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题探究】
1.什么是时评文?
时评文是议论文写作的一支,所谓“时评”是“时事评论”与“时政评论”的简称,是针对现实生活比较敏感的问题直接表明态度、阐述观点、发表意见,揭示其本质特征及其包含的意义的议论文,它是激浊扬清的利器,能起到澄清是非,支持和赞扬先进思想,反对鞭挞落后意识,帮助人教育人的作用。
时评文必须以给予的材料为评价对象,通过合乎逻辑的分析,作出恰当的评价,并能以原材料为论据,作出合理的分析,以证明自己评价的正确性。同时也要联系实际,但主要目的不是用材料中蕴涵的道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切忌写成引申型议论文)而在于用相关的事实进一步证明自己的评论是正确的,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从而让人们接受一种观念、一种思想、一种道理。
2.时评文特征?
(1)要辩证分析,以理服人。社会生活评论的实质就是通过对某种社会现象的评论,使人们明白道理,即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不对的,因此,不能一脸严肃,盛气凌人。
(2)要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写社会生活评论必须针对现实生活中迫切需要提高认识的问题进行分析,要见事见物,做到目的明确,有的放矢切忌无病呻吟。
(3)要实事求是,深入挖掘。写这类文章容易犯以下毛病:有感无评。习惯于感慨、联想,而不作评价分析;就事论事,而不就事论理,文章作得单薄浅陋;空说道理,不解决现实的思想问题。
【审题构思】
1.怎样写时评文呢?
(1)宏观把握,抓住关键。所谓关键,就是评价的根本点。抓不住关键,势必偏题。
(2)微观推敲,抓住要点。有些材料较复杂,构成因素较多,这就需要在宏观把握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微观推敲,在抓住关键的基础上进一步抓住要点,把“关键”与“要点”统一起来。使评论更加切合材料实际,更加准确、具体,使文章更加充实、丰满。切忌笼而统之地谈看法,随心所欲地乱引申。
(3)明确观点,着力论证。既然是评论,就要有鲜明的观点,也就是对材料所示内容拿出明确的看法,并能运用所示材料和相关材料加以论证,使自己的评论立于不败之地。为什么一定要运用题目所示材料呢?因为面对同一对象,人们会有不同的评价,如何使你的评价言之成理,令人信服,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所以非运用所示材料作出分析不可。而选择恰当的相关材料来证明论点,才可能跳出就事论事的圈子,使你的评论具有普遍意义。两类材料合理使用,各得其所,才能相得益彰。
(4)构思谋篇,列出提纲。针对评论对象的不同,评论结构还有两种。
①如果评论的对象是一种错误的思想观念或错误的做法,可采用以下的结构:
列表现:即要简练地列出这类错误做法的表现形式,列表现的就是引述所给的材料。
明态度:明确表达自己对事件的态度。
析原因:从多角度分析出现这种错误的做法的原因,析原因的基本要求是挖掘要深,不能停留在表面的泛泛而谈。
谈危害:分析这种错误的做法可能给人们带来的思想的混乱和危害。
找方法:针对产生错误做法的思想原因和危害,寻找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看结果:阐发纠正这种错误做法后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②如果评论的内容是一种正确的思想意识或正确的,可采用以下结构:
列表现:引述材料。
明态度:明确表达自己对事件的态度。
析原因: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即这种好的做法产生的社会思想根源。
说好处:正面回答这种好的做法给自己、给他人、给社会带来的益处。
看结果:这种好的做法如果蔚然成风会有什么结果。
【直击高考】
时评强调的是对社会的批判意识和理性思考,他激浊扬清,它不平则鸣,它展示的是民众对社会进步的愿望。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增强他们参与和管理社会事务的意识与能力至关重要,正因为如此,时评正在成为这个时代的经典文体,高考作文对时事新闻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纵观近三年高考作文题目,从07年全国Ⅰ卷“摔了一跤”全国Ⅱ卷以丛飞和白血病学生的故事为材料,来谈关于“帮助”的话题;08年全国Ⅰ卷“抗震救灾”全国Ⅱ卷“海龟和老鹰”到09年全国Ⅰ卷“兔子学游泳的故事”:这些材料无论是漫画式的还是文字型都关注现实,有的甚至直击社会热点问题。另外,09年其他省市的试题如:江苏的“品味时尚”辽宁的论题为“明星代言”、江西的论题为“圆明园兽首拍卖”事件,天津的“我说九零后”,也都体现这一观点。
