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05 文献标识码:A
摘要:一个国家存在与发展的灵魂主要在于他的文化,而文化又对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一个国家的文学评论。本文意图在在分析英美文学的发展与评价的基础上,全面分析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中英美两国文化发展载体的差异、文化内涵的差异、文化历史的差异这三个主要方面,希望能够为大家学习、欣赏英美文学作品大有裨益。
关键词:英美文化;文学评论;影响
一、 英美文学的发展与英美文学评论
英美文学评论伴随着英美文学而产生,将英美文化艺术性地展现是英美文学评论的目的,而英美文学文学又为英美文学评论提供了以种手段来重新审视与剖析英美社会文化生活。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而必然的联系。
(一)英美文学发展
英美两国人民智慧的结晶集中体现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同时以艺术的形式展现了英美文化。而与其说英美文学是英美语言的艺术性体现不如说是对英美人民现实生活的艺术性展现,为世界人民打开一个认识英美文化的窗口。英美文学作品使用英语这一交流的工具来表达他们的思想、情感。纵观源远流长的英国的文学发展史,英国文学主要经历了盎格鲁·撒克逊阶段、文艺复兴阶段、新古典主义阶段、浪漫主义阶段、现实主义阶段以及现代主义阶段。其中,我们不难发现,每一个阶段在英国文学都表现除了独具魅力的文学艺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一直到今天的多元化社会背景下,英国的文学正朝着多元化的方向不断地向前发展。
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这使得美国文学也不同程度的受到各种外来移民所带来的外国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受英国国文学的影响非常深,虽然开始只是一味地模仿英国文学的风格。但这种现象到19世纪得到了改观,美国文学逐渐脱离了英国文学,开始形成了自己的风格。20世纪初,美国文学达到繁荣,在深度与成就上与英国文学并驾齐驱,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属于自己民族的文学。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社会开始多元化发展,美国新旧文学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但同时也推动了美国文学继续向前发展。
(二)英美文学评论
运用文学理论来研究英美文学作品的实践方式叫做英美文学评论,通过研究来揭示英美文学这一文学流派的存在和发展规律,并以此来为英美文学的创作提供必要的事实依据。英语文学作品是英美文学评论的对象,同时英美文学评论的形式根据其文学作品形式的不同分为小说评论、诗歌评论、散文评论、戏剧评论等。其的目的则是通过英美文学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内容、表现形式、创作风格等进行全方位的评鉴与议论,以提升文学爱好者阅读和欣赏的水平,准确把握文学作品所传递的信息为目的。
英美文学评论与一般的作品分析存在差异。原因是,英美文学评论要建立在对英美文学作品本身的分析基础之上,对英美文学作品的分析要有深刻和独立的文学评论,否则就不具备资格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评论,因为对作品的分析本身也具有对文学作品评价的成分。因此英美文学评论与一般的作品分析存在的差别显而易见,文学作品本身所具备的属性是文学作品分析本身的主要内容,而英美文学评论其关注点则更多的是对英美文学作品所呈现出的外在表现、文学艺术表现进行思考、进行评论。
二 、文化发展载体的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语言是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同时,作为文化发展载体的语言也是民族文化重要的表现形式的一种。因此,民族文化发展的差异性,必定会通过语言这一重要沟通媒介上表现出来。在英美文学作品中,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使用的语言,大多是经过反复推敲并提炼出来、凝聚而成,文化差异对于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很大程度上体现在英美两种语言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因而,从语言差异这个角度切入来看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使其显得更具代表性和典型性。
具有良好的民族文化发展传统的英国在文化历史的发展上非常久远。同时,英语作为其文化历史发展的官方语言,又继承了其传统文化遗产,使用在文学作品中具有良好的延续性和表现力,表现出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正是因为这一语言原因,很多文学评论家在评论英国的文学作品的时候,对于语言的使用显得非常的谨慎和保守,这或许是由于他们潜意识中存在着对英式英语古老而悠久的文化传统由衷地尊敬乃至崇拜,担心在语言使用上的评论不当而使得英式英语的崇高地位得到亵渎。因此,文学评论家对于英国文学作品的评论是,在语言的使用上的评论就显得比较中规中矩,缺少文学评论的独立自主评论的特质。通过分析文学评论家在对英美两国文学作品进行评论时所使用语言的不同,我们可以看出深层次和多角度的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显著影响。
