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低碳化学又称生态和谐化学、大气清洁化学、地球友好化学。它是用化学的原理和方法去降低或消灭那些对人类生活健康、社会和谐、自然生态环境有害的生产生活中的产物、副产物等的产生和使用。低碳化学表达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关系。低碳化学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而是一种二十一世纪综合低碳经济思想。随着中学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仅仅是限于知识的教与学的关系,而更多的人文信息的沟通、品德思想的交流、感情理念与意识相互渗透的效果。
[关键词] 初中化学教学 低碳理念 初探
当前世界各国都在进行低碳化学的研究,并开始实施低碳化教学。然而,低碳化学作为一种先进的思想,虽然在理论和观念层面上已在我国中学化学教育中得到了一定的程度的重视,但在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至今还存在着思想认识不深、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落后、实验装备老化等现象。这种现象不仅与中学新课标要求不相适应,也是与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为深入普及的低碳化学思想,推进中学化学教育的改革,我们从初中科学课程的教学入手,进行了一些初步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一、在教学思想上树立学生低碳化学的意识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要学生把低碳化学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就必须让学生接受低碳化学的思想。因此,教学中我们必须结合当地的实际以及叫教材的内容编排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我们的学生进行低碳化学以及环保意识的教育。
通过初中三年的学习,让学生明白化学不是污染的代名词,化学在净化环境、防治污染、改善人类生活等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同时宣传人类要善待化学的研究成果,例如对有着中国“四大发明”之称的炸药,它用好了可以造福于人类,若用于战争则将是对人类的毁灭。
二、在教学实验中强化学生低碳化学的理念
实验是学习与研究化学的基础,以低碳化学的理念为指导,聚焦化学实验,在实验中使学生体会到“量少、无毒、无污染、节时、经济”的优越性,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树立节约意识、低碳环保意识。
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通常以探究改进实验方案、改进或自制实验仪器、推广微型化实验、重视实验废物的处理等作为实施低碳化学教育的主要途径。如在酸、碱、盐有关性质的实验中选用点滴板,使用这种微型实验仪器实验,让学生悟出它具有节约化学药品(试剂用量为常规实验的1/10 左右)、降低能源消耗、缩短实验时间、减少污染物排放等优点。在保证实验现象明显、不影响实验效果的前提下,这种实验微型化的做法值得推广。
三、在试题中启发学生低碳化学的思维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有意识选择体现低碳化学教育的试题,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培养低碳化学意识,接受低碳化学教育。
如在一次期中考试中,我们选择了这样一道题目:“低碳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低碳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除污染。它包括“原料的低碳化”、“化学反应的低碳化”、“产物的低碳化”等内容,其中“化学反应的低碳化”要求原料的所有原子完全被利用且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下列符合“化学反应低碳化”的是…………( )
A.Ca(OH)2+Na2CO3=CaCO3↓+2NaOH, (Na2CO3为原料,NaOH为期望产品)
B.实验室制取CO2
C.2M+N=2P+2Q,2Q+M=Q, ( M、N为原料,Q为期望产品)
D.用铁屑、氧化铜、稀硫酸为原料制取铜:CuO+H2SO4=CuSO4+H2O可以发现,A中剩余了CaCO3不符合低碳化学原子完全转入期望产品的要求,B中实验室制取CO2过程中是HCl与CaCO3反应,也有Ca原子没有转入期望产品CO2中,而D中也有Fe原子,没有转入期望产品中,C符合要求,全部原子均转入期望产品中。体现了低碳化学的内涵。
低碳化学是研究设计没有或尽可能小的环境负作用,并在技术上、经济上可行的化学品和化学过程。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低碳意识,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有意识选择低碳化学教育的试题,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受到环境环保教育,启发学生低碳化学的思维。如:甲、乙、丙三名学生设计制Cu(NO3)2的三个方案:(甲)铜与浓硝酸反应;(乙)铜与稀硝酸反应;(丙)铜先在空气中灼烧生成氧化铜,再跟硝酸反应。试评价实验方案的优劣。
解析:从低碳化学角度评价实验方案要考虑两点:
(1)节约原料;(2)副产品对环境污染小。
(甲) Cu+4HNO3(浓) = Cu(NO3)2+2NO2 +2H2O
(乙)3Cu+8HNO3(稀) = 3Cu(NO3)2+2NO +4H2O
(丙)2Cu+O2=2CuO,CuO+2HNO3=Cu(NO3)2+H2O
分析可知,甲方案耗HNO3最多,生成污染物最多;丙方案耗HNO3最少,没有污染环境的气体产生。故丙方案最好,甲方案最差。
四、在实践中引发学生低碳思想的内化
对于一个低碳理念的形成,一个低碳社会的健康生活、生产习惯的建立,光依靠科学知识的传播和灌输是不够的,还需要在多角度的综合社会实践活动探索中内化。为此,我们广泛发动,精心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教学综合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建立兴趣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等途径;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参观工厂或去农村进行环保方面的社会调查;上网查阅资料展开讨论研究,如调查化学武器的发展史,探究无磷洗衣粉为何难以推广,讨论城市垃圾的处理以及低碳能源离我们多远等热点问题;让学生们从节约纸张、节约用水、回收废旧电池、分类收捡垃圾等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发挥青年示范作用,引领社会新风尚。这些综合实践活动重过程、重体验、重全员参加,把学生置于生动、开放、多元的环境中,给学生提供多方位获取知识体验的方式和渠道。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去获取直接经验,体会探索的欲望及其对成功的内在愉悦,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综合实践活动并不在于有什么重大成果,而在于激发学生为寻求真理艰苦攀登的精神,磨练意志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从而去把握低碳化学的时代内涵,内化提升素养,坚定低碳生活的信念。学习成绩自然就能不断提高。