教育评论家说:“这些语文作文的命题有不少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让学生感到“不陌生”,“有话说”。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思路,学生不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是必须关注社会,思考人生。”
【例题剖析】
例题(2010年唐山一模试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上好的幼儿园两个月就要五千元。”
“小学参加各种兴趣班花费近三万元。”
“初中补课费三年下来近四万元。”
“高中参加艺考花钱像流水一样。”
与家长的抱怨相应的是,社会上的各种补习班越来越名目繁多,孩子开始接受教育的年龄越来越早,家长在子女教育上的投资不断加码,很多家长已沦为不折不扣的“孩奴”。
你对上述现象有什么看法?要求联系生活实际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问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构思]
1.宏观把握。材料反映的是现实问题,要求联系实际谈看法,确定文体是时评文,材料关涉的是教育问题,核心事件是“孩奴”现象,即为评论点。
2.微观推敲,抓住要点。经过第一步的整体把握,我们已经明确写作的方向,但如果盲目下笔,会犯笼统泛泛的错误。“孩奴”现象是有关教育的问题,关涉到的对象有:孩子、家长、社会。去次留主,孩子只是受事者,不是评论主体,最主要的评论对象是家长。
3.明确观点,着力论证。评论文要有鲜明的观点,从概念看,“孩奴”概括形容父母一生都为子女打拼忙碌挣钱而失去了自我价值体现的生活状态;从材料看,家长为孩子教育大量投资也有抱怨,但随着社会补习班越来越多,沦为不折不扣的“孩奴”。由此,我们的观点是:“孩奴”现象是一种社会发展进程中应运而生的新族群,却有极大的弊端。
立论角度:(1)家长因何成为“孩奴”(2)如何看待“孩奴”现象(危害性)(3)如何让家长不再做“孩奴”。
“孩奴”现象形成原因分析如下(1)几种观念问题。一以家庭为中心,也反映现代社会一种人性的异化,自我价值的缺失,个人的渺小,为家人为事业活,缺失自我;二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三许多家长认为物质上的投资最重要,而缺少心灵情感的沟通。(2)折射社会现实。一靠教育获得资本,彰显个人价值,光宗耀祖的功利心作怪;二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缺少规划,盲目的攀比跟风;三教育公平失衡(不同地区、不同学校教育水平差距大);四一些以盈利为目的的教育机构抓住家长心理,办班成风,为“孩奴”推波助澜。
注:本题在审题立意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失误:
(1)泛泛而谈。同学粗略审题,确定大致方向——谈教育问题,就匆忙下笔,写出的文章空洞无针对性。
(2)评论点抓不准。谈“孩奴”现象只从孩子的角度谈,甚至写成自己成长的血泪史,或者把矛头直指学校或教育者的乱收费,而这一点在材料中根本没有体现,大多是因为写作者审题时主观化太强。
(3)观点失当。对于材料的情感倾向把握不准,对“孩奴”现象持肯定态度,有失偏颇。
[写作指导]
在准确审题立意的基础上,结合前面讲到的时评文的基本结构模式,列出本次习作的提纲如下:
列表现:简练地引述所给的材料,让读者直观了解”孩奴”表现,引起阅读兴趣。
明态度:明确表达自己对“孩奴”做法的否定态度。
析原因:分析出现“孩奴”现象的原因,(可以从上面分析的原因中选择三点来谈)选准切入点,深入剖析,不要贪多求大,切忌面面俱到。
谈危害:一、年富力强的家长一心为孩子,缺失自我,不能更好的承担社会责任;二、盲目教育下的孩子身心俱疲,三、个人和家庭的无意义不和谐使得整个社会不和谐。
找方法:一、家长要转变观念;二、社会要转变教育观念,公平合理配置社会教育资源,不搞精英教育而搞大众教育。
看结果:阐发纠正这种错误做法后会形成社会教育公平公正、孩子健康成长接受教育、家长理性投资规划孩子成才之路、社会和谐发展。
注: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会有学生反映抵触一些模式化的写作,觉得缺少个性,刻板而不灵动。但实践证明学习是一个死去活来的过程,任何知识都有基本的理论和规则,只有把握好最基本的知识再加上自己鲜活的内容才能够锦上添花。
从这次习作的情况来看,有半数的同学对时评文的写作模式很陌生,表现出文章的结构思路很混乱,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想到哪写到哪,文章面貌很难看,档次自然不高。所以,笔者认为在立意准确的基础上条理清晰的思路结构是至关重要的。
1.什么是时评文?
