一阶段:“垃圾为什么要分类”
借助信息搜集的学习方式,幼儿通过查阅图书、上网搜索、询问成人等多种途径了解垃圾污染的严重性。
我们还在班中开展“垃圾分类”小调查,请幼儿共同收集自己家庭中一天产生的生活垃圾,其中包括名称、重量和种类。面对散发着阵阵臭味的“垃圾山”,孩子们感到非常震撼。很多孩子捏着鼻子,皱着眉头嚷嚷着“咦,好臭呀!”还有的孩子说,“怎么把小虫子也引来了”。从垃圾小调查的活动中,幼儿意识到每个人、每个家庭、每天都会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垃圾,垃圾分类势在必行
第二阶段:“垃圾怎么分类”
通过观看垃圾分类相关视频,了解具体的分类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幼儿就提出想把幼儿园学习的垃圾分类方法,从家中的小垃圾桶做起。这个提议立刻引起了许多孩子的纷纷响应。于是,我们尊重幼儿的意愿,在班级群中发出“垃圾打卡周”的倡议,鼓励幼儿亲历生活,寻找社区里的垃圾箱、垃圾站,進行每日打卡,亲身体验和实践垃圾分类的过程。
三、调动资源的认知和拓展
随着幼儿的探究兴趣的日渐高涨,他们提出的问题也越来越专业。如何挖掘、整合和利用身边的教育资源,是教师在支持幼儿探究性活动中一项必备的策略。它既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途径,也能为幼儿建立新旧经验的联系,扩展认识,拓展视野,让探究更有深度。
1.家长资源,为学习助力
生活垃圾是通过船运送到处理厂的,那么从小区到船,垃圾还要经过哪些地方呢?班中一名管辖上海垃圾处理工作的家长,来到班级,为孩子们开展了一次家长进课堂。结合视频,耐心的讲解 “垃圾中转站”等新名词;借助图书《揭秘垃圾》,为孩子们分别功夫纸张的再加工利用、橘子皮变塑料等内容。图文相结合的讲解为孩子们揭示了垃圾分类背后丰富的内涵和意义,为幼儿的学习提供了更多的素材和灵感。
2.社会场馆,提供前沿信息
“分类后的垃圾去哪了”,在幼儿探究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总会遇到类似这样教师无法解答的专业领域问题。作为学习的共同体,为幼儿创造恰当的学习环境,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持就显得尤为关键。
我们带领幼儿一同前往亚洲最大的垃圾填埋场——老港垃圾处理厂,进行实地参观。通过观赏专题教育片、参与趣味垃圾分类游戏、实地走访壮观的垃圾山填埋现场等形式,幼儿对垃圾分类后的不同处理有了重新的认识,获得更多的相关经验,助推了活动的进展。
四、支持多元表达的分享评价
在“垃圾分类”探究性活动的开展中,幼儿对于活动的兴趣不断升温,结合每个孩子的不同兴趣点,我们提议让幼儿自由分组,以此确定了三个研究小组:实验组、设计组和宣传组,每个小组根据组内的问题,展开合作性的深入探究。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始终以参与者、支持者、共同研究者的身份,与各组幼儿共同研究和讨论。
实验组:亲身体验验证过程,建立新旧经验联系。
设计组:以认知为原点引发创意,启发创新思维。
宣传组:多元化宣传方式,引领垃圾分类风向标。
从最初幼儿提出问题引发讨论时起,教师始终尊重幼儿意愿,关注幼儿兴趣,共构活动方案,善用教育资源,给予表达空间。通过师生、生生共构的支持策略,让幼儿对已有经验创造性的融合,提供想象与再现的充分空间,让幼儿在问题的情境中学会发现、解决问题。在幼儿亲历生活,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他们运用已有经验链接真实生活建立新经验的能力,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还看到了幼儿与同伴、成人之间互动交往的能力。
垃圾分类已经成为了幼儿生活中的一部分,四大分类也早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希望孩子们能在今后的生活中,把垃圾分类进行到底,养成文明生活的好习惯。
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我们重新定义儿童的学习,认为儿童的学习不仅仅是认知的学习,也不是简单地符号与知识学习,而是他们全身心地投入探索情境,在问题解决及反思等过程中,广泛联系各种资源、形成自身独特认知结构的一种整合实践。在幼儿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关注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也关注幼儿在提出问题、建立联系、个性化表达等方面的学习能力。
一、问题引发的价值判断
在一次班级的新闻播报活动中,阳洋分享了最近自家小区里垃圾房里的新变化,她发现原本的垃圾桶不见了,换成了崭新的四色垃圾桶。这一话题立刻引发了班中孩子的热议。
面对孩子们抛过来的“球”,作为教师,首先要进行问题的价值判断,对于孩子的这些疑问到底要不要拓展?需不需回应?采用何种回应策略呢?
