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如何让老年人拥有幸福晚年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促进老年人的再社会化,是帮助其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提升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本文将从老年人再社会化的意义、现状与问题等方面分析,结合互联网开放、便捷、共享等特点,寻找促进老年人再社会化平台搭建的方法,为化解养老难题,促进地区健康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老年人;再社会化;平台搭建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13-0496-01
再社会化是指个体按照社会发展的要求,在原有的基本社会化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以不断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其中包括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社会知识技能的更新、改善、充实和提高。老年人面临着身体机能下降、生活环境快速变化、社会地位逐渐边缘化等问题,其自身需要不断调整,了解与学习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以提升社会适应能力与生活质量,也就是老年人再社会化的过程。
一、老年人再社会化的现实意义
(一)化老龄化危机为人口红利
哈尔滨市老龄办数据表明,截止2017年底,哈市户籍老年人口已达197.2万人,占哈市总人口的20.7%,高于全省及全国老龄化水平,并且有大幅上升趋势,研究老龄化问题,哈尔滨市具有典型性。老龄人口增加对社会养老服务资源的要求日益增多,然而庞大的老龄人口其实仍具有巨大潜力,老年人特别是低龄健康老人有着成熟的工作经验与技能,且部分人在退休后仍有工作意愿。利用好这份老年人力与人才资源,不仅能增加我国劳动力供给,还有助于缓解社会养老负担,化危机为红利。
(二)提升老年人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参与是老年人与社会接触互动、进行人际交往和保持社会联系的重要途径。老年人通过社交、志愿、工作等多种形式的社会活动,可以保持与外部环境的信息与情感交流。结交朋友、发展兴趣、丰富生活等积极的再社会化,在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的同时,还可帮助老年人了解新的价值观念,适应科技发展带来的新潮改变,塑造“年轻化”的现代老人。
(三)帮助老年人实现自我价值
退休后的老年人,大多拥有能够满足支撑生活的物质條件。在自由支配时间增多的情况下,他们往往更加注重精神需求,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老年人可以通过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承担或扮演不同的角色与责任,创造一定的社会价值并不断体味社会融入感以及目标达成的满足感,从而进一步实现自我价值。
二、老年人的再社会化的现状及问题
(一)社会参与的单一缺乏
哈尔滨市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显示,哈尔滨市老年人社会参与水平不高。当前老年人的社会交往主要以串门拜访为主,多为熟人间的社交网络,范围狭窄、形式单一,与社会正式与非正式组织缺乏联系。长期缺乏社会参与,易使老年人感到孤独,加深社会疏离感,降低生活幸福度,甚至影响身心健康,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老年人也难以享受到经济发展的利好。
(二)社会观念的柔性歧视
我国传统的养老理念过于强调将老年人作为弱势群体来予以保障和保护,现有文化语境和养老制度也在心理暗示和角色设定上反复强调老年人的“衰老与无用”。以年龄划线,把老年人视作“包袱”,是对老年群体的“柔性歧视”,这种观念误读了老年人的社会地位与社会价值。
(三)现有服务平台不完备
目前,服务于老年人的网络平台分布广泛,但主要是一些依靠政府建立起的信息交流平台和企业建立起的基本养老服务平台。其提供的服务以家政便民类和主动问候为主,大多数只停留在对基本生理需求的满足上,服务容易存在形式化或空泛化问题,忽视老年人的声音,缺乏老年人社会参与的途径。
三、老年人再社会化的平台搭建途径
(一)构建老年人社交网络
打造老年人的网络社区,老年人可以通过社区平台提供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形式自由分享自己的生活与感受,还可以通过评论、点赞等形式互动,从而不断丰富老年人的交往形式并拓宽其交际范围。网络社区还要突出适老化设计,在老人操作时提供步骤提示,操作熟悉的老年人也可以选择关闭提示,通过大数据分析,推出适合老年人的创意活动,如广场舞大赛、园艺技能展示等,使老年人生活多样化、趣味化。
(二)设立老年志愿与再就业版块
实际上,在制度性退休和功能性退休之间的“时滞”存在着一个老年发展的巨大空间。志愿与再就业是老年人重新参与社会价值创造活动的两种途径。平台在经过可信度筛选的前提下,将志愿服务或就业机会分享给老年人,老年人可根据自身意愿,重新参与社会工作。在充分考虑老年人身体状况的前提下,通过与相关组织的合作,为老年人制定服务或工作计划,提供专业技能培训。
(三)拓宽老年人继续学习渠道
依据老年人的现实需求,开设生活技能、兴趣特色、养生知识、防骗维权等专栏来不断拓宽老年人继续学习的渠道,为老年人推送相关学习内容,并设置作品展示,经验分享等功能。实现单向学习向多向互动转化,激活老年人学习热情,促进知识的有效运用,还可组织线下活动,孵化兴趣小组,拉近志趣相投的老年人之间的距离,促使其成为现实伙伴。