时评文是议论文写作的一支,所谓“时评”是“时事评论”与“时政评论”的简称,是针对现实生活比较敏感的问题直接表明态度、阐述观点、发表意见,揭示其本质特征及其包含的意义的议论文,它是激浊扬清的利器,能起到澄清是非,支持和赞扬先进思想,反对鞭挞落后意识,帮助人教育人的作用。
时评文必须以给予的材料为评价对象,通过合乎逻辑的分析,作出恰当的评价,并能以原材料为论据,作出合理的分析,以证明自己评价的正确性。同时也要联系实际,但主要目的不是用材料中蕴涵的道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切忌写成引申型议论文)而在于用相关的事实进一步证明自己的评论是正确的,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从而让人们接受一种观念、一种思想、一种道理。
2.时评文特征?
(1)要辩证分析,以理服人。社会生活评论的实质就是通过对某种社会现象的评论,使人们明白道理,即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不对的,因此,不能一脸严肃,盛气凌人。
(2)要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写社会生活评论必须针对现实生活中迫切需要提高认识的问题进行分析,要见事见物,做到目的明确,有的放矢切忌无病呻吟。
(3)要实事求是,深入挖掘。写这类文章容易犯以下毛病:有感无评。习惯于感慨、联想,而不作评价分析;就事论事,而不就事论理,文章作得单薄浅陋;空说道理,不解决现实的思想问题。
【审题构思】
1.怎样写时评文呢?
(1)宏观把握,抓住关键。所谓关键,就是评价的根本点。抓不住关键,势必偏题。
(2)微观推敲,抓住要点。有些材料较复杂,构成因素较多,这就需要在宏观把握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微观推敲,在抓住关键的基础上进一步抓住要点,把“关键”与“要点”统一起来。使评论更加切合材料实际,更加准确、具体,使文章更加充实、丰满。切忌笼而统之地谈看法,随心所欲地乱引申。
(3)明确观点,着力论证。既然是评论,就要有鲜明的观点,也就是对材料所示内容拿出明确的看法,并能运用所示材料和相关材料加以论证,使自己的评论立于不败之地。为什么一定要运用题目所示材料呢?因为面对同一对象,人们会有不同的评价,如何使你的评价言之成理,令人信服,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所以非运用所示材料作出分析不可。而选择恰当的相关材料来证明论点,才可能跳出就事论事的圈子,使你的评论具有普遍意义。两类材料合理使用,各得其所,才能相得益彰。
(4)构思谋篇,列出提纲。针对评论对象的不同,评论结构还有两种。
①如果评论的对象是一种错误的思想观念或错误的做法,可采用以下的结构:
列表现:即要简练地列出这类错误做法的表现形式,列表现的就是引述所给的材料。
明态度:明确表达自己对事件的态度。
析原因:从多角度分析出现这种错误的做法的原因,析原因的基本要求是挖掘要深,不能停留在表面的泛泛而谈。
谈危害:分析这种错误的做法可能给人们带来的思想的混乱和危害。
找方法:针对产生错误做法的思想原因和危害,寻找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看结果:阐发纠正这种错误做法后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②如果评论的内容是一种正确的思想意识或正确的,可采用以下结构:
列表现:引述材料。
明态度:明确表达自己对事件的态度。
析原因: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即这种好的做法产生的社会思想根源。
说好处:正面回答这种好的做法给自己、给他人、给社会带来的益处。
看结果:这种好的做法如果蔚然成风会有什么结果。
【直击高考】
时评强调的是对社会的批判意识和理性思考,他激浊扬清,它不平则鸣,它展示的是民众对社会进步的愿望。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增强他们参与和管理社会事务的意识与能力至关重要,正因为如此,时评正在成为这个时代的经典文体,高考作文对时事新闻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纵观近三年高考作文题目,从07年全国Ⅰ卷“摔了一跤”全国Ⅱ卷以丛飞和白血病学生的故事为材料,来谈关于“帮助”的话题;08年全国Ⅰ卷“抗震救灾”全国Ⅱ卷“海龟和老鹰”到09年全国Ⅰ卷“兔子学游泳的故事”:这些材料无论是漫画式的还是文字型都关注现实,有的甚至直击社会热点问题。另外,09年其他省市的试题如:江苏的“品味时尚”辽宁的论题为“明星代言”、江西的论题为“圆明园兽首拍卖”事件,天津的“我说九零后”,也都体现这一观点。