[关键词] 初中化学教学 低碳理念 初探
当前世界各国都在进行低碳化学的研究,并开始实施低碳化教学。然而,低碳化学作为一种先进的思想,虽然在理论和观念层面上已在我国中学化学教育中得到了一定的程度的重视,但在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至今还存在着思想认识不深、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落后、实验装备老化等现象。这种现象不仅与中学新课标要求不相适应,也是与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为深入普及的低碳化学思想,推进中学化学教育的改革,我们从初中科学课程的教学入手,进行了一些初步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一、在教学思想上树立学生低碳化学的意识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要学生把低碳化学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就必须让学生接受低碳化学的思想。因此,教学中我们必须结合当地的实际以及叫教材的内容编排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我们的学生进行低碳化学以及环保意识的教育。
通过初中三年的学习,让学生明白化学不是污染的代名词,化学在净化环境、防治污染、改善人类生活等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同时宣传人类要善待化学的研究成果,例如对有着中国“四大发明”之称的炸药,它用好了可以造福于人类,若用于战争则将是对人类的毁灭。
二、在教学实验中强化学生低碳化学的理念
实验是学习与研究化学的基础,以低碳化学的理念为指导,聚焦化学实验,在实验中使学生体会到“量少、无毒、无污染、节时、经济”的优越性,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树立节约意识、低碳环保意识。
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通常以探究改进实验方案、改进或自制实验仪器、推广微型化实验、重视实验废物的处理等作为实施低碳化学教育的主要途径。如在酸、碱、盐有关性质的实验中选用点滴板,使用这种微型实验仪器实验,让学生悟出它具有节约化学药品(试剂用量为常规实验的1/10 左右)、降低能源消耗、缩短实验时间、减少污染物排放等优点。在保证实验现象明显、不影响实验效果的前提下,这种实验微型化的做法值得推广。
三、在试题中启发学生低碳化学的思维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有意识选择体现低碳化学教育的试题,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培养低碳化学意识,接受低碳化学教育。
如在一次期中考试中,我们选择了这样一道题目:“低碳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低碳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除污染。它包括“原料的低碳化”、“化学反应的低碳化”、“产物的低碳化”等内容,其中“化学反应的低碳化”要求原料的所有原子完全被利用且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下列符合“化学反应低碳化”的是…………( )
A.Ca(OH)2+Na2CO3=CaCO3↓+2NaOH, (Na2CO3为原料,NaOH为期望产品)
B.实验室制取CO2
C.2M+N=2P+2Q,2Q+M=Q, ( M、N为原料,Q为期望产品)
D.用铁屑、氧化铜、稀硫酸为原料制取铜:CuO+H2SO4=CuSO4+H2O可以发现,A中剩余了CaCO3不符合低碳化学原子完全转入期望产品的要求,B中实验室制取CO2过程中是HCl与CaCO3反应,也有Ca原子没有转入期望产品CO2中,而D中也有Fe原子,没有转入期望产品中,C符合要求,全部原子均转入期望产品中。体现了低碳化学的内涵。
低碳化学是研究设计没有或尽可能小的环境负作用,并在技术上、经济上可行的化学品和化学过程。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低碳意识,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有意识选择低碳化学教育的试题,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受到环境环保教育,启发学生低碳化学的思维。如:甲、乙、丙三名学生设计制Cu(NO3)2的三个方案:(甲)铜与浓硝酸反应;(乙)铜与稀硝酸反应;(丙)铜先在空气中灼烧生成氧化铜,再跟硝酸反应。试评价实验方案的优劣。
解析:从低碳化学角度评价实验方案要考虑两点:
(1)节约原料;(2)副产品对环境污染小。
(甲) Cu+4HNO3(浓) = Cu(NO3)2+2NO2 +2H2O
(乙)3Cu+8HNO3(稀) = 3Cu(NO3)2+2NO +4H2O
(丙)2Cu+O2=2CuO,CuO+2HNO3=Cu(NO3)2+H2O
分析可知,甲方案耗HNO3最多,生成污染物最多;丙方案耗HNO3最少,没有污染环境的气体产生。故丙方案最好,甲方案最差。
四、在实践中引发学生低碳思想的内化
对于一个低碳理念的形成,一个低碳社会的健康生活、生产习惯的建立,光依靠科学知识的传播和灌输是不够的,还需要在多角度的综合社会实践活动探索中内化。为此,我们广泛发动,精心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教学综合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建立兴趣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等途径;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参观工厂或去农村进行环保方面的社会调查;上网查阅资料展开讨论研究,如调查化学武器的发展史,探究无磷洗衣粉为何难以推广,讨论城市垃圾的处理以及低碳能源离我们多远等热点问题;让学生们从节约纸张、节约用水、回收废旧电池、分类收捡垃圾等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发挥青年示范作用,引领社会新风尚。这些综合实践活动重过程、重体验、重全员参加,把学生置于生动、开放、多元的环境中,给学生提供多方位获取知识体验的方式和渠道。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去获取直接经验,体会探索的欲望及其对成功的内在愉悦,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综合实践活动并不在于有什么重大成果,而在于激发学生为寻求真理艰苦攀登的精神,磨练意志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从而去把握低碳化学的时代内涵,内化提升素养,坚定低碳生活的信念。学习成绩自然就能不断提高。