综上所述,再社会化能够使老年人获得更高质量的晚年生活。为老年人搭建一个再社会化的网络平台,能够使他们在养老问题上,拥有更多的主动权,在“老有所为”基础上实现“老有所乐”。充分发挥老年人口红利,在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推动老龄事业发展步入良性轨道。
关键词:互联网;老年人;再社会化;平台搭建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13-0496-01
再社会化是指个体按照社会发展的要求,在原有的基本社会化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以不断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其中包括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社会知识技能的更新、改善、充实和提高。老年人面临着身体机能下降、生活环境快速变化、社会地位逐渐边缘化等问题,其自身需要不断调整,了解与学习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以提升社会适应能力与生活质量,也就是老年人再社会化的过程。
一、老年人再社会化的现实意义
(一)化老龄化危机为人口红利
哈尔滨市老龄办数据表明,截止2017年底,哈市户籍老年人口已达197.2万人,占哈市总人口的20.7%,高于全省及全国老龄化水平,并且有大幅上升趋势,研究老龄化问题,哈尔滨市具有典型性。老龄人口增加对社会养老服务资源的要求日益增多,然而庞大的老龄人口其实仍具有巨大潜力,老年人特别是低龄健康老人有着成熟的工作经验与技能,且部分人在退休后仍有工作意愿。利用好这份老年人力与人才资源,不仅能增加我国劳动力供给,还有助于缓解社会养老负担,化危机为红利。
(二)提升老年人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参与是老年人与社会接触互动、进行人际交往和保持社会联系的重要途径。老年人通过社交、志愿、工作等多种形式的社会活动,可以保持与外部环境的信息与情感交流。结交朋友、发展兴趣、丰富生活等积极的再社会化,在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的同时,还可帮助老年人了解新的价值观念,适应科技发展带来的新潮改变,塑造“年轻化”的现代老人。
(三)帮助老年人实现自我价值
退休后的老年人,大多拥有能够满足支撑生活的物质條件。在自由支配时间增多的情况下,他们往往更加注重精神需求,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老年人可以通过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承担或扮演不同的角色与责任,创造一定的社会价值并不断体味社会融入感以及目标达成的满足感,从而进一步实现自我价值。
二、老年人的再社会化的现状及问题
(一)社会参与的单一缺乏
哈尔滨市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显示,哈尔滨市老年人社会参与水平不高。当前老年人的社会交往主要以串门拜访为主,多为熟人间的社交网络,范围狭窄、形式单一,与社会正式与非正式组织缺乏联系。长期缺乏社会参与,易使老年人感到孤独,加深社会疏离感,降低生活幸福度,甚至影响身心健康,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老年人也难以享受到经济发展的利好。
(二)社会观念的柔性歧视
我国传统的养老理念过于强调将老年人作为弱势群体来予以保障和保护,现有文化语境和养老制度也在心理暗示和角色设定上反复强调老年人的“衰老与无用”。以年龄划线,把老年人视作“包袱”,是对老年群体的“柔性歧视”,这种观念误读了老年人的社会地位与社会价值。
(三)现有服务平台不完备
目前,服务于老年人的网络平台分布广泛,但主要是一些依靠政府建立起的信息交流平台和企业建立起的基本养老服务平台。其提供的服务以家政便民类和主动问候为主,大多数只停留在对基本生理需求的满足上,服务容易存在形式化或空泛化问题,忽视老年人的声音,缺乏老年人社会参与的途径。
三、老年人再社会化的平台搭建途径
(一)构建老年人社交网络
打造老年人的网络社区,老年人可以通过社区平台提供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形式自由分享自己的生活与感受,还可以通过评论、点赞等形式互动,从而不断丰富老年人的交往形式并拓宽其交际范围。网络社区还要突出适老化设计,在老人操作时提供步骤提示,操作熟悉的老年人也可以选择关闭提示,通过大数据分析,推出适合老年人的创意活动,如广场舞大赛、园艺技能展示等,使老年人生活多样化、趣味化。
(二)设立老年志愿与再就业版块
实际上,在制度性退休和功能性退休之间的“时滞”存在着一个老年发展的巨大空间。志愿与再就业是老年人重新参与社会价值创造活动的两种途径。平台在经过可信度筛选的前提下,将志愿服务或就业机会分享给老年人,老年人可根据自身意愿,重新参与社会工作。在充分考虑老年人身体状况的前提下,通过与相关组织的合作,为老年人制定服务或工作计划,提供专业技能培训。
(三)拓宽老年人继续学习渠道
依据老年人的现实需求,开设生活技能、兴趣特色、养生知识、防骗维权等专栏来不断拓宽老年人继续学习的渠道,为老年人推送相关学习内容,并设置作品展示,经验分享等功能。实现单向学习向多向互动转化,激活老年人学习热情,促进知识的有效运用,还可组织线下活动,孵化兴趣小组,拉近志趣相投的老年人之间的距离,促使其成为现实伙伴。
综上所述,再社会化能够使老年人获得更高质量的晚年生活。为老年人搭建一个再社会化的网络平台,能够使他们在养老问题上,拥有更多的主动权,在“老有所为”基础上实现“老有所乐”。充分发挥老年人口红利,在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推动老龄事业发展步入良性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