三、 文化内涵的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英国的文学评论,挣扎在传承传统文化和挣脱传统文化两者之间。莎士比亚的杰出代表作《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在复仇中苦苦挣扎,他优柔寡断的性格通过“生存还是灭亡”这个问题表现的淋漓尽致,似乎正如这一时期的英国文学评论所具有的性格。17-18世纪的英国文学评论无论是明显具有宗教色彩还是荒诞的风格,都体现了这一时期英国文学评论的继承传统与打破传统之间的纠结与抗争。自20世纪以来,英国文学评论日新月异,英国文学评论家对于此前的理论进行了重新的审视与思考,此时的英国文学评论作品的风格也不再如从前了。总的说来,英国文学评论界,只出现了一个有影响力的文学评论家——伊格尔顿,除此之外,别无他人。他在文学评论界的影响至今也是举足轻重的。英国文学评论的发展方向与发展趋势是朝着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以及女权主义方向发展的。文学评论要对以前的文学理论成就进行纵向的和横向的重新审视和思考,建构起新的、适合当今社会的文学理论。
四、 文化历史的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对于英国文学,对其文化历史发展追根溯源,其文化历史传统特色是与禁欲主义和神权主义相对而言人本主义。由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在文化历史领域存在不彻底性、妥协性。在英国文学评论中,对于人本主义的观点趋于保守。例如,莎士比亚在评论自身文学作品时,谈到他的文学作品更多的是广泛宣传人本主义,人本主义在发展的金字塔的顶尖上,就是要实现全人类的和平、自由与友爱,没有人与人之间在阶级上的分歧与不平等。莎士比亚对其文学作品中人本主义观点的评价,随后成为了英国文学作品评论中的典型,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了英国后续的文学评论,对英国比较稳定而牢固的传统人本主义评论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英国文学评论中的这一人本主义观点,却越来越受到大多数人的质疑乃至否定,其原因有如下:一个社会要想获得完善、快速的发展,无法脱离革命的推动作用,只有通过革命才能为整个社会在发展中得到质的变化和发展的催化剂。因而,相对于保守的人本主义观来说,创新才是社会完善和发展的重中之重,所以,保守的人本主义观不是社会发展和社会完善的必要因素。保守的人本主义观唯有在社会发展的必要时刻才会真正的有效,它是社会完善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
五 、结语
在影响英美文学评论的众多因素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则是文化因素。比较分析英国和美国文化发展载体的差异、文化内涵的差异、文化历史的差异、两国文学评论家在诸多差异下进行文学评论的不同表现后,进而得出结论:英美文化差异性在英美文学评论当中具有重要甚至支配性的影响作用。
参考文献:
[1]樊星:《美国文论与当代中国文学评论》,《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7期。
[2]张文曦:《文学批评与文化心理——以诺斯罗普·弗莱的加拿大文学观为考察对象》,《东南学术》,2011年第6期。
[3]刘海涛:《文学新形态与文学博客群》,《学术研究》,2006年第3期。
摘要:一个国家存在与发展的灵魂主要在于他的文化,而文化又对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一个国家的文学评论。本文意图在在分析英美文学的发展与评价的基础上,全面分析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中英美两国文化发展载体的差异、文化内涵的差异、文化历史的差异这三个主要方面,希望能够为大家学习、欣赏英美文学作品大有裨益。
关键词:英美文化;文学评论;影响
一、 英美文学的发展与英美文学评论
英美文学评论伴随着英美文学而产生,将英美文化艺术性地展现是英美文学评论的目的,而英美文学文学又为英美文学评论提供了以种手段来重新审视与剖析英美社会文化生活。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而必然的联系。
(一)英美文学发展
英美两国人民智慧的结晶集中体现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同时以艺术的形式展现了英美文化。而与其说英美文学是英美语言的艺术性体现不如说是对英美人民现实生活的艺术性展现,为世界人民打开一个认识英美文化的窗口。英美文学作品使用英语这一交流的工具来表达他们的思想、情感。纵观源远流长的英国的文学发展史,英国文学主要经历了盎格鲁·撒克逊阶段、文艺复兴阶段、新古典主义阶段、浪漫主义阶段、现实主义阶段以及现代主义阶段。其中,我们不难发现,每一个阶段在英国文学都表现除了独具魅力的文学艺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一直到今天的多元化社会背景下,英国的文学正朝着多元化的方向不断地向前发展。
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这使得美国文学也不同程度的受到各种外来移民所带来的外国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受英国国文学的影响非常深,虽然开始只是一味地模仿英国文学的风格。但这种现象到19世纪得到了改观,美国文学逐渐脱离了英国文学,开始形成了自己的风格。20世纪初,美国文学达到繁荣,在深度与成就上与英国文学并驾齐驱,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属于自己民族的文学。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社会开始多元化发展,美国新旧文学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但同时也推动了美国文学继续向前发展。
(二)英美文学评论
运用文学理论来研究英美文学作品的实践方式叫做英美文学评论,通过研究来揭示英美文学这一文学流派的存在和发展规律,并以此来为英美文学的创作提供必要的事实依据。英语文学作品是英美文学评论的对象,同时英美文学评论的形式根据其文学作品形式的不同分为小说评论、诗歌评论、散文评论、戏剧评论等。其的目的则是通过英美文学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内容、表现形式、创作风格等进行全方位的评鉴与议论,以提升文学爱好者阅读和欣赏的水平,准确把握文学作品所传递的信息为目的。