教育评论家说:“这些语文作文的命题有不少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让学生感到“不陌生”,“有话说”。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思路,学生不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是必须关注社会,思考人生。”
【例题剖析】
例题(2010年唐山一模试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上好的幼儿园两个月就要五千元。”
“小学参加各种兴趣班花费近三万元。”
“初中补课费三年下来近四万元。”
“高中参加艺考花钱像流水一样。”
与家长的抱怨相应的是,社会上的各种补习班越来越名目繁多,孩子开始接受教育的年龄越来越早,家长在子女教育上的投资不断加码,很多家长已沦为不折不扣的“孩奴”。
你对上述现象有什么看法?要求联系生活实际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问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构思]
1.宏观把握。材料反映的是现实问题,要求联系实际谈看法,确定文体是时评文,材料关涉的是教育问题,核心事件是“孩奴”现象,即为评论点。
2.微观推敲,抓住要点。经过第一步的整体把握,我们已经明确写作的方向,但如果盲目下笔,会犯笼统泛泛的错误。“孩奴”现象是有关教育的问题,关涉到的对象有:孩子、家长、社会。去次留主,孩子只是受事者,不是评论主体,最主要的评论对象是家长。
3.明确观点,着力论证。评论文要有鲜明的观点,从概念看,“孩奴”概括形容父母一生都为子女打拼忙碌挣钱而失去了自我价值体现的生活状态;从材料看,家长为孩子教育大量投资也有抱怨,但随着社会补习班越来越多,沦为不折不扣的“孩奴”。由此,我们的观点是:“孩奴”现象是一种社会发展进程中应运而生的新族群,却有极大的弊端。
立论角度:(1)家长因何成为“孩奴”(2)如何看待“孩奴”现象(危害性)(3)如何让家长不再做“孩奴”。
“孩奴”现象形成原因分析如下(1)几种观念问题。一以家庭为中心,也反映现代社会一种人性的异化,自我价值的缺失,个人的渺小,为家人为事业活,缺失自我;二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三许多家长认为物质上的投资最重要,而缺少心灵情感的沟通。(2)折射社会现实。一靠教育获得资本,彰显个人价值,光宗耀祖的功利心作怪;二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缺少规划,盲目的攀比跟风;三教育公平失衡(不同地区、不同学校教育水平差距大);四一些以盈利为目的的教育机构抓住家长心理,办班成风,为“孩奴”推波助澜。
注:本题在审题立意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失误:
(1)泛泛而谈。同学粗略审题,确定大致方向——谈教育问题,就匆忙下笔,写出的文章空洞无针对性。
(2)评论点抓不准。谈“孩奴”现象只从孩子的角度谈,甚至写成自己成长的血泪史,或者把矛头直指学校或教育者的乱收费,而这一点在材料中根本没有体现,大多是因为写作者审题时主观化太强。
(3)观点失当。对于材料的情感倾向把握不准,对“孩奴”现象持肯定态度,有失偏颇。
[写作指导]
在准确审题立意的基础上,结合前面讲到的时评文的基本结构模式,列出本次习作的提纲如下:
列表现:简练地引述所给的材料,让读者直观了解”孩奴”表现,引起阅读兴趣。
明态度:明确表达自己对“孩奴”做法的否定态度。
析原因:分析出现“孩奴”现象的原因,(可以从上面分析的原因中选择三点来谈)选准切入点,深入剖析,不要贪多求大,切忌面面俱到。
谈危害:一、年富力强的家长一心为孩子,缺失自我,不能更好的承担社会责任;二、盲目教育下的孩子身心俱疲,三、个人和家庭的无意义不和谐使得整个社会不和谐。
找方法:一、家长要转变观念;二、社会要转变教育观念,公平合理配置社会教育资源,不搞精英教育而搞大众教育。
看结果:阐发纠正这种错误做法后会形成社会教育公平公正、孩子健康成长接受教育、家长理性投资规划孩子成才之路、社会和谐发展。
注: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会有学生反映抵触一些模式化的写作,觉得缺少个性,刻板而不灵动。但实践证明学习是一个死去活来的过程,任何知识都有基本的理论和规则,只有把握好最基本的知识再加上自己鲜活的内容才能够锦上添花。
从这次习作的情况来看,有半数的同学对时评文的写作模式很陌生,表现出文章的结构思路很混乱,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想到哪写到哪,文章面貌很难看,档次自然不高。所以,笔者认为在立意准确的基础上条理清晰的思路结构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