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教育的多门课程中,语文是比较核心的学科之一。把中华传统的文化融入到小学语文中,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也能帮助小学生理解中华文化的内涵及精髓。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利用课外资源,丰富学生学习的语文内容。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华传统文化;对策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学改革力度的加大,中华传统文化以多种多样的文章风格编入到语文课本中,在老师的带领下通过对语文课文的阅读、理解、记忆、背诵等多种方式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传递给学生们,增加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内涵的了解,进而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和素质。而在小学教育中,和中华传统文化较为密切的就是语文教育,因此,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尤为重要。
一、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一)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新课程改革对小学生的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相比以往语文教学中一味重视成绩来说,当前的语文教学更加重视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入传统文化的教育能够让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内涵和精神深入到小学生的内心,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能够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比方说,古诗词背诵讲解教学能够加强小学生的情操陶冶,从而进一步提高其语文素养。
(二)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品性
大浪淘沙,随着时间的沉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大量的文化精粹,通过对这些传统文化的学习能够帮助小学生培养良好的个人品性。比方说,通过学习囊萤映雪,小学生学会了学习知识的刻苦;通过学习卧冰求鲤,小学生知道了要感恩父母、孝敬父母;通过学习精忠报国,小学生体会到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性。这些积极向上的传统文化对于小学生培养良好的个人品行和操守具有促进作用。
二、中华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一)优化教材案例和素材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讲,语文教材中的素材选择关系到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对于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想要提高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效果,就必须要优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案例和素材,让教材更加符合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又富有教育意义,能够真正将传统文化根植到小学生的内心中。相对于其他人来讲,小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限,理解能力相对较弱,如果是一些高深的传统文化,可能会超过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范围,对于小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可能会造成反作用,因此更加需要通过一些故事来进行传统文化的教学。比方说,在进行爱国教育的章节中,可以选择故事性较强、可读性较高的宋朝抗金英雄岳飞将军的故事作为出发点,让学生在故事中体会爱国精神的重要意义。
(二)多种渗透方式
1.从趣味汉字开始,激发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
中国的文化与汉字的发展密不可分,正是汉字以千姿百态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记录了中华传统文化,才得以让我们能够知道几千年前古人的先进事迹,世代相传。同时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也主要是以识字为主,此时也是激发小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学习兴趣的最佳时期。通过对不同汉字的组合,将汉字中所蕴含的含义对学生准确积极的引导,让学生感受汉字带来的乐趣,让学生在感受汉字乐趣同时逐步领略、感悟学生主动探索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真正热爱祖国的文化。
2.品味诗歌之美,帮助小学生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
古诗词是古代人类的智慧结晶,它以独特的手法真情流露地表达了古代人们的内心,借此来歌颂中华传统优良品德。通过对古诗词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们感悟和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美,诗歌中流露的情感,体会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再配以优美的音乐伴奏,使得学生能够更加深切体会诗歌中所表达的感想,以此让学生对诗歌产生学习兴趣。诗歌的形式多样,在每一句中都蕴含着浓厚的中华文化传统文化。教会小学生如何品味诗歌之美,可大大促进对优良传统文化的感悟。
(三)创新教学方法
通过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渗透状况的分析可知,由于受传统理念限制等因素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方法选用方面多存在方法单一问题。对此,为了改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效果,教师应积极选用适宜的方法,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的合理整合。可行的教学方法主要包含:
1.情境创设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实现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目的之前,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为,如何长效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寓教于乐。與其他教学方法相比,情境创设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优势较为明显。
2.自主探讨法。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提高学生地位,赋予学生权利的形式,实现传统文化教育目的。这种方法的应用优势在于:学生可以传统文化知识为参照,自主发挥联想能力及想象能力,以小组形式共同探讨传统文化知识的内涵及作用。这种教学方法可有效活跃课堂氛围,为其学习质量及成效的提升奠定基础。
(四)结合课外资源
在小学教学中,不能只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教师要利用现代的教学资源,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扩展得更为广阔,加大渗透的范围。教师可以为学生订购一些有价值的书籍,如文言文、古诗词等,让学生养成积极、自主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课后自觉地去学习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知识。在平常的生活中,家长也要带动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可以采用绘画、传统乐器、书法等方式指导孩子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但是不能过度逼迫他们学习,一定要结合他们的爱好、兴趣制定学习方案,正确地引导他们进行学习。
综上所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需要我们的传承和发扬。作为教师通过对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我们有义务带领学生欣赏和感悟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播种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爱国情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为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奠定一定的文化基础。
参考文献
[1]钱雪兰.关于小学语文课堂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2012(4):19-21.