英美文学评论与一般的作品分析存在差异。原因是,英美文学评论要建立在对英美文学作品本身的分析基础之上,对英美文学作品的分析要有深刻和独立的文学评论,否则就不具备资格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评论,因为对作品的分析本身也具有对文学作品评价的成分。因此英美文学评论与一般的作品分析存在的差别显而易见,文学作品本身所具备的属性是文学作品分析本身的主要内容,而英美文学评论其关注点则更多的是对英美文学作品所呈现出的外在表现、文学艺术表现进行思考、进行评论。
二 、文化发展载体的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语言是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同时,作为文化发展载体的语言也是民族文化重要的表现形式的一种。因此,民族文化发展的差异性,必定会通过语言这一重要沟通媒介上表现出来。在英美文学作品中,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使用的语言,大多是经过反复推敲并提炼出来、凝聚而成,文化差异对于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很大程度上体现在英美两种语言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因而,从语言差异这个角度切入来看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使其显得更具代表性和典型性。
具有良好的民族文化发展传统的英国在文化历史的发展上非常久远。同时,英语作为其文化历史发展的官方语言,又继承了其传统文化遗产,使用在文学作品中具有良好的延续性和表现力,表现出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正是因为这一语言原因,很多文学评论家在评论英国的文学作品的时候,对于语言的使用显得非常的谨慎和保守,这或许是由于他们潜意识中存在着对英式英语古老而悠久的文化传统由衷地尊敬乃至崇拜,担心在语言使用上的评论不当而使得英式英语的崇高地位得到亵渎。因此,文学评论家对于英国文学作品的评论是,在语言的使用上的评论就显得比较中规中矩,缺少文学评论的独立自主评论的特质。通过分析文学评论家在对英美两国文学作品进行评论时所使用语言的不同,我们可以看出深层次和多角度的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显著影响。
三、 文化内涵的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英国的文学评论,挣扎在传承传统文化和挣脱传统文化两者之间。莎士比亚的杰出代表作《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在复仇中苦苦挣扎,他优柔寡断的性格通过“生存还是灭亡”这个问题表现的淋漓尽致,似乎正如这一时期的英国文学评论所具有的性格。17-18世纪的英国文学评论无论是明显具有宗教色彩还是荒诞的风格,都体现了这一时期英国文学评论的继承传统与打破传统之间的纠结与抗争。自20世纪以来,英国文学评论日新月异,英国文学评论家对于此前的理论进行了重新的审视与思考,此时的英国文学评论作品的风格也不再如从前了。总的说来,英国文学评论界,只出现了一个有影响力的文学评论家——伊格尔顿,除此之外,别无他人。他在文学评论界的影响至今也是举足轻重的。英国文学评论的发展方向与发展趋势是朝着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以及女权主义方向发展的。文学评论要对以前的文学理论成就进行纵向的和横向的重新审视和思考,建构起新的、适合当今社会的文学理论。
四、 文化历史的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对于英国文学,对其文化历史发展追根溯源,其文化历史传统特色是与禁欲主义和神权主义相对而言人本主义。由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在文化历史领域存在不彻底性、妥协性。在英国文学评论中,对于人本主义的观点趋于保守。例如,莎士比亚在评论自身文学作品时,谈到他的文学作品更多的是广泛宣传人本主义,人本主义在发展的金字塔的顶尖上,就是要实现全人类的和平、自由与友爱,没有人与人之间在阶级上的分歧与不平等。莎士比亚对其文学作品中人本主义观点的评价,随后成为了英国文学作品评论中的典型,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了英国后续的文学评论,对英国比较稳定而牢固的传统人本主义评论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英国文学评论中的这一人本主义观点,却越来越受到大多数人的质疑乃至否定,其原因有如下:一个社会要想获得完善、快速的发展,无法脱离革命的推动作用,只有通过革命才能为整个社会在发展中得到质的变化和发展的催化剂。因而,相对于保守的人本主义观来说,创新才是社会完善和发展的重中之重,所以,保守的人本主义观不是社会发展和社会完善的必要因素。保守的人本主义观唯有在社会发展的必要时刻才会真正的有效,它是社会完善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
五 、结语
在影响英美文学评论的众多因素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则是文化因素。比较分析英国和美国文化发展载体的差异、文化内涵的差异、文化历史的差异、两国文学评论家在诸多差异下进行文学评论的不同表现后,进而得出结论:英美文化差异性在英美文学评论当中具有重要甚至支配性的影响作用。
参考文献:
[1]樊星:《美国文论与当代中国文学评论》,《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7期。
[2]张文曦:《文学批评与文化心理——以诺斯罗普·弗莱的加拿大文学观为考察对象》,《东南学术》,2011年第6期。
[3]刘海涛:《文学新形态与文学博客群》,《学术研究》,2006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