垃圾分类是当前的社会热点,全民践行的一项环保事业,而我们的孩子已经观察到了生活中的这一变化,并对此产生了诸多疑问,有进一步探究的兴趣。作为教师,我们关注到了他们的兴趣点,也捕捉到了其中隐含的教育价值,理应选择顺应幼儿意愿,满足他们探索发现的愿望。
因此,我们首先肯定了问题研究的价值,并希冀借助一系列探究活动,支持幼儿的学习进程,增强他们的垃圾分类的意识,提升幼儿社会责任素养,为垃圾分类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共构方案的探索和体验
“问题”,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认知冲突。而幼儿问题的产生源于他们新旧经验之间的冲突。他们的问题往往是五花八门、天马行空式的,那么如何让这些散点式的问题引起大部分幼儿的共鸣呢?此时就需要教师巧妙地把幼儿生成的不同问题进行有效梳理整合,归纳和提炼出有价值的共同性问题。
第一阶段:“垃圾为什么要分类”
借助信息搜集的学习方式,幼儿通过查阅图书、上网搜索、询问成人等多种途径了解垃圾污染的严重性。
我们还在班中开展“垃圾分类”小调查,请幼儿共同收集自己家庭中一天产生的生活垃圾,其中包括名称、重量和种类。面对散发着阵阵臭味的“垃圾山”,孩子们感到非常震撼。很多孩子捏着鼻子,皱着眉头嚷嚷着“咦,好臭呀!”还有的孩子说,“怎么把小虫子也引来了”。从垃圾小调查的活动中,幼儿意识到每个人、每个家庭、每天都会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垃圾,垃圾分类势在必行
第二阶段:“垃圾怎么分类”
通过观看垃圾分类相关视频,了解具体的分类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幼儿就提出想把幼儿园学习的垃圾分类方法,从家中的小垃圾桶做起。这个提议立刻引起了许多孩子的纷纷响应。于是,我们尊重幼儿的意愿,在班级群中发出“垃圾打卡周”的倡议,鼓励幼儿亲历生活,寻找社区里的垃圾箱、垃圾站,進行每日打卡,亲身体验和实践垃圾分类的过程。
三、调动资源的认知和拓展
随着幼儿的探究兴趣的日渐高涨,他们提出的问题也越来越专业。如何挖掘、整合和利用身边的教育资源,是教师在支持幼儿探究性活动中一项必备的策略。它既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途径,也能为幼儿建立新旧经验的联系,扩展认识,拓展视野,让探究更有深度。
1.家长资源,为学习助力
生活垃圾是通过船运送到处理厂的,那么从小区到船,垃圾还要经过哪些地方呢?班中一名管辖上海垃圾处理工作的家长,来到班级,为孩子们开展了一次家长进课堂。结合视频,耐心的讲解 “垃圾中转站”等新名词;借助图书《揭秘垃圾》,为孩子们分别功夫纸张的再加工利用、橘子皮变塑料等内容。图文相结合的讲解为孩子们揭示了垃圾分类背后丰富的内涵和意义,为幼儿的学习提供了更多的素材和灵感。
2.社会场馆,提供前沿信息
“分类后的垃圾去哪了”,在幼儿探究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总会遇到类似这样教师无法解答的专业领域问题。作为学习的共同体,为幼儿创造恰当的学习环境,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持就显得尤为关键。
我们带领幼儿一同前往亚洲最大的垃圾填埋场——老港垃圾处理厂,进行实地参观。通过观赏专题教育片、参与趣味垃圾分类游戏、实地走访壮观的垃圾山填埋现场等形式,幼儿对垃圾分类后的不同处理有了重新的认识,获得更多的相关经验,助推了活动的进展。
四、支持多元表达的分享评价
在“垃圾分类”探究性活动的开展中,幼儿对于活动的兴趣不断升温,结合每个孩子的不同兴趣点,我们提议让幼儿自由分组,以此确定了三个研究小组:实验组、设计组和宣传组,每个小组根据组内的问题,展开合作性的深入探究。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始终以参与者、支持者、共同研究者的身份,与各组幼儿共同研究和讨论。
实验组:亲身体验验证过程,建立新旧经验联系。
设计组:以认知为原点引发创意,启发创新思维。
宣传组:多元化宣传方式,引领垃圾分类风向标。
从最初幼儿提出问题引发讨论时起,教师始终尊重幼儿意愿,关注幼儿兴趣,共构活动方案,善用教育资源,给予表达空间。通过师生、生生共构的支持策略,让幼儿对已有经验创造性的融合,提供想象与再现的充分空间,让幼儿在问题的情境中学会发现、解决问题。在幼儿亲历生活,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他们运用已有经验链接真实生活建立新经验的能力,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还看到了幼儿与同伴、成人之间互动交往的能力。
垃圾分类已经成为了幼儿生活中的一部分,四大分类也早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希望孩子们能在今后的生活中,把垃圾分类进行到底,养成文明生活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