[2]陆莉.小学语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研究[J].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16(10):69-70.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华传统文化;对策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学改革力度的加大,中华传统文化以多种多样的文章风格编入到语文课本中,在老师的带领下通过对语文课文的阅读、理解、记忆、背诵等多种方式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传递给学生们,增加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内涵的了解,进而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和素质。而在小学教育中,和中华传统文化较为密切的就是语文教育,因此,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尤为重要。
一、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一)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新课程改革对小学生的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相比以往语文教学中一味重视成绩来说,当前的语文教学更加重视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入传统文化的教育能够让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内涵和精神深入到小学生的内心,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能够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比方说,古诗词背诵讲解教学能够加强小学生的情操陶冶,从而进一步提高其语文素养。
(二)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品性
大浪淘沙,随着时间的沉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大量的文化精粹,通过对这些传统文化的学习能够帮助小学生培养良好的个人品性。比方说,通过学习囊萤映雪,小学生学会了学习知识的刻苦;通过学习卧冰求鲤,小学生知道了要感恩父母、孝敬父母;通过学习精忠报国,小学生体会到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性。这些积极向上的传统文化对于小学生培养良好的个人品行和操守具有促进作用。
二、中华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一)优化教材案例和素材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讲,语文教材中的素材选择关系到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对于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想要提高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效果,就必须要优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案例和素材,让教材更加符合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又富有教育意义,能够真正将传统文化根植到小学生的内心中。相对于其他人来讲,小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限,理解能力相对较弱,如果是一些高深的传统文化,可能会超过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范围,对于小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可能会造成反作用,因此更加需要通过一些故事来进行传统文化的教学。比方说,在进行爱国教育的章节中,可以选择故事性较强、可读性较高的宋朝抗金英雄岳飞将军的故事作为出发点,让学生在故事中体会爱国精神的重要意义。
(二)多种渗透方式
1.从趣味汉字开始,激发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
中国的文化与汉字的发展密不可分,正是汉字以千姿百态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记录了中华传统文化,才得以让我们能够知道几千年前古人的先进事迹,世代相传。同时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也主要是以识字为主,此时也是激发小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学习兴趣的最佳时期。通过对不同汉字的组合,将汉字中所蕴含的含义对学生准确积极的引导,让学生感受汉字带来的乐趣,让学生在感受汉字乐趣同时逐步领略、感悟学生主动探索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真正热爱祖国的文化。
2.品味诗歌之美,帮助小学生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
古诗词是古代人类的智慧结晶,它以独特的手法真情流露地表达了古代人们的内心,借此来歌颂中华传统优良品德。通过对古诗词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们感悟和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美,诗歌中流露的情感,体会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再配以优美的音乐伴奏,使得学生能够更加深切体会诗歌中所表达的感想,以此让学生对诗歌产生学习兴趣。诗歌的形式多样,在每一句中都蕴含着浓厚的中华文化传统文化。教会小学生如何品味诗歌之美,可大大促进对优良传统文化的感悟。
(三)创新教学方法
通过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渗透状况的分析可知,由于受传统理念限制等因素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方法选用方面多存在方法单一问题。对此,为了改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效果,教师应积极选用适宜的方法,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的合理整合。可行的教学方法主要包含:
1.情境创设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实现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目的之前,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为,如何长效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寓教于乐。與其他教学方法相比,情境创设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优势较为明显。
2.自主探讨法。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提高学生地位,赋予学生权利的形式,实现传统文化教育目的。这种方法的应用优势在于:学生可以传统文化知识为参照,自主发挥联想能力及想象能力,以小组形式共同探讨传统文化知识的内涵及作用。这种教学方法可有效活跃课堂氛围,为其学习质量及成效的提升奠定基础。
(四)结合课外资源
在小学教学中,不能只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教师要利用现代的教学资源,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扩展得更为广阔,加大渗透的范围。教师可以为学生订购一些有价值的书籍,如文言文、古诗词等,让学生养成积极、自主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课后自觉地去学习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知识。在平常的生活中,家长也要带动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可以采用绘画、传统乐器、书法等方式指导孩子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但是不能过度逼迫他们学习,一定要结合他们的爱好、兴趣制定学习方案,正确地引导他们进行学习。
综上所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需要我们的传承和发扬。作为教师通过对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我们有义务带领学生欣赏和感悟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播种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爱国情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为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奠定一定的文化基础。
参考文献
[1]钱雪兰.关于小学语文课堂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2012(4):19-21.
[2]陆莉.小学语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研究[J].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16(10):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